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第206章

小说: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作者:东方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5-11-10 23:12:57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206章

  赵楷怕了,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然后乖乖把头低下,深埋胸前。

  夏季到来时,旅途变成了炼狱。

  烈日炙烤着大地,卷着干燥尘土的热风如同刀割。

  为了加快行程,金兵将部分囚犯,包括赵佶和一些体弱的大臣,关进闷热难耐的囚车。

  囚车狭小,人挤人,空气不流通,汗水与尘土混杂,黏腻地贴在身上。

  车厢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汗臭、排泄物和绝望的气息。

  赵佶靠在冰冷的木板上,喉咙干渴得直冒烟,热气让他头晕目眩,胸口像压着块巨石。

  他看到一名大宋官吏在角落里悄无声息地倒下,脸色青紫,再未醒来。

  金兵只是冷漠地将尸体拖出,随手丢弃在路边,连草草掩埋都不屑为之。

  冬天的严寒,则带来了另一种更为残酷的考验。

  当北风呼啸,穿透单薄的囚服;

  当鹅毛大雪,覆盖荒芜的原野。

  他们夜间只能蜷缩在破旧的帐篷或简陋的窝棚中。

  金兵只给他们每人发了一片薄如蝉翼的破毡子,勉强让他们冻不死。

  即便被冻晕过去,金人也会安排人工呼吸救活他们,温暖他们一小会儿。

  数月来的徒步,赵佶身体越发吃不消,在寒风中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脚趾与手指早已冻得麻木,关节如刀绞般刺痛。

  他咳得撕心裂肺,每一次呼吸,都好像有冰渣刮过肺腑。

  看着身旁因为饥寒交迫而死去的同伴,他们的面容被冻得僵硬,却带着一丝解脱的平静。

  死亡,在此时,反而成了奢望。

  一个凄冷的夜晚,金人队伍终于得以在一方破败的驿站歇息。

  窗外西风呼啸,好像要将摇摇欲坠的木门连根拔起。

  屋内只有一盏油灯,豆大的灯光摇曳不定,将赵佶形销骨立的身影拉得格外瘦长。

  靠坐在冰冷的墙角,赵佶全身疼痛难忍,可内心的痛苦却更甚百倍。

  想起汴京皇宫的富丽堂皇,御花园里奇花异草的馥郁芬芳,宣和殿内无数珍玩书画的流光溢彩。

  如今,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转瞬成空。

  赵佶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块早已磨损不堪的墨条,和一块粗糙的破布。

  借着微弱的灯光,他蘸着自己的唾液为墨,在破布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北狩行》: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何日归期定未归?”

  墨迹未干,泪水便模糊了太上皇的双眼,将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

  曾几何时,赵佶曾用这双手,描绘大宋的万里江山,如今却只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书写自己悲哀而屈辱的余生。

  他后悔极了!

  后悔自己荒废朝政,沉湎于声色犬马,将大好河山拱手让给蔡京、童贯、高俅之流的奸臣,听信他们的谗言,致使国力日衰,军备废弛。

  后悔自己在金兵兵临城下时,临阵脱逃,将皇位禅让给儿子,以为可以躲过一劫,却不知那是将自己和国家推向更深的深渊。

  他更后悔听信了投降派的鬼话,两度复位,幻想着金人得到好处后,会立刻退兵休战。

  那一刻的犹豫与天真,葬送了赵佶最后的自由与尊严。

  最不济,若是自己当初一直被软禁在应天府,至少还能安享片刻清闲,免受如今的百般折辱。

  现在的太上皇赵佶,在极度的绝望中,竟然奇迹般地想到了他的儿子,那个曾被他视为“逆子”,甚至在他看来有些平庸的赵桓。

  赵佶早已麻木的心底,竟然生出了一丝微弱的、近乎奢望的念头:希望如今的大宋官家,能够救自己回去。

  哪怕是割地赔款!

  哪怕是割地赔款,把自己换回去也好啊!

  窗外的西风似吹散了赵佶作为帝王最后一点的傲骨,只留下一个困顿潦倒的囚徒,在绝望中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