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水浒开始 第29章:独龙岗祝家劫道

小说:从黑水浒开始 作者:洒家不吃牛肉 更新时间:2025-11-10 10:31: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武大真准备了丰盛的席面,有酒有肉有鸡有鱼,满满一大桌子。

  以他的收入,置办这桌席面,显然是大出血。

  “恩人……”武大再度一拜。

  王禹及时抬手扶起,笑道:“大郎不必唤我恩人,叫我王禹便是。”

  “岂能如此无礼,公子请入座。”

  说罢,又望向一点不通人情世故的武松,喝道:“兄弟,你快与恩人斟酒啊!愣着作甚?”

  “哦哦!”

  王禹一把按住武松的手,摇头道:“酒就不喝了,我和一群弟兄往郓城去做买卖,他们先行了一步,昨日我耽搁了一天,现在可不敢再耽搁了,怕他们在路上出现意外。”

  “生意要紧,生意要紧。公子且吃肉……”

  王禹自不客气,囫囵填饱肚子,起身道:“二位,那我便告辞了。”

  武大手脚麻利将未动筷子的烧鸡用荷叶包裹起来,又装好一包袱热气腾腾的炊饼,酒也倒进了葫芦里,说道:“恩人出门在外,你跟去帮衬着点,这一次,可莫要再莽撞了。”

  说完,又朝王禹道:“我这兄弟,虽然莽撞了些,但也是条好汉,双臂一晃有千斤之力,打遍清河无敌手。唉!其实也不瞒恩人,昨日那机密虽然救活了,可也实实在在挨了我兄弟一拳,指不定要大病一场。恩人带他离去一段时间,也算是避避祸。”

  “哦!二郎你可愿随我去郓城?”

  清河距离郓城不远,况且郓城也有宋江在。

  武松没有公验也不打紧。

  “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舍不得哥哥。”

  “有甚舍不得的?你走了,我倒是能清净些。”

  包裹塞进武松的怀里,又掏出个荷包送入袖中,再整理整理破旧的衣襟,武大叹道:“去吧!莫要耽误了恩人的行程。”

  “哥哥,你保重,过年前我肯定回来。”

  “去吧!去吧!”

  武松背着行囊,腰间挂着酒葫芦,手持一根哨棒,紧跟在王禹身后,一路往南而去。

  “二郎,我看你功夫了得,这是学得哪门哪派的炼精之法?”

  “年幼时遇到个老军,不知名姓,他传了我鸳鸯脚玉环步,后来自个儿瞎练,养出了一身的气力。”

  “真是好天赋!”

  修成炼精,有两个必要条件,首个就是天赋,天赋不行,努力一辈子也是白瞎功夫;其次就是功法,没有功法传承,天赋再好也跨不进门槛。

  至于努力,这天下好汉如过江之鲫,为了金银、为了权力、为了美色、为了活着,最不缺的就是努力了。

  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南下,很快,王禹和武松两个就出了清河地界,来到了寿张。

  寿张县有个大名鼎鼎的去处,那便是梁山。

  八百里梁山泊,可谓山排巨浪,水接遥天。

  其宏伟之势,波澜壮阔,浩浩荡荡。

  有诗云: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大河,南通巨野,北靠青齐。

  此地易守难攻,民风彪悍,坐寇梁山,可割据山东,窥视中原。

  虽然因为太靠近京畿,枪打出头鸟难成大势,但金人南下,这给了王禹、宋江这样的野心家机会。

  而梁山就在水泊北部,是个处于水中的大岛;至于那石碣村,则在水泊西南边的郓城县境内。

  二人走了大半日,渴了就喝凉水,饿了就吃炊饼。

  不觉,眼前出现了一片偌大的山岗。

  “这是何地?”王禹问道。

  武松虽不曾出过清河县,却也知道周围地理,纵目一望,肯定道:“是独龙岗。”

  “独龙岗?”王禹微挑起眉梢。

  “对,独龙岗,这一片有三个山冈,并立着三个村子,西边的李家庄,东边的扈家庄与中间的祝家庄,他们联防互保,乃是郓州有名的豪横强地,村子里全民皆兵,有一二万军民呢!纵是匪寇,也不敢靠近。”

  “……”

  王禹心中一紧,自己殚精竭虑,思前虑后,却是忘了还有这处险地。

  “哥哥勿忧,岗子上三个庄子都是良家,并非占山为王的贼寇,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希望如此吧!”

  相比落草的贼寇,王禹其实更戒备这些地方豪强。

  他们其实更没有底线。

  果然,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夕阳落日下,血色晕染山岗,一伙落魄的寨兵相互扶持着走下岗子。

  众人一见王禹的身影,一窝蜂涌上来:

  “哥哥,不好了,李忠大哥被那祝家庄的祝虎给打伤了。”

  李忠被两个寨兵扶着,苦着脸道:“哥哥,我没什么大事,就是挨了一哨棒,伤了筋骨,可那十车咸鱼,却是被祝家庄给夺了去。他们说……咱们是私盐贩子……都要没收了。要是反抗,便捉了去见官。咱不仅丢了货物,更是给哥哥丢脸了。”

  “兄弟,我看看伤势。”

  好一番查看,果然只是大腿被哨棒擦伤,养养就能恢复。

  王禹长舒一口气道:“人没事就好,至于货物,我来想办法。”

  十五个寨兵低垂着脑袋,身上具都显得凌乱,好在没有受伤。

  “哥哥,不是俺们没骨气,而是那祝家庄有上百人,真的斗不过。”

  “要是真丢了这十车咸鱼,可怎么办啊!弟兄们还等着我们拿银子回去过年呢!”

  “哥哥,我们报官吧!”

  武松站在一旁,插不上嘴。

  可心中的骇然却不弱于众人,他的世界观正在破碎、重整。

  “报官有用吗?”王禹摇了摇头:“这祝家庄能练出上万民兵,想来和朝廷关系密切,是个黑白两道通吃的势力啊!诸位勿急,现在要寻个能过夜的地方,吃上饱饭,再去考虑其他。跟我来……”

  王禹往西边岗子走去,众人抬着李忠紧步跟上。

  这西边岗子乃是属于李家庄地界,庄主唤作李应,江湖人称“扑天雕”。

  “扑天雕”李应暂且不提,其门下主管“鬼脸儿”杜兴,曾在蓟州打死了一同做买卖的伙伴,下了辽国的大狱,他因熟知拳棒而和押狱杨雄兴趣相投,于是杨雄救了他。

  他出狱后遇到富豪李应,深得其信任,做了李家庄主管,原著中说“每日拨万论千,尽托付与杜兴身上”。

  李应和杜兴这对主仆,能力不在战场上。

  调拨粮草,管理后勤,应该还是有一手的。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

  李应在天罡排第十一位,在柴进这个真正的大总管之后,可见其在梁山集团中的重要性。

  “何人?”

  黑暗中响起一道厉喝。

  王禹停下脚步,拱手道:“我们是青州来的商贾,在独龙岗丢了货物,无地可去,这才前来求助。”

  “去去去,跟我李家庄无关,你们若是有冤屈,自去报官。”

  “劳烦向贵庄的杜兴杜管家通禀一声,我与那蓟州押狱杨雄有故,特来求助。”

  “……”

  黑暗中沉默了一下,回道:“等着!”

  “多谢!”

  足足过去了半个时辰,有一群人提着灯笼走近。

  为首那人生得阔脸方腮,眼鲜耳大,貌丑形粗,穿一领茶褐衫,戴一顶万字头巾,系一条白绢搭膊下面穿一双油膀靴。

  他提起灯笼望向王禹,上上下下打量,问道:“你们好像不是从蓟州来。”

  “是从青州清风寨来,这是我们的公验和行商手续。”

  杜兴接过来一扫而过,问道:“为何知道我与杨大哥有故?”

  王禹大咧咧一拜,如实道:“侥幸得知,这才撒了谎,骗了杜管家前来。”

  “你倒是实诚。”杜兴冷声道,听不出什么情感。

  “我听说李庄主号称扑天雕,一双招子比雕还要锐利,想来杜管家也有识人之明,这才不敢说谎。”

  杜兴的嘴角微微一扬,转而大笑道:“哈哈,说说看,你有什么诉求?”

  “不敢劳烦庄主能追回我那十车货物,只想让我这群弟兄能有个落脚之地,吃上饱饭。”

  “好说,你这人有胆识,有见地,也有些智慧,少年好汉,江湖上可不多见,我答应你了。至于那些货物,是被祝家庄给夺了吧!这我杜兴可管不了。”

  王禹再度一拜:“不敢让杜大哥为难,我等认栽便是。”

  杜兴微微一愣,竖起大拇指:“豪气!是条好汉,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