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水浒开始 第27章:莽撞人是武二郎

小说:从黑水浒开始 作者:洒家不吃牛肉 更新时间:2025-11-10 10:31:25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听“操刀鬼”这三个字,曹正大感意外,同时神情也变了,变得格外窘迫。

  他搓着手尴尬道:“好汉应该是认得俺开手师父的吧!”

  “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唉!正是……可惜俺学艺不精,又做了赘婿,如何敢亮出诨号。怕人耻笑啊!”

  “行得端坐得正,那便是好汉。”

  曹正家世代在开封从事屠宰业,开封府到底是京城,教育资源不一样。曹正想学武艺,可以找到林冲这种持证上岗的教师,不像史进那样花了大量银子也只能找个江湖卖艺的李忠。

  学武后,曹正并未从事和武学相关的工作,而是学以致用,将武学精髓和祖传屠宰业相结合,“杀得好牲口,挑筋剐骨”,以工匠精神博得了“操刀鬼”的绰号。

  至于他为何又来到这里,做了赘婿,可不就是做生意闹的。

  赘婿在古代最是没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赘婿的生活可谓是相当艰难。

  他们需要应付妻家的各种要求,而且在财务上往往没有什么自主权。

  想象一下,一个成年男子,每天要向妻家的人请示这请示那,哪怕是家里的小事,也得看妻家的脸色行事,这样的日子,可想而知有多么不易。

  但曹正这个赘婿,看上去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俺家在开封的屠宰店生意一直不错,可俺被银子蒙了心,一心想做大做强。于是拿了乡里赵大财主千贯的一笔资金,到山东来做买卖。结果……”

  曹正双手一摊:“赔了个底朝天,俺没脸还乡,更怕被大财主给活宰了,于是在此入赘,开了个小茅店谋生。好在妻子贤惠,俺那大舅哥为人也好,就是今年的苛捐杂税又多了几成,劳累一年也没积攒下几个钱。”

  这生意,谁做谁破产。

  只有那西门大官人,通过钱权交易、勾结官吏成为当地显赫人物,经营生药铺积累财富后涉足官场,这样才能发家致富。

  这才是大宋朝经商的成功模板。

  王禹感慨道:“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这世道根本不给我们机会啊!你看我这伙弟兄,都是清风寨的寨兵,吃军饷的。可朝廷拿咸鱼做粮饷,人不能只吃咸鱼吧!我们只能千辛万苦运出来贩卖,好在过年前拿了银子回寨子。”

  “都不容易。”

  曹正叹了一口气,指着面前的肥猪道:“兄弟回去时可一定要从俺这里过,俺给兄弟留一头肥猪。”

  “你们也不容易,我王禹岂能又吃又拿。”

  “兄弟送的咸鱼和盐就值好些银子了,别看俺是赘婿,一头猪,俺曹正还是能做主的。”

  “那我也不和你客气,**的猪肉确实香,年夜饭要是有这么一头猪,寨子几百兵丁也算过个肥年了。”

  “哈哈,那就这样说定了,俺去料理杀猪菜。”

  “我来帮你!”

  这杀猪菜着实是硬,十五个寨兵苦了七八天,推着车在泥地里行进,如今吃饱喝足,又泡了个热水脚,当真是舒服到了极点。

  夜里打起呼噜来,也是震天响。

  天未亮,趁着泥地冻硬了,王禹一行早早就起床上路。

  而茅店门内,却也留下了十来斤的咸鱼和盐。

  “李忠兄弟,你领着兄弟们往郓城去,我入城见一位故人,稍后便赶上来。”

  “哥哥放心去,这一带并不是穷山恶水,没甚大问题的。”

  “各位弟兄也打起精神来,马上就到郓城了,卖了咸鱼,咱们过个饱年。”

  “哥哥放心吧!俺们昨晚养好了精蓄好了锐,况且这可是俺们的粮饷,谁敢来劫,老子叫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对对,这可是俺们的命。”

  因为要入城,王禹连飞叉都没带,便朝清河县县城大步奔去。

  已经来到大怂有大半年时间了,王禹还是第一次入城。

  那厚重的城墙,那坚固的城门,攻破它需要多少士卒才行啊!

  但看到那些懒散的只知道收取城门费的士卒,松松垮垮连枪都拿不稳的货色,王禹便有了充足的信心。

  或许攻破一座城,一人足以!

  清河县虽然也算个中等规模的县城,但其实也就那么大,王禹很顺利便打听到了武大、武二的信息。

  “你要找武大啊!可是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

  得了一枚铜钱的老大爷朝着远处一努嘴,说道:“他每天卖炊饼都要经过那条街,你去守着便是,矮了半截身子的就是他。”

  “多谢大爷。不知那武二郎可在城里?”

  “武二郎?你去酒馆寻那厮便是。”

  听出大爷的语气不对,王禹就在旁边的小铺里购买了两个肉馒头,递了一个上去,边吃边问道:“我听说那武二郎是条好汉,这才来拜见。”

  “他算什么好汉!”

  大爷舍不得吃肉馒头,放在胸口处,摇着头说道:“整日惹是生非,又爱吃酒,要不是武大每日辛劳,他连口饭都吃不上,也就是泼皮之流。”

  “你说得也不对,那武二生得一副好相貌,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打架从来没输过,可也未见他仗势欺人。”

  卖肉馒头的小二插口说道:

  “客官你说怪不怪,他那兄长武大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而弟弟武二却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真是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爹娘生出来的。”

  就这般聊了片刻,“卖炊饼”的叫卖声隐隐从街对面传来。

  王禹眼尖,一眼便从人群中望见武大郎挑着个巨大的担子,沿街叫卖。

  炊饼不是饼,而是馒头;而馒头不是馒头,而是包子。

  所以才有“肥的切做馒头馅”之说。

  就在王禹往武大郎走去之时,人群里突然响起“闪开闪开”的急躁声,一个酒保模样的汉子满头大汗急匆匆跑来,一看到武大,便大声喊道:

  “武大,你家二郎吃醉了酒又打人,这次要了命,将个当官的给打死了。你快去看看吧!”

  一听这话,武大郎惊得丢了扁担,颤抖着嗓子,抓着那小二的胳膊,急道:“你莫骗我,我家二郎怎会打死人?”

  “武大,骗你天打五雷轰,这可是打死了人,死的还是个机密,指不定还要连累俺家的酒馆。你快叫你家二郎去投案吧!”

  在水浒传中,机密是一个官职,主要负责整理保管县里的档案。

  虽然只是个吏,但那也是人上人,也算个官啊!

  武大郎当即愣住,然后哀嚎一声:“每次吃酒醉了,就要和人打架,害我吃官司。这次竟然打了一个当官的,兄弟啊!你怎么这么糊涂……”

  一边哀嚎,一边迈着小短腿就朝酒保来的方向奔去。

  王禹一拍脑袋,还真是赶巧了,就在这一天,我到了清河。

  该不会逃走了吧!

  那我要到何处去寻你啊!武松!

  不得不承认,没有经历过逃亡生涯,没有受过饥寒之苦,在武大温暖怀抱下的武二郎,还真是个莽撞人啊!

  王禹紧步跟上,比武大还早一步抵达酒馆。

  果然,一身穿皂服的男子躺在了酒馆前。

  “让开让开,这人没死!”

  王禹大声呵斥一声,众人见他虽然穿着简朴,可生得白白嫩嫩,那必然是个读书人,于是让开了一条道。

  蹲下身子试了试呼吸,果然细不可闻。

  得了!

  开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吧!

  这时,武大也匆匆赶来,他没看到兄弟,倒是长舒了一口气。

  “武大,你过来,往他嘴里呼气。”

  “啊?什么?”

  “不想让你兄弟吃官司,就按照我说的去做。”

  “哦哦,好!”

  好一番抢救,躺着的机密突然发出一声破风箱似的喘息。

  “醒了,醒了。”

  “神医啊!死人都能救活……”

  “那我兄弟是不是就不用吃官司了?我兄弟呢?我兄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