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水浒开始 第16章:桃花山上小霸王

小说:从黑水浒开始 作者:洒家不吃牛肉 更新时间:2025-11-10 10:31:25 源网站:2k小说网
  “什么?”

  “他怎么敢的?”

  刘夫人双手握拳,死死绞着苏绣手帕,因为太过用力,手指惨白至极,毫无一丝血色。

  那张粉光脂艳的鹅蛋脸儿本该艳若桃,可此刻却冷如冰、怒如火。

  正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其中爱恨情仇交织,就此因爱生恨也未可知。

  良久,她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一个小小的雇农,也配在我面前摆谱,通知管家,家里的地不必再租给他了。村子里与他关系好的,明年多收三五斗的利,我看他能撑到几时……”

  这时,脑海中又浮现起那可人的模样,心痒难耐,只能冷哼一声,暗忖道:

  ‘迟早你要来求我,跪下来舔我,那时……看老娘怎么来伺候你,包管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都说三十如虎、四十如狼,刘夫人尽管才二十四五,可也是如狼似虎,毕竟刘高那厮太过弱鸡了。

  况且最近刘高又是守孝、又是沉迷于权利,已经对女色失去了兴趣。

  这才让夫人色令智昏,殊不知,杀身之祸就在眼前。

  有钱有势又如何?

  那刘员外还不是死于非命。

  所以说,娶妻当娶贤,蠢人灵机一动,迟早坑**。

  美妇人正在心底揉虐着自己,王禹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他与李忠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落山前来到了桃花山下。

  就如同清风村一般,这桃花山下也零星分布着村落。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桃花山下的桃花村。

  有诗云:木叶捲寥空,飕飗起朔风。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黄昏里,有山风卷起树叶,飞扬在天上,寒气逼人的北风扑面打来,眼前略有昏黄。

  然而在道路的一侧,是万山连绵,万松寒翠,在山头,一点夕阳在晚烟叆叇里,露出最红最圆的样子,虽然只是一点,晚云红日,寒山翠色,已经是绝美的山林落日图。

  就在这幅美好的画卷下,小村庄家家茅屋起炊烟。

  安然若素,岁月静好!

  可一入村,王禹就感受到了无比压抑的气息,家家户户愁眉苦脸,连天真活泼的孩童都不敢闹出半点动静来。

  “老丈,我们兄弟俩自清风山下清风村来,在贵村借宿一宿,不知可方便?”

  村头老丈早看到这两个陌生面孔,若只李忠一人,手持虎叉这种利器,自是大有戒备,可王禹一副读书人的面容,倒是让他卸去了三分谨慎,说道:

  “你俩随我去见族长吧!留不留你们过夜,老夫可说了不算。”

  桃花村的村民几乎都是一个姓,姓刘,有族学、有祠堂、有乡兵。

  所以,他们团结。

  此刻,坐在祠堂门槛上抽烟的刘太公也就五十来岁的模样,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嘴,将旱烟吸得红红的,在背光处的阴影里面一明一灭。

  王禹上前说明了来意,便见他起身用沙哑的声音道:“二位好汉远来是客,小老儿略备薄酒,以尽地主之谊。请随我来!”

  “太公不必客气,我俩带有干粮,囫囵填饱肚子就好。只需一个遮风避雨之处,来度过寒夜。敢问太公,村子里可是遇到了难事?”

  “唉!”

  刘太公“吧啦”了一口烟,过肺后吐出来,愁眉苦脸道:“山里闹贼了。”

  王禹和李忠对视一眼:“清风山上多的是强人,大不了捐出点粮食,倒也能井水不犯河水。”

  “闹贼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官兵来剿匪啊!”

  刘太公面露绝望:“三个月前,刚刚剿了一次,耗去许多钱粮,如今那清风寨的知寨又要来剿,开口就是两百贯的粮饷。小老儿就怕捐了一次,明年开春又要捐,捐了又捐,何时是个头啊!”

  匪过如梳,兵来如篦。

  这八个字总结的何其到位。

  官兵一到,首先便要残害乡邻。那群丘八先不剿匪,倒把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全部吃尽了才罢休,更要动兵的盘缠。银子不够,动都不动,将整个村子都给吃穷,吃光。

  “……”

  王禹紧紧皱起眉头,这一劫,他现在还真没能力来解决。

  “唉!”

  将烟锅磕在鞋底上,刘太公仰天长叹。

  虽然家中艰难,但他还是准备了热饭热水,又送来一小壶酒。

  “哥哥,这刘太公还真挺会做人的。”李忠感慨道。

  “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一餐饭食,或许可以免去一场灾祸,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吗?”

  “但世间绝大多数地主豪强,可不会这般好心。”

  “好人自有好报。”

  是夜,王禹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惊醒过来,推醒了和衣而睡的李忠,压着嗓子道:

  “外面有动静,小心了。”

  “嗯!”

  李忠揉了一把脸,瞬间清醒,取了哨棒,偷偷藏身在黑暗中,打量外面的动静。

  “哥哥,村里遭了贼寇。人数有些多,看上去不下百来人马。”

  “先观察着吧!这动静有些大,不像是要杀人夺财。”

  只听村子祠堂前的广场上,一粗犷的嗓音大声道:“刘太公,俺们也算是邻居了。今夜冒然来访,还望你不要见外。俺们这两三百口人在山里,苦啊!你不知道,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说话的,是个身穿锦袍的魁梧大汉,他骑着一匹高大的骡子,周遭几十个小弟,持枪胯刀簇拥。

  乡兵们哪是这群强人的对手,顷刻间就丢盔弃甲,成了俘虏,押解在面前。

  大汉振臂一挥:“今夜前来,俺不杀人,不劫财,只做一桩买卖。刘太公,你看这些金银、绸缎,还有盐巴等畅销物,可换得些许粮食、粗布?”

  “唉!大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

  刘太公站在寒风中摊手无奈道。

  “太公,可别糊弄俺,今年可是大丰收,粮食卖不上价的。俺也不让你吃亏,就按往年的价格,再上浮三成,你匀些粮食给俺们。”

  那魁梧大汉从健壮的骡子上一跃而下,扬声道:“你要知道,俺这些兄弟要是吃不饱肚子,可就不好收场了。到时候,岂不伤了两家的和气。”

  “这……”

  刘太公只觉一股凉意从尾巴骨涌起,瞬间让大脑清醒了过来。

  眼前可不是强买强卖的商人,他**可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啊!

  “好好好,就按照大王说的,匀些粮食给各位好汉。你看……三百人,一个月的口粮,如何?”

  “你让咱算一算,敢问太公,这周围有几个村落啊?”

  “远近都算上,有大有小,不下七八个。”

  “哦!俺总要屯些粮食,最好吃到明年粮食成熟才行。太公,俺没进过学,你给俺算一算吧!”

  面对高出两个脑袋、身材魁梧如熊的山大王,刘太公拄着拐杖,这才没瘫软下去,颤抖道:“大王,我再加上半个月的口粮。”

  “那感情好,你将金银、绸缎清点清点,俺也不知值个多少,你可别诓俺啊!”

  “哪里敢糊弄大王。”

  刘太公苦着脸,望向那些被哨棒、朴刀压着的小伙子,挤出笑来,问道:“大王,能将咱这些个子侄放了吗?也好为大王运送粮食。”

  “不必有劳刘家村的各位兄弟,俺们自己来。兄弟们,能挑的挑,能抗的抗,刘太公说给俺们多少,就是多少。要讲究个细水长流,可不能让父老乡亲吃了亏。他们活不下去了,那俺们在山里也活不下去了。兄弟们说是不是?”

  “哥哥说得在理。”

  “听大哥的。”

  强人们井然有序去运粮,自不必多言。

  李忠暗中点头,低声道:“哥哥,这是个好汉。”

  “要是天下好汉都这般有规矩了,那就太平了。”

  王禹对“小霸王”的第一印象还挺不错。

  但就在这时,一少女大着胆子走过来,将厚衣披在老父亲的身上:“爹,天气冷,别着凉了。”

  “谁让你出来的?”刘太公敲着拐杖,沉声道:“快回去……快回去……”

  可惜为时已晚,那魁梧汉子一眼便相中了这少女,简直就是一见钟情,非她不娶。

  “嘶!”

  汉子正了正衣冠,文绉绉拜道:“在下桃花山上小霸王,姓周名通,尚未娶妻。敢问小娘子可曾婚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