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玥朝一旁侍立的书仪睨了一眼,后者会意,屈膝行了一礼,道:“小谢大人一路风尘仆仆,想来还没用膳,咱们公主早先吩咐了小厨房准备些吃食,婢子去看看好了没有。”
谢靖眼神扫过书仪,又看向萧玥,最终定格在她脸上,明白这是有话要说,便从善如流。
“有劳了。”
待书仪走后,萧玥才道:“我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谢靖皱眉道:“你我之间何需这样生分,你知道的,对于你的要求,我向来是无有不从的。”
萧玥淡淡一笑,眼神却有些飘忽,静默良久后,道:“是林太妃一事,阿耶讳莫如深,不欲我再往下查,我这些日子思来想去,总觉得是和皇祖父有关,否则阿耶怎会这般。”
她顿了一顿,又道:“我知此事艰难,或许还会惹怒圣颜,你要是……”
此事或许让楚国公来查更为简单,可他只忠于弘德帝,未必也同意萧玥的请求,满朝文武,也就谢靖将萧玥的话奉为圭臬,从不拒绝。
“交给我。”谢靖打断萧玥,欺身上前,握住她的手,“夫妇一体,不必如此。”
萧玥脸一红,抽出手,佯怒道:“浑说什么!我们还没成亲呢!”
谢靖一瞬间沉默,有些不知所措,萧玥不动声色的抬了抬眼,只觉得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几分委屈的意味,心里不落忍,正想说句好话,却听到谢靖说了一句话,让她气血上涌,脑袋发懵。
“那你之前还在宫道上亲我。亲也亲了,抱也抱了,如今却不给一个名分。”
面对谢靖颇有些委屈的控诉,这下手足无措的人换成了萧玥,连忙将话题引到别处。
“你此次出征,身上可添了新伤?”
谢靖摇摇头,道:“并无,你曾经说过的话我都记得,且你给我求的平安玉佩我一直贴身带着,你的心意我不敢辜负。”
萧玥心中淌过一阵暖流,眼中不自觉带了柔情,素手抚上他的脸颊,轻轻摩挲着那道几不可见的旧疤,红唇突然凑了上去。
什么礼仪,什么规矩,什么阴谋诡计,她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刻她满心满眼都是眼前这个少年。这一刻,二人不是什么公主将军,只是一对平凡的有情人。
谢靖一只手掌抚在萧玥的后脑,另一只手环在她的腰上,紧紧抱住,仿佛要将她嵌入身体里去。
萧玥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间尽是平日里绝不会流露的小女儿情态。谢靖下巴轻抵着她的肩,低沉的嗓音带着一丝沙哑:“长乐……”
这一声唤,让萧玥的心尖都跟着颤了颤。她轻轻推了推他,力道却软绵绵的:“快松开,待会儿书仪该回来了,让她见了笑话。”
谢靖低笑,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臂,却仍执起她的手,紧紧握着。
“便是书仪看见又如何?她迟早要习惯。”
萧玥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底却泛起密密的甜意。这人方才还一副委屈的模样,敢情都是装出来的。她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和衣襟,试图找回平日的威仪,奈何脸上的红晕一时难以消退。
正在这时,殿外传来书仪刻意加重的脚步声,随即是她的禀报声:“殿下,小厨房备了些清淡的膳食和汤羹,可要现在送来?”
萧玥清了清嗓子:“送进来吧。”
书仪领着宫人将食案摆好,便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贴心地将殿门虚掩上。
两人对坐用膳,气氛温馨而宁静。谢靖仔细将鱼肉剔了刺,自然地夹到萧玥碗中。
“阿晏,”她轻声开口,打破了静谧,“方才说的事,你需得万分小心。”
谢靖放下银箸,目光沉静而坚定地看着她:“你放心。”
他的稳妥让萧玥安心。
用罢膳,又饮了半盏清茶,谢靖知道她还有诸多政务要处理,便起身告辞。萧玥将他送至殿门口,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
这日午后,萧玥刚处理完一批奏章,正准备歇息片刻,书仪进来禀报:“殿下,贵妃娘娘来了。”
萧玥微微挑眉。崔贵妃主动来立政殿,倒是少见。她略一沉吟,便道:“请贵妃进来。”
崔贵妃今日穿着一身颜色素雅的宫装,妆容得体,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萧玥起身行了一礼:“贵妃娘娘安。”
崔贵妃忙上前两步,扶起萧玥,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甚至透着一丝的卑微:“公主,我今日冒昧前来,是有一番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萧玥眼神闪了闪,搀着崔贵妃的手,把她扶到榻上坐好,淡笑道:“娘娘但说无妨。”
“是关于珑儿那孩子。”崔贵妃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焦虑,“这孩子近日心思有些活泛,读了些史书,便生出些不切实际的念头,说了些不当之言……想必,也瞒不过公主的耳目。”她抬眼看向萧玥,带着恳求,“我心中实在惶恐,夜不能寐。”
萧玥静静听着,并未接话。
崔贵妃见她不言,心中更紧,连忙表露心迹,语气急切:“我与珑儿,绝无半点非分之想!陛下圣明,七皇子乃中宫嫡出,天资聪颖,仁厚孝悌,未来继承大统乃是天命所归!珑儿能安安分分,做个忠君爱国、辅佐弟弟的亲王,便是我们母子此生最大的福分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我今日在此向公主保证,必会严加约束珑儿,定不会让他行差踏错,生出任何不该有的心思,更不会让他受人蛊惑,干扰朝局,与公主、与未来的东宫产生任何龃龉。只求公主将来能看在珑儿安分守己的份上,让他平安顺遂度过此生。”
若说先前送上一副头面,是暗示萧玥她并无夺嫡之心,今日这番话,就是赤裸裸的投诚与站队。萧珑封王后确实有些小动作,不过自打上回萧玥敲打后,便安分了许多,崔贵妃今日这番言论,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殿内静默了片刻,萧玥才缓缓开口:“贵妃娘娘言重了。三弟年少,有些锐气与想法,实属正常。娘娘能如此深明大义,悉心教导,规劝三弟恪守本分,实乃朝廷之幸,亦是三弟之福。”
她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崔贵妃:“本宫与七弟,自然也乐见兄弟们都能谨守臣子之道,同心同德,共同辅佐父皇,稳固我大梁江山。只要初心不改,本分不移,皇家自有天伦之乐,手足之情。”
萧玥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承诺,不过只要萧珑安分守己,不越雷池一步,她便容得下这个弟弟,也会给予相应的体面。
崔贵妃闻言,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感激之色,连忙深深一拜:“有公主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我就先走了,不打扰殿下歇息。”
看着崔贵妃脚步略显轻快离开的背影,萧玥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书仪。”她放下茶盏,唤了书仪进来。
“殿下有何吩咐?”
萧玥正色道:“你去查查,三弟那出了什么事。”
沈淑妃啊沈淑妃,你确实是挑拨离间,玩弄人心的一把好手。
萧玥朝一旁侍立的书仪睨了一眼,后者会意,屈膝行了一礼,道:“小谢大人一路风尘仆仆,想来还没用膳,咱们公主早先吩咐了小厨房准备些吃食,婢子去看看好了没有。”
谢靖眼神扫过书仪,又看向萧玥,最终定格在她脸上,明白这是有话要说,便从善如流。
“有劳了。”
待书仪走后,萧玥才道:“我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谢靖皱眉道:“你我之间何需这样生分,你知道的,对于你的要求,我向来是无有不从的。”
萧玥淡淡一笑,眼神却有些飘忽,静默良久后,道:“是林太妃一事,阿耶讳莫如深,不欲我再往下查,我这些日子思来想去,总觉得是和皇祖父有关,否则阿耶怎会这般。”
她顿了一顿,又道:“我知此事艰难,或许还会惹怒圣颜,你要是……”
此事或许让楚国公来查更为简单,可他只忠于弘德帝,未必也同意萧玥的请求,满朝文武,也就谢靖将萧玥的话奉为圭臬,从不拒绝。
“交给我。”谢靖打断萧玥,欺身上前,握住她的手,“夫妇一体,不必如此。”
萧玥脸一红,抽出手,佯怒道:“浑说什么!我们还没成亲呢!”
谢靖一瞬间沉默,有些不知所措,萧玥不动声色的抬了抬眼,只觉得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几分委屈的意味,心里不落忍,正想说句好话,却听到谢靖说了一句话,让她气血上涌,脑袋发懵。
“那你之前还在宫道上亲我。亲也亲了,抱也抱了,如今却不给一个名分。”
面对谢靖颇有些委屈的控诉,这下手足无措的人换成了萧玥,连忙将话题引到别处。
“你此次出征,身上可添了新伤?”
谢靖摇摇头,道:“并无,你曾经说过的话我都记得,且你给我求的平安玉佩我一直贴身带着,你的心意我不敢辜负。”
萧玥心中淌过一阵暖流,眼中不自觉带了柔情,素手抚上他的脸颊,轻轻摩挲着那道几不可见的旧疤,红唇突然凑了上去。
什么礼仪,什么规矩,什么阴谋诡计,她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刻她满心满眼都是眼前这个少年。这一刻,二人不是什么公主将军,只是一对平凡的有情人。
谢靖一只手掌抚在萧玥的后脑,另一只手环在她的腰上,紧紧抱住,仿佛要将她嵌入身体里去。
萧玥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间尽是平日里绝不会流露的小女儿情态。谢靖下巴轻抵着她的肩,低沉的嗓音带着一丝沙哑:“长乐……”
这一声唤,让萧玥的心尖都跟着颤了颤。她轻轻推了推他,力道却软绵绵的:“快松开,待会儿书仪该回来了,让她见了笑话。”
谢靖低笑,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臂,却仍执起她的手,紧紧握着。
“便是书仪看见又如何?她迟早要习惯。”
萧玥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底却泛起密密的甜意。这人方才还一副委屈的模样,敢情都是装出来的。她整理了一下微乱的鬓发和衣襟,试图找回平日的威仪,奈何脸上的红晕一时难以消退。
正在这时,殿外传来书仪刻意加重的脚步声,随即是她的禀报声:“殿下,小厨房备了些清淡的膳食和汤羹,可要现在送来?”
萧玥清了清嗓子:“送进来吧。”
书仪领着宫人将食案摆好,便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贴心地将殿门虚掩上。
两人对坐用膳,气氛温馨而宁静。谢靖仔细将鱼肉剔了刺,自然地夹到萧玥碗中。
“阿晏,”她轻声开口,打破了静谧,“方才说的事,你需得万分小心。”
谢靖放下银箸,目光沉静而坚定地看着她:“你放心。”
他的稳妥让萧玥安心。
用罢膳,又饮了半盏清茶,谢靖知道她还有诸多政务要处理,便起身告辞。萧玥将他送至殿门口,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
这日午后,萧玥刚处理完一批奏章,正准备歇息片刻,书仪进来禀报:“殿下,贵妃娘娘来了。”
萧玥微微挑眉。崔贵妃主动来立政殿,倒是少见。她略一沉吟,便道:“请贵妃进来。”
崔贵妃今日穿着一身颜色素雅的宫装,妆容得体,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萧玥起身行了一礼:“贵妃娘娘安。”
崔贵妃忙上前两步,扶起萧玥,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甚至透着一丝的卑微:“公主,我今日冒昧前来,是有一番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萧玥眼神闪了闪,搀着崔贵妃的手,把她扶到榻上坐好,淡笑道:“娘娘但说无妨。”
“是关于珑儿那孩子。”崔贵妃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焦虑,“这孩子近日心思有些活泛,读了些史书,便生出些不切实际的念头,说了些不当之言……想必,也瞒不过公主的耳目。”她抬眼看向萧玥,带着恳求,“我心中实在惶恐,夜不能寐。”
萧玥静静听着,并未接话。
崔贵妃见她不言,心中更紧,连忙表露心迹,语气急切:“我与珑儿,绝无半点非分之想!陛下圣明,七皇子乃中宫嫡出,天资聪颖,仁厚孝悌,未来继承大统乃是天命所归!珑儿能安安分分,做个忠君爱国、辅佐弟弟的亲王,便是我们母子此生最大的福分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我今日在此向公主保证,必会严加约束珑儿,定不会让他行差踏错,生出任何不该有的心思,更不会让他受人蛊惑,干扰朝局,与公主、与未来的东宫产生任何龃龉。只求公主将来能看在珑儿安分守己的份上,让他平安顺遂度过此生。”
若说先前送上一副头面,是暗示萧玥她并无夺嫡之心,今日这番话,就是赤裸裸的投诚与站队。萧珑封王后确实有些小动作,不过自打上回萧玥敲打后,便安分了许多,崔贵妃今日这番言论,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殿内静默了片刻,萧玥才缓缓开口:“贵妃娘娘言重了。三弟年少,有些锐气与想法,实属正常。娘娘能如此深明大义,悉心教导,规劝三弟恪守本分,实乃朝廷之幸,亦是三弟之福。”
她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看向崔贵妃:“本宫与七弟,自然也乐见兄弟们都能谨守臣子之道,同心同德,共同辅佐父皇,稳固我大梁江山。只要初心不改,本分不移,皇家自有天伦之乐,手足之情。”
萧玥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承诺,不过只要萧珑安分守己,不越雷池一步,她便容得下这个弟弟,也会给予相应的体面。
崔贵妃闻言,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感激之色,连忙深深一拜:“有公主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我就先走了,不打扰殿下歇息。”
看着崔贵妃脚步略显轻快离开的背影,萧玥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书仪。”她放下茶盏,唤了书仪进来。
“殿下有何吩咐?”
萧玥正色道:“你去查查,三弟那出了什么事。”
沈淑妃啊沈淑妃,你确实是挑拨离间,玩弄人心的一把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