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林知夏要走,掌柜的急了。
永丰油行是大字号,真要是出九百文,他这三百文确实黑得过分。
而且围观的人都看着,传出去他这铺子就没法做了。
他赶紧追出店门,声音都变了调。
“等等!五百文!五百文总行了吧?”
林知夏脚步没停,板车轮子都转了半圈。
“六百!六百文!现银!”
掌柜的往前跑了两步,拉住板车的把手,脸色铁青。
“我这是看你们娘俩不容易,才让的步!”
林知夏这才停下,回头时目光清亮,没半分退让。
“掌柜的,八百五十文,一分不能少!
这油的成色,您心里比谁都清楚。
您要是不肯,我们现在就去永丰,说不定他们还能多给五十文。”
掌柜的盯着林知夏看了半晌,又扫了眼围观的人,那些人都抱着胳膊看他,眼神里满是不赞同。
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他终于咬了咬牙,往地上啐了口。
“抬进来!算我倒霉!”
过秤的时候,掌柜的脸色还是难看,手指在秤砣上挪来挪去,想少算点分量。
林知夏站在旁边,看得分明。
“掌柜的,秤杆得平着才准,您这压着秤尾,可不是做生意的规矩。”
掌柜的手一顿,只好把秤砣挪回去,秤杆 “咚” 地翘起来,正好平了。
结算时,掌柜的把铜钱往柜台上一摔,“哗啦” 响,盯着林知夏问。
“你一个小姑娘家,怎么懂这么多桐油成色?莫不是故意来砸我招牌的?”
林知夏弯腰,把铜钱一枚枚捡进布兜里,叠得整整齐齐。
“家父生前就是榨油的,走南闯北收了二十多年油,我打小就跟着他看油辨油。
掌柜的,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才能长久。
您今日若是真坑了我们,往后这城南的街坊,谁还敢来您家买油?”
这话戳中了掌柜的软肋,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林知夏搀着苏慧娘转身出门,苏慧娘手心全是汗,低声问。
“夏儿,你昨儿真见永丰油行贴告示了?我怎么没听说?”
林知夏回头看了眼陈记的幌子,嘴角弯了弯,拍了拍母亲的手。
“昨儿路过,见他们家伙计在搬油桶,猜着是缺油。不过现在,咱们倒真该去问问,若是他们常收,往后咱们榨了油,也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林知夏揣着怀里的钱,心情都好了不少。
虽然过程扯皮,但总归结果是好的。
“娘,咱们去王叔家把那棵柿子树上的柿子摘了吧。”
林知夏说话时,已经从后院提了一个竹篮,手上还拿着竹竿。
她前两天就想去了,路过瞧见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瞧着就甜!
只是王叔家的柿子树长了好多年了,很高,长在高处的柿子不容易摘到。
林知夏也不会爬树,索性拿着竹竿去寻了把柴刀,准备做个夹柿子的神器。
林知夏说干就干。
她蹲在院角摆弄工具,柴刀在手里转了个轻巧的圈,刀刃贴着薄木片边缘细细削。
她先把木片削出半圆凹槽,每削两刀就停下来,指尖顺着凹槽蹭一遍。
若是摸到毛刺,就换个角度再磨,直到边缘滑得能蹭过指腹不刮肉。
“得磨得光溜些,不然勾破柿子皮就坏了。”
她小声嘀咕着,把两片木片背对背扣在竹竿顶端,凹槽刚好对齐。
又扯过麻绳,在竹竿与木片衔接处绕了一圈又一圈。
每绕两圈就双手拽紧麻绳,指节捏得发白,最后打了个死结,扯着木片晃了晃,纹丝不动。
她举起竹竿对着阳光看,中间的缝隙不大不小,刚好能卡住果柄,满意地拍了拍竹竿。
“成了!”
母女俩提着空竹篮往王叔家去,刚进院子,就被那棵老柿子树震住了。
虽然在外面瞧着就知道这柿子树很高大,但进来之后才发现心理准备准备少了。
柿子树的树干粗得两人才能勉强合抱,树皮裂着深深的纹路,像老人手上饱经风霜的褶皱。
枝桠往四周撑开,像把巨大的伞。
树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柿子。
有的橙得发亮,像浸了蜜的琥珀,有的红得透润,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滴出甜水。
还有几个半青半橙的挂在细枝上,被零星剩下的几片叶子遮掩。
树底下落了一地熟透的柿子,有几个摔得果肉四溅,甜香混着泥土气飘得老远。
凑近些,还能看见几只黑蚂蚁正围着黏糊糊的果肉爬来爬去。
还有两个只摔破了点皮,苏慧娘弯腰捡起来,指尖拂去果皮上的草屑,惋惜地叹气。
“多好的柿子,摔了太可惜。”
林知夏先够低处的柿子,踮着脚,手指轻轻捏住果柄,拇指贴着果皮往上提。
“咔” 的一声轻响,果柄断了,她赶紧把柿子捧在手心,生怕碰着。
“娘你看这个,圆滚滚的,一点磕碰都没有。”
她把柿子递过去,苏慧娘伸手接住,指尖碰着微凉的果皮,笑着摩挲了两下。
“这柿子好,回去吃着肯定很甜。”
林知夏又摘了一个,果皮上沾着片小小的柿叶,她轻轻吹掉,放进竹篮里。
篮子底铺着的粗布刚好接住,没发出一点碰撞声。
低处的柿子摘得差不多了,林知夏举起竹竿,手臂伸直,对准树梢那个又大又红的柿子。
竹竿顶端的木片慢慢凑过去,刚好卡住果柄。
她手腕轻轻往左转了半圈,力度不大不小,“啪” 的一声轻响,果柄断了。
柿子稳稳落在木片的凹槽里,没晃一下。
她慢慢收回竹竿,另一只手伸过去,指尖小心地托住柿子底部,从凹槽里取出来。
阳光透过薄薄的果皮,能清晰看见里面果肉的纹路,像浸了蜜的琥珀,还能看见果肉里细小的糖丝。
“这个一看就甜,娘你闻闻,都带股清甜味儿了。” 她把柿子凑到苏慧娘鼻尖,苏慧娘闻了闻,笑着点头。
“比以前在集上买的甜多了,从前买的还带点涩,这个怕是不会涩口。”
林知夏忙的时候,苏慧娘也没闲着,蹲在树下捡落果,手指轻轻拨开路旁的草,找那些没摔破的软柿。
“这些软柿捡回去也能做柿饼,捏扁了晒几天,甜得能拉出丝。”
她把捡好的软柿放进随身带的小布兜,布兜很快就鼓了起来。
见林知夏要走,掌柜的急了。
永丰油行是大字号,真要是出九百文,他这三百文确实黑得过分。
而且围观的人都看着,传出去他这铺子就没法做了。
他赶紧追出店门,声音都变了调。
“等等!五百文!五百文总行了吧?”
林知夏脚步没停,板车轮子都转了半圈。
“六百!六百文!现银!”
掌柜的往前跑了两步,拉住板车的把手,脸色铁青。
“我这是看你们娘俩不容易,才让的步!”
林知夏这才停下,回头时目光清亮,没半分退让。
“掌柜的,八百五十文,一分不能少!
这油的成色,您心里比谁都清楚。
您要是不肯,我们现在就去永丰,说不定他们还能多给五十文。”
掌柜的盯着林知夏看了半晌,又扫了眼围观的人,那些人都抱着胳膊看他,眼神里满是不赞同。
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他终于咬了咬牙,往地上啐了口。
“抬进来!算我倒霉!”
过秤的时候,掌柜的脸色还是难看,手指在秤砣上挪来挪去,想少算点分量。
林知夏站在旁边,看得分明。
“掌柜的,秤杆得平着才准,您这压着秤尾,可不是做生意的规矩。”
掌柜的手一顿,只好把秤砣挪回去,秤杆 “咚” 地翘起来,正好平了。
结算时,掌柜的把铜钱往柜台上一摔,“哗啦” 响,盯着林知夏问。
“你一个小姑娘家,怎么懂这么多桐油成色?莫不是故意来砸我招牌的?”
林知夏弯腰,把铜钱一枚枚捡进布兜里,叠得整整齐齐。
“家父生前就是榨油的,走南闯北收了二十多年油,我打小就跟着他看油辨油。
掌柜的,做生意讲究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才能长久。
您今日若是真坑了我们,往后这城南的街坊,谁还敢来您家买油?”
这话戳中了掌柜的软肋,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林知夏搀着苏慧娘转身出门,苏慧娘手心全是汗,低声问。
“夏儿,你昨儿真见永丰油行贴告示了?我怎么没听说?”
林知夏回头看了眼陈记的幌子,嘴角弯了弯,拍了拍母亲的手。
“昨儿路过,见他们家伙计在搬油桶,猜着是缺油。不过现在,咱们倒真该去问问,若是他们常收,往后咱们榨了油,也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林知夏揣着怀里的钱,心情都好了不少。
虽然过程扯皮,但总归结果是好的。
“娘,咱们去王叔家把那棵柿子树上的柿子摘了吧。”
林知夏说话时,已经从后院提了一个竹篮,手上还拿着竹竿。
她前两天就想去了,路过瞧见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枝头,瞧着就甜!
只是王叔家的柿子树长了好多年了,很高,长在高处的柿子不容易摘到。
林知夏也不会爬树,索性拿着竹竿去寻了把柴刀,准备做个夹柿子的神器。
林知夏说干就干。
她蹲在院角摆弄工具,柴刀在手里转了个轻巧的圈,刀刃贴着薄木片边缘细细削。
她先把木片削出半圆凹槽,每削两刀就停下来,指尖顺着凹槽蹭一遍。
若是摸到毛刺,就换个角度再磨,直到边缘滑得能蹭过指腹不刮肉。
“得磨得光溜些,不然勾破柿子皮就坏了。”
她小声嘀咕着,把两片木片背对背扣在竹竿顶端,凹槽刚好对齐。
又扯过麻绳,在竹竿与木片衔接处绕了一圈又一圈。
每绕两圈就双手拽紧麻绳,指节捏得发白,最后打了个死结,扯着木片晃了晃,纹丝不动。
她举起竹竿对着阳光看,中间的缝隙不大不小,刚好能卡住果柄,满意地拍了拍竹竿。
“成了!”
母女俩提着空竹篮往王叔家去,刚进院子,就被那棵老柿子树震住了。
虽然在外面瞧着就知道这柿子树很高大,但进来之后才发现心理准备准备少了。
柿子树的树干粗得两人才能勉强合抱,树皮裂着深深的纹路,像老人手上饱经风霜的褶皱。
枝桠往四周撑开,像把巨大的伞。
树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柿子。
有的橙得发亮,像浸了蜜的琥珀,有的红得透润,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滴出甜水。
还有几个半青半橙的挂在细枝上,被零星剩下的几片叶子遮掩。
树底下落了一地熟透的柿子,有几个摔得果肉四溅,甜香混着泥土气飘得老远。
凑近些,还能看见几只黑蚂蚁正围着黏糊糊的果肉爬来爬去。
还有两个只摔破了点皮,苏慧娘弯腰捡起来,指尖拂去果皮上的草屑,惋惜地叹气。
“多好的柿子,摔了太可惜。”
林知夏先够低处的柿子,踮着脚,手指轻轻捏住果柄,拇指贴着果皮往上提。
“咔” 的一声轻响,果柄断了,她赶紧把柿子捧在手心,生怕碰着。
“娘你看这个,圆滚滚的,一点磕碰都没有。”
她把柿子递过去,苏慧娘伸手接住,指尖碰着微凉的果皮,笑着摩挲了两下。
“这柿子好,回去吃着肯定很甜。”
林知夏又摘了一个,果皮上沾着片小小的柿叶,她轻轻吹掉,放进竹篮里。
篮子底铺着的粗布刚好接住,没发出一点碰撞声。
低处的柿子摘得差不多了,林知夏举起竹竿,手臂伸直,对准树梢那个又大又红的柿子。
竹竿顶端的木片慢慢凑过去,刚好卡住果柄。
她手腕轻轻往左转了半圈,力度不大不小,“啪” 的一声轻响,果柄断了。
柿子稳稳落在木片的凹槽里,没晃一下。
她慢慢收回竹竿,另一只手伸过去,指尖小心地托住柿子底部,从凹槽里取出来。
阳光透过薄薄的果皮,能清晰看见里面果肉的纹路,像浸了蜜的琥珀,还能看见果肉里细小的糖丝。
“这个一看就甜,娘你闻闻,都带股清甜味儿了。” 她把柿子凑到苏慧娘鼻尖,苏慧娘闻了闻,笑着点头。
“比以前在集上买的甜多了,从前买的还带点涩,这个怕是不会涩口。”
林知夏忙的时候,苏慧娘也没闲着,蹲在树下捡落果,手指轻轻拨开路旁的草,找那些没摔破的软柿。
“这些软柿捡回去也能做柿饼,捏扁了晒几天,甜得能拉出丝。”
她把捡好的软柿放进随身带的小布兜,布兜很快就鼓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