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我是去买东西了。”
林知夏知道苏慧娘没有安全感,掀开竹篮里的东西,先把烧饼取了出来。
“这烧饼我尝过了,可香了。”林知夏将烧饼塞给苏慧娘,“娘,你快尝尝。”
“好。”苏慧娘握着手里微微发烫的烧饼,只觉得心里无比熨帖。
林知夏已经吃过了,闲不住,想将厨房也收拾出来。
自己做东西吃,总归比花钱要强。
而且林知夏吃不习惯这种炖菜,寡淡无味不说,连菜最基本的味道都没了。
这样的做法单纯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
林知夏刚把买来的米面油盐归置好。
正挽起袖子准备刷洗那口积了薄灰的铁锅,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少年清亮又略带些咋呼的喊声。
“林姐姐!苏婶子!你们在吗?”
这声音听着耳熟,应当是昨日那个少年的声音。
林知夏擦了擦手,应声走出去,“在呢,小郎君有事?”
院门外,秦有志脑袋上还缠着布条,但精神头十足。
他扒着门框探头进来,笑嘻嘻地说,“林姐姐,我娘让我来问问你们,要不要顺便盘个炕?”
“盘炕?”
林知夏微怔。
她从前住在南方,还真没想过这个事情。
“对呀!”
秦有志用力点头,开口解释。
“我大哥以前住打铁铺子里,现在回来了,我爹娘说天冷前得给他那屋盘个新炕过冬。
请的师傅一会儿就到,盘一个也是盘,盘两个也是盘,工钱能便宜些!
我娘想着牛叔这屋子也没炕,就让我来问问你们。”
林知夏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盘炕是好事,京城冬日严寒,有炕必然暖和舒适。
但她方才采购几乎花光了手头大半的活钱,盘炕即便便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她面上露出感激又略带歉意的笑容。
“多谢婶子和秦小郎君想着我们,只是……
我们刚安顿下来,处处都要用钱,盘炕的事,恐怕得往后放放了。”
她说得坦诚,并不刻意掩饰目前的窘迫。
秦有志“啊”了一声,脸上闪过明显的失望,但很快又理解地点点头。
“也是哦……盘炕是要花不少钱呢!
那成,我回去跟我娘说一声。”
他挠挠头,转身就走,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洒脱。
林知夏看着秦有志离开的背影,能察觉出秦家人的好意。
远亲不如近邻。
既然打定主意要在骆驼巷住下,那和邻里之间处好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从秦家开始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一来昨日的事情有接触,相对熟悉一些。
二来秦家人确实帮了她,按理来说也要去感谢一二。
思来想去,做些吃食送过去最合适。
既不显得冒昧,也能拉近关系。
林知夏正想着要做什么吃食,她就透过院子里的矮墙,瞧见扛着锄头的李婶,像是要出门上山。
林知夏立刻从厨房出去,唤了一声,“李婶!”
李婶听见声音,转头看见是林知夏,面上绽开笑容。
“知夏啊!怎么了?”
“李婶,您是不是要去后山?我也想找点山货,您带我一道儿行吗?我刚来还不太清楚路。”
有了早上喝一碗杂烩羹的交情,李婶岂会不同意?
她瞧过来,爽快答应下来。
“成啊!咱们俩一块儿去,这会儿日头好,正好去转转,附近的山上有什么,我最熟悉了!”
林知夏正求之不得,连忙对苏慧娘交代了一声,挎上自己的空竹篮,跟着李婶往后山走去。
秋日的后山色彩斑斓,空气里满是草木干燥的清香。
李婶熟门熟路,边走边教林知夏辨认。
“喏,这就是野葱,味儿大吧?掐嫩叶就行……
那边坡上?对,石头缝里那些黑绿黑绿的就是地耳,得挑干净的捡……”
林知夏看得认真,一边听着李婶讲,手指灵巧地采摘。
地耳滑腻,带着山野的泥土气息。
野葱辛辣的香气直冲鼻端。
这些东西在山上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山货,卖不掉也吃不完。
住在附近的人都吃腻了,这才能剩下这么多,不然等到林知夏来,早就没了。
后山向阳的坡地上,几丛野酸枣树格外显眼。
它们不像果园里的果树那般规整,枝桠恣意地伸展着,甚至有些张牙舞爪,与周围的灌木杂草争夺着阳光和地盘。
林知夏一眼就看见了这几棵酸枣树。
那些酸枣树的枝条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果实。
大部分还是青绿中泛着白,但已有不少被秋阳催得熟透了。
呈现出深红或者是绛紫,甚至近乎黑红的色泽,沉甸甸地压弯了细弱的枝条。
林知夏吃过酸枣,但没见过长在树上的酸枣,一时间有些激动,抬手就想摘。
“哎呀,可得小心点,”李婶在一旁提醒,“这酸枣棵子刺多,扎人得很!”
林知夏走近了看,果然如此。
酸枣树的枝干和叶柄处,都生着尖锐的硬刺,长短不一,像是天然的防御工事,守护着那些**的果实。
林知夏放下篮子,仔细打量着。
她先没有急于伸手,而是观察了一下哪些枝条果实多又相对容易够到。
林知夏挽起的袖子下,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在这野趣盎然的山坡上显得格外纤细。
她侧着身子,小心地避开正面那些明显的长刺,伸出手指,瞄准了一串几乎完全红透,垂挂下来的枣子。
她尽量让动作轻一点,稳一点。
指尖小心翼翼地探入枝叶的缝隙,避开了旁边一根隐藏的尖刺。
捏住了那颗饱满红润的酸枣的底部,轻轻一旋转,一颗颗圆润的果子就落入了掌心。
触感微凉,果皮光滑而紧绷,透着健康的光泽。
李婶吃腻了这些酸枣,没什么兴致,草草摘了几颗就收手了。
林知夏却在密布尖刺的枝桠间灵活地穿梭、探寻、捻取,每一次都精准地避开尖刺,将成熟的果子摘下来。
摘下的酸枣被她轻轻放入腰间的竹篮里,一颗,两颗,三颗……
红彤彤的果子渐渐在篮底铺开,像滚落了一篮子的火星子,散发着清新**的酸香气息。
“娘,我是去买东西了。”
林知夏知道苏慧娘没有安全感,掀开竹篮里的东西,先把烧饼取了出来。
“这烧饼我尝过了,可香了。”林知夏将烧饼塞给苏慧娘,“娘,你快尝尝。”
“好。”苏慧娘握着手里微微发烫的烧饼,只觉得心里无比熨帖。
林知夏已经吃过了,闲不住,想将厨房也收拾出来。
自己做东西吃,总归比花钱要强。
而且林知夏吃不习惯这种炖菜,寡淡无味不说,连菜最基本的味道都没了。
这样的做法单纯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
林知夏刚把买来的米面油盐归置好。
正挽起袖子准备刷洗那口积了薄灰的铁锅,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少年清亮又略带些咋呼的喊声。
“林姐姐!苏婶子!你们在吗?”
这声音听着耳熟,应当是昨日那个少年的声音。
林知夏擦了擦手,应声走出去,“在呢,小郎君有事?”
院门外,秦有志脑袋上还缠着布条,但精神头十足。
他扒着门框探头进来,笑嘻嘻地说,“林姐姐,我娘让我来问问你们,要不要顺便盘个炕?”
“盘炕?”
林知夏微怔。
她从前住在南方,还真没想过这个事情。
“对呀!”
秦有志用力点头,开口解释。
“我大哥以前住打铁铺子里,现在回来了,我爹娘说天冷前得给他那屋盘个新炕过冬。
请的师傅一会儿就到,盘一个也是盘,盘两个也是盘,工钱能便宜些!
我娘想着牛叔这屋子也没炕,就让我来问问你们。”
林知夏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盘炕是好事,京城冬日严寒,有炕必然暖和舒适。
但她方才采购几乎花光了手头大半的活钱,盘炕即便便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她面上露出感激又略带歉意的笑容。
“多谢婶子和秦小郎君想着我们,只是……
我们刚安顿下来,处处都要用钱,盘炕的事,恐怕得往后放放了。”
她说得坦诚,并不刻意掩饰目前的窘迫。
秦有志“啊”了一声,脸上闪过明显的失望,但很快又理解地点点头。
“也是哦……盘炕是要花不少钱呢!
那成,我回去跟我娘说一声。”
他挠挠头,转身就走,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洒脱。
林知夏看着秦有志离开的背影,能察觉出秦家人的好意。
远亲不如近邻。
既然打定主意要在骆驼巷住下,那和邻里之间处好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从秦家开始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一来昨日的事情有接触,相对熟悉一些。
二来秦家人确实帮了她,按理来说也要去感谢一二。
思来想去,做些吃食送过去最合适。
既不显得冒昧,也能拉近关系。
林知夏正想着要做什么吃食,她就透过院子里的矮墙,瞧见扛着锄头的李婶,像是要出门上山。
林知夏立刻从厨房出去,唤了一声,“李婶!”
李婶听见声音,转头看见是林知夏,面上绽开笑容。
“知夏啊!怎么了?”
“李婶,您是不是要去后山?我也想找点山货,您带我一道儿行吗?我刚来还不太清楚路。”
有了早上喝一碗杂烩羹的交情,李婶岂会不同意?
她瞧过来,爽快答应下来。
“成啊!咱们俩一块儿去,这会儿日头好,正好去转转,附近的山上有什么,我最熟悉了!”
林知夏正求之不得,连忙对苏慧娘交代了一声,挎上自己的空竹篮,跟着李婶往后山走去。
秋日的后山色彩斑斓,空气里满是草木干燥的清香。
李婶熟门熟路,边走边教林知夏辨认。
“喏,这就是野葱,味儿大吧?掐嫩叶就行……
那边坡上?对,石头缝里那些黑绿黑绿的就是地耳,得挑干净的捡……”
林知夏看得认真,一边听着李婶讲,手指灵巧地采摘。
地耳滑腻,带着山野的泥土气息。
野葱辛辣的香气直冲鼻端。
这些东西在山上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山货,卖不掉也吃不完。
住在附近的人都吃腻了,这才能剩下这么多,不然等到林知夏来,早就没了。
后山向阳的坡地上,几丛野酸枣树格外显眼。
它们不像果园里的果树那般规整,枝桠恣意地伸展着,甚至有些张牙舞爪,与周围的灌木杂草争夺着阳光和地盘。
林知夏一眼就看见了这几棵酸枣树。
那些酸枣树的枝条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果实。
大部分还是青绿中泛着白,但已有不少被秋阳催得熟透了。
呈现出深红或者是绛紫,甚至近乎黑红的色泽,沉甸甸地压弯了细弱的枝条。
林知夏吃过酸枣,但没见过长在树上的酸枣,一时间有些激动,抬手就想摘。
“哎呀,可得小心点,”李婶在一旁提醒,“这酸枣棵子刺多,扎人得很!”
林知夏走近了看,果然如此。
酸枣树的枝干和叶柄处,都生着尖锐的硬刺,长短不一,像是天然的防御工事,守护着那些**的果实。
林知夏放下篮子,仔细打量着。
她先没有急于伸手,而是观察了一下哪些枝条果实多又相对容易够到。
林知夏挽起的袖子下,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在这野趣盎然的山坡上显得格外纤细。
她侧着身子,小心地避开正面那些明显的长刺,伸出手指,瞄准了一串几乎完全红透,垂挂下来的枣子。
她尽量让动作轻一点,稳一点。
指尖小心翼翼地探入枝叶的缝隙,避开了旁边一根隐藏的尖刺。
捏住了那颗饱满红润的酸枣的底部,轻轻一旋转,一颗颗圆润的果子就落入了掌心。
触感微凉,果皮光滑而紧绷,透着健康的光泽。
李婶吃腻了这些酸枣,没什么兴致,草草摘了几颗就收手了。
林知夏却在密布尖刺的枝桠间灵活地穿梭、探寻、捻取,每一次都精准地避开尖刺,将成熟的果子摘下来。
摘下的酸枣被她轻轻放入腰间的竹篮里,一颗,两颗,三颗……
红彤彤的果子渐渐在篮底铺开,像滚落了一篮子的火星子,散发着清新**的酸香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