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看着准提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身躯。

  深知再留在此地也只是徒增羞辱。

  于是。

  他暗中传音,声音带着苦涩与无奈:

  “师弟,势比人强,暂且隐忍,先行离去吧。待我西方恢复元气,再从长计议。”

  准提死死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深吸了一口气。

  他不再发一言,与接引一同,带着面色惶惶,如同惊弓之鸟的西方教弟子,包括燃灯四人。

  化作数道略显黯淡仓促的金光,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朝歌。

  西方二圣已走。

  元始也没有继续留下来,他冷哼一声。

  袖袍一卷,便带着南极仙翁,等寥寥数位门人,化作清光消散于天际,返回昆仑山。

  转眼间。

  方才还圣人齐聚,气氛紧张的封神台,便只剩下截教一行人,以及高台之上的人皇帝辛。

  通天见事情已了,对凌玄微微颔首,便领着多宝等一众弟子,返回金鳌岛碧游宫去了。

  待师尊与同门离去后,凌玄身形一晃,出现在高台之上,对着帝辛道:

  “人皇,随我去一趟人族祖地。”

  帝辛对凌玄这位屡次相助大商、神通广大的圣师极为敬重,闻言立刻点头:

  “谨遵圣师吩咐。”

  凌玄微微函授,便带着帝辛。

  一步踏出,缩地成寸。

  下一刻已然出现在了人族祖地内。

  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以及后续的五帝早已感知到他们的到来,大门自开,祥和之气弥漫。

  双方见礼之后,凌玄也不绕弯子,直接道明来意:

  “诸位,如今量劫已过,仙神退场,人族当兴。”

  “然,人族绵延至今,英杰辈出,多有为人族发展、安定,强盛而呕心沥血,乃至牺牲性命者。”

  “前辈乃至后来者之功,不应随其肉身湮灭而消散于岁月长河。”

  说到这里。

  他目光扫过诸位人族先贤,语气郑重:

  “我有一法,在此人族祖地,建立人族英灵殿!”

  “从今往后,凡对人族有卓越贡献,大功绩者,无论王侯将相,亦或布衣黔首,死后真灵可不入轮回,受接引入驻英灵殿!”

  “享亿万人族香火供奉,英灵不灭,与人族气运同在,永世受人族敬仰!”

  “而这些人族英灵,则会像你们三皇五帝一般,成为人族之底蕴!”

  “说不定,还可以借此,唤醒人道。”

  听闻凌玄此言,三皇五帝眼中皆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伏羲抚掌赞叹:“善!大善!老师此议高瞻远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神农点头:“确该如此!让后人铭记先辈筚路蓝缕之功,人族精神方能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帝辛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当即躬身应道:

  “圣师此议,功在千秋!”

  “朕这便返回朝歌,即刻下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汇聚人族气运,于人族祖地修建英灵殿!”

  “必使其庄严宏伟,配享我人族英灵!“

  凌玄微微颔首,对帝辛的雷厉风行颇为满意。

  待帝辛离去筹备后,他便与三皇五帝详细商议了英灵殿的具体规制、接引英灵的法则等细节。

  诸事已定,凌玄不再耽搁,身形一闪,便回到了自己在东海的道场——万花岛。

  岛上奇花争艳,仙雾缭绕,乃是难得的清净之地。

  凌玄径直步入闭关静室,挥手布下重重禁制,隔绝内外。

  他盘膝坐于云床之上,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随即,他取出了鸿钧道祖所赐的造化玉碟碎片。

  这造化玉碟虽不复完整,但刚一出现,便散发出朦胧清辉,道韵自生。

  周围虚空仿佛有无数大道符文若隐若现,阐述着天地至理。

  “阴阳法则,乃万物根基,衍化之始。”

  “今日,便借此玉碟,窥其本源,一举功成!“

  凌玄心念既定,神识缓缓沉入造化玉碟之中。

  刹那间。

  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未开的鸿蒙世界!这里没有上下四方,没有古往今来!

  唯有最本源的阴阳二气在交织、流转、衍化!

  阳之法则,如同开天辟地的第一缕光,炽热,刚健,生生不息。

  阴之法则,如同包容万物的母性之源,柔和,顺承,滋养万物。

  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的法则奥义,如同浩瀚的星河,汹涌地涌入凌玄的心神。

  以往修行中关于阴阳的诸多困惑,滞涩之处,在这本源道韵的冲刷下,纷纷冰消瓦解,豁然开朗!

  他看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看到了月亮的阴晴圆缺,看到了四季的轮回更替,看到了生命的生老病死……

  天地万物莫不蕴**阴阳至理!

  凌玄的心神彻底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流逝。

  他体内的法力也开始自发运转,跟随着阴阳道韵的节奏.......

  混元圣境的肉身气血也随之共鸣,体内仿佛自成一方小天地,阴阳二气自行衍化,循环不休。

  就在凌玄于万花岛闭关,心神彻底沉入阴阳法则的浩瀚海洋,向着法则圣境发起最后冲击的同时。

  九重天阙,凌霄宝殿之内。

  却是另一番光景。

  封神榜高悬于天庭气运核心之处,榜上有名的真灵借助天道之力与天庭气运,已然重塑神躯,归位履职。

  然而,这新生天庭的秩序,却并非一片祥和。

  尤其是那些出身圣人门下的弟子,如阐教的太乙真人,广成子,西方教的降龙,伏虎等人。

  对自己被申公豹册封的微末神职极为不满,怨气冲天。

  太乙真人穿着一身道袍,在御马监对着天马发脾气,口中不住念叨:

  “想我太乙乃玉虚宫金仙,竟沦落至此,与牲畜为伍!”

  广成子更是憋屈,身为曾经的十二金仙之首。

  竟被安排要每日在凌霄殿外手持仪仗,为昊天卷帘开道。

  一想到这里,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西方教的降龙,伏虎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在南天门敲钟,一个在凌霄殿外扫地,皆是面如寒霜,出工不出力。

  甚至对前来安排事务的上司也爱答不理。

  管理他们的仙官神吏们对此头疼不已。

  打又打不得,骂又不敢骂!

  这些家伙虽然神位低微,但背景深厚。

  今天你敢找他们麻烦,谁知道哪天他们的圣人老师会不会来找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