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儒们瞪着苏言,却是一言不发。

  陈霸天却突然哈哈一笑道:“还真别说,道理是这个道理!”

  “当值时外出,用读书人的话来说,也可以叫玩忽职守吧?”苏卫国也朗笑道,还用了一个成语。

  “哟呵,老苏你他**还会这个?”陈霸天故作惊讶。

  “哈哈,略懂,略懂。”苏卫国连忙拱手。

  看着这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在那里一阴阳怪气。

  张懿张了张嘴,他刚想说什么,一旁的国子监司业突然上前一步,对李玄拱手道:“陛下,我等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此事关乎大乾文坛,孰轻孰重啊!”

  见李玄依旧面无表情。

  他直接跪下叩首,“那《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有我大乾诗魁之潜力,若真被贼人所害,是我大乾巨大的损失啊!”

  为了给苏言定罪。

  他直接把这件事上升到天下大乾文坛的高度。

  其他大儒们闻言,也纷纷露出不忿之色。

  “请陛下明断!”

  “陛下,此事事关大乾文坛,事关国运,不可轻视啊!”

  “奸人当道,是苍生之祸啊!”

  一个个大儒纷纷拜倒。

  “哈哈哈……”苏言却发出一阵充满嘲讽的笑声。

  “竖子,你何故发笑!”吴修言铁青着脸,对苏言沉喝道。

  “我笑你们满口天下苍生,却拿苍生当挡箭牌,笑你们尊崇仁义道德本身却没有!”苏言讥讽道。

  “黄口小儿!”

  众大儒气急,看苏言的眼神里都快喷出火。

  他们都是国子监大儒,平日里哪个读书人见他们不都恭恭敬敬,可苏言这个纨绔却频频出言辱骂。

  这已经不是有辱斯文,而是血口喷人了。

  “哈哈,骂得好!”陈霸天朗笑附和,“若真心系天下苍生,怎么不跟着老子去战场拼杀?”

  文臣与武将互相看不对眼的原因,就是因为理念不同。

  文臣却觉得,他们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武将都是一些只知道喊打喊杀的莽夫。

  而武将觉得,战场拼杀才是保家卫国,而那些文臣埋头研究文章,整日写一些诗词表现自己忧国忧民,屁用都没有。

  如今,苏言直接戳那些文臣的肺管子。

  无疑是说出陈霸天和一众武将心中所想。

  “安平县男,逞口舌之快无用,今日找你来是当场对质的。“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魏峥终于开口,他对李玄抱拳道,“陛下,今日廷议的目的是看那首诗是否出自安平县男,臣提议其他的暂且放下。”

  “苏言,听到了吗,别扯东扯西的!”李玄这才拍了拍桌子,对苏言道。

  “陛下,臣早就说过,《春江花月夜》就是臣所写,可他们就是不信。”苏言拱手道。

  从刚才进来之后,苏言就一直在暗中关注李玄。

  好像每次大臣吵架的时候,这皇帝老儿都任凭大家吵,不站队也不阻拦。

  等大臣吵完后,主动去找他,然后他才继续下去。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皇帝有些没有主见,但苏言却发现,在大臣吵的时候,李玄也是个旁观者,他不融入话题,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不搭理,却能够被动掌控全局。

  这皇帝老儿是个老阴逼!

  帝王的心理他肯定猜不透,但是能够给出自己对于李玄的评价。

  “听到了吗,苏言说是他写的。”李玄转头看向国子监众大儒。

  “空口无凭,如何让人相信?”张懿哼了一声。

  “那诸位大儒想要如何?”李玄明知故问。

  张懿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一旁的吴修言站了出来,对苏言冷笑道:“让他当场再作一首诗,不奢望他能够做出《春江花月夜》这般千古绝句,只需要能够让我等信服即可!”

  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

  如果今日苏言被他逼得现出原型,他就是为大乾文坛除了一个大祸害,事情传出去,他吴修言定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称赞的对象。

  对他在读书人中的名望有着极大提升。

  甚至有机会成为一个典故,随着典故名垂青史。

  张懿饶有深意地看了吴修言一眼,在场诸位大儒或多或少都抱着这个想法,只不过现在吴修言表现得更加明显。

  共事这么多年,他最终还是陷入了沉默,把这个名垂青史的机会让给了吴修言。

  李玄这才看向苏言:“听到了吗?”

  “你们让我写诗,我就写?”苏言不屑道。

  “哼,是不想写还是不敢写?”吴修言冷笑。

  苏言越是这般,越笃定了他的想法。

  这小子肯定不会写诗,他那首《春江花月夜》不是抢的就是剽窃!

  “激将法对我没用。”苏言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顿了顿,他又笑道,“真要我写诗也可以,我在诗词大赛一首诗就赚一千两,收你们一千两不过分吧?”

  国子监众大儒闻言皆是一愣。

  旋即脸色阴沉下来。

  你真以为随便一首诗就能拿第一?

  吴修言冷声道:“竟然用铜臭来侮辱诗词,简直有辱斯文!”

  “我又不是读书人,诗词在我这里并没有那么神圣。”苏言撇了撇嘴。

  侮辱谁呢?

  谁是读书人?

  见吴修言等人又被怼得哑口无言,苏言嗤笑道:“怎么,你们好歹也是国子监的大儒,不会连区区一千两都拿不出来吧?不会吧?”

  他语气极为夸张,看上去非常犯**。

  气得那些大儒满脸通红。

  身为国子监大儒,论争辩他们平日里根本没怕过谁,但今日却屡屡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怼得哑口无言。

  “魏公,你不说句话?”吴修言只得看向魏峥。

  平日里,魏峥都是直言进谏,今日却显得十分沉默。

  “本官觉得,就事论事的话,他说的也没错……”魏峥道。

  在他看来,苏言如果真有那等诗才,他一首诗的确值一千两。

  “你……”吴修言怎么也没想到,这魏峥竟然会帮着苏言说话。

  “商量好没有,你以为谁都像你们这么闲?本公子一个时辰几千两收入,别耽误了本公子赚钱。”苏言轻蔑地瞥了张懿等人一眼。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那几个国子监大儒自然不可能还沉得住气。

  “一千两就一千两,老夫出题,若你能写出一首让老夫满意的诗,老夫给你一千两又如何!”吴修言冷哼一声。

  他性格本就火爆,再加上他根本不相信苏言会写诗,直接就答应下来。

  而且,一千两买一个能名垂青史,被后世读书人称颂的机会!

  这相当划算了!

  “吴司业爽快!”苏言哈哈一笑,却伸出两根手指继续说道,“我说的一千两,是随意发挥,若是定制的话,我这里收费两千两。”

  “苏言,你不要得寸进尺!”吴修言气得满脸通红,怒喝一声。

  “我是个商人,在商言商,买卖本就是愿打愿挨,吴司业是想定制还是让我随意发挥?”苏言淡然一笑。

  吴修言通红着脸,看向其他几位大儒。

  众人皆是露出凝重之色,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既然你想成就名声,那这钱本就应该你出。

  吴修言心里暗骂一声这些老匹夫真不讲究,为了青史留名,他还是冷哼一声道:“自由发挥吧,老夫倒要看你能写出什么诗来!”

  不管是自由发挥,还是命题写诗,诗词的水平都能看出来,他没必要多花一千两。

  “那就请陛下做个见证。”苏言嘴角扬起一抹得逞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