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淡蓝色光芒在眼前亮起。

  陆羽名下校园信息浮现。

  【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校园面积:4982.3亩】

  【在校学生:1055名】

  【在校教师:329名】

  【资金雄厚:258,459,】

  【特殊属性:因材施教,名师荟萃,名师光环,学风凝聚,学富五车,福寿康宁……】

  最先引起陆羽注意的就是校园面积。

  原先,主校区与南湾分校。

  面积总共是1982.3亩。

  显然,多出3000亩是蜀城分校。

  孙兴义书记的手笔还是相当慷慨。

  学校资质归属陆羽后,陆羽自然能查看蜀城分校相关信息,看向建设进度。

  【蜀城分校:16%】

  【面积:3000亩】

  这样的速度,让陆羽暗暗感慨。

  基建狂魔全力运转时,相当恐怖。

  除此之外,学校老师以及学生数量都有所增减变化,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陆羽重点关注目前的【大师】级老师,以及【稀有】以上的学生。

  大师级的老师,目前依旧只有三人。

  分别是坐镇中文系以及外语系的朱逸尘老爷子,以及在南湾校区领导光刻机项目的两位元士,倪德海和黄文笛元士。

  系统对老师评级明显极为苛刻。

  雷俊的成就或许不低,但系统给的依然只是【名师】,远远够不上大师。

  学生方面,建立“吃了么”的【卓越】属性的黄莹,张志轩,李培楠等等。

  吃了么扩展极为迅猛,根据黄莹给陆羽的报告,已经拿下汉城全部市场。

  但是,依然没有开始盈利。

  甚至可以说,还在烧钱阶段。

  这完全是陆羽给她定下的发展方针。

  陆羽很清楚。

  前期做外卖平台,是缺乏护城河的。

  毕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抢占市场份额比盈利更重要,即便亏钱也值得。

  “等到智能手机开始上市,民众的上网习惯从电脑转移到移动端,外卖APP出现,那才是大杀特杀的时候!”

  陆羽把玩着钢笔,心中暗道。

  “关键在于,陈金凡他们主导的移动端龙·OS系统开发,以及4G架构。”

  陆羽暂定的未来三大吸金怪兽,就是吃了么,移动端系统,以及4G。

  至于说倪元士领导的光刻机研发,芯片自研,即便陆羽也没信心短期出成果。

  算算时间,也才过去几个月。

  “也不知道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那黑色长方体应该有用吧……”

  想到这里,陆羽登陆局域网邮箱,查看倪元士光刻机项目组发来的报告。

  学校项目涉及太多太多机密。

  早在,南湾项目定性为秦级后,任何项目文件就只允许在局域网内传播。

  而局域网,是与外界物理隔断的。

  不存在互联网泄密,盗窃的可能。

  而陆羽从出发前去鹏城开始,就积压了太多会议、项目文件没有处理。

  对项目进度的把握,其实很有限。

  登陆,点击邮件。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让陆羽瞳孔猛然一缩,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秦级项目进度报告(绝密)】

  备注:禁止传阅

  汇报人:倪德海、黄文笛

  主题:基于新型核心构件的浸没式光刻机技术重大突破

  “……自引入您提供的特殊黑色长方体核心构件(以下简称X-1)并进行适应性研究,研发进程取得跨越式发展。”

  “X-1展现出的物理稳定性、能量传导效率及精密控制特性,远超当前国际公开学术理论范畴。”

  “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能量场调制能力,极大优化光源系统,显著提升光束质量与均匀性……”

  陆羽快速扫过倪元士写的这些理论研究报告,黑色长方体是系统提供的造物。

  他自然清楚那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那完全超越人类科技的极限。

  这个极限,包括未来。

  “……基于以上突破,项目组已于三日前,成功利用首台实验机(代号烛龙-01)稳定重复制造出40nm线宽的集成电路芯片。”

  “经初步测试,良品率已达到85%,具备商用价值!”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极限参数调试下,烛龙-01已实验性刻蚀出32nm节点的图形!”

  “虽良品率极低(低于10%),且稳定性有待提高,但路径已经打通!”

  “证明,我们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具备延伸至更先进制程的巨大潜力!”

  “……当前,项目组正全力攻关28nm节点工艺整合,并同步进行烛龙-02量产型号的设计与零部件选型筹备工作……”

  “预计,在资金、供应链保障充足的前提下,半年内可实现28nm工艺验证,一年内完成烛龙-02样机集成……”

  陆羽逐字逐句看完报告。

  心脏砰砰狂跳。

  拿着鼠标的手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40nm!稳定量产!75%良品率!

  32nm!实验性突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2009年这个时间点。

  在光刻机领域,已经一举追平,甚至在某些方面略微超越了国际主流水平!

  要知道,此时的台积电、英特尔等巨头正从45nm向32nm过渡!

  若不是陆羽出现,国内光刻机进展还停留在90nm的水平!

  90nm到40nm,直接追平甚至超越!

  那块来自系统的黑色长方体,其价值远远超乎陆羽的想象。

  直接将投入的巨量资源和两位国宝级院士的智慧,催化出核裂变般惊人效果。

  “太好,太好了!”

  陆羽猛然站起身。

  激动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

  芯片。

  这卡住无数国家喉咙的锁链。

  竟真在短时间内,看到打碎的希望!

  陆羽再也坐不住了。

  必须,立刻!

  去南湾校区,亲眼看一看那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烛龙-01!

  ……

  南湾校区,秦级军字打头的单位。

  保密等级已提升到最高级别。

  即便是陆羽,在距离研发大楼还有五公里处就被拦下,换乘内部通勤车。

  经过层层安检,这才顺利进入。

  到达大楼入口,又经过严格检查后。

  通完电话,在倪德海院士亲自出来接引下,才得以进入核心区。

  “陆校长,现在项目组的级别已和邱小姐相当,我们这些老家伙更是禁止和外界通信。”

  “还请见谅啊!”

  陆羽点头表示理解。

  当年引爆邱小姐之前,很多科学家可是隐姓埋名了数年。

  穿过一道又一道的气密门和风淋室,空气中的洁净度越来越高。

  最终,陆羽在超净实验室隔窗外。

  看到了那台如同精密艺术品的机器——烛龙-01。

  与后世阿斯麦光刻机,那庞大如房间的体积不同。

  眼前光刻机体积相对紧凑。

  但,无数管线、传感器和精密机械结构交织在一起,散发着冰冷质感。

  此刻,它正处于待机状态。

  淡蓝色的指示灯静静闪烁。

  “校长!”

  “您提供的X-1构件,简直就是天赐之物!它性能太稳定了,太强大了!”

  “它几乎完美解决光源和双工作台这两个最核心的难题!”

  “我们很多原本卡住的技术路线,因为它而豁然开朗!”

  旁边的黄文笛元士也凑过来,脸上满是研发者的狂热,丝毫看不出老态。

  “是啊,校长!”

  “我们现在遇到的瓶颈,反而是在一些次要方面,比如某些特殊光学镜片的研磨精度、超高纯度化学药剂的供应稳定性,还有……钱。”

  “推进到28nm,很多材料和工艺都需要升级,烧钱的速度更快了。”

  陆羽看着两位白发苍苍却兴奋得像孩子一样的元士,看着那台凝聚着大夏芯希望的机器,心中豪情万丈。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需要什么,列清单给我!”

  “两位辛苦了!你们在创造历史!”

  秦级项目的资金投入是海量的。

  只不过,相比于研发光刻机而言。

  根本不存在钱够用的时候。

  要不是有陆羽那块黑色长方体,研发资金恐怕要翻个三四倍。

  很显然,对科研而言。

  有标准参照,和没标准是两码事。

  黑色长方体是靶子,他们要做的就是将子弹不断调整,瞄准靶子。

  研发难度下降太多。

  好消息,接连不断。

  参观完光刻机的进展,陆羽来到龙·OS移动端系统项目研发实验室。

  眼前,是陈金凡那小子的嘚瑟样。

  “校长,龙OS 1.0商用正式版,编译完成,随时可交付,厉害不厉害!”

  陆羽心脏再次被巨大喜悦击中!

  操作系统比想象中慢了许多。

  但,现在宣告可以商用。

  光刻机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决芯片制造的母机问题。

  而操作系统成熟。

  解决手机灵魂。

  现在,陆羽只剩下最后一个环节。

  用手机工厂,打造出可靠的躯壳!

  只要厂房改造完成,供应链理顺。

  就能生产出从芯片到系统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手机!

  真正意义上的全自研!

  一个完整的、挣脱枷锁的产业链闭环,已隐约可见!

  最后的项目组,4G架构推进有些慢,毕竟龙·0S占用了陈金凡他们太多精力。

  但,看进度,明年就可以问世。

  ……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

  陆羽离开戒备森严的南湾分校。

  刚坐上车,准备返回主校。

  来自上京的陌生号码直接打了进来。

  陆羽心中疑惑,平复下心情,接通。

  “喂,您好,我是陆羽。”

  电话那头,传来沉稳温和却自带威严的中年男声,语气不疾不徐。

  “陆羽同志,你好,冒昧打扰。”

  “我姓杨,是钱老的警卫员,钱老临走前想见你一面,请尽快前往汉城机场,有专机在等候。”

  陆羽心里咯噔一声。

  那位和蔼的老人,要去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