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85章 劝降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以钱秀、周僧慧为首的十二家郎主听得王愔之这话,均是心肝一提,他们都不傻,这明显另有所指。

  但凡自己等人敢有通敌之举,便是夷灭宗族之祸。

  此子完全不象个士家子,心黑手狠,甚至还可能盼着自己昏头出错呢。

  王愔之又指着下方,笑道:“此辈虽众,却皆是插标卖首之贼耳,诸公坐视这大好富贵前程宁不取耶?若大破贼众,朝廷亦不吝于高官厚爵之赏!”

  “但凡有功者,老夫自会为诸位向朝廷表功!”

  禇爽适时道。

  “护卫桑梓,亦是我等之责!”

  周僧慧拱手施礼。

  “今次必叫贼军有来无回!”

  “阳羡乃郡城,岂能教贼军撒野?”

  “我等自当取功业以振门楣!”

  众人纷纷称是。

  禇爽暗松了口气。

  这时!

  “咚!”

  “咚!”

  “咚!”

  城下突然檑响了战鼓,喧闹声渐渐止歇,有数千人缓缓向前推进,多数兵甲齐全。

  在距城二百步左右止住步伐。

  又有十余骑排众而出。

  领头的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儒衫青年人,与一名中年人,周围骑兵撑起了盾。

  那青年人于百步左右勒住马匹,冷眼一扫城头,喝道:“义兴太守何在?”

  褚爽本能的瞥了眼王愔之,见无反应,就强作镇定,哼道:“老夫便是,汝乃何人?”

  青年人草草拱手:“我乃东海徐道覆,司马道子父子营营于秽处,假谲实奸,邦国殄瘁,人之云亡。

  今三吴大地哀鸿遍野,三官帝君荷孙真人天下重名,辟为征东将军,领长生人党同伐异,辅圣主开明圣治!

  而徐某素闻府君老庄之好,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其名高洁,至德可师,必深明大义,何不随征东将军共镶义举?

  今兴义豪右燕集于此,府君何敢独止?还不速速开门降来,将来光耀门楣,得赐帝官福址,入主中枢,必不虚言。

  倘抗拒仙兵,吾旌旗一指,必叫尔阖府死绝!”

  褚爽大怒!

  王愔之暗含反意,他觉得理所当然,毕竟太原王氏,有这个资格。

  当初司马家不就是篡了曹家的江山吗?

  今被高门士族取而代之,合乎天理。

  可徐道覆连豪强都不是,不过一东海散人耳,竟敢大放厥词?

  于是重重一甩袍袖,不屑地哈哈笑道:“孙贼假讬小术,坐在立亡,诳眩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不纯自伏其辜,或至残灭良人,或欺诱百姓。

  将来必遭天谴。

  今念汝年幼不明,昏聩智弱,若自缚请降,老夫可代奏朝庭免汝谋逆大罪,望汝切莫自误!”

  王愔之听的暗暗点头。

  这老货骂人也有一套啊。

  徐道覆冷哼一声,伸手向后一招。

  有随从递上一颗头颅。

  徐道覆抓住发髻,猛的向上一提,喝道:“府君可识此人?”

  褚爽俯上城垛细看,俄而面色大变。

  这是吴兴太守谢邈啊,果然被害了。

  吴兴论起富庶、丁口,远超义兴,以前褚爽对谢邈颇有微辞。

  自已比不上王恭、殷仲堪、谢琰之辈也无话可说,可是连谢邈都不如,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

  但如今,所有的不满已烟消去散,心里充满着同为士人却身首异处的悲痛,还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当年谋到吴兴太守,恐怕被徐道覆提手上的,就该是他褚爽的头颅。

  果然祸兮福所倚。

  再一想到,若非王愔之不请自来,他的下场,不会比谢邈更好。

  就眼下这些站在墙头的豪强郎主,怕不是当场把他全家绑了,送给徐道覆邀功。

  男人一死,横竖脑袋掉了碗口大个疤,而他的妻女怕是求死亦不可得。

  想到这,禇爽又看了眼王愔之。

  一俟此役大破贼众,此子亦将一飞冲天,无人可制!

  想到这,他的眼神有些灼热!

  有话怎么说来着?

  效明主于微末!

  论起身份,王愔之足够。

  再以作为来看,从一开始就是冲着逐鹿天下而来,否则何以割鹿为军?

  而且王愔之并非不谙庶务的士家郎君,还反而精通的很,手腕、谋略、勇武不缺。

  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全家有救命之恩啊。

  这层关系,天然就亲近了一层。

  徐道覆则是冷冷一笑:“府君休要狂言,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识时务,可保家族平安,否则大军破城,可与谢邈老儿泉下相伴。”

  “休想!”

  褚爽一口回绝!“

  “好!”

  徐道覆勒马缓缓退回,猛一招手!

  “咚!”

  “咚!”

  “咚!”

  牛皮大鼓再次重重擂响。

  “杀!”

  “但有后退者,杀无赦!”

  一群群老弱妇孺推着小堆车,啊啊叫着发足狂奔,其中还有不不少小孩。

  禇爽现出不忍之色。

  王愔之转头道:“此时断不可有妇人之仁,现在杀一人,将来可救百十人!”

  “老夫明白!”

  禇爽深吸了口气。

  看着越奔越近的队伍,王愔之单手高高举起。

  有旗手打出旗号。

  弓箭手一排排上前,向下张弓射箭。

  顿时,矢如雨发!

  “啊啊!”

  伴着声声惨叫,一具具尸体倒下。

  有的人转身就跑,可贼兵中弓箭手列阵于后,也是一阵猛射。

  往回跑的人群中,多出了数百具尸体。

  “苍天啊!”

  “苍天啊!”

  有老者胸口中箭,喷着血沫子,悲愤的仰天大叫。

  “阿母!”

  有小孩子抱着母亲的尸体嚎啕大哭。

  “哎~~”

  禇爽在城头看的直叹气。

  其实王愔之的内心也没有表面上那样平静,每一波老弱妇孺被射杀,都是一次心灵上的冲击,各式负面情绪,以及对自我的怀疑纷至沓来。

  毕竟他的内核,仍是现代人,有着最基本的道德观与良知。

  但是在他后方,有母亲和身怀六甲的妻子,有跟随他的士卒与役夫。

  城里也有数万老弱妇孺。

  没法心软。

  只能说,这该死的世道!

  不过双方弓箭手,毫无怜悯之心。

  每当老弱妇孺前进,就会洒下一蓬蓬箭雨,当后退逃跑时,又有利箭将他们驱赶回去送死。

  地面,尸积如山,血水流淌。

  随着时间推移,弓手体力下降,箭雨越发稀疏,一辆辆手推车被推入濠堑,渐渐地,填出了一条数十丈宽的通途。

  车辆、土石与尸体混杂在一起,散发出刺鼻的血腥味。

  有些尸体面孔朝上,胸前插着箭矢,灰暗的眸子中,竟隐有一丝解脱之色。

  “咚!”

  “咚!”

  “咚!”

  鼓声陡然激烈。

  “杀!”

  贼寇成群结队地架着飞梯,发足狂奔,誓有一股不攻破阳羡誓不罢休的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