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78章 沈穆夫来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哦?”

  王愔之微眯的眼睛睁开,现出了沉吟之色。

  沈穆夫在原孙恩集团中,地位纵然比不上卢循徐道覆,却也是第二集团的排头军人物,值得他亲自接见。

  只不过,如果回了钱塘,就不太可能再来山阴了,而回去之后,也不会有太多与贺江梅独处的时间。

  王愔之不禁看向了贺江梅。

  贺江梅会意地笑道:“郎君若有事,自去便是,妾想留在山阴住一阵子,反正有令橘姊姊陪着妾,还有谨儿在,妾怎么也不会寂寞。

  若是郎君觉得亏欠了妾,这次赴青州,就让妾陪郎君一起去吧,途中也好照料郎君。”

  王愔之讶道:“谨儿还小,哪里能带在路上?”

  顾氏从旁走了出来,摆摆手道:“王郎不必担心,由妾带着便是,出去一趟,也不过一两年罢了。”

  站在她的角度,虽然没有和谢月镜争的想法,但还是愿意看到贺江梅与王愔之的感情越来越好,要是在外面,再生一个儿子就双保险了。

  “也行!”

  王愔之略微点头。

  “别乱动!”

  薛银瓶低声喝斥。

  王愔之悻悻一笑。

  魏令橘嘴角也绽现出了一丝笑容,不过随即就现出失落之色。

  毕竟贺江梅若随王愔之去彭城,就又剩下她一个。

  以前她一心炼仙丹,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但是自打听了王愔之的劝告之后,就不怎么炼丹了。

  说来也怪,放下了,就不想再炼。

  兴许是理想破灭,毕竟在人间,怎么可能炼出吃了就能白日飞升的仙丹呢?

  又或许是惰性作祟,人懒了,就不想辛苦炼丹。

  这也使得她的性情有了些改变,毕竟人的精神总要有寄托,虚无飘渺,不依赖外物存在,只能是超凡入圣。

  显然,魏令橘远未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于是渐渐恢复了女儿家的天性。

  如今听说贺江梅要随王愔之去往彭城,心里很是不舍。

  贺江梅略一迟疑,便道:“令橘姊姊不如出去透口气吧,一辈子留在山阴,也没什么意思。”

  “这……”

  魏令橘神情一滞。

  还别说,她心动了。

  这时代的女性,可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没有养在深闺不见客的说法,曹魏时代的嫡女,还要出门拾柴禾呢。

  张飞的妻子夏候氏,就是拾柴禾的时候,被张飞强掳而去。

  魏令橘不由瞥了眼王愔之。

  王愔之心中一动,上虞魏氏是炼丹世家,而最初的火药是唐代的道士搞出来的,或许能通过魏氏把火药研发出来。

  其实他不是不清楚**,主要是手头没有硝石。

  种出来的硝,来源于土壤中的含氮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气,随后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

  再与土壤中的钾、钠等阳离子结合,形成硝酸盐,随着水分蒸发,硝酸盐在墙角、畜棚或厕所等区域富集,最终形成可刮取的硝土。

  仅仅从形成的过程来看,硝土的纯度远远达不到制造火药的需求,明朝制造火药,是从日本大量进口硝石矿。

  但如果魏家能琢磨出提纯硝土的法子,无疑会对统一进程起到极大的作用。

  这时代,**不好造,但铜炮没有任何技术难点。

  王愔之笑道:“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魏家女郎乃当世奇女子,不该囿于一地,出去走走,见识下大晋的壮美江山也是好事。”

  “嗯!”

  魏令橘心中一喜,莫名俏面红了红,就轻点螓首道:“妾还得问下阿父。”

  贺江梅道:“等郎君走了,我和你一起去和魏伯父说。”

  “那好,明日我就回钱塘!”

  王愔之点头。

  贺江梅纵然万般不舍,却也知道男人当以正事为重,夫郎能陪伴自己半个月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夫如此,妾复何求呢?

  ……

  次日一早,王愔之率半幢骑兵和亲卫离去,回了钱塘之后,把沈穆夫召了过来,还有许允之陪同。

  此人也是孙恩旧党,随徐道覆一起降了王愔之,不过并未丢在不其,一直带在身边。

  “仆沈穆夫拜见使君!”

  沈穆夫不敢怠慢,恭恭敬敬行礼。

  “不用客气,且坐下再说!”

  王愔之摆手笑道。

  见王愔之之前,沈穆夫压力奇大,毕竟他是真真切切地品尝到了王愔之的手段,一封调令,就让犹豫不决的卢循屈服,可谓大势已成。

  换句话说,王愔之就是真龙,天生的帝王相,凡人见到真龙,见到帝王哪有不惊惧的?

  既便以曹孟德之能,去觐见落魄的汉献帝都汗流浃背呢,遑论手握雄兵,正处于上升期的王愔之?

  要不是运气不好,安帝突然驾崩,让司马德文捡了个便宜,恐怕此时已经坐镇建康录尚书事了。

  当然,他和卢循曾分析过,这对于王愔之未必是坏事,在外领军作战,不停地收复故土,渐渐积累大势,将来再回建康行代禅之事,水到渠成。

  而不是过早的涉及朝堂权力争斗,将精力耗费在上面。

  从这方面来看,刘裕坐镇建康,简直是蠢不可及。

  不过两人的根基不一样,王愔之高门甲族出身,不管做什么,即便篡了晋,别人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就和桓玄代晋一样。

  毕竟司马氏的天下是篡夺曹魏而来,你能篡别人,别人为何不能篡你?

  无非是桓玄不做人而己,不然这壮美江山就姓桓了。

  此时见着王愔之和颜悦色,倒是暗松了口气,称了谢之后,于下首就坐。

  有婢女奉上茶水,旋即离去。

  王愔之问道:“我调你前来,卢循可有不满?”

  沈穆夫忙拱手道:“回使君,卢将军收到调令之后,立即命仆率军前来,非但无有不满,反请仆代话,愿为使君看好江州的家。”

  “哦?”

  王愔之似笑非笑道:“年前大旱,卢循起兵,未攻会稽,我已感受到了他的善意,今又放你前来,如此甚好,日后自有封赏。

  你且安心随我去青州,若立下功劳,亦有厚赏。”

  “多谢使君!”

  沈穆夫忙称谢。

  接下来,王愔之问了些江州的情况。

  江州在当时,开发程度还如荆州,大体就是一个个以城池为中心的定居点,这并不是说当地有大量的土人,而是环境恶劣,分布有星罗棋布的沼泽。

  要想开发某处,必须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且疫病横行。

  王愔之高度怀疑与血吸虫病有关。

  可惜的是,现代治疗血吸虫病,多是使用化学合成药品,原生态的中草药几乎只能暂时缓解,并不能根治。

  这显然无能为力。

  “你给卢循写封信……”

  王愔之把钉螺的特征描述出来,让卢循于秋冬季节水浅之时,组织丁役灭钉螺,当然,个人的防护措施要做好。

  最起码要穿着皮筒裤才能下水。

  并要求卢循尽可能的推广喝开水。

  但是做到这点也很难,根源在于烧水要用木柴,而伐薪砍柴是个大体力活,不做饭,只为烧开水就累的要死要活的砍柴不值得。

  还得尽量普及煤炉的使用。

  如今江东地面,煤炉已经大量普及了,义兴的煤矿,依照找矿法,又多挖出来两处,仅仅是制做蜂窝煤,已经足够使用。

  虽然煤炉和蜂窝煤的价格很便宜,可是量大啊,仍是赚取了大量的钱财。

  要不是义兴的煤矿控制在王愔之手里,怕是早被高门士族抢了。

  不过有煤矿的不止义兴一处,淮南八公山也有地表浅层煤矿,北府军效法王愔之,大量开采。

  而煤炉和蜂窝煤又没有技术难度,因此北府军控制的淮南、京口、晋陵、淮陵、合肥一带,也逐渐普及了蜂窝煤和煤炉。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便利,更深层次的影响有二。

  一是高门士族不产煤,要想用便捷的蜂窝煤,只能拿庄子的物产外出换购,促进了货殖流通。

  二是做工的人多了,将人口从低效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不过青壮年仍然种地,多是由老人和妇孺制做煤炉和蜂窝煤,这等于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挣钱的活路。

  可想而知,未来会由量变到质变,渐渐地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王愔之交待卢循做的事情,便是依照找矿法派人探矿。

  江州大体位于现代的江西大部和湖南部分地区,矿藏还是很丰富的,只要用心找,不难找到煤矿和铜铁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