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60章 打白旗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咚!”

  “咚!”

  “咚!”

  第一通鼓重重檑响!

  北府军将士面色沉凝,一股凛然煞气蕴酿盘旋。

  第二通鼓响,船面上的战士各就各位,把兵器牢牢握在手心。

  第三通鼓响,上百条船运桨如飞,向着上游直冲而去。

  桓玄大骇,惊呼:“未料刘毅亦勇将矣,朕目不识人,不该轻身犯险,速退,速退!”

  卞范之无语之极,劝道:“陛下,万万不可退,一退全军必乱!”

  桓玄不悦道:“朕乃九五至尊,怎可置身于险地?卿竟欲害朕耶?”

  卞范之心头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桓玄和他父亲桓温相比,一丝一豪的英雄气概都没继承到,反是各种恶习缠身。

  如果桓玄稍微有点人主的样子,王愔之安敢不奉号令,刘寄奴又哪来的胆子引军作反?

  可惜,论古来昏聩之君,未有如此辈耳。

  甚至卞范之都怀疑,桓玄究竟是不是桓温的种?

  桓温另有五子,桓熙、桓济、桓歆、桓祎和桓伟,固然谈不上雄才大略,也缺乏桓温那气吞万里的气魄,却还算识大体,临敌时轻易不会胆怯。

  卞范之敢肯定,换了桓温五子中的任何一子立国,都不会落至这般田地。

  “哎~~”

  卞范之重重叹了口气。

  这一退,必然是全军溃败,退回江陵,又能守得几时?自己早晚落个抄家灭族。

  可是身为桓玄的首席谋主,刘裕会饶过他吗?

  随着命令下达,大小船只抢着调头,但在江上哪有那么容易?

  大江中游与下游动辄数十里的宽度不同,普遍只有两到四里,有些地方仅一里多。

  全军很快骚乱起来,特别是桓玄乘坐的楼船,在调头过程中竟撞翻了数条战舰。

  刘毅与高雅之见着这一幕,目瞪口呆。

  好一会,刘毅大喜道:“桓玄不战自溃,此天助我也,擒获桓玄就在今日!”

  “哈哈,恭喜希乐,此天功唾手可得!”

  高雅之心里酸酸的,拱手恭贺。

  谁叫他是半途加入呢,只能听命于刘毅,可若是不跑,恐怕已经殒命于王愔之手上了。

  这笑声还未落下,桅杆上负责了望的水手急声道:“刘将军、高将军,后面有船跟来!”

  “这……”

  二人登上望楼,伸长脖子向后看去。

  约十数里开外,隐约有一支舰队疾驶而来,待得稍稍接近,可勉强看清有百来条。

  二人均是现出骇然之色,这显然不是北府军的船只。

  刘毅大声唤道:“速打旗语,询问对方来路!”

  桅杆上的了望手赶忙挥出了各色旗帜,只不过,后方并无反应,还在全速开来。

  刘毅不安道:“眼见就能擒获桓玄,可这当口,竟有敌船至,稍有不慎,便是两面夹击之境,该如何是好?”

  高雅之不假思索道:“桓玄大势已去,即便逃回江陵也不过是苛活几日,但后方来船轻忽不得!”

  刘毅点了点头,唤道:“暂停追击,准备迎战!”

  北府军的船只向上游开,船头向上,把**暴露给了下游来船,这在水战中极其不利。

  可是已经没有时间慢慢调头了,只得倒划大桨,使船只悬停,弓箭手纷纷挤上后侧,紧张的看着来船。

  ……

  王愔之站望楼上,身边是薛银瓶、刘兴男与王灵。

  本来王愔之不打算带王灵,但是转念一想,彭城短时间内回不去,长驻江陵的时间会比较久,留王灵在彭城又舍不得。

  毕竟王灵三十有二,过个两三年,就是三十四五。

  王灵有抓住青春尾巴,彻底放纵自己的想法,王愔之也迷恋她的身体,趁着美貌还在,多相处总是好的。

  要说谢月镜与薛银瓶老了,他不可能嫌弃,他与谢月镜约定少年夫妻老来伴,与薛银瓶虽没有约定,但彼此心照不宣。

  况且薛银瓶背后,是大量薛家子弟,掌握他的骑兵,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是最有力的后盾。

  而王灵所代表的太原王氏,与王愔之视如仇雠,给不了一点助力,夫家司马道子,也被灭了。

  王愔之是赤果果的奔着美色而去。

  倘若王灵老了,他觉得自己很难再如眼下这般对待。

  刘兴男本想去京口探视臧爱亲,却是迟了一步,臧爱亲已经被刘裕接往建康。

  虽然建康也顺路,但左思右想,还是没上岸,毕竟刘裕已不再是北府军小将,手握建康军政大权,她担心上了岸会被软禁。

  在距离北府军舰队两三百步时,王愔之伸手猛的一挥。

  旗手打出旗帜。

  命令依次向各船传达,水手们纷纷倒划大桨。

  当然,船只不可能说停就停,相继向前滑行了近百步,才悬停江里。

  可纵是如此,北府军将士也深感忌惮。

  要知道,即使是他们都没把握让船只如此整齐的悬停,尤其还来势汹汹,这充分说明,对方不仅船只性能优良,水军战士也经验老到。

  刘毅大声唤道:“本将乃北府军水军督刘毅,来者何人?为何追击我军?”

  “王愔之在此!”

  王愔之大声道。

  “是他?”

  高雅之面色大变。

  他清楚落王愔之手里的后果。

  刘毅小声道:“兄先避一避。”

  “也好!”

  高雅之匆匆奔下望楼,混入普通军卒当中。

  刘毅拱手道:“原是王郎,王郎缀在我军后面,不知意欲何为?”

  王愔之道:“我率水军追杀桓玄,请刘将军速向两边退去,矢石无眼,伤了你我两家的和气,反不美也!”

  刘毅本指着取下江陵,作为他的立身之基,今日却被王愔之的水军追了上来,军容之强盛,令他惊骇不己。

  于是道:“王郎此言谬矣,我北府军先来,自该王郎避让。”

  “呵呵~~”

  王愔之呵呵一笑,再次挥手。

  一排排弩手上前,隔着一百多步,扣动扳机。

  “笃笃笃!”

  一枝枝短矢深深钉入船舷。

  刘毅面色再次一变,冒着被**的风险,奔过去,探头向下一看,短矢入舷寸许。

  这可不是一般的木板,为防水,涂抹了桐油,又为防火,涂抹上湿泥,可隔着一百来步,仍被射入寸许。

  这意味着什么?

  两军静止不动,自己一方只能被动挨射。

  去主动攻打?

  对不起,他**对着人家,在狭窄的江面上,转身很难,搞不好就如上游的桓玄那样,混乱自生。

  王愔之又道:“刘将军,这只是警告,我不愿与北府军伤了和气,却也非任由欺凌之辈,今再问一次,君可愿让开?”

  高雅之披上了重甲,遮住头面,又摸了上来。

  刘毅小声问道:“眼下形势极为不利,王愔之又有强弩在手,与之作战,或致大败,不如暂且避其锋锐?”

  高雅之不甘心道:“难道江陵就白白送给王愔之?依我之见,不如佯作退向两侧,待其通过之后,突然杀出,断其首尾,或能摘得此贼头颅,去我北府军心腹大患。”

  “这……”

  刘毅有了刹那的意动。

  但随即苦笑道:“王郎并非不知兵之人,若以诈袭伏于他,怕是对我等,再不会留有情面。

  德舆兄曾允我,荆江二州刺史任取其一,如今荆州已不可得,不如回师取江州,我料王愔之必先灭桓氏,再回师取江州。

  届时,江州已在我手,除非他与咱们撕破面皮,否则也不用怕他,只须有个两三年的缓冲,我在江州立稳阵脚,倚仗坚城,他再想取将难于登天!”

  依高雅之的原意,是与王愔之死磕,毕竟双方已经不死不休。

  但显而易见,刘毅起了保全实力之心,理由也很充分,让他无从反驳,只得道:“希乐自决便是!”

  “好!”

  刘毅点头,大声唤道:“既然王郎志在江陵,仆就不奉陪了,请稍待,我军调头回师。”

  薛银瓶提醒道:“刘毅怕是取荆州不可得,退而求其次取江州。”

  “无妨,待我平定了荆州,可顺江而下攻他,他若不降,战来便是!”

  王愔之笑了笑,便道:“请贵军先打白旗。”

  打白旗在当时,并非投降,而是停战的意思。

  可刘毅仍是老脸臊的通红,回身吩咐了声。

  旗手挥舞起白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