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51章 恶心的战法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9:12 源网站:2k小说网
  听得晋人来袭,广固上下,同仇敌忾,有人出人,有粮出粮。

  毕竟慕容德兵力有限,逃难到广固也没几年,控制力薄弱,需要与当地豪强合作,才能勉强维系住名义上的统治。

  这是豪强最舒服的状态,曾经大晋的吴兴沈氏、长城钱氏与义兴周氏也想过这样的日子,结果被各家士族联合起来剿了。

  而广固豪强比江东豪强幸运,慕容德只能依靠他们。

  凭心而论,如果来的是拓跋氏大军,或会有人弃城而逃,可来攻的,是晋军,谁都知道,晋军擅守不擅攻。

  我们齐鲁健儿打不过魏国,难道还打不过你晋人?

  各家给慕容镇凑了一万五千人,由子侄辈中的侥侥者领军相随。

  五日后,慕容镇领慕容氏本部精骑一万,各家杂兵辅兵一万五千,向不其开去。

  由广固到不其,约五百里不到,全军十日后抵达不其,不其当地豪强又凑出五千卒,辅兵五千,合计三万五千人,去往海边。

  不其位于现代的青岛市城阳区境内,而王愔之驻扎的地方在青岛港,两地相距七十里。

  两日后,过路不其山时,慕容镇单手一举。

  鲜卑人徐徐停驻,各家豪强配备的杂兵不明所以,有的前行,有的停下,行军队列一下子乱了。

  慕容镇面色不太好看,轻蔑的哼了声,就分派出亲卫喝令停军。

  李嶷匆匆赶了过来,问道:“将军,为何停下?”

  “李府君请看山上!”

  慕容镇马鞭一指。

  “这……”

  李嶷往不其山看去,顿时神色一滞。

  山坡上,沿着山下道路的一侧,已然建起了两个烽燧,距离地面约三十来丈,从规模看,每座烽燧可驻军五十人左右。

  并且这两座烽燧都建在独立的山头上,即便攀上后方更高的山坡,亦难以威胁到这两座烽燧,且彼此间的距离在五十丈左右,可以弓矢互相支援,堪称天险。

  明明上回来的时候还没有。

  而隔着山脚两里,便是晋军大营,距海边约七里左右。

  王愔之不在山脚扎营,主要是担心连续降雨,山上发洪水,乃至于泥石流。

  要知道,小冰河期的气候是完全不讲道理的,别看去年一整年干旱,但今年很难讲,也许入了春就雨水不断。

  如果在山下扎营,连来几场暴雨,会重蹈谢琰的覆辙。

  尽管这是小概率事件,可落在自己头上,就是百分之百。

  距不其山两里扎营,背临着从山上流下来的一条小溪,虽然在防守上没有地利,但是水源有保证。

  而且往前七里,就是码头,可互为倚仗,也可照顾到山上的两座烽燧。

  “就地扎营!”

  慕容镇吩咐道。

  显然,不能再往前走了,要想摧毁码头,必须先把王愔之这座营寨拨去。

  王愔之站在高台上,望着乱哄哄一团的燕军营地。

  不过那万余骑兵倒是队形齐整,布于阵前,掩护辅兵扎营,其中有数百骑具装甲骑。

  具装甲骑和普通的轻骑兵不同,必须要有至少两名仆从骑兵侍伺,以便在战时着甲。

  王愔之仔细打量着燕军,看的出来,素质还是挺高的,不过辅兵就一言难尽了。

  “我欲趁燕人初来,立足未稳,挥师攻打,诸君意下如何?”

  王愔之转头问道。

  “这……”

  徐道覆迟疑道:“我军没有骑兵,仅以车阵,未必能挡得住燕军的具装甲骑,他以一骑兑一辆车,都是赚的,使君还宜三思。”

  王愔之点头道:“复堂所言甚是,但是我们没必要依着燕人的节奏打,我欲以车阵掩护,堆砌泥沙包缓缓推进,如此一来,别说具装甲骑,就是他的轻骑兵也无用武之地。

  而我军可仰仗神臂弩的优势,远远射之,近则用硫酸手雷招呼他。

  此战不宜拖廷,毕竟我们手上有大量的俘虏,一旦陷入不利境地,恐致营啸。“

  徐道覆现出心悦诚服之色,拱手道:“使君用兵之大胆,乃仆生平仅见,况且如能先下一阵,亦可震慑青州豪强。”

  王愔之摆摆手道:“此役,谁都退不得,既然如此,先与他战上一场,再令,着破锋营戒备,俘虏若有异动,即刻斩杀!”

  “诺!”

  有亲卫策马而去。

  ……

  “什么,晋人出寨了,他怎么敢?”

  听得来报,慕容镇现出难以置信之色。

  再向前张望,就见晋军营门大开,一辆辆车被拖了出来,周围密布弓弩手,而在车阵后面,还有大量的辅兵,正在掘土,往布袋子里装。

  没错,临时制做稻草包已经来不及了,不过军中有新罗进贡给倭人的大量土布。

  这种布,质地粗糙,搁在大晋,最多只能卖到一两百钱一匹,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穿,索性拿来做布袋子。

  况且战后还可以回收。

  车阵开出数百步,就有辅兵往地面堆叠泥沙包,横三竖三,再三层,每一座有二十七只泥沙包,确保骑兵没法纵马跃过。

  而且杂乱无章,全无规律可言。

  慕容德堂弟,慕容钟神色凝重道:“王愔之果是非同寻常,竟敢以数千人趁我军立足未稳来攻,且他步步为营,倚车阵与土石包阻我骑兵,兄不可大意。”

  “不错!”

  公孙五楼从旁道:“此役退不得,一旦退了,不其乃至于广固的豪强或生别样心思,王愔之必是吃准了这点方敢主动挑战。

  不过拿骑兵去拼他不值,不妨令各家豪强出兵攻打,我等在后押阵。”

  慕容镇心里有了些烦躁。

  速战速决,他自是愿意,毕竟一整年,青州都是大旱,眼见又将要步入春荒时节,正是粮食最为吃紧之时。

  拖下去对燕国不利。

  他并不清楚王愔之的根底,也不清楚江东是否遭了旱灾,但王愔之有江东为根基,想必不缺粮。

  相持下去,受益的是晋人。

  可谁能料到,王愔之以如此恶心的方式推进,不由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各家豪强。

  显然,即便破了阵,各家豪强也将损失惨重,必然怨气极大,但是又能怎样?

  击破了王愔之,谁还敢有怨言?

  甚至借此削弱豪强力量,慕容氏也是乐见其成。

  慕容德倚靠青州豪强,是因自身力量薄弱,不代表他愿意分权。

  “命各家出兵攻打!”

  慕容镇眼神一冷,挥手喝道。

  一名名亲兵四处而出,传达命令。

  各家顿时怨声载道,可是没办法,总不能让骑兵去冲阵吧?

  一个时辰过后,割鹿军还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所经之处,留下了杂乱无章的泥沙包,如果从山上看去,绝对是密集恐怖阵患者的克星。

  “咚!”

  “咚!”

  “咚!”

  战鼓擂响。

  各家协商一致,绝不搞添油战术,毕其功于一役,故而两万五千人中,除了确实没有战斗力的数千人,其余两万余人从正面与左右两侧,一涌而上。

  “杀!”

  天地间,人群如滚滚洪流冲杀而去,激起了满地烟尘。

  战场上,到处都是弓弦震动声,一枚枚利箭,带走了一条条性命。

  不过青州豪强毕竟人多势从,而割鹿军用于参战的,只有三幢鸳阵、三幢弓枪兵、府兵、虎啸营、撼山营与无当营。

  约九千人左右。

  义从军及部分辅兵守营。

  进攻方的兵力,三倍于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