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40章 永乐太王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高谈德是高句丽百年难遇的英主,继位已有十年。

  第一年就北伐契丹,虏男女五百口,招谕本国陷没民口一万而归,被燕主慕容宝封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王。

  要知道,慕容皝时期,辽东王与带方王只授予慕容氏子侄,而高谈德身为外姓,却被赐予辽东、带方二国国王封号,从侧面凸显了高句丽国力强大。

  慕容氏必须要采绥抚手段来维持后方的稳定,更何况高谈德是高句丽历代君主中敢于自称太王的第一人!

  北方胡族认为大王不够威风,配不起他的身份,称皇帝实力又略显不足,因此创出天王、太王这类不伦不类的称呼,以满足他们的自大虚荣心!

  之后高谈德屡次大破百济,并于四年前陷百济五十余城,兵临百济国都慰礼城,迫使百济阿莘王自称为奴。

  去年高谈德虽曾大败于慕容熙之手,但今年春季,慕容熙再次来攻,高谈德一改颓势,大破慕容熙,夺回了之前失去的大部分土地,兵威赫赫。

  连辽东霸主燕国都吃了亏,遑论今次发步骑五万?

  区区万余晋军如何是高句丽之敌?

  ……

  傍晚时分,卫头回来,告之王愔之中了缓兵之计,还好言劝慰了几句,惹得新罗人哄笑连连,甚至有人畅想起了歼灭来犯晋人的美好蓝图。

  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句丽来援的基础上。

  新罗君臣又患得患失起来。

  次日!

  正午!

  “使君,北面有兵马来了,约有数万步骑!”

  王歧突然来报。

  “郎君中计了吧!”

  刘兴男一副兴灾乐祸的模样。

  “你这娘子是怎么回事?我们男人兵败,无非一死,而你呢,想死都难。”

  王愔之不快道。

  “哼!”

  刘兴男从鞭筒里拨了把**出来,亮了亮,就哼道:“兴男早准备好了,郎君可莫要小瞧人。”

  “哦?”

  帐中众人以惊讶的目光望去,满满的惊叹。

  刘兴男哼哼着,摇头晃脑,颇为受用。

  “好了!”

  王愔之挥挥手道:“来者必是高句丽,我说金楼寒哪来的底气,着全军严备,且观高句丽兵势如何。”

  “诺!”

  众人轰然应下,全无惧色。

  想想也是,高句丽与拓跋氏相比,差远了。

  不过谁也不会就此轻敌,将士们抓紧时间整固营垒。

  原先沿海岸一字排开的舰船分出一部分驶向海中,与留岸边的二十来艘并列成排,以绳索捆扎在一起。

  如果高句丽来夺船,可以减少受敌面,并增加己方的纵深,使兵力相对集中。

  毕竟高句丽有数万步骑,而已方只有两万不到的兵力,还全是步卒。

  两个时辰后,黑压压一大片人群开了过来,铺开十余里。

  “使君,至少有五万之众!”

  徐道覆神色凝重道。

  高句丽人的阵形不算齐整,携带有大量的民夫、乐妓和普通女子,总人数超过五万。

  虽然他的步骑,前阵后队,左右两翼与中军大体分明,毕竟与燕国打了几十年,不可能一点长劲都没有。

  但着甲率极低,尚不足两成,往往一个队列中,有人披有人不披,这充分说明,甲胄的来源全靠作战剿获,谁抢到就是谁的,军中缺乏统一调度分配。

  且服色驳杂,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

  现代武器研发已经证明,越是漂亮的武器,威力越大,精度越高,古代军队也是如此,一支军队强不强,首看军容面貌。

  高句丽军的面貌别说和魏军、北府军比,即便比之孙恩的流民军都有些差距。

  其实也不奇怪,高句丽并未完全走出氏族部落形态,大件值钱物品或名门美女也许只由权贵专享。

  而一般物品,包括兵甲,谁抢到就是谁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上缴再分配制度。

  也难怪高句丽几十年来都不是燕军的对手。

  别看燕国面对魏国节节败退,却并非军事力量薄弱,而是诸慕容之间相互残杀,力量在内耗中损失殆尽,才给了拓跋氏步步壮大的机会。

  “不知高谈德来了没有。”

  王愔之幽幽道。

  “勿奈麻立干(金楼寒王号),这就是晋人?”

  对面,高谈德一袭金甲,骑着白马,手持马鞭向前点了点,回头问道。

  “正是!”

  金楼寒重重拱手,满面悲愤道:“若晋人偶一来之,孤出些钱财忍一忍倒也罢了,可那晋将让我斯卢斯罗向他每年上贡八十船贡品,想我国小力寡,百姓贫苦,何以堪之,请太王为我斯卢斯罗做主啊!”

  “请太王做主!”

  新罗人齐声高呼。

  高谈德浓眉微拧。

  众所周知,晋室内敛谦和,只要不去触碰淮水的底线,晋军不太可能主动出击,更何况江东一堆烂摊子,哪来的余力插手半岛事务?

  部将高武察颜观色,拱手道:“大王,眼下还是先弄清楚晋军的来意,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为妙。”

  “嗯~~”

  高谈德不置可否的嗯了声,又猛一挥手。

  全军徐徐止住。

  前方四百来步处,立了座营寨,外围是尚未完全成形的沟濠,塞墙后方密布弓弩手,寨墙与营帐间的空地撑起了过人高的楯樯,里里外外合计数层,再往后视线受阻,看不清个中虚实。

  营寨背倚大海,乍看自陷死地,但海边有壮观的船队,有如一座活动堡垒,可互为倚仗。

  虽然船队与营寨间隔着两三百步的距离,仿佛可以轻易截断。

  高谈德却不敢掉以轻心,登基的十年,也是他四处征讨的十年,丰富的作战经验练就他那异乎灵敏的触觉。

  往往显而易见的破绽,实则隐藏着无穷杀机!

  高武凑上头道:“太王,晋军自刘牢之败于慕容垂之后,极少越境作战,但以今日所见,实不可小觎啊。

  晋军不仅甲胄齐全,面对我方优势兵力也丝毫不露惧色,实乃百战锐卒。”

  高谈德沉声道:“晋室四分五裂,藩镇林立,朝庭最为孱弱,勿奈麻立杆,晋人可说来自于何处?”

  金楼寒道:“晋军首领自称徐州刺史王愔之。”

  “哦?”

  高谈德眼神微眯。

  徐州刺史?

  他还不知道王愔之大破了拓跋遵,只是奇怪大晋的徐州刺史怎会泛海来新罗?又是如何找到来新罗的路?

  新罗和百济不同,新罗在半岛东面,济州岛一带的浅礁暗沙区是天然屏障,要说从徐州泛海到百济,他一点都不奇怪。

  可来的是新罗,这明显有备而来啊。

  高武又道:“太王,末将愿上前问他一问。”

  高谈德点头道:“也好,晋人以弓弩见长,莫要靠的太近!”

  “多谢太王提醒!”

  高武施了一礼,唤上十余名亲随,策马缓缓驰去。

  “仆也去!”

  金楼寒猛一咬牙,带上些亲随追上了高武。

  约在百来步外勒马止住,高武放声唤道:“我乃高句丽永乐太王麾下平北将军高武,请问晋军来新罗是谓何事?”

  王愔之问道:“贵国永乐太王可曾到来?”

  “这……”

  高武不敢妄断,回头看去。

  高谈德略一迟疑,领了百来骑上前,均是他的亲兵,撑着大盾。

  随即放声道:“孤乃高句丽之主高谈德,月前应斯卢斯罗匆奈麻立干请求,发步骑五万驱逐倭人,不知王使君为何前来?又为何凌迫勿奈麻立干?”

  高谈德二十来岁,身为高句丽百年难遇的英主,气势十足,并且把自已置于了道德置高点,果然非同凡响。

  王愔之拱手道:“原是永乐太王当面,高句丽倾举国之力南下,是为倭人,本将率部东渡半岛,也是为倭人。

  新罗乃我朝属国,受了欺凌自有宗主国出面,而藩属向宗主纳贡天经地义,本将只是向他索要贡品,他能给倭人,为何不能给我?永乐太王难道要为新罗强出头?”

  高武立刻道:“斯卢斯罗受倭人凌迫近三十年,为何你朝今日才来?”

  ‘蠢材!’

  高谈德狠狠一眼瞪去,这不是摆明着承认晋室对新罗的宗主国地位吗?如此一来,他师门有名,自已率步骑五万劳师远征岂非无名无份?

  高武也意识到了失言,忙闭上嘴巴,讪讪着不再吱声。

  ……

  谢谢王红_DA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