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高门 第234章 桓玄动手

小说:晋末高门 作者:一眼云烟 更新时间:2025-10-31 05:53:48 源网站:2k小说网
  王愔之实难想象,在战场上弩箭卡了壳,未能落入箭槽,这是会要人命的,没必要节省填矢的丁点时间。

  毕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经采用机器制造**和子弹了,精度得了极大的提高,可即便如此,仍会时不时的卡壳。

  他没法对一千多年前的工艺抱有太大的希望。

  不过神臂弓的成本,比大黄弩高了超过一倍,主要是机械构件是以纯铜铸造,即便以后有了坩埚炼钢,以钢水浇铸构件,成本也不会降低太多。

  但还是那句老话,应用在军事上,只要能打胜仗,成本再高也值得。

  同时,大黄弩的强张力结构使得部件易于损坏,而神臂弓在这方面要好多了。

  “来,诸君都来试试!”

  王愔之随手将神臂弓递了出去。

  众人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一箭又一箭的射出,对此赞不绝口。

  ……

  晋安!

  刘裕看着大海上那影影绰绰的帆影渐渐远离,颇为无奈。

  今次出兵征剿卢循,转战千里,数战数胜,从东阳打到永嘉,再从永嘉追入晋安,但还是让卢循跑了。

  一方面,晋安的开发并不象江东那样连成片,只是一个个殖民点,对城池以外的广袤地域,有心无力。

  晋安又曾被孙恩肆虐过,晋室力量大为削弱,刘裕在晋安几乎借不到力,晋安地头蛇林氏,只是东拼西凑,给了数千石粮食。

  情报方面也一无所获。

  至于引俚人为援,那是不用想的。

  另一方面,卢循并没有与他死战到底,见势不妙,就往山里钻。

  北府军虽未战死多少人,非战斗减员却非常厉害,毕竟水土不服,很多战士得了疫病,也拖累了刘裕追击的效率。

  “哈哈!”

  诸葛长民却是大哈道:“此役连战连捷,卢循落荒而逃,也算对得住桓公托付,不如先回东阳,就地休整,等待朝廷喻令!”

  “也好!”

  刘裕一想也是,缓缓点头。

  再换个角度来看,放跑了卢循未必是坏事,他也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万一灭了卢循,桓玄让他去打王愔之,该怎么办?

  这倒不是怕了王愔之,实是无必要。

  刘裕对王愔之的感官极其复杂,拐走了他的爱女刘兴男不说,梦境的提示,也让他让为是王愔之抢夺了本该属于他的机缘。

  但是!

  抛开这两点不谈,刘裕对王愔之的能力和为人还是挺钦佩的。

  每每想到,不免会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半个月后,全军回到东阳,在等待朝廷喻令的时候,却是传来一个令人惊悚的消息。

  王愔之于小沛大破拓跋遵,俘其自下数十员魏国贵族重臣及鲜卑精骑万骑,并获杂胡五万之众,命杂胡将拓跋氏精骑斩杀之后,释放杂胡及拓跋遵等魏国高层。

  另得河南役夫二十万之众!

  消息是从下邳袁虔之处传来的,王愔之并未向朝廷报捷,目前仅在北府军内部流传。

  还有什么单枪匹马杀入敌营之类,这类消息被稍有理智的人自动过滤了。

  “必有夸大!”

  刘毅沉声道。

  刘裕点头。

  事实上胜报几乎不可信,最起码要拧一拧,把水份挤干,尤其有关王愔之的消息,还是口口相传。

  就更加可疑了。

  不过刘裕相信王愔之确实大破了拓跋遵,并攻占小沛,至于战果是否贴近传言,他并不在意。

  只觉整个人都懵了。

  此子……居然大破拓跋遵?

  于是问道:“诸君可有谁知晓小沛的地形?”

  刘毅道:“仆曾任过徐州从事,因公务去了趟彭城,顺道往小沛去吊唁刘玄德,故对小沛印象颇深……”

  听着刘毅的描述,刘裕拿了根树枝,就地划起了地形图。

  虽然很简陋,但在场的,都是北府军的中坚力量,就快就看出了玄虚。

  臧熹便是道:“若我是王愔之,必不会困守彭城待毙,而是水陆并进,于夜间出发,急行军四十里,于天亮前,在泡水南岸立下营垒,阻挡鲜卑铁骑东进,此子倒也是一果决之辈。”

  “不错!”

  刘毅赞许道:“换了我等,亦会主动出击,但是拓跋氏以骑兵为主,王愔之领步卒,如何大破拓跋氏的骑兵?”

  “这……”

  在座诸人均是紧拧眉心,摸拟着各种方法,却没有一个有确凿把握。

  毕竟骑兵机动性强,打不过还能跑不过吗?

  除非是如苻坚那样,被王愔之诈着了,退后数百步让王愔之渡河决战,在后退的过程中,引发了混乱,被抓住机会,一举破敌。

  古代也有梗,苻坚便是在江东被玩成了梗,各种有关苻坚的笑话层出不穷。

  几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个万全之策。

  只能等待有更加详细的情报传来。

  而对于刘裕,更有一层隐忧,他担心桓玄让他去下邳就任,如此一来,王愔之就有充足的理由调派他。

  毕竟王愔之督徐青幽冀并平六州诸军事,譬如发兵攻打南燕,命他率部为前锋,他去不去?

  不去就是违令。

  又过数日,朝廷调令依旧没来,却是传来一个噩耗。

  高素与竺谦之及谦之堂兄竺朗之被桓玄杀了!

  罪名是暗通刘敬宣与高雅之。

  “桓玄开始对北府动手了,我本料他登了基之后,才会徐徐图之,谁料如此迫不及待,我等该何去何从?”

  刘毅明显慌了。

  “无妨!”

  刘裕摆摆手道:“玄骄奢荒侈,召令急暴,前不久,讽朝廷以己平元显功,封豫章公,食安成郡地方二百二十五里,邑七千五百户。

  平仲堪、佺期功,封桂阳郡公,地方七十五里,邑二千五百户,本封南郡如故。

  玄却以豫章改封子桓升,桂阳郡公赐兄子浚,降为西道县公。

  又发诏为桓温讳,有姓名同者一皆改之,赠其母马氏豫章公太夫人。

  王愔之还在淮北,又大破拓跋氏,兵威正盛,他却迫不急待,操之何急也,将来必身死族灭,我等暂时不必触怒于他,且先蛰伏便是。”

  诸葛长民附和道:“我等并非前大都督心腹,桓玄剪除北府宿将,也剪除不到我们头上,甚至那些老家伙死了,反益于我等,嘿嘿!”

  说着,伸出腥红的**了舔嘴唇。

  “长民,慎言!”

  刘裕现出不快之色。

  诸葛意识到说错话了,忙闭嘴不语。

  ……

  下邳!

  袁虔之紧紧锁着眉心,他也接到了高素、竺谦之与竺朗之的死讯,内心的震撼挺大的。

  倘若桓玄一纸诏令召他回建康,去还是不去?

  不去就是谋反,去了小命未必能保。

  “哎~~”

  刘寿叹道:“府君,唯今只有投使君了,仆可代府君去彭城走一遭。”

  “这……”

  袁虔之有些为难,他了解到,季武的兵力近乎于被王愔之收编了,虽然王愔之没有明着剥夺季武的兵权,却是要求驻彭城的北府军随他的兵一起操演。

  久而久之,这兵就成了王愔之的。

  自己若去投,少不得带兵去投,这兵到底是谁的,就不好说了。

  他的兵不多,只有两三千,可这是他的本钱,万一被王愔之夺走,就什么都没了。

  甚至他还不太敢去见王愔之,毕竟王愔之手头,也有不少原北府军将士。

  “且先等等,若是桓公有召,再作决断也不为迟!”

  袁虔之迟疑半晌,才道。

  刘寿暗暗摇头。

  做事最怕优柔寡断,左右摇摆,如今投王愔之,是最好的时机,一旦桓玄诏来,再去投,在王愔之心目中的地位必然大降。

  可是他与袁虔之共事多年,清楚袁虔之就是这性子。

  索性不再劝说。

  王愔之也在等袁虔之来投,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他也回过味了,恐怕袁虔之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种人。

  不过他对此无所谓,只要袁虔之不主动截断漕运,他就可以容忍。

  天气越来越冷,已是十二月了,按照约定,苏荃回来了,舰队停泊在洧州,由小船将粮食、碱等物资转运到彭城。

  长长的船队绕下邳而过,袁虔之仍是犹豫难决。

  “督帅,这是夫人的家书!”

  苏荃见到王愔之,奉上书信。

  不止有谢月镜,还有贺江梅与禇灵退却,另有刘穆之写给他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