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妾美么?”
“当年妾的美貌不逊于谢夫人,所欠者,只是名望罢了,妾十四岁嫁入会稽王府,也曾与夫郎恩爱了一阵子。
可惜夫郎服散,至无所出,后夫郎日益骄奢**逸,身边围绕着各色美人,就把妾冷落下来啦,郎君想要妾么?”
王氏面带迷人的笑容,仿佛刚刚差点被王愔之掐死只是幻象。
那半遮半掩中,泛出了瓷白的光泽,巍巍皎白如雪。
王愔之在最初的惊诧过后,面色平静,以欣赏的眸光扫视了番,点头道:“王妃这般年龄,还能如此之美,也算难能可贵,但王妃的伪饰瞒不过我。
我在你的眼里,看到了仇恨与自暴自弃,我在你的笑容底下,看到了怨毒与疯狂。
让我猜猜王妃会如何构陷于我?
我若与王妃有了肌肤之亲,王妃大可宣扬出去,使我名声扫地,虽然你我之间出了五服,但同为太原王氏,按辈份,王妃又是我的姑祖母,说出去总是不太好听。”
“咯咯咯~~”
王氏心中一凛,再看王愔之眼神,清澈,深邃,哪有半点**熏心的模样。
却是掩嘴笑道:“妾一介孤苦女子,怎会害郎君,还指着郎君庇护呢,便如刘寄奴之事,其实也是为了郎君着想。
先夫在世时,极为器重此人,曾欲调入都中执掌禁军,可惜不至,倘若刘寄权与东海徐氏联了姻,就等同于结交了故东海国的十数家士族。
郎君切莫小看这些士族虽名号不显,却是故东海王越的乡人,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妾坏了刘寄奴与徐氏的联姻,郎君该答谢妾才是。
妾想要个孩儿,以免老来孤苦无依,郎君愿以一孩儿答谢妾么?”
王愔之澹澹道:“王妃想要孩儿,简单,我找几个麾下的俊秀儿郎过来。”
“郎君真舍得把妾赠予他人?”
王氏泫然欲泣,移前数步,阵阵幽香扑入鼻端,眸中带着挑衅。
意思是本王妃都这样了,你还不来?
呵!
太小看我了。
王愔之根本不为所动,哈哈一笑,转身即去。
王氏眼里,迅速布上了难以掩饰的怨毒之色,不甘心地跺了跺脚。
不过却是轻声道:“妾单名一个灵字,郎君记好了。”
王愔之连头都不回,径直出了屋。
开玩笑,他又不是人形泰迪,不是美女都要收入囊中的,
不提王氏挟带的巨大风险,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还有几年青春?
这时代,可没有医美,保养的再好,能比得上科技狠活吗?
王氏的形体和容貌能保持下来,主要还是沾了未曾生育的便宜。
两日过去。
这日天不亮,王愔之就早起了,在薛银瓶的帮助下穿戴衣物,又着人召集兵马。
他与谢混约定,一同往城南去迎接王谢夫妻。
如今的陈郡谢氏,因着谢琰之死,断崖式坠落,谢混又撑不起门户,只能盼着谢道韫发挥余热。
而琅玡王氏王导那一支已经衰落了,典型如王谧,王导之孙,只担任过中军长史,黄门侍郎等不痛不痒的职务。
在历史上,王谧靠着投靠桓玄,又暗结刘裕,才得以挤身高位,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如今琅玡王氏真正的当家人,是王献之那一系。
尤其是王凝之,在剿灭孙恩中,以统筹调度计为首功,风光一时无俩。
而王愔之要迎接的,除了王谢夫妻,还有禇爽夫妻携禇灵媛,与母亲、谢月镜、贺江梅,还有女史归荑各自带着子女。
王愔之一袭儒衫,头扎纶巾,显得儒雅修长,一副翩翩俏郎君的模样。
薛银瓶则是上着素白襦衫,外罩翠绿半裕,也就是半袖。
《释名释衣服》有云:半袖,其衣袂翩翩,襦而施袖也。
下着彩色拼花间裙,腰间系有腰襕,将那纤细柔软的腰肢完美的修饰出来。
头发则梳成堕马髻,原本的流海,被梳向两边,露出光滑的额头,这是典型的妇人发髻。
二人相视一笑,对彼此间的感受,就一个字,美!
王愔之又满意的笑道:“差不多了,我们去城外与谢叔源会合!”
话音刚落,却是一阵环佩叮咚传来,王灵迈着轻盈的步伐踏入屋中,与薛银瓶的简朴不同,王灵身着繁复的杂裾垂髾,这是一种改良过过的汉制深衣,裙裾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层层相叠,紧紧包着臀部。
又有围裳中伸出来的髾带,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看的出来,王灵精心修饰了容颜,发髻上插着数枝珠钗,尤以一枚翠绿色步摇夺目生辉,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王妃过来做什么?”
王愔之对王灵的美视若无睹,眉心微拧,不快道。
王灵笑道:“妾早年最为仰慕谢夫人,听闻谢夫人来建康,自当往迎,若是郎君厌憎妾,妾自去便是。”
王愔之生怕王灵闹事,沉吟不语。
这个女人美丽的外表底下,隐藏着一颗疯狂附带仇恨偏执的心灵。
王灵幽怨道:“妾并非不知轻重之辈,郎君大可放心,妾也是要体面的。”
“郎君就不怕王妃遇上贼子?”
薛银瓶扯了扯王愔之。
建康虽为都城,可这几年闹的厉害,可不算太平,周围多有贼人出没,还有游侠少年,三五成群,杀人越货,无恶不做。
“也罢!”
王愔之勉强点头。
“那妾谢过郎君与薛家女郎啦!”
王灵笑吟吟地屈膝施了一礼。
与谢混约定的地点是东篱门外,然后向南。
王愔之领骑兵随行,还有府兵顺路回钱塘。
毕竟府兵不是募兵,长期在外戌守并不合适,思来想去,王愔之先让府兵打道回府。
在东篱门外没等多久,一行车马来了。
谢混与晋陵公主下了车,谢混拱手哈哈笑道:“竟教王郎久等,愚兄实是罪过,还请见谅啊!”
谢琰的丧期还没出,谢混外袍里露出了一条生麻布边,断处外露不缉。
晋陵公主同样如此,另发髻以麻线收束。
“谢中书客气了!”
王愔之回了一礼,又向晋陵公主施礼道:“见过公主!”
不久前,谢混受了桓玄征召,出任中书令。
“哼,妾可受不起!”
晋陵公主生受了王愔之这一礼,却是哼了声。
晋陵公主是孝武帝长女,司马道子侄女,司马元显从姊,王愔之就算把理由摆上十条街,也抹煞不了取下父子二人首级的事实。
人家能乐意吗?
更何况相王父子之死也昭显了司马氏的式微衰落。
桓玄执掌中枢,代禅只在一念间,司马氏毫无还手之力。
这对于宗室来说,无疑极其危险,当年曹魏孤儿寡母的下场就在眼前。
虽然没有王愔之,司马氏未必不会落到这一步,可一个妇道人家哪管那么多,就认准了王愔之是杀人凶手。
谢混颇为尴尬,哈哈一笑,向身后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伸手道:“王郎,这是先伯父献武公(谢玄)嫡孙公义(字灵运,谢灵运的本名是谢公义),
公义你过来,你姑祖母视王郎如子侄,王郎亦有大恩于我谢氏,给你王叔父行个礼罢!”
谢公义略有尴尬,迈步上前,深深一躬到底:“小侄见过叔父!”
王愔之恶寒啊。
他只比谢公义大上一两岁,这就平白得了个好大侄?
他是现代人,难以接受!
于是侧身让过,摆摆手道:“公义不用客气,你我本就是平辈,年龄亦差之有限,这一声叔父凭白把我唤老了好几岁,万万当不起矣。
不如你我各交各的,还以兄弟相称,如何?”
“哈哈,王兄!”
谢公义也不愿称王愔之叔父,笑着改口道:“素闻王兄雅名,今日一见,果是丰神俊逸,弟不才,于诗文上向有浸**,不知可否向王兄讨教一二。”
王愔之暗笑。
谢公义在南朝历史上,以诗闻名,向我讨教?我拿你未来写的诗堵你的嘴,你待如何?
讲真,他对于诗文毫无兴趣,本身他是高门贵种,不需要靠诗来扬名,文才只是锦上添花,对于他,最重要的是武略。
而且这时代的诗还不成孰,玄言山水诗,是以玄言为主,山水其次,以诗言志,要到谢公义后期在**上苦闷,借山水抒发胸臆,才会出现。
他自然不会凭白无故的弄个以诗言志出来。
毕竟他的志向是争天下,以完成臆想中系统给予的任务,这根本没法用诗来表达。
不过这倒是让他动起了另一份心思。
他早有包装母上的计划,如今可以一步步来,先把金刚经传播出去,再根据局势的发展包装母上。
而谢公义,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讨教不敢当,近日来,愚兄于梦中得了篇观世音菩萨神授经文,曰《金刚经》,改日我默写出来,先拿给公义看一看!”
王愔之笑着摆手。
这年头,士人大多钻研佛经,王恭便是个中翘楚,王愔之子承父业,得菩萨梦授经文,很奇怪吗?
“甚妙!”
谢公义眼前一亮。
“噗嗤!”
“噗嗤!”
不远处的一辆马车里,两声轻笑传来,两只小脑袋双双探出,七八岁的模样,四只水灵灵的大眼睛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王愔之。
显然,这正是谢混家的一对姊妹花,谢文蝉与谢文丽。
晋陵公主顿时狠狠回头瞪了一眼,两丫头吐了吐小舌头,忙把脑袋缩回车里。
……
        “当年妾的美貌不逊于谢夫人,所欠者,只是名望罢了,妾十四岁嫁入会稽王府,也曾与夫郎恩爱了一阵子。
可惜夫郎服散,至无所出,后夫郎日益骄奢**逸,身边围绕着各色美人,就把妾冷落下来啦,郎君想要妾么?”
王氏面带迷人的笑容,仿佛刚刚差点被王愔之掐死只是幻象。
那半遮半掩中,泛出了瓷白的光泽,巍巍皎白如雪。
王愔之在最初的惊诧过后,面色平静,以欣赏的眸光扫视了番,点头道:“王妃这般年龄,还能如此之美,也算难能可贵,但王妃的伪饰瞒不过我。
我在你的眼里,看到了仇恨与自暴自弃,我在你的笑容底下,看到了怨毒与疯狂。
让我猜猜王妃会如何构陷于我?
我若与王妃有了肌肤之亲,王妃大可宣扬出去,使我名声扫地,虽然你我之间出了五服,但同为太原王氏,按辈份,王妃又是我的姑祖母,说出去总是不太好听。”
“咯咯咯~~”
王氏心中一凛,再看王愔之眼神,清澈,深邃,哪有半点**熏心的模样。
却是掩嘴笑道:“妾一介孤苦女子,怎会害郎君,还指着郎君庇护呢,便如刘寄奴之事,其实也是为了郎君着想。
先夫在世时,极为器重此人,曾欲调入都中执掌禁军,可惜不至,倘若刘寄权与东海徐氏联了姻,就等同于结交了故东海国的十数家士族。
郎君切莫小看这些士族虽名号不显,却是故东海王越的乡人,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妾坏了刘寄奴与徐氏的联姻,郎君该答谢妾才是。
妾想要个孩儿,以免老来孤苦无依,郎君愿以一孩儿答谢妾么?”
王愔之澹澹道:“王妃想要孩儿,简单,我找几个麾下的俊秀儿郎过来。”
“郎君真舍得把妾赠予他人?”
王氏泫然欲泣,移前数步,阵阵幽香扑入鼻端,眸中带着挑衅。
意思是本王妃都这样了,你还不来?
呵!
太小看我了。
王愔之根本不为所动,哈哈一笑,转身即去。
王氏眼里,迅速布上了难以掩饰的怨毒之色,不甘心地跺了跺脚。
不过却是轻声道:“妾单名一个灵字,郎君记好了。”
王愔之连头都不回,径直出了屋。
开玩笑,他又不是人形泰迪,不是美女都要收入囊中的,
不提王氏挟带的巨大风险,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还有几年青春?
这时代,可没有医美,保养的再好,能比得上科技狠活吗?
王氏的形体和容貌能保持下来,主要还是沾了未曾生育的便宜。
两日过去。
这日天不亮,王愔之就早起了,在薛银瓶的帮助下穿戴衣物,又着人召集兵马。
他与谢混约定,一同往城南去迎接王谢夫妻。
如今的陈郡谢氏,因着谢琰之死,断崖式坠落,谢混又撑不起门户,只能盼着谢道韫发挥余热。
而琅玡王氏王导那一支已经衰落了,典型如王谧,王导之孙,只担任过中军长史,黄门侍郎等不痛不痒的职务。
在历史上,王谧靠着投靠桓玄,又暗结刘裕,才得以挤身高位,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如今琅玡王氏真正的当家人,是王献之那一系。
尤其是王凝之,在剿灭孙恩中,以统筹调度计为首功,风光一时无俩。
而王愔之要迎接的,除了王谢夫妻,还有禇爽夫妻携禇灵媛,与母亲、谢月镜、贺江梅,还有女史归荑各自带着子女。
王愔之一袭儒衫,头扎纶巾,显得儒雅修长,一副翩翩俏郎君的模样。
薛银瓶则是上着素白襦衫,外罩翠绿半裕,也就是半袖。
《释名释衣服》有云:半袖,其衣袂翩翩,襦而施袖也。
下着彩色拼花间裙,腰间系有腰襕,将那纤细柔软的腰肢完美的修饰出来。
头发则梳成堕马髻,原本的流海,被梳向两边,露出光滑的额头,这是典型的妇人发髻。
二人相视一笑,对彼此间的感受,就一个字,美!
王愔之又满意的笑道:“差不多了,我们去城外与谢叔源会合!”
话音刚落,却是一阵环佩叮咚传来,王灵迈着轻盈的步伐踏入屋中,与薛银瓶的简朴不同,王灵身着繁复的杂裾垂髾,这是一种改良过过的汉制深衣,裙裾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层层相叠,紧紧包着臀部。
又有围裳中伸出来的髾带,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看的出来,王灵精心修饰了容颜,发髻上插着数枝珠钗,尤以一枚翠绿色步摇夺目生辉,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王妃过来做什么?”
王愔之对王灵的美视若无睹,眉心微拧,不快道。
王灵笑道:“妾早年最为仰慕谢夫人,听闻谢夫人来建康,自当往迎,若是郎君厌憎妾,妾自去便是。”
王愔之生怕王灵闹事,沉吟不语。
这个女人美丽的外表底下,隐藏着一颗疯狂附带仇恨偏执的心灵。
王灵幽怨道:“妾并非不知轻重之辈,郎君大可放心,妾也是要体面的。”
“郎君就不怕王妃遇上贼子?”
薛银瓶扯了扯王愔之。
建康虽为都城,可这几年闹的厉害,可不算太平,周围多有贼人出没,还有游侠少年,三五成群,杀人越货,无恶不做。
“也罢!”
王愔之勉强点头。
“那妾谢过郎君与薛家女郎啦!”
王灵笑吟吟地屈膝施了一礼。
与谢混约定的地点是东篱门外,然后向南。
王愔之领骑兵随行,还有府兵顺路回钱塘。
毕竟府兵不是募兵,长期在外戌守并不合适,思来想去,王愔之先让府兵打道回府。
在东篱门外没等多久,一行车马来了。
谢混与晋陵公主下了车,谢混拱手哈哈笑道:“竟教王郎久等,愚兄实是罪过,还请见谅啊!”
谢琰的丧期还没出,谢混外袍里露出了一条生麻布边,断处外露不缉。
晋陵公主同样如此,另发髻以麻线收束。
“谢中书客气了!”
王愔之回了一礼,又向晋陵公主施礼道:“见过公主!”
不久前,谢混受了桓玄征召,出任中书令。
“哼,妾可受不起!”
晋陵公主生受了王愔之这一礼,却是哼了声。
晋陵公主是孝武帝长女,司马道子侄女,司马元显从姊,王愔之就算把理由摆上十条街,也抹煞不了取下父子二人首级的事实。
人家能乐意吗?
更何况相王父子之死也昭显了司马氏的式微衰落。
桓玄执掌中枢,代禅只在一念间,司马氏毫无还手之力。
这对于宗室来说,无疑极其危险,当年曹魏孤儿寡母的下场就在眼前。
虽然没有王愔之,司马氏未必不会落到这一步,可一个妇道人家哪管那么多,就认准了王愔之是杀人凶手。
谢混颇为尴尬,哈哈一笑,向身后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伸手道:“王郎,这是先伯父献武公(谢玄)嫡孙公义(字灵运,谢灵运的本名是谢公义),
公义你过来,你姑祖母视王郎如子侄,王郎亦有大恩于我谢氏,给你王叔父行个礼罢!”
谢公义略有尴尬,迈步上前,深深一躬到底:“小侄见过叔父!”
王愔之恶寒啊。
他只比谢公义大上一两岁,这就平白得了个好大侄?
他是现代人,难以接受!
于是侧身让过,摆摆手道:“公义不用客气,你我本就是平辈,年龄亦差之有限,这一声叔父凭白把我唤老了好几岁,万万当不起矣。
不如你我各交各的,还以兄弟相称,如何?”
“哈哈,王兄!”
谢公义也不愿称王愔之叔父,笑着改口道:“素闻王兄雅名,今日一见,果是丰神俊逸,弟不才,于诗文上向有浸**,不知可否向王兄讨教一二。”
王愔之暗笑。
谢公义在南朝历史上,以诗闻名,向我讨教?我拿你未来写的诗堵你的嘴,你待如何?
讲真,他对于诗文毫无兴趣,本身他是高门贵种,不需要靠诗来扬名,文才只是锦上添花,对于他,最重要的是武略。
而且这时代的诗还不成孰,玄言山水诗,是以玄言为主,山水其次,以诗言志,要到谢公义后期在**上苦闷,借山水抒发胸臆,才会出现。
他自然不会凭白无故的弄个以诗言志出来。
毕竟他的志向是争天下,以完成臆想中系统给予的任务,这根本没法用诗来表达。
不过这倒是让他动起了另一份心思。
他早有包装母上的计划,如今可以一步步来,先把金刚经传播出去,再根据局势的发展包装母上。
而谢公义,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讨教不敢当,近日来,愚兄于梦中得了篇观世音菩萨神授经文,曰《金刚经》,改日我默写出来,先拿给公义看一看!”
王愔之笑着摆手。
这年头,士人大多钻研佛经,王恭便是个中翘楚,王愔之子承父业,得菩萨梦授经文,很奇怪吗?
“甚妙!”
谢公义眼前一亮。
“噗嗤!”
“噗嗤!”
不远处的一辆马车里,两声轻笑传来,两只小脑袋双双探出,七八岁的模样,四只水灵灵的大眼睛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王愔之。
显然,这正是谢混家的一对姊妹花,谢文蝉与谢文丽。
晋陵公主顿时狠狠回头瞪了一眼,两丫头吐了吐小舌头,忙把脑袋缩回车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