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
没有王愔之在身边,谢月镜的心思很重,既担心夫郎征战不利,又是初次怀孕,心里难免患得患失。
再有天气炎热,肚子里的小家伙也不老实,即便困意翻涌,也难以入眠。
有时候夜深人静时,常常会暗自垂泪,好在女史归荑在她身边,安慰她,服侍她,让她的情绪稳定下来。
不过仍是神情仄仄,昏昏欲睡。
这刻,正由女史归荑搀着,在院里阴凉处行走,淑慎、采薇、攸宁与静宜捧着必要的器具,跟在后面服侍。
“女郎,有郎君的信!”
突有一名陪嫁过来的仆妇在外唤道。
顿时,谢月镜眸中绽放出了光彩。
因贼寇席卷会稽,义兴留驻各军与十八家豪强也在肃清流贼,或攻打,或劝降从贼庄园,一团糟。
她根本不敢遣信使给王愔之送信,焦虑的很。
“郎君必是打了胜仗!”
女史欢喜的走过去,接过仆妇手里的信,问道:“郎君可给夫人写了信?”
那仆妇道:“写了,共有三封,除了夫人和女郎,还有一封给禇府君,另禇家大郎君也有信送予禇府君。”
“看来真是大胜了,你回去罢!”
女史笑道。
“诺!”
仆妇施礼告退。
女史拿着信给了谢月镜。
谢月镜迫不及待的拆开,入目便是:亲,见字如面……
王愔之卿卿叫不出口,但是,可以叫亲啊。
淘宝客服就一口一个亲。
谢月镜心里怪怪的,移目下看。
王愔之事无巨细,从渡江那一刻讲起,急行军至山阴,果断入城,救了王凝之与谢道韫夫妻,又救了贺氏孤女贺江梅,再将孙恩逐出城。
然后拒孙恩,战北府,大获全胜,接下来将于钱塘建庄园,另让她再给父亲谢重写信,也遣人来钱塘建庄园。
虽然只是平淡叙事,但谢月镜看的心惊肉跳,仿佛亲历了那一场场激烈的战事。
再往后,则是询问她身体怎样,胎儿如何。
谢月镜心里甜甜的,却是渐渐地,品味出了一丝不对劲。
咦?
郎君为何要提及贺江梅?
在她看来,随手救之,不值一提。
不禁秀眉微微蹙起。
随即将信件递给女史。
归荑凑着脑袋和女史一起看,她们没有谢月镜那样敏感,未发现个中的端倪,满脸喜色。
她们也看不到那一场场胜利背后的艰辛,只知道,郎君打胜仗了,势力越来越大,怕是快回来了吧?
“去阿母那里。”
谢月镜唤道。
“噢!”
二女搀起谢月镜,又带着淑慎、采薇、攸宁与静宜四婢,去往郗氏院中,却发现,郗氏不在,去了谢夫人那里,于是再转去寻谢夫人。
“好,好哇!”
禇爽看了信,兴奋的狂捋胡须,哪怕捋断了几根都未留意。
投资王愔之,这步走对了。
所谓投资,并不止于遣禇秀之与禇炎之去王愔之帐下效力,还有人员、粮草、钱帛的资助。
这次跟随禇秀之南下的,就有禇氏三百部曲,只是未轮到上阵。
而最重要的,是在朝堂上的支持。
阳瞿禇氏再没落,禇蒜子的遗泽仍在,在朝堂上,也不是说不上话,甚至因他谈玄好道,在士人圈子里,还是有些名声的。
当然,他托人为王愔之张目扬声,根源还是王愔之自己能打,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会促使更多的人向他下注投资。
毕竟士族中,能打的除了谢琰,就是王愔之了。
谢琰门第太高,陈郡谢氏需要你投资吗?
投资他只是锦上添花,而王愔之刚逢破家之祸,又年少,这时的投资,堪称雪中送炭。
甚至禇爽都在想,一俟大胜的消息传回建康,怕是有不少人家会动起送女的心思吧?
这让他瞥了眼禇灵媛,要加快了,至少要把平妻的位置牢牢占住。
禇灵媛懂了父亲这一眼的含义,俏面微熏,芳心微微悸动,半低下了脑袋。
谢氏笑道:“妹妹的嗣弟南昌县公(郗僧施),如今赋闲在家,而贤侄正值用人之时,妹妹不妨写一封家书遣人送去,请南昌县公送些子侄辈与亲朋好友的子弟去王郎帐下效力,自家人帮衬着,也好过外人。”
郗氏心中一动。
以前王愔之说难听点,是逃难,直至阳羡才站稳脚跟,以娘家那窝囊样,不见得敢于投资,可今次,驱孙恩,败北府,即便是瞎子都能看出爱儿的不凡了。
郗氏欲重振门楣,不尽早投来还待何事?
“多谢阿姊提醒,回头妹就修一封家书。”
郗氏笑道。
“夫人,谢夫人来了!”
这时,外面有婢女唤道。
谢月镜挺着个大肚子,被归夷女史搀了进来。
谢氏的神色不由复杂起来。
谢月镜是她的侄女,但是,禇灵媛是她女儿啊,二女是表姊妹的关系,表姊妹共侍一夫,想着心里就有些赌。
可谁叫夫家不争气呢?
……
五日一晃而过。
这日,黄门郎孔道至山阴,宣旨册封王愔之为广戚(今安微宿州西北)县候,食邑千户,并带来了谢月镜、郗氏的家书。
还有谢月镜与禇爽妻谢氏写给谢道韫的书信。
“为何会把愔之贤侄封至彭城?”
王凝不快道。
要知道,刘牢之出身于彭城刘氏,广戚是彭城下属县,而彭城是刘牢之的老家,把王愔之封到彭城,居心何其歹毒?
孔道苦笑道:“叔平公莫要着恼,朝廷已经尽力了……”
王凝之有三份秦报送往建康。
首先是报捷。
次为王愔之请功。
最后一份,弹劾刘牢之纵兵抄掠,山阴士庶为之破家者不知凡几,这显然是夸大了,但也能看出王凝之对刘牢之的痛恨。
最开始,司马道子想凭借录尚书事的身份由幕府内部商讨,但骠骑长史谢重坚决不同意,以击破贼兵,乃国之大事为由,将此时上朝堂讨论。
时张法顺与谢重爆发了激烈争吵。
于是尚书左仆射王雅(东海王氏,曹魏司空王郎玄孙),将尚书令王珣请来,逼迫司马道子父子移步太极殿,请天子皇后主持朝议。
殿中,王珣表王愔之为吴兴太守,司马道子以国朝未有不及弱冠者为方伯为由,坚绝回拒,遂为王愔之议爵。
司马元显表王愔之为开国广戚县候。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朝臣还未表达意见,王神爱便开口:准!
王神爱代表皇帝,在无关国家大政的决定上,群臣也不好驳了王神爱的脸面,更何况,王神爱是王献之的女儿啊。
于是就这么定了,把王愔之封到了刘牢之的老家。
王愔之眉心紧拧。
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居心恶毒不难窥见,可王神爱是什么意思?
就这么想看到我和刘牢之斗起来?
马得!
这女人想干什么?
王愔之突然有种想见一见王神爱的冲动。
王凝之也知既然朝廷下了旨,除非王愔之坚辞不就,不然就得捏着认了这个广戚县候,好在县候并非实封,只领食邑赋税。
当然,这份赋税多半收不到,只是恶心人。
“朝廷对刘牢之有何处置?”
王凝之问道。
孔道叹了口气道:“进为前将军!”
“呵,朝廷竟无人拦阻?”
王凝之冷笑道。
孔道摇头道:“尚书令,左丞,右丞,吴郡各族都拦了,但司马元旦主张将来破孙恩者,还得是刘牢之,皇后也赞同了,故而定下了。”
王愔之不由与王凝之相视一眼,皇后不太对劲啊。
不过前将军只是个名号,东晋的重号将军不比西晋手握实权,有点勋官的味道了。
一个重号将军,真不如一方太守活的滋润。
刘牢之得了名,但是,此人把吴姓士族与侨姓士族全部得罪了,将来必无善终。
……
京口!
经长途跋涉,檀道济终于回了京口,不知不觉中,他也成了那五百俘虏的首领,或许真是与王愔之提到过他的名字有关。
山阴战前,他们不在乎王恭之死,甚至还认为,由同为兵家子出身的刘牢之任北府军大都督,会更加合适。
可是山阴战败,打掉了他们的傲气,也扒掉了刘牢之的外衣。
是的,神不能流血!
刘牢之丢弃辎重,苍皇出奔,让他看到了他的虚弱。
狼群怎甘心追随一名虚弱的首领?老狼王已经没法带领他们捕获猎物了,它们需要一头新的狼王来带领他们捕猎。
现有一头拥有远古高贵血脉的老狼子子嗣展现了峥嵘,又表现出有别于乃父的仁义作风,也不以门第凌人。
这就让人考虑起子继父业的可能性。
五百俘虏主动靠拢在檀道济身边,很难说是故意为之,可这种由本能驱使的行为从肾走心,会更加可怕。
“诸君,待安定下来,我等须常聚!”
檀道济拱手。
“那是,我等皆为降人,须得抱团啊!”
“我们唯檀君马首是瞻!”
“我等先告辞了!”
众人于京口城外陆陆续续散去。
高平檀氏可上溯到后汉桓灵年间,先祖檀彬,与张俭、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元、徐乾并为八俊。
其中薛兰,便是汾阴薛氏之祖。
而张俭更有名,历桓灵献三朝,谭嗣同绝命诗中曾提到此人,能与张俭薛兰并称,可见檀彬非平庸之辈。
道济曾祖檀赟曾任兖州刺史,与石勒部将石良作战,兵败被杀。
檀家的庄子在城外,颇为破败陈旧,家中也没多少僮仆,显然没落了,没一会,檀道济回了家中。
……
        没有王愔之在身边,谢月镜的心思很重,既担心夫郎征战不利,又是初次怀孕,心里难免患得患失。
再有天气炎热,肚子里的小家伙也不老实,即便困意翻涌,也难以入眠。
有时候夜深人静时,常常会暗自垂泪,好在女史归荑在她身边,安慰她,服侍她,让她的情绪稳定下来。
不过仍是神情仄仄,昏昏欲睡。
这刻,正由女史归荑搀着,在院里阴凉处行走,淑慎、采薇、攸宁与静宜捧着必要的器具,跟在后面服侍。
“女郎,有郎君的信!”
突有一名陪嫁过来的仆妇在外唤道。
顿时,谢月镜眸中绽放出了光彩。
因贼寇席卷会稽,义兴留驻各军与十八家豪强也在肃清流贼,或攻打,或劝降从贼庄园,一团糟。
她根本不敢遣信使给王愔之送信,焦虑的很。
“郎君必是打了胜仗!”
女史欢喜的走过去,接过仆妇手里的信,问道:“郎君可给夫人写了信?”
那仆妇道:“写了,共有三封,除了夫人和女郎,还有一封给禇府君,另禇家大郎君也有信送予禇府君。”
“看来真是大胜了,你回去罢!”
女史笑道。
“诺!”
仆妇施礼告退。
女史拿着信给了谢月镜。
谢月镜迫不及待的拆开,入目便是:亲,见字如面……
王愔之卿卿叫不出口,但是,可以叫亲啊。
淘宝客服就一口一个亲。
谢月镜心里怪怪的,移目下看。
王愔之事无巨细,从渡江那一刻讲起,急行军至山阴,果断入城,救了王凝之与谢道韫夫妻,又救了贺氏孤女贺江梅,再将孙恩逐出城。
然后拒孙恩,战北府,大获全胜,接下来将于钱塘建庄园,另让她再给父亲谢重写信,也遣人来钱塘建庄园。
虽然只是平淡叙事,但谢月镜看的心惊肉跳,仿佛亲历了那一场场激烈的战事。
再往后,则是询问她身体怎样,胎儿如何。
谢月镜心里甜甜的,却是渐渐地,品味出了一丝不对劲。
咦?
郎君为何要提及贺江梅?
在她看来,随手救之,不值一提。
不禁秀眉微微蹙起。
随即将信件递给女史。
归荑凑着脑袋和女史一起看,她们没有谢月镜那样敏感,未发现个中的端倪,满脸喜色。
她们也看不到那一场场胜利背后的艰辛,只知道,郎君打胜仗了,势力越来越大,怕是快回来了吧?
“去阿母那里。”
谢月镜唤道。
“噢!”
二女搀起谢月镜,又带着淑慎、采薇、攸宁与静宜四婢,去往郗氏院中,却发现,郗氏不在,去了谢夫人那里,于是再转去寻谢夫人。
“好,好哇!”
禇爽看了信,兴奋的狂捋胡须,哪怕捋断了几根都未留意。
投资王愔之,这步走对了。
所谓投资,并不止于遣禇秀之与禇炎之去王愔之帐下效力,还有人员、粮草、钱帛的资助。
这次跟随禇秀之南下的,就有禇氏三百部曲,只是未轮到上阵。
而最重要的,是在朝堂上的支持。
阳瞿禇氏再没落,禇蒜子的遗泽仍在,在朝堂上,也不是说不上话,甚至因他谈玄好道,在士人圈子里,还是有些名声的。
当然,他托人为王愔之张目扬声,根源还是王愔之自己能打,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会促使更多的人向他下注投资。
毕竟士族中,能打的除了谢琰,就是王愔之了。
谢琰门第太高,陈郡谢氏需要你投资吗?
投资他只是锦上添花,而王愔之刚逢破家之祸,又年少,这时的投资,堪称雪中送炭。
甚至禇爽都在想,一俟大胜的消息传回建康,怕是有不少人家会动起送女的心思吧?
这让他瞥了眼禇灵媛,要加快了,至少要把平妻的位置牢牢占住。
禇灵媛懂了父亲这一眼的含义,俏面微熏,芳心微微悸动,半低下了脑袋。
谢氏笑道:“妹妹的嗣弟南昌县公(郗僧施),如今赋闲在家,而贤侄正值用人之时,妹妹不妨写一封家书遣人送去,请南昌县公送些子侄辈与亲朋好友的子弟去王郎帐下效力,自家人帮衬着,也好过外人。”
郗氏心中一动。
以前王愔之说难听点,是逃难,直至阳羡才站稳脚跟,以娘家那窝囊样,不见得敢于投资,可今次,驱孙恩,败北府,即便是瞎子都能看出爱儿的不凡了。
郗氏欲重振门楣,不尽早投来还待何事?
“多谢阿姊提醒,回头妹就修一封家书。”
郗氏笑道。
“夫人,谢夫人来了!”
这时,外面有婢女唤道。
谢月镜挺着个大肚子,被归夷女史搀了进来。
谢氏的神色不由复杂起来。
谢月镜是她的侄女,但是,禇灵媛是她女儿啊,二女是表姊妹的关系,表姊妹共侍一夫,想着心里就有些赌。
可谁叫夫家不争气呢?
……
五日一晃而过。
这日,黄门郎孔道至山阴,宣旨册封王愔之为广戚(今安微宿州西北)县候,食邑千户,并带来了谢月镜、郗氏的家书。
还有谢月镜与禇爽妻谢氏写给谢道韫的书信。
“为何会把愔之贤侄封至彭城?”
王凝不快道。
要知道,刘牢之出身于彭城刘氏,广戚是彭城下属县,而彭城是刘牢之的老家,把王愔之封到彭城,居心何其歹毒?
孔道苦笑道:“叔平公莫要着恼,朝廷已经尽力了……”
王凝之有三份秦报送往建康。
首先是报捷。
次为王愔之请功。
最后一份,弹劾刘牢之纵兵抄掠,山阴士庶为之破家者不知凡几,这显然是夸大了,但也能看出王凝之对刘牢之的痛恨。
最开始,司马道子想凭借录尚书事的身份由幕府内部商讨,但骠骑长史谢重坚决不同意,以击破贼兵,乃国之大事为由,将此时上朝堂讨论。
时张法顺与谢重爆发了激烈争吵。
于是尚书左仆射王雅(东海王氏,曹魏司空王郎玄孙),将尚书令王珣请来,逼迫司马道子父子移步太极殿,请天子皇后主持朝议。
殿中,王珣表王愔之为吴兴太守,司马道子以国朝未有不及弱冠者为方伯为由,坚绝回拒,遂为王愔之议爵。
司马元显表王愔之为开国广戚县候。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朝臣还未表达意见,王神爱便开口:准!
王神爱代表皇帝,在无关国家大政的决定上,群臣也不好驳了王神爱的脸面,更何况,王神爱是王献之的女儿啊。
于是就这么定了,把王愔之封到了刘牢之的老家。
王愔之眉心紧拧。
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居心恶毒不难窥见,可王神爱是什么意思?
就这么想看到我和刘牢之斗起来?
马得!
这女人想干什么?
王愔之突然有种想见一见王神爱的冲动。
王凝之也知既然朝廷下了旨,除非王愔之坚辞不就,不然就得捏着认了这个广戚县候,好在县候并非实封,只领食邑赋税。
当然,这份赋税多半收不到,只是恶心人。
“朝廷对刘牢之有何处置?”
王凝之问道。
孔道叹了口气道:“进为前将军!”
“呵,朝廷竟无人拦阻?”
王凝之冷笑道。
孔道摇头道:“尚书令,左丞,右丞,吴郡各族都拦了,但司马元旦主张将来破孙恩者,还得是刘牢之,皇后也赞同了,故而定下了。”
王愔之不由与王凝之相视一眼,皇后不太对劲啊。
不过前将军只是个名号,东晋的重号将军不比西晋手握实权,有点勋官的味道了。
一个重号将军,真不如一方太守活的滋润。
刘牢之得了名,但是,此人把吴姓士族与侨姓士族全部得罪了,将来必无善终。
……
京口!
经长途跋涉,檀道济终于回了京口,不知不觉中,他也成了那五百俘虏的首领,或许真是与王愔之提到过他的名字有关。
山阴战前,他们不在乎王恭之死,甚至还认为,由同为兵家子出身的刘牢之任北府军大都督,会更加合适。
可是山阴战败,打掉了他们的傲气,也扒掉了刘牢之的外衣。
是的,神不能流血!
刘牢之丢弃辎重,苍皇出奔,让他看到了他的虚弱。
狼群怎甘心追随一名虚弱的首领?老狼王已经没法带领他们捕获猎物了,它们需要一头新的狼王来带领他们捕猎。
现有一头拥有远古高贵血脉的老狼子子嗣展现了峥嵘,又表现出有别于乃父的仁义作风,也不以门第凌人。
这就让人考虑起子继父业的可能性。
五百俘虏主动靠拢在檀道济身边,很难说是故意为之,可这种由本能驱使的行为从肾走心,会更加可怕。
“诸君,待安定下来,我等须常聚!”
檀道济拱手。
“那是,我等皆为降人,须得抱团啊!”
“我们唯檀君马首是瞻!”
“我等先告辞了!”
众人于京口城外陆陆续续散去。
高平檀氏可上溯到后汉桓灵年间,先祖檀彬,与张俭、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元、徐乾并为八俊。
其中薛兰,便是汾阴薛氏之祖。
而张俭更有名,历桓灵献三朝,谭嗣同绝命诗中曾提到此人,能与张俭薛兰并称,可见檀彬非平庸之辈。
道济曾祖檀赟曾任兖州刺史,与石勒部将石良作战,兵败被杀。
檀家的庄子在城外,颇为破败陈旧,家中也没多少僮仆,显然没落了,没一会,檀道济回了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