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第13章 难以言喻的振奋

小说: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作者:眉油酥脂 更新时间:2025-10-31 04:27:57 源网站:2k小说网
  苏慕白接过毛笔之后蘸了蘸墨,随后铁笔银钩,笔走龙蛇。

  很快,四句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春草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在写完了四句诗后,苏慕白在卷尾留名。

  隆化二年冬月十二日,姑苏士子苏慕白赠李大人。

  李守中看着苏慕白那行云流水的行书,可谓是大气磅礴。

  这四句七言绝句,更是让李守中的心不争气的颤抖起来。

  春草堂便是李府的正堂。

  苏慕白这首诗便是在表示李守中执掌国子监,桃李满天下,贤名在士林之中广为传播。

  对于李守中而言,歌功颂德的文章他见多了,也不会在意。

  然而苏慕白这首诗可谓是文采斐然,假以时日,必然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到那个时候,李守中作为这首诗中的主人公,自然而然也就万古流芳了。

  人这一生所求,说来无非名利二字。

  即便是位置再高的人,也难以免俗。

  纵观上下五千年,英雄豪杰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能够在煌煌史册之中留下姓名呢。

  但诗歌就有这样的独特的魅力,可以让人的名声传扬千年万年。

  试想一下,若非李白所作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个汪伦,又何德何能在历史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呢。

  要知道,汪伦只是一个知县,莫说是他,就以大明开国皇后马皇后为例子。

  马皇后何等的德高望重,但整个明朝的官方资料之中,都没有记载她的名字。

  连这样的人物都不能做到留名青史,但汪伦做到了,这不就是文学的力量嘛。

  所以汪伦在得到了李白的赠诗有多激动,那么现在的李守中就有多么激动。

  李守中此时看着眼前条案之上的宣纸双目放光,如视珍宝一般,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在勉强平稳了心神之后,李守中看向苏慕白很是坚定说道。

  “贤侄,蒙你馈赠此诗,老夫心中甚是感激。”

  “你放心,关于你行卷之事,老夫一定竭尽全力。”

  “老夫执掌国子监多年,在京中也结识了许多的大儒高官。”

  “老夫一定让你声名鹊起,名震京师。”

  苏慕白见状连连摆手。

  好家伙,看来自己这首诗对李守中的刺激相当之大啊,李守中跟打了鸡血一般,激动的难以言喻。

  不过苏慕白倒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活一世,无非生前事,身后名嘛。

  只要这首诗流传出去,那以这首诗的文采,必然被世代传颂。

  后世之人每读起此诗,都会得知大乾有一位提携后进的李守中,乃是贤德之人。

  这是何等的荣光。

  不过眼下苏慕白还没有这么高调的打算。

  “李大人,你的心情晚生可以理解,但京师之地,藏龙卧虎。”

  “此番天南海北的士子齐聚京师,晚生也是担心树大招风,还望李大人理解。”

  “行卷之事李大人愿意帮忙,晚生感激莫名,不过这首诗嘛,还望李大人暂时保密,至少等科举结束之后再流传出去,还请大人见谅。”

  李守中听后自然是点了点头。

  “对对对,还是贤侄考虑的周到,老夫也是太激动了,一时竟然忘了这件事。”

  “来啊,把苏公子的墨宝送到书房去,此事不得外传。”

  “诺。”

  小厮将宣纸和文房四宝撤走之后,李守中捋了捋胡须,脸上满是笑意。

  “贤侄啊,你的文采真是令老夫大开眼界。”

  “稍后老夫命府上下人准备酒宴,今**我二人畅饮一番,如此才对得起你这惊才绝艳的七言绝句啊。”

  苏慕白听后摆了摆手道。

  “哪里哪里,李大人谬赞了。”

  李守中微微一笑道。

  “好了,你也别张口大人闭口大人了,老夫比你林伯父痴长几岁,你也喊伯父便是。”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既如此,那晚生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蒙伯父如此提携,晚生感激莫名。”

  李守中轻笑一声道。

  “于私,老夫与林大人情谊深厚,贤侄是林大人的养子,老夫理应关照。”

  “于公,老夫是国子监祭酒,为国举贤,本就是分内职责。”

  “贤侄才学出众,老夫又岂可见明珠蒙晦而无动于衷。”

  “更何况贤侄还送给了我如此一份大礼。”

  “好了,贤侄,咱们就别客套了,走吧,你随老夫来书房一趟。”

  “林大人离开中枢两年之久,京师的消息他没有那么畅通。”

  “这一次科举的主考以及考官,跟老夫都算熟识,老夫为你写几封推荐信,到时候你一一前去拜访一番。”

  “然后咱们再畅饮一番,谈论诗词,岂不畅快。”

  苏慕白拱手一礼后道。

  “听从伯父安排。”

  看得出来,这次李守中是真下了本了。

  要是到,推荐信可不是随便写的,这都是欠人情的事情。

  若非是真拿苏慕白当自家子侄看待,李守中也不会这么干脆就答应为苏慕白写推荐信了。

  这人情送出去可都是要还的。

  接下来的事情无需多说,李守中心情舒畅,龙飞凤舞便写了几封推荐信。

  刚好此时李家下人也准备好了酒宴,李守中和苏慕白一边畅饮一边谈论诗词文学。

  李守中作为国子监祭酒,肚子里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

  然而面对苏慕白这种开挂选手,李守中也是差了一筹。

  李守中惊讶的发现,无论是聊起诗词歌赋,亦或是其他杂学,苏慕白都能高屋建瓴,谈笑风生。

  这一老一少自然也是聊的无比投机,李守中心情愉快,不知不觉就喝醉了。

  苏慕白也是圆满完成了今日行卷的任务,知会了李家人一下后,便开开心心离开了李家府上。

  傍晚时分,李守中幽幽醒转过来,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

  “水,水。”

  一旁的丫鬟听到李守中的声音后赶忙端来了水。

  李守中一口气喝了一大杯水之后,整个人也是精神了几分。

  随后李守中简单洗漱了一下,起身来到了外间。

  外间里,李纨正端坐其中等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