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第107章 得知真相

小说: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作者:眉油酥脂 更新时间:2025-10-31 04:27:57 源网站:2k小说网
  随后贾赦略一思考后,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母亲,这次的事情,也多亏了时飞。”

  “他自己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扛下来了,没有攀扯咱们府里,咱们得设法打点一番,起码保住他的妻儿,如此也不至于让人寒了心不是。”

  贾老太太听后意味深长看了贾赦一眼道。

  “府里刚把他扶到金陵知府的位子上,还没让他办过什么紧要的事情呢。”

  “他就算交代府里,又能交代什么呢。”

  “无非就是那些个旁支族人的事情罢了。”

  “那些族人已经被放弃掉了,还有什么紧要的呢。”

  “府里花了那么多心思支持他上位,可他倒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被查了个底朝天,偏偏他半点都没察觉。”

  “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帮忙打点的必要呢。”

  “老大,你说呢。”

  听到这里,贾赦也是一阵无言以对。

  贾老太太说的也是实话,贾雨村只是个金陵知府,对荣国府来说,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

  荣国府想的是慢慢扶持,等贾雨村身居高位之后,再反哺荣国府。

  因此除了贾王两家的旁支族人狐假虎威让贾雨村办了不少事外,红楼原著中,贾雨村直接为荣国府办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便是薛蟠打死人命,荣国府安排贾雨村帮着薛蟠脱罪,最好贾雨村判了个薛蟠被冤魂缠身不治而亡,让薛蟠假死遁逃。

  另一件事便是贾赦安排贾雨村抢夺石呆子手中的扇子。

  贾老太太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贾雨村半路出事,前面府里的投资打了水漂,也就认了,但再帮贾雨村打点安顿,那绝无可能。

  贾赦虽然对此感到不妥,但府里不出钱,他自己也不可能从小金库出钱打点啊。

  贾赦心里只能默默哀悼了一番,时飞啊,这可不是我不帮你,是老太太不同意。

  你九泉之下有什么怨气,就找老太太发泄吧。

  在心里进行了一番大孝子感言后,贾赦微微点头后说道。

  “母亲说的对,是儿子想的简单了。”

  贾老太太面色淡然风轻云淡道。

  “好了,不说这些了。”

  “虽然说这次的事情已经这样了,但咱们也不是毫无收获。”

  “最起码元春的事情,肯定是有眉目了。”

  “看来之前是我们误会了,陛下并非是有意违抗太上皇的安排。”

  “只是凑巧金陵案赶到了前面。”

  “有太上皇帮着斡旋,看来陛下也是打算给我荣国府一个机会了。”

  “这可是我厚着老脸从太上皇哪里争取来的,若是这一次机会把握不住,咱们荣国府就再无翻身之日了。”

  “老大,接下来府里的重点便是要尽快推进元春册立之事。”

  “孰轻孰重,你自己心里要有分寸。”

  “这段时间,咱们府中要谨小慎微,切不可在这个关头横生枝节。”

  贾赦听后心里不由得一阵腹诽,自己这么多年了,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吃喝嫖赌玩女人,也就是这次倒霉,才因为几把扇子的事情出了点问题。

  自己跟二房那群人比起来,不说是圣人,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别的不说,就自己那个弟妹,她干过的见不得人的事情,比自己多太多了。

  苏慕白为什么会跟荣国府过不去,不就是因为贾宝玉不安分嘛。

  若非如此,就凭着荣国府跟林家的姻亲关系,苏慕白就算不高看荣国府一眼,也不会玩了命的针对荣国府吧。

  尽管心里非常不服气,但面对母亲,贾赦也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明白了。”

  母子二人沟通了一番后,贾老太太离开了房中,返回了住处。

  转过天来的上午,京师西城一家医馆内,王熙凤乔装改扮了一番,此时正和郎中一起交流着。

  郎中看向王熙凤询问道。

  “这位夫人,敢问哪里不舒服啊。”

  王熙凤摆了摆手,随后取出包裹放在了桌上。

  在打开包裹后,里面赫然是一些锦盒。

  郎中有些不解问道。

  “夫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王熙凤指了指这些锦盒后说道。

  “这些锦盒里装的都是滋补之物,你帮我看看,这里面可有什么不妥。”

  “只要做的好,这个便是你的了。”

  王熙凤边说边取出了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

  郎中虽然不明白王熙凤到底什么意思,但有钱不赚**嘛。

  “夫人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随后郎中便打开了锦盒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在将所有锦盒查看了一遍后,郎中脸上有些不自然,犹豫了一番后看向王熙凤说道。

  “夫人,若是我猜的没错的话,府上是不是有人小产了。”

  听到这里,王熙凤心里咯噔一下。

  “大夫,你是不是看出什么不对劲了。”

  郎中叹了口气后说道。

  “夫人,在下就直说了吧,贵府的亲眷之中,有坏人啊。”

  “您拿来的这些滋补之物,如人参、燕窝、阿胶、鹿茸、鱼翅等,都是对孕妇极有益处的。”

  “这其中大部分的补品都没什么问题。”

  “但这阿胶之中,却是另有玄机。”

  “这其中应该是掺入藏红花,因此阿胶的质地并非暗红,反倒是夹杂了一丝橙红之色。”

  “红花本就是活血化瘀之物,藏红花更是红花之中药效最为强力的药物。”

  “这对于孕妇来说,乃是大忌,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孕妇小产甚至造成血崩之症。”

  “夫人,在下知道您是高门大户出身,之所以来到在下的医馆,多半也是察觉到了异常,所以为了掩人耳目,才来到了这里。”

  “在下只是个小郎中,实在是不敢掺和进深宅大院的恩怨之中。”

  “您想知道的,在下都已经坦诚相告,还请您高抬贵手,放在下一马。”

  郎中现在心里是真害怕了,这横财果然不是那么容易挣得。

  看着郎中一副惶恐模样,王熙凤摆了摆手后说道。

  “放心吧,我不会将你牵涉其中的。”

  “记住,今天我从未来过,你也不认得我。”

  郎中听后自然是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在下从未见过夫人。”

  王熙凤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包裹收拾好后离开了医馆之中。

  回到马车上后,王熙凤粉拳紧握,指节作响,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

  好好好好,我拿你当亲姑妈,你拿我当表侄女儿是吧。

  方才郎中所说的阿胶,正是王夫人在王熙凤孕期之时送给她的。

  阿胶在现代都属于名贵补品,就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了。

  早在北魏时期,阿胶便成为贡品,乃是皇室享用。

  正宗的道地阿胶,乃是选用德州黑驴皮熬制,这些德州黑驴都是专人养殖,食狮耳山草药,饮浪溪河水,要求膘肥体壮,毛色乌黑油亮。

  只有这样品质的德州黑驴,才能成为制作阿胶的原材料。

  道地阿胶制作工艺更是繁琐复杂,需要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历经九天九夜才能熬制成功,因此也被称为九天贡胶。

  作为安胎圣品,九天贡品阿胶很受名门贵妇追捧,但因为专供皇室,因此颇为难得。

  当时王夫人送了王熙凤一盒九天贡品阿胶,王熙凤视若珍宝,对自己姑妈简直是感激到了极点。

  同时因为这一盒九天贡品阿胶颇为珍贵,王熙凤在孕期也不舍得多吃,到现在还有大半盒。

  此时看着眼前的阿胶,王熙凤心里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枉费自己这些年对姑妈言听计从,为了巴结姑妈,把自己公公婆婆都给得罪了。

  婆婆邢夫人逮住个机会就恨不得给自己上上眼药,找点麻烦。

  可王夫人倒好,居然如此算计自己,想通过让自己绝嗣来使的大房爵位落到二房的手中。

  正可谓是心思狠毒,处心积虑啊。

  在这一刻,王熙凤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今后自己跟王夫人,必然是仇深似海,水火不容。

  此时的王熙凤心里再也没有半点犹豫,只想着赶快和苏慕白见一面,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收拾王夫人这个毒妇。

  至于说大哥王仁的死活,在这一刻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苏慕白愿意对付王夫人,她王熙凤什么都不求,倾尽全力都要帮帮场子。

  在对王夫人怨气颇深的同时,王熙凤也一直在努力的规劝自己,一定要压住心中的火气,小不忍则乱大谋。

  王熙凤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对付王夫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敌明我暗,王夫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察觉到了她的鬼蜮伎俩。

  因此只要自己耐下心来,肯定能找到一个对王夫人致命一击的机会。

  至于说和王夫人当面锣对面鼓对质,这一点王熙凤从未想过。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王夫人在荣国府根深蒂固,自己跟她斗,以前都不会有胜算。

  更何况眼看着荣国府还在积极运作贾元春之事。

  一旦贾元春成功册立妃嫔,那作为贾元春的母亲,王夫人自然更是水涨船高。

  就算王熙凤真的找到了王夫人害了自己的证据,那最后为了利益,王熙凤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荣国府总不可能为了王熙凤,把王夫人如何,若是如此的话,让将来身在宫中的贾元春如何想呢。

  不得不说,王熙凤的脑袋瓜儿还是很灵活的。

  虽然很愤怒,但她的理智也并未被愤怒淹没。

  她极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只有王熙凤自己清楚,她的心情已经到了何等波涛汹涌的地步。

  转过天来,乾清宫内,隆化帝看着自北方前线送来的军报,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夏守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朕从内库不是又拨了五百万两银子嘛。”

  “为何前线还是会缺少军需军械,物资匮乏。”

  “锦衣卫负责随军押送粮草军需,你给朕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夏守忠听后也是无比为难。

  问题出到了哪里,夏守忠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虽然隆化帝命锦衣卫随军押送军需,但隆化帝却不肯授予锦衣卫临机决断之权。

  归根结底,隆化帝还是担心锦衣卫介入之后,万一搞得萧钦言派系元气大伤,对于日后内阁的制衡大为不利。

  而且隆化帝也太过高估锦衣卫的威慑力了,认为只要锦衣卫随军押送,这些官员肯定不敢再玩什么猫腻了。

  但这其实只不过是隆化帝的一厢情愿罢了。

  人一旦尝到了甜头,没有强而有力的流血事件,是不可能压抑的住内心的贪欲的。

  在第一次物资运输军需被贪墨之后,萧钦言整个派系都尝到了甜头。

  这个时候若是隆化帝下了重手,那事情还能够遏制。

  但隆化帝为了搞平衡,居然选择了重新采购军需押送,这无疑于向经手官员释放了一个信号,人傻钱多速来。

  跟巨大的利益比起来,随军的锦衣卫直接便被无视了。

  毕竟抄家灭门的锦衣卫是令人感到恐惧的。

  但做安保工作的锦衣卫,有什么可怕的。

  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便是萧钦言对于他所在的派系,也没有绝对的掌控力。

  毕竟萧钦言的属下跟着他是为了什么啊,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嘛。

  如今运输军需这么肥的差事,萧钦言一句话就想让下面的人断了年头,不再上下其手,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上瞒下欺,这对于**来说是基础到不能基础的常规操作了。

  如此一来,第二次押送的粮草军需,甚至还没有上一批运送的多。

  而前线突厥的进攻又到了最为凶猛的时候。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幽州防线都被突厥撕开了口子,狠狠的劫掠了一番。

  最后是朔方郡拼死血战,才把突厥军队打退。

  尽管如此,幽州也是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军报送到京师后,隆化帝看完自然是雷霆大怒,如此才有了方才质问夏守忠的事情。

  夏守忠听后心里也叫一个委屈啊,隆化帝对于搞平衡的执念,无疑是让锦衣卫失去了牙齿和利爪,自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但夏守忠又不敢把锅甩给隆化帝,只能是绞尽脑汁思考着该如何应对隆化帝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