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怀疑阶段……

  这不废话吗!

  从调查组看到新式炮开始,就一直在怀疑阶段!

  算了,系统也没啥用。

  果然求人不如求己,到时候只能随机应变了。

  反正周焱同意了等专家查完再审。

  他还有时间和机会。

  调阅县志的两人汇报完毕,去走访民调的俩人也回来了。

  “来这边,什么情况。”周焱招招手,侧写师和技术员走过去。

  侧写师小安说:

  “附近的村子,包括下面的城镇我们都问了不少人。”

  “大多数都说以前被鬼子袭击过,抢占过地方,其他就不清楚了。”

  “好,这一块儿县志已经查了。”周焱止住俩人的话头,问,“我现在想问,最近蒋家有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特殊活动。”

  “比如有大型货车上山,或者近几年看到过大型集装箱之类的车停在蒋家老宅附近。”

  一万把九九式**和五千门九四式轻型迫击炮可以解释为军火库的历史遗留。

  但明眼一看就是近现代才会有的新式武器,尤其表面崭新到好像经常保养,绝对只能是近几年才运上来的。

  总不可能人家鬼子几十年前就已经研究出这样的武器了吧!

  新式炮比AH-4看着还先进。

  单论AH-4的发射力。

  发射杀伤爆破榴弹最大射程25千米。

  发射底排弹最大射程30千米。

  发射复合增程弹可以达到40千米。

  最大射击速度可以达到一分钟4—5发。

  最大仰角75度,连眼前的矮山包都可以跨越!

  还可以打击不同目标。

  如果当年鬼子就生产出了这样的武器。

  以他们残暴恶劣恶心人的程度根本不可能不用上。

  一旦用上,这附近起码30公里内都是可作战范围。

  对我军的小米加**绝对是毁灭性打击!

  按照情况推演,当年的抗战线可能还要拉长……

  整个二战的结果,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反推,这绝对不可能是鬼子搞出来的。

  难道是我军搞出来的?

  那就不符合此地被占领的历史记载了。

  我军的确能研究出这样的武器。

  不过也是近十几年的事。

  难道……?

  周焱看一眼蒋齐明,立刻晃晃头把这离谱的想法甩出脑袋。

  怎么可能是蒋齐明自己搞出来的呢?说出来都让人笑!

  且不说国内禁枪炮禁得严。

  根本不会给老百姓提供先进的武器钢管材料等。

  造炮的数据资料更不可能批示。

  这属于国家重大机密!

  就算退一万步。

  蒋齐明真的找到了某种技术,可能外网搜的。

  他也没可能组装出一套完整的新式炮啊!

  不是周焱嘲笑蒋齐明。

  他一个末流本科学编导的。

  期末好多科还是压着及格过。

  这脑子,造炮?

  怎么可能!

  更何况还是那么多炮!

  材料哪里来?

  国家每年军费投入多少钱。

  开玩笑!

  他蒋齐明的财力一根炮管子都出不起!

  而且他刚刚也调查了,蒋齐明的人际非常简单。

  亲朋好友全部查完了,都是普普通通打工人。

  没有一个是学兵科与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武器发射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等专业的。

  也没人学物理化学数学力学。

  蒋齐明的人生,几乎与理工科绝缘。

  根本没人能提供技术支持。

  更何况,这家伙也从来不爬梯。

  外网查无此人。

  网上流传的什么“武器小偷、武器倒卖、武器偷渡……”根本不可能。

  他都没有接头人、对接人,倒卖给谁?

  还偷渡。

  距离边境一千多公里,运过来绝对需要不少时间。

  这么大的东西,运上山,肯定引人注目。

  虽然推测如此,周焱还是得问问实地调查人。

  侧写师说:“没有!”

  “别说是最近几年了,整个半山,几乎都没有大货车上来过。”

  “这附近的村子一般也不运什么大件,就算盖房子运砖头,也都是没盖儿的小货车往上拉。”

  “至于家电柜子啥的,三轮车都能运。那种大壁柜,村里也不流行……”

  “所以,根本也没有车在蒋家老宅前停留。”

  “好的我知道了。”周焱说。

  一切果然如他所料。

  等于查了半天啥也没查到。

  所以那些新式武器到底怎么来的?!

  总不可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笑了,他又不疯,怎么可能会信这种无稽之谈。

  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头都要炸了!

  正当周焱难过纠结思虑时,市里派来的大型集装箱到了。

  算了,先不考虑新式炮的问题,一切等专家来了鉴定完再说。

  他赶紧出门迎司机们。

  好在蒋家大门足够宽敞,可以直接把集装箱车开进屋。

  车卡着大门边缝挤进来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呼了。

  “这蒋家老宅正门居然这么大!还这么高!”

  “真是不对比都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停进来一辆大车后,为了方便再开出去,就没有指挥其他车进。

  打算以接力的方式,一辆装完再装一辆。

  周焱对大家一个个交代怎么装,如何搬运。

  然后大家都激动得上手了。

  大炮还挺沉的,需要五六个人一起抬。

  艰难穿过后院小门,再艰难跨过一道两道三道门槛,最后才能搬上车。

  一趟下来,可给大家累得不轻。

  周焱盯着看了一会儿,决定叫专案组的一起帮忙搭把手。

  总不能累活都让人家干,他们在旁边歇着啊。

  以为学长学姐看新生军训呢!

  搬着歇着搬着歇着,转眼时间到了下午五点。

  蒋齐明带着金手镯蹲在一边玩草。

  金手镯的另一端扣在一棵手腕粗的小树上。

  树下,蚂蚁窝也捅烂了,狗尾草也拔光了,小黄花都数六十多遍了。

  百无聊赖,他开始当监工,只是不敢说话。

  没办法,大门敞开,周组长怕他趁机跑了。

  好不容易最后一台九四式搬完。

  所有人都坐台阶上休息着。

  李局中途出去处理完县里的事情又回来了。

  看看表,再看看现场。

  “这都五点了,专家还没来吗?”

  周焱看看手机:“快了,专家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上午十点就打电话了吧,怎么都快晚上了还没来?”李局问。

  “吴局说这个专家可是武器研究行业佼佼者,很忙的,不好请。”周焱诚恳地说。

  虽然不知道到底请的哪个专家,还是要尊敬人家。

  周焱又看看手机:“他到了!”

  “到了,这么快!”李局赶紧整理好衣领。

  几人一同去大门口迎接。

  “怎么是这位!”周焱惊得愣在了原地。

  看着从车上缓缓下来的人,李局也愣了。

  他擦擦头上的汗,慌乱中整整衣摆。

  生怕自己给人家造成不良印象!

  其他警员见到本人后也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位专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