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营部的气氛明显比平日热闹松弛许多,空气里都飘着食物的香味。

  营部的运转节奏慢了下来,知青们脸上紧绷的线条也舒展了。繁重的农活暂时搁置,只剩下喂养牲畜这些必要的活计。所有人都知道,大规模的耕作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眼下,是属于节日的。

  年三十这天,食堂门口排起了长队。

  每人凭票可以领到一斤冻得硬邦邦的羊肉馅、一小撮金贵的白糖,两个萝卜以及半斤炒瓜子。

  大家互相招呼着搭伙包饺子,炊事班特意腾出两口大锅给各宿舍轮流煮饺子用。

  顾清如、郭庆仪刚把年货捧回宿舍,门就被“咚咚”敲响了。

  夏时靖和李三才两个大男生,一个扛着一袋白面,一个提着羊肉,笑呵呵地站在门口。

  “我们两个男同志笨手笨脚的,没啥手艺,但是可以给你们打下手,出力气!”

  夏时靖将面粉袋子放在桌子上,

  “到时候揉面的活儿交给我,保准揉得劲道!”

  李三才也点头附和:“对,吃完饭的碗筷也都归我们洗!”

  小青松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踮脚举起一捆野葱:“我、我帮姐姐摘葱!”

  正说着,周红梅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眼睛亮晶晶的:“礼堂有文艺汇演,去不去看?三点还有篮球比赛!”

  几人一拍即合,纷纷放下手里的东西,裹上棉袄,朝着礼堂的方向涌去。

  礼堂里,高亢的《红梅赞》歌声穿透屋顶。

  每个连队都拿出了看家本领,雄浑的劳动号子唱出了力量,经典的样板戏选段则引来阵阵叫好声。

  三点钟操场上更热闹了,篮球赛打得激烈,不少女知青红着脸给场上队员递毛巾送水。

  下午四点多,五人回到了宿舍准备包饺子。

  周红梅一边系围裙一边笑问郭庆仪:“庆仪,你真不和你叔一起过年?”

  郭庆仪正麻利地削着萝卜,闻言耸耸肩:“我叔肯定在食堂和战士们一块吃。端着搪瓷碗挨桌走,说'同志们辛苦啦,营部感谢你们'——”

  她学着周营长浑厚的嗓音,逗得众人都笑起来。

  小青松得意地晃着脑袋,蹲在一边认真摘葱。

  “完了他还得去哨位机房巡查,年年如此。我在那儿干坐着,不如跟你们热闹。”

  她手起刀落,萝卜切成均匀的细丝,

  “再说了,我叔肯定更愿意看见我和同志们处得好。

  周红梅点头:“周营长是真不容易。”

  年三十这天,营部的春节工作安排,遵循“节庆战备两不误”。

  卫生所保留至少一名医生和一名卫生员24小时值班。

  电报员、话务员这些岗位的人要三班倒,确保线路畅通。

  巡逻队要加强边境巡查,防止节日期间突发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年三十的晚上,是营部唯一的一次破例,知青们允许聚在宿舍守岁。

  十点熄灯号后仍可聊天活动,但不能大声喧哗。

  初一早上六点照常出操,因此守岁不得影响次日训练。

  周红梅看向顾清如和郭庆仪,

  “你们准备守岁吗?”

  顾清如和郭庆仪对视一眼,郭庆仪说,“我们最多到十二点,还有小孩子呢。”

  周红梅点点头,“我们宿舍也是,大家都很兴奋,但是估计坚持不了太晚。”

  屋里热气腾腾,夏时靖揉面力道十足,面团在他手里摔打得砰砰响;李三才也加入揉面;周红梅负责调馅料,葱姜萝卜羊肉拌得油亮**。

  一边揉面,夏时靖吐槽,“要不是和你们搭伙,我和李三才只能煮肉丸吃了。”

  郭庆仪闻言,嘴角翘了起来,周红梅直接哈哈大笑。

  顾清如拿出两罐罐头和一包水果糖、花生、瓜子,放在桌上:“加点菜,过年我们也吃顿好的。”

  肉罐头掀开的瞬间,满屋都是肉香。

  小青松“哇”的扑过来,“过年吃肉肉咯。”

  他们在铁皮炉子架上一个锅,是郭庆仪在后勤借到的,这样不用去食堂煮饺子。

  水开后,下了饺子,煮饺子的水汽氤氲了整间屋子。

  顾清如隔着雾气望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夏时靖和李三才在比赛谁包的饺子形状更丑,周红梅笑着点评,郭庆仪摇头,小青松则踮着脚试图偷吃牛肉罐头。

  锅里的饺子一个个浮起来,饱满而坚实。

  郭庆仪捞起一个,盛到眼巴巴等着的小青松碗里。

  “慢点吃,烫。”

  宿舍里弥漫着羊肉饺子的香气,大家捧着搪瓷缸吃得额头冒汗。

  周红梅看着小青松鼓着腮帮子吹饺子的模样,眼神忽然软了下来。

  “顾清如还是你好,虽然艰苦,至少弟弟在身边。”

  顾清如抬头,“怎么,是想家了?”

  周红梅红了眼圈,吸吸鼻子,“怎么不想?沪市这时候…该有桂花糖年糕卖了。我奶奶总会给我留一块,藏在碗柜最上头。”

  李三才低头,“不知道我爷爷现在在家怎么样了,有没有吃上饺子?”

  他家虽在边疆,但是今年是第一年来营部,没有年假不能回去。来营部两年以上的知青才可以申请探亲假,人数有限,需提前一个月报批。

  夏时靖放下缸子望向窗外:“我家这会儿该贴窗花了,我妹手巧,能剪出双喜字。”

  说着,他像是想起来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从衣兜里小心掏出两幅剪纸。

  那是用大红纸剪成的“福”字,透着年味。

  “这个…送给你们,贴窗户上,添点福气。希望别嫌弃。”

  他憨厚地笑着,递了过来。

  “哇!剪得真细致!太好看了!”周红梅惊喜地接过去,对着光线仔细瞧着,

  “贴上去肯定特别应景!”

  顾清如笑着找来了浆糊,仔细地将那抹红,贴在了窗玻璃上。

  霎时间,小屋里过年的喜庆气氛一下子浓郁起来。

  郭庆仪端来那盘剩的饺子,给每人碗里又添了两个热腾腾的,她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同志们,

  “今年你们都从连队调到营部,算是扎扎实实迈进了一大步。明年,肯定会更好的!”

  她顿了顿,目光含笑地看向一旁的李三才, “不光如此,李三才同志还和孙景云同志确定关系了!”

  这话让气氛顿时活络起来。李三才黝黑的脸涨得通红,摸着后脑勺憨笑:

  “她、她说开春一起…一起在营部看电影……”

  喜悦的事情冲散了思乡的愁绪,大家吃完饺子,一起动手利落的收拾好碗筷。

  又闲聊了一阵,分食完最后几粒瓜子,几人约好明日一早去给周营长拜年,李三才、夏时靖和周红梅便起身回了各自的宿舍。

  顾青松已经开始小鸡啄米似的打盹,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顾清如对郭庆仪轻声说:“咱们洗洗,**守岁吧。”

  “好。”郭庆仪含笑应道,她也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