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第164章 玉清与极乐

小说: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作者:混元妖圣 更新时间:2025-10-28 18:21:28 源网站:2k小说网
  ();

  敖玄那长达万丈的巍峨龙躯,于这浩瀚无垠的东海之上破空而行。

  其每一次的龙尾摆动,便已是跨越了亿万里的浩瀚海域。

  然即便如此,他们亦是足足于这东海的尽头,行了近百年光阴方才得见蓬莱仙岛真容。

  传闻这蓬莱岛与那方丈、瀛洲二岛,皆非是这方洪荒天地之产物。

  而是于那开天大劫之时,自那无垠混沌海中坠落而下的混沌碎片所化!

  其内里所蕴含的法则,并非是如今这早已是被天道所定鼎的洪荒法则。

  而是那更为古老原始的混沌至理。

  故而此三岛自成一界,天机不显。

  纵然是那早已是证得了混元道果的圣人,亦是难以推演出其具体方位。

  而除却如今这座,早已是被那东海散修共尊为无上圣地的蓬莱仙岛。

  其余二岛,更是早已是于那无尽的岁月之中,彻底地隐匿于了这方天地之间,再也寻不到半分的踪迹。

  当马元那平静淡然的目光,再次落向那遥远的海平面尽头之时。

  即便是以他如今那早已是见过了不知多少仙家福地的道心。

  亦是不由得为眼前这壮丽到了极致的景象,而由衷地赞叹一声。

  只见于那海天相接之处,一座广袤无垠,其上仙光璀璨,道韵天成的巍峨仙岛,正静静地悬浮于那无垠的碧波之上!

  此地,不愧是那足以与西昆仑圣境、万寿山五庄观相提并论的先天圣境!

  那早已是浓郁到了极致的先天灵机,于此地竟是化作了肉眼可见的氤氲仙雾,将整座仙岛都笼罩在了其中。

  更有那无尽的祥云瑞气,于那仙岛的上空汇聚成盖。

  其间隐隐有那仙禽异兽的身影,于其中嬉戏飞腾。

  好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气象!

  敖玄那庞大的龙躯,缓缓地于那仙岛之外停了下来。

  马元等人自那龙首之上一跃而下。

  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座早已是热闹非凡的仙家圣地。

  只见此刻的岛上,早已是万仙云集,气象万千!

  无数身着各色道袍,其周身气息渊深如海的洪荒大能,于此刻皆是自那四海八荒汇聚而来!

  那凝聚不朽道果的金仙修士,于此地竟是如同那过江之鲫,多如牛毛!

  而五气朝元,万劫不磨的太乙真仙,亦是三五成群,于那云台之上相互论道,印证各自所得!

  眼前景象,可谓是金仙如雨,太乙成群!

  马元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于那仙岛的最深处,更有那位于寻常大罗之上的准圣气息于那里若隐若现!

  而于那仙岛中央,最为高耸的一方由先天白玉所铸就的云台之上。

  一位身着朴素灰色道袍的古老道人,正盘膝而坐。

  其面容古朴,气息早已是与整座蓬莱仙岛都彻底地融为了一体

  只见那老道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静静地注视着那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各方来客。

  正是那位早已是于这东海之上,隐居了不知多少元会的沧海老祖!

  马元的目光再次于那万千仙神之中缓缓扫过,很快便已是发现了不少熟悉,亦或是于那后世传说之中,留下了赫赫威名的顶尖大能。

  很快,他便注意到了一处上等席位的中年道人。

  只见那道人身着八卦仙衣,面容方正,不怒自威,正独自一人闭目端坐于此。

  其周身道韵与那天地大道合而为一,隐隐已是臻至了大罗金仙中期之境!

  正是那阐教门人,广成子!

  他此番恰逢云游至此,听闻有此等盛会,自是不会错过。

  于他而言,此地正是他阐述玉虚正统的绝佳之所。

  而于另一处毫不起眼的角落。

  马元却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只见那曾经欲要强闯他骷髅山道场的弥勒,正与另一位面容枯瘦,其身上散发着无尽悲苦之意的道人,一同穿行于那万仙之间。

  其姿态谦和到了极致,脸上更是自始至终都挂着一抹悲天悯人的温和笑意。

  “道友,观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

  然你根骨清奇,与我西方有缘,不如随我等同去那须弥山,聆听圣人妙法,也好消弭此番因果,岂不美哉?”

  那“道友与我西方有缘”之言,于其口中不绝于耳。

  倒也当真被他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不少早已是道途无望的散修,满脸激动地随他而去。

  除此之外,更有那无数自洪荒四海汇聚而来的散修大能。

  他们三五成群,气息虽是驳杂不一。

  然其脸上却无一例外地,都洋溢着一股不为束缚的昂扬意气。

  也正是在这时,随着马元一行五人的入场。

  那本是尚算喧闹的会场,竟是于此刻出现了片刻的凝滞。

  尤其是当那性情豪迈不羁的赵公明,丝毫没有半分收敛自身那早已是臻至大罗之境的磅礴威压之后。

  无数道充满了敬畏、好奇、乃至是忌惮的目光,于瞬息之间便已是尽数地汇聚而来!

  “那是……三仙岛的赵公明与三霄仙子!”

  “嘶——!不曾想连他们这等早已是避世了不知多少元会的顶尖大能,竟也会于今日现身于此!”

  “那赵公明身旁之人又是谁?其气息竟是渊深如海,我竟是丝毫看不穿其深浅!”

  万千仙神,议论纷纷。

  早已是有那负责接待的仙童,满脸恭敬地将马元五人,引至了那早已是备好的上等席位。

  马元从容落座,其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那万千仙神,心中亦是不由得泛起了一丝感慨。

  他本以为自六圣齐出,巫妖对峙以来,整个洪荒天地都将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氛围之中。

  万灵噤声,再无半分逍遥可言。

  却不想于这东海之上,竟尚有此等万仙汇聚,求索大道的自在盛会。

  此情此景,竟是颇有几分上古洪荒,万族尚未争霸时的淳朴之风。

  让他这方外之人,亦是心生几分惬意与赞许。

  也正是在这时,于那不远处的角落。

  那本是正忙于普度众生的弥勒,其身形却是毫无征兆地微微一顿。

  他缓缓地转过身,看到那平静地端坐于蒲团之上的青衫道人之后。

  那双仿佛蕴**无尽智慧的眼眸之中,瞬间便已是布满了难以掩饰的惊异!

  而惊异过后,弥勒脸上那万年不变的温和笑意,却是于此刻变得愈发地意味深长起来。

  他对着身旁那枯瘦道人,低语了几句。

  随后便不再有半分的犹豫,竟是当着那万千仙神之面,主动地迈开了脚步,径直地朝着马元所在的方向缓步走来。

  最终,于那无数充满了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之下,于马元的身前缓缓地停下了脚步。

  “马元道友。”

  弥勒的脸上,再次浮现出了那抹招牌式的温和笑意。

  其双手合十,对着马元,郑重无比地行了一个佛礼。

  “马元道友,自骷髅山一别,不想今日竟于此地重逢,当真是有缘!”

  面对弥勒那意味深长的问候,马元只是淡然一笑,平静地抬眸望去。

  其目光清澈,不起半分波澜。

  仿佛面对的并非是一方执掌了未来佛门气运的圣人教派大弟子。

  而是一位再寻常不过的山野故友。

  “弥勒道友,别来无恙。”

  平淡的声音,缓缓响起。

  其姿态从容,不卑不亢,于这万仙瞩目之下,自有几分超然物外的气度。

  一旁的赵公明与三霄仙子见状,那双眼眸之中亦是不由得闪过了一丝好奇。

  他们自然清楚,眼前这位弥勒道人虽是姿态谦和。

  然其一身道行早已是臻至了那大罗之境,更是身负那西方教的磅礴气运。

  却不想竟会与马元道友亦有着几分渊源。

  然他们终究是心性沉稳之辈,虽是心中好奇,却也并未于此刻多问。

  弥勒见马元如此,那双眼眸之中亦是闪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芒。

  他自然清楚,如今的洪荒早已是步入了六圣时代。

  圣人教派弟子于这天地之间行走,身份地位早已是水涨船高。

  远非寻常散修可以比拟。

  然眼前这位青衫道人,其气度却比之数个元会之前还要来得更为渊深莫测。

  仿佛那足以让万仙都为之敬畏的圣人威严,于他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弥勒能清晰地感觉到,马元虽是气息不显。

  然其道果本源,却比之昔日于那骷髅山初见之时要厚重凝实了不知多少倍!

  其周身更是萦绕着一方早已是自成一界,不沾因果的无上道韵。

  倒是让他都有些看不透跟脚底细了。

  “道友风采更胜往昔,当真是可喜可贺。”

  弥勒再次双手合十,其脸上依旧是那万年不变的温和笑意。

  “贫道观道友周身气机圆融,道果自成,想必是于那大道之上,又有了惊天动地的突破。”

  “不过是于那山野之间偶有所得罢了,当不得道友如此谬赞。”马元亦是淡然一笑,平静地回应道。

  二人之间的言语交锋虽是平淡,却也暗藏机锋。

  然在场的万千仙神,却早已是无人再关注他们。

  因为也正是在这微妙的氛围之中,那高坐于中央功德云台之上的沧海老祖,其温和浩瀚的声音,于此刻缓缓地响彻了整座蓬莱仙岛。

  “诸位道友远道而来,贫道有失远迎了。”

  感受到沧海老祖言语中的准圣道韵,那本是尚有些喧闹的会场,于瞬息之间便已是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弥勒亦是不再多言,对着马元再次行了一个佛礼,便转身缓缓地退回到了自己的席位。

  沧海老祖目光平和地扫过下方那早已是座无虚席的万千仙神,其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

  “圣人时代已至,天机变幻,大势如潮。我等散修于这天地之间,前路已是愈发地迷茫。”

  其声音之中,带着一丝难言的感慨。

  “今日之会,不为那虚无缥缈的意气之争,亦不为那高下之分。”

  “只为于这圣人大道之外,相互印证,各阐其道,以求能于这万千法门之中,为我等寻得一条足以安身立命的通天之路!”

  “贫道今日便抛砖引玉,为诸位道友开个头。”

  话音落下,沧海老祖并未再有半分的言语。

  只见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其头顶庆云之中,一股浩瀚到了极致的准圣道韵,于此刻轰然冲天而起!

  嗡——!!!!

  刹那之间,整座蓬莱仙岛都为之剧烈地一颤!

  于那万千仙神骇然的目光注视之下,一片广袤无垠,其内里水元流转,道韵天成的蔚蓝色无垠沧海,毫无征兆地于这仙岛的上空凭空显化而出!

  那片沧海浩瀚无垠,仿佛是整个东海的缩影。

  其内里每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都仿佛蕴**这位古老的准圣大能,自紫霄宫听道以来,对于那“水之循环,周流不息”大道的无上感悟!

  在场的万千仙神,于这一刻,其心神皆是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了那方浩瀚的道果世界之内!

  他们仿佛于这片浩瀚的汪洋之中,亲身经历了一滴水自那九天之上落下,汇入江河,奔流入海,最终蒸腾为云,再次归于天地的完整生灭轮回!

  其间种种玄奥,桩桩妙理。

  早已是远远地超脱了那寻常言语可以描述的范畴!

  竟是让在场的不少水行修士,于当场便已是如痴如醉,陷入了顿悟之境!

  此等信手拈来,便已是道衍天地,法随心动的无上伟力,早已是远远地超脱了那寻常大能可以揣度的范畴!

  也正是在这位沧海老祖的率先垂范之下,那早已是按捺不住的各方大能,亦是于此刻纷纷效仿,各显神通!

  “锵——!!!!!”

  一声足以撕裂金石的璀璨剑鸣,毫无征兆地自一位早已是臻至大罗之境的白发剑仙头顶冲天而起!

  一道凌厉到了极致的无上剑气,于瞬息之间便已是将那蔚蓝色的天穹,硬生生地划开了一道长达亿万里的漆黑裂痕!

  其剑气之中,蕴**那宁折不弯,一往无前的无上剑道真意!

  其旁更有一位身着星辰道袍的太乙金仙,其头顶之上三百六十五颗璀璨星辰轮转不休,于那虚空之中演化出了周天星斗运转的无上奥秘!

  亦有那早已是于丹道之上,浸**了不知多少元会的丹鼎大能,于那身前祭起一尊紫金丹炉。

  其炉火熊熊,丹香弥漫。

  于那丹火的生灭之间,阐述着那阴阳造化的无上妙理!

  一时间,整个蓬莱仙岛的上空,异象万千!

  有那音律之道,化作天花乱坠,仙音弥漫。

  有那符箓之道,化作亿万万道玄奥符文,于那虚空之中构建起了一座座精妙绝伦的先天道阵。

  更有那炼体之道,其肉身气血冲天而起,化作了一尊高达万丈的巍峨法相,于那云端之上演练着最为原始霸道的开天拳法!

  万千大道,于此刻齐齐轰鸣!

  其异象交相辉映,其道韵相互碰撞!

  整个蓬莱仙岛,于此刻彻底地化作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修行盛宴!

  其场面之壮观,其道法之繁多,竟是已经有了几分昔日那紫霄宫中,三千红尘客论道的意味!

  也正是在这万法齐鸣的鼎盛之时。

  那一直于上等席位闭目养神的阐教大弟子广成子,终于是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他看着眼前这虽是热闹非凡,却也终究是显得有几分驳杂不堪的万千异象,其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笑意之中,带着一丝源自圣人门徒的矜持与骄傲。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并未有半分的言语。

  只见其头顶庆云之上,一盏古朴金灯缓缓地升腾而起!

  那金灯方一出现,便已是于那虚空之中,洒下了亿万万缕如同羊脂白玉般的璀璨清光!

  那本是于仙岛上空相互争辉的万千散修异象,于这玉色清光的照耀之下,竟是于顷刻之间便已是黯淡了下去,再无半分的光彩!

  于那清光之中,一方充满了无上威严的森严景象,缓缓地演化而出!

  天道在上,其运有序!

  万物有别,清浊自分!

  更有那一尊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其伟岸神圣的天尊虚影,于那九天之上的玉虚宫内一闪而过,为那万千仙神,讲解着那“体天行道,顺天应人”的无上大道!

  阐教大道!

  其意便为'阐天述道'!

  此道一出,其位格之高,其法理之正。

  瞬间便已是将在场那九成九的散修异象,尽数地压制了下去!

  那玉虚正法的精妙与堂皇,瞬间便已是让在场的无数修士,看得心神摇曳,不能自已!

  尤其是那些自认跟脚不凡,心高气傲,不屑于与那寻常鳞甲羽毛的后天之辈为伍的散修大能,更是于此刻看得如痴如醉。

  于他们眼中此等堂皇正大,顺天应人的无上大道,方才是真正的玄门正宗!

  然与之相对的。

  那些跟脚平平,福缘浅薄,于这洪荒之中挣扎求存的散修。

  于这“万物有别,清浊自分”的森严大道之下,却是于那道心深处,感受到了一股压抑排斥!

  其脸上更是于此刻,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一丝不忿!

  也正是在这时,那早已是于一旁静静观望的弥勒,与那身旁面容枯瘦的药师道人,却是于此刻相视一笑。

  二人不再有半分的犹豫,竟是于那同一时间,缓缓地自那蒲团之上站起身来。

  其脑后,两道充满了无尽慈悲与寂灭之意的璀璨佛光,于此刻轰然亮起!

  “阿弥陀佛。”

  一声充满了无尽慈悲的浩瀚佛号,于此刻响彻了整座蓬莱仙岛。

  随后只见那两道佛光于那虚空之中相互交融。

  竟是于那阐教大道的对面,共同演化出了一方充满了无尽祥和安宁的西方极乐世界虚影!

  于那净土之中,黄金铺地,八宝为池,功德圣水于那池中微微荡漾。

  更有那亿万万朵功德金莲,于那净土的各处缓缓地绽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此方世界之内,无有那生老病死,无有那怨憎别离,亦无那弱肉强食的残酷杀伐。

  众生平等,万物和谐!

  更有那接引、准提二圣,坐于菩提树下,为那无量众生讲解无上妙法。

  其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充满了“普渡”、“解脱”与“大自在”的无上妙韵!

  西方极乐世界!

  相较于广成子那“高不可攀”、“非跟脚福德深厚者不可入”的玉虚大道。

  西方教这“不问出身,不重跟脚,人人皆可往生极乐,众生皆有佛性”的无上宏愿,其诱惑力无疑是更为致命!

  对于那些早已是道途无望,于这残酷洪荒之中挣扎求存的广大散修而言。

  眼前这方无有疾苦,众生平等的极乐世界,便是他们于这无尽的黑暗之中,所能看到的唯一大道。

  刹那之间,无数早已是道心蒙尘的散修,于亲眼目睹此等景象之后。

  其眼眸之中,瞬间便已是布满了难以抑制的狂热向往!

  甚至已是有那心智不坚者,于当场便已是涕泪横流,对着那方极乐世界的虚影,虔诚无比地叩拜了下去。

  口中更是不断地高呼着佛号,愿随二位尊者,同去西方,共证菩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