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西川,像是被扔进了火炉里。
刚过上午九点,太阳就已经烈得晃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灼热的气息,柏油路面被晒得发软,远处的建筑在热浪里扭曲成模糊的轮廓。
沈向东坐在黑色奥迪车里,车窗开着一条缝,带着热气的风灌进来,吹得他额角的汗珠子直往下掉。
“沈书记,您要不把空调开大点儿?”
司机赵凤军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沈向东,见他衬衫领口已经湿了一片,忍不住开口。
沈向东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不用,开太大了,一会儿下车温差大,容易感冒。”他转头看向窗外,锦城市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个撑着伞的路人,也都脚步匆匆,像是在躲避这灼人的阳光。
今天是他调研锦城市政法工作的第二天。
自从赵立斌被双规后,西川的官场经历了一场“大洗牌”,锦城市作为省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变化。
再加上之前田文俊的案子,沈向东干脆也建议省委对锦城的政法系统进行了调整。
新任锦城市政法委书记方秋水,是从市公安局局长任上升任的,也是沈向东亲自推荐的。
在田文俊的案子里,方秋水配合省公安厅查案,表现出了极强的原则性和执行力,沈向东信得过他。
车子稳稳地停在锦城市公安局门口。
方秋水早已等在门口,穿着一身藏蓝色的警服,额角冒着汗,看到沈向东下车,快步迎了上来:“沈书记,您可来了,外面太热了,快进里面凉快凉快。”
沈向东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刚上任,就别跟我客气了。走,带我去看看基层的兄弟们。”
走进公安局大厅,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
大厅里人来人往,有报案的群众,有出警回来的民警,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忙碌的神色。
沈向东没有去会议室,而是直接走向了刑侦支队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几名民警正围着一张桌子讨论案情,桌上摊着厚厚的案卷,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看到沈向东和方秋水进来,几人连忙站起来:“沈书记,方书记。”
“坐,都坐,别拘束。”
沈向东走到桌前,拿起一份案卷翻了翻:“这是哪个案子?”
“回沈书记,是上个月的一起电信诈骗案,涉及金额两百万,受害人有三十多个,我们正在追查资金流向。”
一名年轻的民警回答,脸上带着疲惫,却透着一股干劲。
沈向东点点头,手指在案卷上轻轻敲了敲:“电信诈骗案最容易伤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尽快查清楚,把钱追回来,给受害人一个交代。”
他看向几名民警,注意到他们眼里的红血丝,便开口问道:“最近是不是经常熬夜?”
“是啊沈书记,这案子时间紧,我们轮流盯了好几个通宵了。”
另一名民警笑着说道:“不过没关系,只要能破案,熬几天不算啥。”
沈向东心里一阵温热,他拍了拍那名民警的肩膀:“辛苦了,但是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方书记,市局要多关心基层干警的生活,该调休的调休,该补助的补助,不能让兄弟们寒了心。”
方秋水连忙点头:“您放心沈书记,我们已经安排了,等这个案子结了,就让他们轮休,还准备了高温补贴,保证让兄弟们安心工作。”
从公安局出来,太阳更烈了。
沈向东的衬衫已经湿了大半,贴在背上,黏糊糊的不舒服。
方秋水递过来一瓶冰水:“沈书记,您喝点水,歇会儿再去法院吧?”
沈向东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舒服了不少:“不用歇,趁着上午还有时间,赶紧去法院看看。”
车子朝着锦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驶去。
半路上,沈向东靠在后座上,闭上眼睛休息。脑海里闪过赵立斌案的进展。
一个月前,赵立斌被双规后,**专案组已经查出他挪用扶贫款超过一个亿,涉及全省四个县,还包庇了三个涉黑团伙,其中就包括张兴旺兄弟。
叶守政、赵立国等人也都已经认罪,案子很快就要移交司法机关了。
“沈书记,法院到了。”
秘书陈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向东睁开眼,看到法院门口的石狮子在烈日下泛着白光,显得格外威严。
………………
锦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里,正在审理一起涉黑案件。
沈向东和方秋水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坐在了旁听席的最后一排。
审判长穿着法袍,声音洪亮,控辩双方正在激烈辩论,被告人低着头,脸色苍白。
沈向东看着审判庭里的场景,心里感慨万千。
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在这样的审判庭里,看着一个个罪犯被绳之以法,那时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人间正义。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刑警,走到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位置,初心却从未改变。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看到沈向东,连忙走了过来:“沈书记,您怎么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我就是来看看,不打扰你们工作。”
沈向东笑着说道:“刚才这个案子,审理得很规范,控辩双方的意见都充分听取了,不错。”
审判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现在涉黑案件越来越复杂,有些证据很难固定,我们压力也挺大的。”
“我知道你们辛苦。”
沈向东的语气变得严肃:“但越是复杂,越要坚持依法审理,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相信法律,相信正义。”
离开法院,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方秋水请沈向东去法院食堂吃饭,食堂里人很多,都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和律师。
沈向东端着餐盘,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听他们聊工作上的事,偶尔插几句话,气氛轻松而融洽。
“沈书记,您尝尝这个辣子鸡,是我们食堂的招牌。”
旁边一位女法官笑着给沈向东夹了一块鸡肉。
沈向东尝了一口,辣得额头冒汗,却觉得格外香:“不错不错,比外面饭店做的还好吃。”
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一点,沈向东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锦城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的办公楼很安静,走廊里铺着地毯,脚步声被吸得干干净净。
检察长陪着沈向东走进了反贪局的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案卷,看到沈向东进来,都站起身打招呼。
“最近反贪工作进展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点?”
沈向东坐在沙发上,接过检察长递来的茶。
检察长叹了口气:“难点还是有的。有些贪腐分子很狡猾,把赃款转移到了国外,证据很难固定。而且现在的贪腐案件越来越隐蔽,很多都是通过空壳公司、关联交易来洗钱,查起来很费劲。”
沈向东点点头,手指在茶杯盖上轻轻摩挲:“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你们也别灰心,省检察院正在和公安、银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后查资金流向会更方便。另外,**这次查赵立斌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案卷,翻了翻说道:“这个案子是涉及扶贫款的?”
“是的沈书记,是锦城市的一个干部,挪用了十万扶贫款,我们正在审查起诉。”
一名检察官回答。
沈向东的眼神沉了沉:“扶贫款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哪怕是十万,也要严肃处理。一定要让那些想动扶贫款歪心思的人知道,伸手必被捉。”
从检察院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太阳依旧毒辣,沈向东的脸上晒得通红,额角的汗不停地往下掉。
方秋水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忍不住说:“沈书记,您都忙了一天了,要不先回去休息会儿?剩下的调研工作,我明天再向您汇报。”
沈向东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不用,调研就是要深入基层,走马观花可不行。走,回政法委办公室,我再看看你们的工作汇报。”
他这个人的性格一向如此,不仅仅雷厉风行,更重要的是,沈向东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在他看来,上行下效,身为领导如果喜欢搞虚的,下面的干部也会有样学样的。
六月的西川,像是被扔进了火炉里。
刚过上午九点,太阳就已经烈得晃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灼热的气息,柏油路面被晒得发软,远处的建筑在热浪里扭曲成模糊的轮廓。
沈向东坐在黑色奥迪车里,车窗开着一条缝,带着热气的风灌进来,吹得他额角的汗珠子直往下掉。
“沈书记,您要不把空调开大点儿?”
司机赵凤军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沈向东,见他衬衫领口已经湿了一片,忍不住开口。
沈向东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不用,开太大了,一会儿下车温差大,容易感冒。”他转头看向窗外,锦城市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个撑着伞的路人,也都脚步匆匆,像是在躲避这灼人的阳光。
今天是他调研锦城市政法工作的第二天。
自从赵立斌被双规后,西川的官场经历了一场“大洗牌”,锦城市作为省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变化。
再加上之前田文俊的案子,沈向东干脆也建议省委对锦城的政法系统进行了调整。
新任锦城市政法委书记方秋水,是从市公安局局长任上升任的,也是沈向东亲自推荐的。
在田文俊的案子里,方秋水配合省公安厅查案,表现出了极强的原则性和执行力,沈向东信得过他。
车子稳稳地停在锦城市公安局门口。
方秋水早已等在门口,穿着一身藏蓝色的警服,额角冒着汗,看到沈向东下车,快步迎了上来:“沈书记,您可来了,外面太热了,快进里面凉快凉快。”
沈向东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刚上任,就别跟我客气了。走,带我去看看基层的兄弟们。”
走进公安局大厅,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
大厅里人来人往,有报案的群众,有出警回来的民警,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忙碌的神色。
沈向东没有去会议室,而是直接走向了刑侦支队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几名民警正围着一张桌子讨论案情,桌上摊着厚厚的案卷,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看到沈向东和方秋水进来,几人连忙站起来:“沈书记,方书记。”
“坐,都坐,别拘束。”
沈向东走到桌前,拿起一份案卷翻了翻:“这是哪个案子?”
“回沈书记,是上个月的一起电信诈骗案,涉及金额两百万,受害人有三十多个,我们正在追查资金流向。”
一名年轻的民警回答,脸上带着疲惫,却透着一股干劲。
沈向东点点头,手指在案卷上轻轻敲了敲:“电信诈骗案最容易伤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尽快查清楚,把钱追回来,给受害人一个交代。”
他看向几名民警,注意到他们眼里的红血丝,便开口问道:“最近是不是经常熬夜?”
“是啊沈书记,这案子时间紧,我们轮流盯了好几个通宵了。”
另一名民警笑着说道:“不过没关系,只要能破案,熬几天不算啥。”
沈向东心里一阵温热,他拍了拍那名民警的肩膀:“辛苦了,但是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方书记,市局要多关心基层干警的生活,该调休的调休,该补助的补助,不能让兄弟们寒了心。”
方秋水连忙点头:“您放心沈书记,我们已经安排了,等这个案子结了,就让他们轮休,还准备了高温补贴,保证让兄弟们安心工作。”
从公安局出来,太阳更烈了。
沈向东的衬衫已经湿了大半,贴在背上,黏糊糊的不舒服。
方秋水递过来一瓶冰水:“沈书记,您喝点水,歇会儿再去法院吧?”
沈向东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舒服了不少:“不用歇,趁着上午还有时间,赶紧去法院看看。”
车子朝着锦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驶去。
半路上,沈向东靠在后座上,闭上眼睛休息。脑海里闪过赵立斌案的进展。
一个月前,赵立斌被双规后,**专案组已经查出他挪用扶贫款超过一个亿,涉及全省四个县,还包庇了三个涉黑团伙,其中就包括张兴旺兄弟。
叶守政、赵立国等人也都已经认罪,案子很快就要移交司法机关了。
“沈书记,法院到了。”
秘书陈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向东睁开眼,看到法院门口的石狮子在烈日下泛着白光,显得格外威严。
………………
锦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里,正在审理一起涉黑案件。
沈向东和方秋水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悄坐在了旁听席的最后一排。
审判长穿着法袍,声音洪亮,控辩双方正在激烈辩论,被告人低着头,脸色苍白。
沈向东看着审判庭里的场景,心里感慨万千。
他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在这样的审判庭里,看着一个个罪犯被绳之以法,那时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人间正义。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刑警,走到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位置,初心却从未改变。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看到沈向东,连忙走了过来:“沈书记,您怎么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我就是来看看,不打扰你们工作。”
沈向东笑着说道:“刚才这个案子,审理得很规范,控辩双方的意见都充分听取了,不错。”
审判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现在涉黑案件越来越复杂,有些证据很难固定,我们压力也挺大的。”
“我知道你们辛苦。”
沈向东的语气变得严肃:“但越是复杂,越要坚持依法审理,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相信法律,相信正义。”
离开法院,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方秋水请沈向东去法院食堂吃饭,食堂里人很多,都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和律师。
沈向东端着餐盘,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听他们聊工作上的事,偶尔插几句话,气氛轻松而融洽。
“沈书记,您尝尝这个辣子鸡,是我们食堂的招牌。”
旁边一位女法官笑着给沈向东夹了一块鸡肉。
沈向东尝了一口,辣得额头冒汗,却觉得格外香:“不错不错,比外面饭店做的还好吃。”
吃完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一点,沈向东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锦城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的办公楼很安静,走廊里铺着地毯,脚步声被吸得干干净净。
检察长陪着沈向东走进了反贪局的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案卷,看到沈向东进来,都站起身打招呼。
“最近反贪工作进展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点?”
沈向东坐在沙发上,接过检察长递来的茶。
检察长叹了口气:“难点还是有的。有些贪腐分子很狡猾,把赃款转移到了国外,证据很难固定。而且现在的贪腐案件越来越隐蔽,很多都是通过空壳公司、关联交易来洗钱,查起来很费劲。”
沈向东点点头,手指在茶杯盖上轻轻摩挲:“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你们也别灰心,省检察院正在和公安、银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后查资金流向会更方便。另外,**这次查赵立斌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案卷,翻了翻说道:“这个案子是涉及扶贫款的?”
“是的沈书记,是锦城市的一个干部,挪用了十万扶贫款,我们正在审查起诉。”
一名检察官回答。
沈向东的眼神沉了沉:“扶贫款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哪怕是十万,也要严肃处理。一定要让那些想动扶贫款歪心思的人知道,伸手必被捉。”
从检察院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太阳依旧毒辣,沈向东的脸上晒得通红,额角的汗不停地往下掉。
方秋水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忍不住说:“沈书记,您都忙了一天了,要不先回去休息会儿?剩下的调研工作,我明天再向您汇报。”
沈向东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不用,调研就是要深入基层,走马观花可不行。走,回政法委办公室,我再看看你们的工作汇报。”
他这个人的性格一向如此,不仅仅雷厉风行,更重要的是,沈向东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在他看来,上行下效,身为领导如果喜欢搞虚的,下面的干部也会有样学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