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点,沈向东回到了青风县的宾馆。
这家宾馆是县里最好的,被市里临时征用后,门口站着市局的民警,大厅里随处可见穿便装的侦查员和纪委干部,气氛严肃得像是战时指挥部。
沈向东的房间在六楼,朝南,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房间里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书桌上摊着几份卷宗,都是陈阳之前从县纪委拿回来的。
他脱下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径直走到书桌前,弯腰从抽屉里翻出南山乡扶贫款的卷宗。
那是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封面写着青风县南山乡扶贫款专项审计,边角已经被翻得有些卷了。
沈向东坐在椅子上,翻开卷宗,第一页就是扶贫款的发放清单。
他之前就看过这份单子,按照李政和的调查结果来看,整整四百五十万扶贫款,要么被挪用,要么被冒领。
而且,这仅仅是一年!
沈向东的目光在那几个数字上轻轻扫过,手指能感觉到纸张的粗糙,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似的。
这可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是用来修路、种庄稼、盖房子的,竟然被人这么明目张胆地贪了。
这帮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如果李政和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呢?
沈向东是警察出身的干部,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很多事情的看待,往往是从刑侦角度去分析的。
就好像现在,沈向东坐在那里,脑子里开始不停的思考起来。
李政和是个好干部,有勇气、有担当,却因为这份坚持,付出了全家的代价。
沈向东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梳理所有线索:李政和查扶贫款,发现四百五十万被挪用,主要嫌疑人是赵立国。
随后收到死亡威胁,继续调查,接着被灭门。
张兴旺被怀疑,却自首说自己没杀人,还爆出了死亡威胁的事。
赵立国作为扶贫款案的核心人物,却表现得“异常正常”。
“之前的方向错了。”
许久之后,沈向东睁开眼,低声自语道:“我们不该只盯着张兴旺,赵立国才是关键。”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街道。
街道上很热闹,老百姓的生活依旧,没人知道,这个小县城里藏着这么龌龊的事,更没人知道,一个正直的纪委书记,因为追查真相,永远失去了生命和家人。
沈向东掏出手机,又给省委书记胡长河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胡长河的声音带着疲惫,显然也在忙田文俊的案子:“青云同志,有进展了?”
“**,我可能要调整调查方向了。”
沈向东的声音沉稳,对胡长河解释道:“之前我们怀疑是张兴旺杀了李政和,但现在看来,张兴旺没有动机,反而南山乡的赵立国嫌疑更大。李政和查扶贫款的时候,收到过死亡威胁,而赵立国是扶贫款挪用案的第一责任人,而且他儿子的账户里,有三百万的不明资金,跟扶贫款有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胡长河沉重的声音:“你的意思是,赵立国为了掩盖扶贫款挪用的事,杀了李政和全家?”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很大。”
沈向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缓缓说道:“而且,我总觉得,这几百万扶贫款,不是赵立国一个人能贪的,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案子可能会牵扯出更多人,甚至……”
他没说下去,但胡长河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甚至可能牵扯到卢山市,乃至省里的干部。
毕竟如果仅仅是几百万的扶贫款被贪墨,其实不至于到直接杀掉李政和全家的地步。
换句话说,这件事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说不定,会把西川省捅个窟窿出来!
“不管牵扯到谁,都要查到底!”
胡长河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对沈向东沉声说道:“青云同志,你放手去查,省委给你撑腰。哪怕真的把西川捅个窟窿,也要把这些蛀虫挖出来,给李政和全家一个交代,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是,**。”
沈向东的心里一热,之前的顾虑瞬间消散了。
他知道,胡长河这句话,是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要知道这位**可是要离任的人,临走之前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事到如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必须要查清楚才好。
挂了电话,沈向东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那份卷宗,翻到赵立国的名字那一页,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他又想起张兴旺说的“被警察打死”,心里冷笑,赵立国要是真敢动他,那才是自寻死路。
这时,陈阳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盒饭:“沈书记,该吃饭了。谢总队长刚才发来消息,说已经安排好了人,开始查赵立国父子了。”
沈向东接过盒饭,却没吃,只是看着卷宗上的红圈,眼神坚定:“告诉谢俊文,查仔细点,哪怕是十年前的旧账,也要翻出来。我倒要看看,这青风县的天,到底能不能被这些蛀虫给遮住。”
陈阳看着他的侧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沈向东的轮廓格外清晰,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誓要查到底的决心。
他连忙点头:“是,我现在就给谢总队长打电话。”
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沈向东翻动卷宗的声音。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要穿透这厚厚的卷宗,直抵那隐藏在黑暗里的真相。
………………
转眼间,两天时间过去了。
青风县的暮色来得比省城早。
傍晚六点刚过,西边的天空就褪成了淡紫色,街边的路灯还没亮,只有几家小饭馆的霓虹灯早早闪起来,把湿漉漉的柏油路映得一片斑驳。
沈向东的房间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书桌上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打在摊开的卷宗上,把“南山乡扶贫款挪用案”几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陈阳轻手轻脚地敲了敲门:“沈书记,省纪委冯书记到了,在楼下停车场。”
沈向东猛地抬头,手里的钢笔在卷宗上顿了一下,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
他看了眼手表,六点十五分,比约定时间早了一刻钟,冯文生向来守时,这次提前,多半是心里急。
“知道了,你去接一下,从后门上来,别让人看见。”
沈向东对陈阳吩咐道。
“好。”
陈阳应声退下,脚步轻得像猫。
沈向东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
宾馆楼下的停车场里,一辆不起眼的黑色帕萨特正缓缓停下,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
很快,陈阳快步走过去,拉开车门,一个穿着深灰色夹克的身影弯腰下来。
果然是省纪委书记冯文生。
他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快步跟着陈阳往宾馆后门走,路过门口的保安时,还刻意侧了侧身,避开了保安的视线。
沈向东心里叹了口气。
冯文生作为省纪委书记,来一个县城竟然要如此隐蔽,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把散落在桌上的材料一一整理好:张兴旺的审讯记录、南山乡扶贫款的账目明细、青风县住建局的受贿名单,还有李政和收到死亡威胁的证词,都按顺序叠放在一起,最上面压了一支钢笔。
不到五分钟,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三短一长,两人约定的暗号。
沈向东走过去开门,冯文生刚好站在门口,还没等沈向东说话,就侧身挤了进来,反手把门关上,靠在门后长长舒了口气,摘下鸭舌帽,露出满是疲惫的脸。
“冯书记,辛苦了。”
沈向东递过一杯刚泡好的热茶,杯子是宾馆的普通白瓷杯,冒着热气,对冯文生说道:“田文俊的案子还没收尾,又让您跑这一趟。”
冯文生接过茶杯,双手捧着,指尖抵着温热的杯壁,眼神里带着血丝:“田文俊那边牵扯出三个副厅级干部,昨天刚双规了锦城发改委的主任,连夜审了半宿,早上五点就往这边赶。青风县这案子,比我预想的还棘手。”
他走到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的卷宗,拿起最上面的张兴旺审讯记录,翻了两页,眉头就皱了起来:“张兴旺说李政和查扶贫款时收到过死亡威胁?这条线索之前怎么没报上来?”
“是张兴旺自首时才说的,他手下的兄弟打听来的,之前县纪委那边没任何记录。”
沈向东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对冯文生说道:“我让谢俊文暗中查了南山乡的赵立国父子,目前还没发现异常,但这五百万扶贫款,四百五十万都没了踪影,李政和肯定是查到了关键人物,才被人灭口的。”
冯文生放下审讯记录,走到沙发旁坐下,身体往前倾了倾,声音压得很低:“你怀疑这背后有贪腐网络?”
“不是怀疑,是肯定。”
沈向东的眼神很沉,像窗外的夜色:“李政和只是个县纪委书记,要查的是扶贫款、住建局、还有张兴旺的行贿案,这三个案子看似不相关,但都牵扯到青风县的核心利益。他一死,三个案子都停了,这不是巧合。”
冯文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他心里的寒意。
他从事纪检工作二十多年,见过不少贪腐案,但敢对纪委书记下灭门狠手的,还是头一次。“你觉得这张网有多大?”
冯文生看着沈向东说道:“背后会不会牵扯到卢山市里?”
“恐怕不止。”
沈向东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青风县住建局卷宗,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您看,住建局局长王海涛,三年前从卢山市住建局调过来的,他在市里的时候,就跟南山乡的赵立国走得很近。而赵立国的儿子赵宏伟,在卢山市开了家建筑公司,去年接了市里的市政工程,发包方就是市住建局。”
冯文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备忘录,快速翻着:“我记得去年收到过一封匿名举报信,说卢山市市政工程有猫腻,招标过程不透明,但当时别的案子刚有眉目,我就让卢山市纪委先查,结果叶守政汇报说查无实据,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叶守政?”
沈向东心里一动,惊讶的问道:“就是卢山市纪委书记叶守政?”
“对,就是他。”
冯文生放下手机,身体靠在沙发上,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我来之前,特意翻了叶守政的档案,他和赵立国都是卢山市下辖的东和县人。”
沈向东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想起前两天在县纪委开会时叶守政的表现,当时他让叶守政把涉案人员控制起来,叶守政犹豫了半天,说“证据不足,怕打草惊蛇”。
当时他只觉得叶守政办事拖沓,现在想来,这根本不是拖沓,是故意隐瞒!
“您的意思是……叶守政可能跟赵立国他们是一伙的?”
沈向东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敢置信。
冯文生长叹一口气,点点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卢山的纪委系统,恐怕已经出了问题。李政和在青风县查案,一举一动都在叶守政的眼皮底下,他收到死亡威胁,叶守政不可能不知道。他要查扶贫款,叶守政只要稍微透点风声,赵立国他们就有防备。”
顿了顿。
他意味深长的说道:“甚至李政和的死,叶守政都可能知情。”
嘶!
沈向东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真的像冯文生猜测的那样,恐怕这西川省,真就要被自己捅出一个大窟窿来了。
一个市纪委书记涉嫌谋杀县纪委书记全家,这简直是耸人听闻的事情,绝对会引发轩然大波的!
下午三点,沈向东回到了青风县的宾馆。
这家宾馆是县里最好的,被市里临时征用后,门口站着市局的民警,大厅里随处可见穿便装的侦查员和纪委干部,气氛严肃得像是战时指挥部。
沈向东的房间在六楼,朝南,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房间里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书桌上摊着几份卷宗,都是陈阳之前从县纪委拿回来的。
他脱下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径直走到书桌前,弯腰从抽屉里翻出南山乡扶贫款的卷宗。
那是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封面写着青风县南山乡扶贫款专项审计,边角已经被翻得有些卷了。
沈向东坐在椅子上,翻开卷宗,第一页就是扶贫款的发放清单。
他之前就看过这份单子,按照李政和的调查结果来看,整整四百五十万扶贫款,要么被挪用,要么被冒领。
而且,这仅仅是一年!
沈向东的目光在那几个数字上轻轻扫过,手指能感觉到纸张的粗糙,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似的。
这可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是用来修路、种庄稼、盖房子的,竟然被人这么明目张胆地贪了。
这帮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如果李政和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呢?
沈向东是警察出身的干部,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很多事情的看待,往往是从刑侦角度去分析的。
就好像现在,沈向东坐在那里,脑子里开始不停的思考起来。
李政和是个好干部,有勇气、有担当,却因为这份坚持,付出了全家的代价。
沈向东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梳理所有线索:李政和查扶贫款,发现四百五十万被挪用,主要嫌疑人是赵立国。
随后收到死亡威胁,继续调查,接着被灭门。
张兴旺被怀疑,却自首说自己没杀人,还爆出了死亡威胁的事。
赵立国作为扶贫款案的核心人物,却表现得“异常正常”。
“之前的方向错了。”
许久之后,沈向东睁开眼,低声自语道:“我们不该只盯着张兴旺,赵立国才是关键。”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街道。
街道上很热闹,老百姓的生活依旧,没人知道,这个小县城里藏着这么龌龊的事,更没人知道,一个正直的纪委书记,因为追查真相,永远失去了生命和家人。
沈向东掏出手机,又给省委书记胡长河打了个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胡长河的声音带着疲惫,显然也在忙田文俊的案子:“青云同志,有进展了?”
“**,我可能要调整调查方向了。”
沈向东的声音沉稳,对胡长河解释道:“之前我们怀疑是张兴旺杀了李政和,但现在看来,张兴旺没有动机,反而南山乡的赵立国嫌疑更大。李政和查扶贫款的时候,收到过死亡威胁,而赵立国是扶贫款挪用案的第一责任人,而且他儿子的账户里,有三百万的不明资金,跟扶贫款有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胡长河沉重的声音:“你的意思是,赵立国为了掩盖扶贫款挪用的事,杀了李政和全家?”
“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性很大。”
沈向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缓缓说道:“而且,我总觉得,这几百万扶贫款,不是赵立国一个人能贪的,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案子可能会牵扯出更多人,甚至……”
他没说下去,但胡长河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甚至可能牵扯到卢山市,乃至省里的干部。
毕竟如果仅仅是几百万的扶贫款被贪墨,其实不至于到直接杀掉李政和全家的地步。
换句话说,这件事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说不定,会把西川省捅个窟窿出来!
“不管牵扯到谁,都要查到底!”
胡长河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对沈向东沉声说道:“青云同志,你放手去查,省委给你撑腰。哪怕真的把西川捅个窟窿,也要把这些蛀虫挖出来,给李政和全家一个交代,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是,**。”
沈向东的心里一热,之前的顾虑瞬间消散了。
他知道,胡长河这句话,是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要知道这位**可是要离任的人,临走之前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事到如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必须要查清楚才好。
挂了电话,沈向东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那份卷宗,翻到赵立国的名字那一页,用红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他又想起张兴旺说的“被警察打死”,心里冷笑,赵立国要是真敢动他,那才是自寻死路。
这时,陈阳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盒饭:“沈书记,该吃饭了。谢总队长刚才发来消息,说已经安排好了人,开始查赵立国父子了。”
沈向东接过盒饭,却没吃,只是看着卷宗上的红圈,眼神坚定:“告诉谢俊文,查仔细点,哪怕是十年前的旧账,也要翻出来。我倒要看看,这青风县的天,到底能不能被这些蛀虫给遮住。”
陈阳看着他的侧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沈向东的轮廓格外清晰,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誓要查到底的决心。
他连忙点头:“是,我现在就给谢总队长打电话。”
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沈向东翻动卷宗的声音。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要穿透这厚厚的卷宗,直抵那隐藏在黑暗里的真相。
………………
转眼间,两天时间过去了。
青风县的暮色来得比省城早。
傍晚六点刚过,西边的天空就褪成了淡紫色,街边的路灯还没亮,只有几家小饭馆的霓虹灯早早闪起来,把湿漉漉的柏油路映得一片斑驳。
沈向东的房间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书桌上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打在摊开的卷宗上,把“南山乡扶贫款挪用案”几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陈阳轻手轻脚地敲了敲门:“沈书记,省纪委冯书记到了,在楼下停车场。”
沈向东猛地抬头,手里的钢笔在卷宗上顿了一下,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
他看了眼手表,六点十五分,比约定时间早了一刻钟,冯文生向来守时,这次提前,多半是心里急。
“知道了,你去接一下,从后门上来,别让人看见。”
沈向东对陈阳吩咐道。
“好。”
陈阳应声退下,脚步轻得像猫。
沈向东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
宾馆楼下的停车场里,一辆不起眼的黑色帕萨特正缓缓停下,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
很快,陈阳快步走过去,拉开车门,一个穿着深灰色夹克的身影弯腰下来。
果然是省纪委书记冯文生。
他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快步跟着陈阳往宾馆后门走,路过门口的保安时,还刻意侧了侧身,避开了保安的视线。
沈向东心里叹了口气。
冯文生作为省纪委书记,来一个县城竟然要如此隐蔽,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把散落在桌上的材料一一整理好:张兴旺的审讯记录、南山乡扶贫款的账目明细、青风县住建局的受贿名单,还有李政和收到死亡威胁的证词,都按顺序叠放在一起,最上面压了一支钢笔。
不到五分钟,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三短一长,两人约定的暗号。
沈向东走过去开门,冯文生刚好站在门口,还没等沈向东说话,就侧身挤了进来,反手把门关上,靠在门后长长舒了口气,摘下鸭舌帽,露出满是疲惫的脸。
“冯书记,辛苦了。”
沈向东递过一杯刚泡好的热茶,杯子是宾馆的普通白瓷杯,冒着热气,对冯文生说道:“田文俊的案子还没收尾,又让您跑这一趟。”
冯文生接过茶杯,双手捧着,指尖抵着温热的杯壁,眼神里带着血丝:“田文俊那边牵扯出三个副厅级干部,昨天刚双规了锦城发改委的主任,连夜审了半宿,早上五点就往这边赶。青风县这案子,比我预想的还棘手。”
他走到书桌前,目光扫过桌上的卷宗,拿起最上面的张兴旺审讯记录,翻了两页,眉头就皱了起来:“张兴旺说李政和查扶贫款时收到过死亡威胁?这条线索之前怎么没报上来?”
“是张兴旺自首时才说的,他手下的兄弟打听来的,之前县纪委那边没任何记录。”
沈向东坐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对冯文生说道:“我让谢俊文暗中查了南山乡的赵立国父子,目前还没发现异常,但这五百万扶贫款,四百五十万都没了踪影,李政和肯定是查到了关键人物,才被人灭口的。”
冯文生放下审讯记录,走到沙发旁坐下,身体往前倾了倾,声音压得很低:“你怀疑这背后有贪腐网络?”
“不是怀疑,是肯定。”
沈向东的眼神很沉,像窗外的夜色:“李政和只是个县纪委书记,要查的是扶贫款、住建局、还有张兴旺的行贿案,这三个案子看似不相关,但都牵扯到青风县的核心利益。他一死,三个案子都停了,这不是巧合。”
冯文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他心里的寒意。
他从事纪检工作二十多年,见过不少贪腐案,但敢对纪委书记下灭门狠手的,还是头一次。“你觉得这张网有多大?”
冯文生看着沈向东说道:“背后会不会牵扯到卢山市里?”
“恐怕不止。”
沈向东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青风县住建局卷宗,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您看,住建局局长王海涛,三年前从卢山市住建局调过来的,他在市里的时候,就跟南山乡的赵立国走得很近。而赵立国的儿子赵宏伟,在卢山市开了家建筑公司,去年接了市里的市政工程,发包方就是市住建局。”
冯文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备忘录,快速翻着:“我记得去年收到过一封匿名举报信,说卢山市市政工程有猫腻,招标过程不透明,但当时别的案子刚有眉目,我就让卢山市纪委先查,结果叶守政汇报说查无实据,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叶守政?”
沈向东心里一动,惊讶的问道:“就是卢山市纪委书记叶守政?”
“对,就是他。”
冯文生放下手机,身体靠在沙发上,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我来之前,特意翻了叶守政的档案,他和赵立国都是卢山市下辖的东和县人。”
沈向东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想起前两天在县纪委开会时叶守政的表现,当时他让叶守政把涉案人员控制起来,叶守政犹豫了半天,说“证据不足,怕打草惊蛇”。
当时他只觉得叶守政办事拖沓,现在想来,这根本不是拖沓,是故意隐瞒!
“您的意思是……叶守政可能跟赵立国他们是一伙的?”
沈向东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敢置信。
冯文生长叹一口气,点点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卢山的纪委系统,恐怕已经出了问题。李政和在青风县查案,一举一动都在叶守政的眼皮底下,他收到死亡威胁,叶守政不可能不知道。他要查扶贫款,叶守政只要稍微透点风声,赵立国他们就有防备。”
顿了顿。
他意味深长的说道:“甚至李政和的死,叶守政都可能知情。”
嘶!
沈向东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真的像冯文生猜测的那样,恐怕这西川省,真就要被自己捅出一个大窟窿来了。
一个市纪委书记涉嫌谋杀县纪委书记全家,这简直是耸人听闻的事情,绝对会引发轩然大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