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四章 你怎么会懂这些?
江之洐眸色一深:“那你打算找哪位老师?”
“傅学林,傅教授。”
乔瑾答道,“他是我父母的挚友,现在主持着最重要的几个国家级项目。只有回到他的团队,我才能接触到核心资料,也有机会重启我父母当年的项目。”
在乔瑾说出“傅学林”这个名字时,江之洐端着水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收紧了一下。
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的情绪,但他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的温和。
“过去的事,无论美好还是伤痛,都让它过去。既然你已经做了决定,就勇敢地往前走。”
他看着她,眼神专注而深沉,“我会在你身边,成为你最坚实的支持者。”
空气中仿佛有无声的电波在流动,温暖而暧昧。
但江之洐只是抬手,轻轻拂开她额前一缕散乱的发丝,动作克制而温柔。
“很晚了,睡吧我在你旁边守着。”他低声道。
乔瑾因为今天的遭遇早就已经身心俱疲,终于抵不住困意,沉沉睡着。
江之洐为她掖好毯角,调暗了灯光静静凝视了她片刻,才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第三天,乔瑾带着几分忐忑和坚定,去拜访了傅学林。
当年她为感情放弃科研,不顾老师的挽留而自毁前程,让老师气的整整三年都没肯再见自己。
如今再见到老师,乔瑾没有辩解,只是诚恳地承认错误。
并拿出了自己这些年来并未完全丢下专业和持续跟进研究的证明。
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而执着的学生,傅学林严厉的神色最终缓和了下来。
他叹了口气:“你这丫头总算还没糊涂到底,想回我的研究所可以,但是规矩不能坏,参加统一准入考试,凭真本事进来!只要你能通过,我手上正好有一个顶级的国家级研发项目,你可以加入。”
乔瑾心中一喜,连忙答应。
傅学林又补充道:“而且,你有个师哥,前段时间刚从国外回来,也会加入这个项目组。他在国外的研究成果非常亮眼,有他加入,项目进展应该能加快不少。”
师哥?
乔瑾有些疑惑,能让眼高于顶的傅老师给出这么高评价的师哥,会是谁?
印象里,傅老师门下在国外发展的师兄师姐虽然不少。
但似乎没有哪位是近期回国,并且成就高到能让老师如此推崇的。
“老师,您说的是哪位师哥啊?”乔瑾好奇地问道。
傅教授却卖了个关子,摆摆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先把考试准备好!资料拿去!”
乔瑾只好按下好奇,接过厚厚的复习资料,向老师道别后离开了研究所。
走在研究所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乔瑾抱着资料,正思考着考试内容,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不远处实验楼的拐角,一个挺拔修长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下意识地驻足凝望,但那个身影已经消失在楼宇的阴影之中,仿佛只是她的错觉。
那个背影的轮廓、走路的姿态,甚至那一闪而过的侧脸线条都太像江之洐了!
可江之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此刻不是应该在楚氏集团,忙着应对那些焦头烂额的事务。
巩固他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地位吗?
这地方是国家级电子科技研究所,有着最高的安保级别,如果不是内部人员是绝对进不来的。
一股强烈的探究欲,驱使着她抬脚追了过去。
高跟鞋敲击在光洁的石板路上,发出清脆急促的声响。
乔瑾绕过那片茂密的冬青丛,快步走到实验楼的拐角处,视线看去却发现空无一人。
长长的走廊寂静无声,只有尽头安全出口的绿色指示牌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两旁的实验室门紧闭着,没有任何刚刚有人经过的痕迹。
乔瑾微微喘着气,站在原地,眉头紧锁。是错觉吗?
难道是因为自己最近压力太大,精神紧张,所以看花了眼?
乔瑾摇了摇头,试图甩开这些纷乱的思绪。
也许真的只是巧合。
她之前也调查过江之衍的背景,一个在国外大学差点难以毕业的人,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也许刚刚那个人只是一个身形相似的研究员罢了。
回到住所,乔瑾犹豫了片刻,还是拿起手机,拨通了江之洐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是在某个办公场合。
“喂?金主姐姐,有事?”
江之洐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处理公务时的惯常语调,听起来并无异常。
乔瑾稳住心神,用尽量随意的口吻问道:“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那边情况怎么样?楚陌安没再找麻烦吧?”
“暂时没有。他现在自顾不暇,没空来招惹我。”
江之洐回答得很快,语气自然,“我正在公司看几个项目的报表,怎么了?你那边有什么事吗?”
听到他明确地说在公司,乔瑾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微放松了些。
“没事,就是随口问问。你忙吧,我不打扰你了。”
挂断电话,她长长吁了口气。
看来真是自己想多了。
她将那份莫名的熟悉感归咎于最近接连发生的事件带来的精神疲劳,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怀中那摞沉甸甸的复习资料上。
晚上,当江之洐提着还冒着热气的食盒开门进来时,乔瑾还准备考试,对周遭的一切浑然未觉。
连他开门的声音都没听到。
“这么用功?饭都不吃了?”
江之洐将食盒放在餐桌上,走到她身边,俯身看向她摊开在茶几上的资料。
乔瑾这才猛地回神,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啊?你回来了?几点了?”
“快九点了。”
江之洐指了指餐桌,“先吃饭,脑子需要能量补充。”
乔瑾点点头,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
江之衍无意中扫了一眼乔瑾摊在桌子上的资料。
空白的纸上写满了思路,但是始终没有明确的结论,这是目前这个论题中核心的理论难点,许多研究员都未必能理解透。
乔瑾神了个懒腰,视线顺着江之衍看了过去,随口抱怨了一下,“毕竟也是很久没实战过,现在很多新的理论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
她并没指望江之洐能给出什么建议。
然而,江之洐一边给她夹菜,一边看似随意地接话,精准地点出了那几个难点的核心矛盾所在。
甚至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其中两个关键模型的构建逻辑和潜在缺陷。
乔瑾拿着筷子的手顿住了、
她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江之洐。
眼中充满了惊讶:“你……你怎么会懂这些?这可是非常专业的科技领域的前沿数据!”
第三十四章 你怎么会懂这些?
江之洐眸色一深:“那你打算找哪位老师?”
“傅学林,傅教授。”
乔瑾答道,“他是我父母的挚友,现在主持着最重要的几个国家级项目。只有回到他的团队,我才能接触到核心资料,也有机会重启我父母当年的项目。”
在乔瑾说出“傅学林”这个名字时,江之洐端着水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收紧了一下。
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的情绪,但他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的温和。
“过去的事,无论美好还是伤痛,都让它过去。既然你已经做了决定,就勇敢地往前走。”
他看着她,眼神专注而深沉,“我会在你身边,成为你最坚实的支持者。”
空气中仿佛有无声的电波在流动,温暖而暧昧。
但江之洐只是抬手,轻轻拂开她额前一缕散乱的发丝,动作克制而温柔。
“很晚了,睡吧我在你旁边守着。”他低声道。
乔瑾因为今天的遭遇早就已经身心俱疲,终于抵不住困意,沉沉睡着。
江之洐为她掖好毯角,调暗了灯光静静凝视了她片刻,才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第三天,乔瑾带着几分忐忑和坚定,去拜访了傅学林。
当年她为感情放弃科研,不顾老师的挽留而自毁前程,让老师气的整整三年都没肯再见自己。
如今再见到老师,乔瑾没有辩解,只是诚恳地承认错误。
并拿出了自己这些年来并未完全丢下专业和持续跟进研究的证明。
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而执着的学生,傅学林严厉的神色最终缓和了下来。
他叹了口气:“你这丫头总算还没糊涂到底,想回我的研究所可以,但是规矩不能坏,参加统一准入考试,凭真本事进来!只要你能通过,我手上正好有一个顶级的国家级研发项目,你可以加入。”
乔瑾心中一喜,连忙答应。
傅学林又补充道:“而且,你有个师哥,前段时间刚从国外回来,也会加入这个项目组。他在国外的研究成果非常亮眼,有他加入,项目进展应该能加快不少。”
师哥?
乔瑾有些疑惑,能让眼高于顶的傅老师给出这么高评价的师哥,会是谁?
印象里,傅老师门下在国外发展的师兄师姐虽然不少。
但似乎没有哪位是近期回国,并且成就高到能让老师如此推崇的。
“老师,您说的是哪位师哥啊?”乔瑾好奇地问道。
傅教授却卖了个关子,摆摆手:“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先把考试准备好!资料拿去!”
乔瑾只好按下好奇,接过厚厚的复习资料,向老师道别后离开了研究所。
走在研究所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乔瑾抱着资料,正思考着考试内容,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不远处实验楼的拐角,一个挺拔修长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下意识地驻足凝望,但那个身影已经消失在楼宇的阴影之中,仿佛只是她的错觉。
那个背影的轮廓、走路的姿态,甚至那一闪而过的侧脸线条都太像江之洐了!
可江之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此刻不是应该在楚氏集团,忙着应对那些焦头烂额的事务。
巩固他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地位吗?
这地方是国家级电子科技研究所,有着最高的安保级别,如果不是内部人员是绝对进不来的。
一股强烈的探究欲,驱使着她抬脚追了过去。
高跟鞋敲击在光洁的石板路上,发出清脆急促的声响。
乔瑾绕过那片茂密的冬青丛,快步走到实验楼的拐角处,视线看去却发现空无一人。
长长的走廊寂静无声,只有尽头安全出口的绿色指示牌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两旁的实验室门紧闭着,没有任何刚刚有人经过的痕迹。
乔瑾微微喘着气,站在原地,眉头紧锁。是错觉吗?
难道是因为自己最近压力太大,精神紧张,所以看花了眼?
乔瑾摇了摇头,试图甩开这些纷乱的思绪。
也许真的只是巧合。
她之前也调查过江之衍的背景,一个在国外大学差点难以毕业的人,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也许刚刚那个人只是一个身形相似的研究员罢了。
回到住所,乔瑾犹豫了片刻,还是拿起手机,拨通了江之洐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是在某个办公场合。
“喂?金主姐姐,有事?”
江之洐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处理公务时的惯常语调,听起来并无异常。
乔瑾稳住心神,用尽量随意的口吻问道:“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那边情况怎么样?楚陌安没再找麻烦吧?”
“暂时没有。他现在自顾不暇,没空来招惹我。”
江之洐回答得很快,语气自然,“我正在公司看几个项目的报表,怎么了?你那边有什么事吗?”
听到他明确地说在公司,乔瑾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微放松了些。
“没事,就是随口问问。你忙吧,我不打扰你了。”
挂断电话,她长长吁了口气。
看来真是自己想多了。
她将那份莫名的熟悉感归咎于最近接连发生的事件带来的精神疲劳,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怀中那摞沉甸甸的复习资料上。
晚上,当江之洐提着还冒着热气的食盒开门进来时,乔瑾还准备考试,对周遭的一切浑然未觉。
连他开门的声音都没听到。
“这么用功?饭都不吃了?”
江之洐将食盒放在餐桌上,走到她身边,俯身看向她摊开在茶几上的资料。
乔瑾这才猛地回神,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啊?你回来了?几点了?”
“快九点了。”
江之洐指了指餐桌,“先吃饭,脑子需要能量补充。”
乔瑾点点头,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
江之衍无意中扫了一眼乔瑾摊在桌子上的资料。
空白的纸上写满了思路,但是始终没有明确的结论,这是目前这个论题中核心的理论难点,许多研究员都未必能理解透。
乔瑾神了个懒腰,视线顺着江之衍看了过去,随口抱怨了一下,“毕竟也是很久没实战过,现在很多新的理论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
她并没指望江之洐能给出什么建议。
然而,江之洐一边给她夹菜,一边看似随意地接话,精准地点出了那几个难点的核心矛盾所在。
甚至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其中两个关键模型的构建逻辑和潜在缺陷。
乔瑾拿着筷子的手顿住了、
她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江之洐。
眼中充满了惊讶:“你……你怎么会懂这些?这可是非常专业的科技领域的前沿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