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青山还是把钱收了,心里盘算着这二百块能给家里添不少东西。

  第二天一早,江春就催着刘青山进城,虎骨虎皮这些东西放久了会掉价。

  “先去县医院找那个王主任。”

  刘青山带路,两人拉着板车,上面放着用油布包好的虎骨。

  县医院采购科在三楼,王主任正在办公室喝茶,看见刘青山进来就站起来了。

  “青山兄弟,货带来了?”

  王主任四十来岁,戴着眼镜,一看就是文化人。

  江春把油布打开,五十斤虎骨摆在桌上,每根都白得发亮。

  王主任拿起一根仔细端详,越看眼睛越亮。

  “这成色,比我预想的好太多了。”

  他又拿起另一根,用手指敲了敲,声音清脆。

  “这骨密度,少说也是十年以上的成年虎。”

  旁边的护士长也凑过来看,她是懂药材的。

  “王主任,这虎骨品相确实极品,咱们医院收藏的那几根都比不上。”

  王主任放下虎骨,推了推眼镜。

  “江兄弟,说实话,这批货超出我的预期。”

  江春心里有数,这是要加价的节奏。

  “原本说好一千二,但这品质值得更高的价。”

  王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个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

  “这样,我给你一千五,这是我能做主的最高价了。”

  刘青山在旁边差点叫出声,比说好的多了三百块。

  江春却很平静,他知道这虎骨确实是上品。

  “王主任爽快,就这个价。”

  王主任立刻让会计开票,现金当场点清。

  临走的时候,王主任拉住江春。

  “江兄弟,以后有这种好货,一定先考虑我们医院。”

  他压低声音。

  “我还认识省城的几个大医院采购,价格能给到更高。”

  江春点点头,这是结交了个好关系。

  出了医院,刘青山还在激动。

  “一下子多了三百,这王主任真够意思。”

  江春把钱收好。

  “走,去济世堂。”

  济世堂是县城最大的药铺,三层楼的铺面,门脸比医院还气派。

  老板姓钱,五十多岁,是县里有名的富商。

  钱老板正在柜台后面拨算盘,看见有人进来抬眼瞧了瞧。

  “两位买药?”

  刘青山上前搭话。

  “钱老板,我们是来卖虎鞭的,之前说好的。”

  钱老板一听虎鞭,立马从柜台后面走出来。

  “货呢?”

  江春把用酒泡着的虎鞭拿出来,玻璃瓶里的虎鞭有小臂那么长。

  钱老板接过瓶子,对着光看了看。

  “这个头,少说也是四百斤的大虎。”

  他打开瓶盖闻了闻。

  “用的还是陈年老酒,小兄弟懂行啊。”

  旁边的伙计也凑过来。

  “掌柜的,这虎鞭成色真不错,比上个月收的那根强多了。”

  钱老板把瓶子放在柜台上,眯着眼睛思考。

  “原本说的三百五,但这品相配不上这个价。”

  刘青山心里一紧,难道要压价?

  钱老板接着说。

  “这样的货,我给四百五,不能再少了。”

  又涨了一百,刘青山都懵了。

  江春倒是明白,好东西自然有好价钱。

  “而且,”

  钱老板又开口了。

  “江兄弟是打虎英雄,为民除害,我钱某人最佩服这种人。”

  他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锦盒。

  “这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百年人参一支,送给江兄弟。”

  百年人参,市面上少说值两百块。

  江春想推辞,钱老板摆手。

  “江兄弟别客气,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往。”

  这种人情江春记在心里了。

  出了济世堂,刘青山抱着那个锦盒,手都在抖。

  “这一趟又多赚了一百,还白得一根人参。”

  江春算了算时间,还早。

  “去百草堂。”

  百草堂的掌柜姓李,是个精明的生意人。

  看见江春拿来的虎皮和虎胆,眼睛都直了。

  “这虎皮,毛色真漂亮。”

  他摸着虎皮上的条纹。

  “黑黄分明,没有一点杂色,这是极品中的极品。”

  李掌柜又看了看虎胆。

  “个头也大,少见的好货。”

  他站起来,在屋里转了两圈。

  “江兄弟,原本说好五百块全收。”

  刘青山的心又提起来了。

  “但我改主意了。”

  李掌柜走到江春面前。

  “这虎皮我想留着做传家宝,值得出更高的价。”

  他伸出六个手指。

  “六百,虎皮虎胆我全要了。”

  又涨了一百。

  李掌柜看江春不说话,以为嫌少。

  “江兄弟要是觉得不够,我再加五十,六百五。”

  江春这才开口。

  “李掌柜大气,就这个价。”

  李掌柜松了口气,他是真怕江春不卖。

  这种品相的虎皮,错过了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第二张。

  “江兄弟,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掌柜搓着手。

  “我有个朋友在省城开药材行,专收稀罕货。”

  他拿出一张名片。

  “这是他的地址,江兄弟要是有好东西,可以去找他。”

  又是一条人脉。

  三家跑下来,原本两千零五十的东西,卖了两千六百五。

  加上梁大贵的三百,一共两千九百五。

  刘青山算了好几遍,生怕算错了。

  “江春兄弟,咱们这是走了什么运,每家都加价。”

  江春心里明白,一是货好,二是这些商人都想结交他。

  打虎英雄的名头,在县里还是很管用的。

  “走,去建材市场。”

  刘青山愣了。

  “现在就去买建材?”

  “对,有钱就得花,免得夜长梦多。”

  县城建材市场在南郊,各种木料砖瓦堆得像山一样。

  江春找到最大的一家木材行。

  老板姓赵,看见江春这么年轻,以为是来打听价格的。

  “小兄弟,盖房子?”

  “对,盖两个院子。”

  赵老板眼睛一亮,两个院子可是大生意。

  “要什么料子?”

  江春指着院子里那些上好的杉木。

  “就要那种,够盖两个院子的。”

  赵老板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进口杉木,一根就要十块钱。

  两个院子少说也要一百根。

  “小兄弟,这可不便宜,一千块打底。”

  江春从包里掏出一沓钱。

  “先付五百定金,明天送到红星村。”

  赵老板看见真金白银,态度立马不一样了。

  “没问题,明天一早就送。”

  江春又去了砖瓦厂,青砖要了两万块,琉璃瓦要了三千片。

  老板都看傻了,这是要盖宫殿吗?

  “小兄弟真是大手笔,这些砖瓦就要四百块。”

  江春又掏钱,痛快地付了定金。

  石灰,水泥,钢筋,门窗,江春挨个采购。

  每到一家,老板都被他的手笔震住。

  别人盖房子扣扣索索,他是要最好的,钱不是问题。

  刘青山跟在后面,腿都软了。

  短短两个小时,江春就花出去一千八百块。

  “江春兄弟,你真要盖那么大的房子?”

  江春拉着刘青山到一边。

  “不光是房子大,还要盖得好。”

  他看着刘青山:“刘队长,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咱俩家关系这么好,干脆搬到一起住。”

  “搬一起?那怎么行,各家有各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