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采萍有些心动,但还是摇头说:“去海市就算了,车票也不便宜。”
江红兵说:“这算什么,我们难得享到儿女福,也该对自己好一点。”
王采萍想到小五,笑容又没了,“收了那么高的彩礼,以后想给小五出头都难。”
江红兵实话实说:“不收彩礼也出不了头,顾家的门第就是不是我们能高攀的。”他见妻子神色怏怏,叹了一口气,“顾维那么高的身份,还愿意叫我们爸妈,陪我们吃饭,还想着给小三、小四找工作,就说明他对小五是真心的。
他家条件又这么好,小五以后日子也不会难过。姑娘家总要结婚的,难道找个门当户对就不怕受委屈了?你家条件比我家好那么多,你不是照样受委屈?一样都是嫁人,还不如嫁个愿意给她花钱的。”
江红兵一番话,让王采萍哭笑不得,“你怎么连自己都骂上了?”她也没觉得自己受太多委屈,顶多就是公婆不喜欢,可她自结婚后就没跟公婆住一起。
丈夫虽然孝顺爹娘,但也顶多只委屈孩子,不委屈自己,她家那几个小崽子要不拳头大、要不心眼多,看着大房、三房占了不少便宜,但她不用伺候公婆啊!
江红兵笑了笑,“我这是实话实说。”他顿了顿,“我们拿了那么多钱,顾维也给小三、小四解决了工作,日后老二有什么事就自己解决,不许再去找小五。”
顾维愿意给他们家这么多钱,是看在小五面子上,他们也不能得寸进尺,否则最后一点兄妹情分都没了。他轻轻叹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小五跟几个兄弟就是不亲近,这是她亲兄弟啊。
王采萍点头:“那肯定的。”
夫妻商量了一会,关灯睡了。江二跟江二嫂看着二十张大团结和自行车票,几乎一夜没睡好,第二天醒来两人精神都恹恹的,王采萍奇怪地问:“你们怎么了?”
不是给他们钱买自行车了吗?怎么还这个样子?她从柜子里取出了榨菜、腐乳和咸鸭蛋,有了一千元的彩礼,她底气也足了,也不再吃上面苛刻太过了。
江暖对着空着的蛋壳敲了敲,把碎掉的蛋壳剥掉,用筷子轻轻一戳,透亮的黄油就流了出来,又挑了几筷子微微泛青的蛋白,就露出里面微沙油润的蛋黄,她笑眯眯地都挑在泡饭上,一口饭一口蛋,吃得满足无比。
江二嫂跟江二哥互视一眼,两人小声说:“妈,自行车我们不买了。”
“不买了?”王采萍忍不住瞄了一眼淡定吃早饭的女儿,还真是被这丫头说中了。
江二嫂说:“反正我走过去也没多少路,要是天气不好,就让老二人送我。”
王采萍道:“钱和票给了你们,就由你们来作主怎么花,我跟你爹都不管。”
江二嫂连连点头,“妈你放心,我跟老二以后一定孝顺你!”贰佰元呢!他们要攒好几年才能攒这么多,哪里舍得一下花出去?
江暖等众人走后,才笑嘻嘻地说:“姆妈,怎么样?我说东西都送不出去吧!”
王采萍嗔道:“你怎么能让小顾拿那么多钱出来?”
江暖不以为然,“这钱是给你们养老的,你们收着,有机会就多买几套房子,如果观前石路有铺子,也最好买下来。”
哪怕在房地产相对低迷的后世,观前石路也是苏城主要商圈之一,不愁有人租房,只是这种大商圈的房子向来在固定范围流通,普通人未必能买到。
王采萍错愕道:“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江暖说:“你那么多儿子,难道以后都住一起?你不成保姆了?伺候了我爸不算,还有以后伺候孙子?”
王采萍不以为然:“谁养的谁带,跟我有什么关系?”
江暖说:“你现在有工作可以不带,等后面小六、小七结婚时,你都退休了,还能不带?带了小六、小七,老二、老三的孩子你能不管?就算不管孩子,将来退休后,你不要在家做家务?不要照顾一家子吃喝拉撒?”
王采萍听得头皮都麻了,“我退休了也能干活!”
江暖听得笑了,“那更好了,你的退休金加干活后的工资,正好补贴儿子儿媳,老人不帮忙养家,难道让儿子孙子吃苦?”
王采萍听得目瞪口呆,半晌后恼羞成怒,“你是故意气我吧!”
江暖嘴角微哂,“我哪里气你了?你看看爷奶,再看看阿婆,他们不是这样吗?”江老头、江老太只是对他们不好,对长子、幼子那是掏心掏肺地扶持。
王采萍嘴角张了张,想说你阿婆不一样,但想想姆妈替自己养大了小五,家里这些年能过得那么宽裕,也是她时不时补贴,姆妈年轻时就能干,她哪有姆**本事!
“所以我要给儿子买四套房子?”王采萍想到这里,就觉得透不过气来,她是不是儿子生太多了?
江暖谆谆善诱:“你多买几套房子,这套房子以后就给老二他们,你跟爸搬出去住一套,剩下的租出去,租金攒在自己手里,将来几个孩子谁孝顺你,你就补贴谁,四个儿子一起竞争,保管一个比一个孝顺!”
王采萍狐疑看着女儿,总觉得她在胡说八道,但想到她对江红笔、老二夫妻的判断,又觉得女儿说得对,“你爹不会答应的。”
江暖轻笑一声,“他不答应就瞒着,我们自己买房子养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没人指手画脚,多舒服!以后阿婆给的钱,你就自己留着,我这点嫁妆怎么也够补贴家里了。”
王采萍想了想,“行!”她这辈子没什么脑子,但运气好,有个聪明的养母,又生了一个聪明的女儿。
江暖把自己给王采萍洗脑的事,跟阿婆和顾含章说了,两人哭笑不得,江暖蹭在阿婆怀里,“我爹那个人,恨不得所有东西都给江老二,他愿意当长工无所谓,别拉着我姆妈就行。”
顾老太太温声说:“这事要慢慢来,急不得。”采萍大半辈子都围绕爱人孩子,想让她马上转变想法是不可能的,她顿了顿,哼笑一声,“现在你二嫂还没孩子,家里不会有太大矛盾,等有了孩子事情就多了,到时候你姆妈不信也要信!”
王采萍有些心动,但还是摇头说:“去海市就算了,车票也不便宜。”
江红兵说:“这算什么,我们难得享到儿女福,也该对自己好一点。”
王采萍想到小五,笑容又没了,“收了那么高的彩礼,以后想给小五出头都难。”
江红兵实话实说:“不收彩礼也出不了头,顾家的门第就是不是我们能高攀的。”他见妻子神色怏怏,叹了一口气,“顾维那么高的身份,还愿意叫我们爸妈,陪我们吃饭,还想着给小三、小四找工作,就说明他对小五是真心的。
他家条件又这么好,小五以后日子也不会难过。姑娘家总要结婚的,难道找个门当户对就不怕受委屈了?你家条件比我家好那么多,你不是照样受委屈?一样都是嫁人,还不如嫁个愿意给她花钱的。”
江红兵一番话,让王采萍哭笑不得,“你怎么连自己都骂上了?”她也没觉得自己受太多委屈,顶多就是公婆不喜欢,可她自结婚后就没跟公婆住一起。
丈夫虽然孝顺爹娘,但也顶多只委屈孩子,不委屈自己,她家那几个小崽子要不拳头大、要不心眼多,看着大房、三房占了不少便宜,但她不用伺候公婆啊!
江红兵笑了笑,“我这是实话实说。”他顿了顿,“我们拿了那么多钱,顾维也给小三、小四解决了工作,日后老二有什么事就自己解决,不许再去找小五。”
顾维愿意给他们家这么多钱,是看在小五面子上,他们也不能得寸进尺,否则最后一点兄妹情分都没了。他轻轻叹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小五跟几个兄弟就是不亲近,这是她亲兄弟啊。
王采萍点头:“那肯定的。”
夫妻商量了一会,关灯睡了。江二跟江二嫂看着二十张大团结和自行车票,几乎一夜没睡好,第二天醒来两人精神都恹恹的,王采萍奇怪地问:“你们怎么了?”
不是给他们钱买自行车了吗?怎么还这个样子?她从柜子里取出了榨菜、腐乳和咸鸭蛋,有了一千元的彩礼,她底气也足了,也不再吃上面苛刻太过了。
江暖对着空着的蛋壳敲了敲,把碎掉的蛋壳剥掉,用筷子轻轻一戳,透亮的黄油就流了出来,又挑了几筷子微微泛青的蛋白,就露出里面微沙油润的蛋黄,她笑眯眯地都挑在泡饭上,一口饭一口蛋,吃得满足无比。
江二嫂跟江二哥互视一眼,两人小声说:“妈,自行车我们不买了。”
“不买了?”王采萍忍不住瞄了一眼淡定吃早饭的女儿,还真是被这丫头说中了。
江二嫂说:“反正我走过去也没多少路,要是天气不好,就让老二人送我。”
王采萍道:“钱和票给了你们,就由你们来作主怎么花,我跟你爹都不管。”
江二嫂连连点头,“妈你放心,我跟老二以后一定孝顺你!”贰佰元呢!他们要攒好几年才能攒这么多,哪里舍得一下花出去?
江暖等众人走后,才笑嘻嘻地说:“姆妈,怎么样?我说东西都送不出去吧!”
王采萍嗔道:“你怎么能让小顾拿那么多钱出来?”
江暖不以为然,“这钱是给你们养老的,你们收着,有机会就多买几套房子,如果观前石路有铺子,也最好买下来。”
哪怕在房地产相对低迷的后世,观前石路也是苏城主要商圈之一,不愁有人租房,只是这种大商圈的房子向来在固定范围流通,普通人未必能买到。
王采萍错愕道:“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江暖说:“你那么多儿子,难道以后都住一起?你不成保姆了?伺候了我爸不算,还有以后伺候孙子?”
王采萍不以为然:“谁养的谁带,跟我有什么关系?”
江暖说:“你现在有工作可以不带,等后面小六、小七结婚时,你都退休了,还能不带?带了小六、小七,老二、老三的孩子你能不管?就算不管孩子,将来退休后,你不要在家做家务?不要照顾一家子吃喝拉撒?”
王采萍听得头皮都麻了,“我退休了也能干活!”
江暖听得笑了,“那更好了,你的退休金加干活后的工资,正好补贴儿子儿媳,老人不帮忙养家,难道让儿子孙子吃苦?”
王采萍听得目瞪口呆,半晌后恼羞成怒,“你是故意气我吧!”
江暖嘴角微哂,“我哪里气你了?你看看爷奶,再看看阿婆,他们不是这样吗?”江老头、江老太只是对他们不好,对长子、幼子那是掏心掏肺地扶持。
王采萍嘴角张了张,想说你阿婆不一样,但想想姆妈替自己养大了小五,家里这些年能过得那么宽裕,也是她时不时补贴,姆妈年轻时就能干,她哪有姆**本事!
“所以我要给儿子买四套房子?”王采萍想到这里,就觉得透不过气来,她是不是儿子生太多了?
江暖谆谆善诱:“你多买几套房子,这套房子以后就给老二他们,你跟爸搬出去住一套,剩下的租出去,租金攒在自己手里,将来几个孩子谁孝顺你,你就补贴谁,四个儿子一起竞争,保管一个比一个孝顺!”
王采萍狐疑看着女儿,总觉得她在胡说八道,但想到她对江红笔、老二夫妻的判断,又觉得女儿说得对,“你爹不会答应的。”
江暖轻笑一声,“他不答应就瞒着,我们自己买房子养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没人指手画脚,多舒服!以后阿婆给的钱,你就自己留着,我这点嫁妆怎么也够补贴家里了。”
王采萍想了想,“行!”她这辈子没什么脑子,但运气好,有个聪明的养母,又生了一个聪明的女儿。
江暖把自己给王采萍洗脑的事,跟阿婆和顾含章说了,两人哭笑不得,江暖蹭在阿婆怀里,“我爹那个人,恨不得所有东西都给江老二,他愿意当长工无所谓,别拉着我姆妈就行。”
顾老太太温声说:“这事要慢慢来,急不得。”采萍大半辈子都围绕爱人孩子,想让她马上转变想法是不可能的,她顿了顿,哼笑一声,“现在你二嫂还没孩子,家里不会有太大矛盾,等有了孩子事情就多了,到时候你姆妈不信也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