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夜,月黑风高。
望海堡唯一的小型码头上,几条破旧的海船解缆起航。
勃勃朗带着百余名最忠心的亲卫,仓皇登船,驶入了茫茫的大海,向着东方,那个未知的岛国逃去。
几日后,乾军的旗帜终于插上了望海堡残破的城头。
至此,新罗全境宣告彻底收复,纳入了大乾的版图。
秦夜身披大氅,站在一处礁石上,寒风迎面。
城内,秦风正与林青、雷震等将领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善后事宜。
清点俘虏,接管城防,安抚残余的本地居民,统计缴获物资。
经过近一年战火的洗礼,秦风眉宇间的青涩已褪去大半,行事越发沉稳干练。
秦瑶和几名亲卫安静地守在秦夜身侧。
她同样望着大海,但目光更多是在海岸线、码头等处扫视。
观察了片刻,秦瑶微微蹙眉,上前一步,来到秦夜身边,低声道:“兄长,这港口处,是不是太空旷了些?依小妹看,勃勃朗恐怕是乘船逃了。”
秦夜闻言,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问道:“嗯,那依你之见,这勃勃朗,可能逃往何处?”
秦瑶略一沉吟,随即抬起手臂,指向那波涛汹涌的东方海面:“若不出意外,应该是逃到了那里、倭国!”
顿了顿,详细解释道自己的判断依据:“北面、西面皆是我大乾疆土,他无处可去,南面是更广阔的未知海域,风险更大,唯有东面的倭国,距离相对较近。
秦夜听完,缓缓转过身,看向秦瑶,赞许道:“观察入微,分析条理清晰。瑶儿,这大半年,你成长了不少,看来此番随军,确是不虚此行。”
得到兄长的认可,秦瑶并未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回了一句:“多谢兄长夸赞。”
近一年的历练,她不再是那个只知蛮勇的丫头了,变得成熟了不少。
就在这时,秦风处理完手头事务,快步走了过来,脸色严肃的向秦夜禀报:“父亲,刚刚审讯了几名乌桓俘虏,根他们所言,勃勃朗及其百余亲卫,已于数日前夜间,乘坐港口仅存的几条海船,向东方海域逃亡,其目的地据说是倭国!”
“嗯。”
秦夜确认情况后,眼眸骤然眯起,寒光一闪而逝,“很好,大乾之仇敌勃勃朗,逃遁倭国。倭国若敢收留,便是与我大乾为敌!”
“即便不收留,那我大乾去找人,也是名正言顺!”
“无论如何,王师跨海东征,师出有名!”
……
半月后,大乾京城,御书房。
冬雪消融,春暖花开。
御书房内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楚岚端坐在御座之上,手中捧着那份来自北境的最新战报。
前面大部分内容让她唇角上扬,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北伐大捷!
新罗全境收复!
短短一年时间,夫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了如此宏大的战略目标。
不仅拓土千里,更将新罗故地彻底消化。
引导移民,稳固统治。
这份功绩,足以彪炳史册!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到战报最后,看到秦夜请求调集水师主力战船,准备直接跨海东征倭国,追剿勃勃朗时。
那刚刚漾开的笑意缓缓收敛,眉头不自觉的微微蹙起。
她放下战报,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抬起手捏了捏眉心。
明媚的春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明黄色的龙袍上。
却驱不散她心底深处、那一抹化不开的忧愁。
御书房内静悄悄的,如今楚岚处理日常政务时,已很少让太监宫女在旁伺候,只留女儿秦舜华相伴。
此刻,秦舜华正安静地站在龙案一侧,纤纤玉手轻执墨锭,缓缓地、均匀地研着墨。
动作优雅娴静,一如她的性子。
“舜华……”
楚岚忽然开口,“你爹和你哥哥,还有你小姑姑,他们要去倭国了。”
秦舜华研墨的手微微一顿,抬起清澈的眼眸看向母亲,轻轻“嗯”了一声。
楚岚轻轻叹了口气,再度开口,像是自语,又像是在向女儿倾诉内心的挣扎:“我,有些不想让他们去,北伐刚刚结束,将士们需要休整,国库虽然充盈,但跨海远征,耗费何其巨大……而且海上风浪难测,倭国情况不明。”
此刻,她不再是那个威加海内、乾纲独断的女帝。
更像是一个担忧丈夫、牵挂儿女的普通妻子和母亲。
秦舜华放下墨锭,犹豫了一下,见四周确实无人,才轻声开口,试图宽慰楚岚:“娘亲,爹爹用兵,向来谋定而后动。您看,此次北伐,不到一年便功成,不仅攻城略地,更难得的是安抚了民心,引导流民实边,使新罗之地渐趋安稳。爹爹既然决定东征倭国,想必已有周全计划,绝不会贸然行事。或许用不了多久,便能像平定新罗一样,攻克倭国,永绝后患。”
楚岚转过头,看向女儿,带着点小女儿家的娇嗔语气:“话是这么说不假,你爹的本事,娘自然知道,只不过……”
话音未落!
“咚咚咚!”
御书房外传来了克制的敲门声,打断了楚岚未尽的担忧。
紧接着,大内总管沈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有紧急军情禀报!”
这沈安,乃是前任总管沈全的义子。
沈全年老荣养后,他便接了这大内总管的职位。
行事稳重,心思缜密,深得楚岚信任。
楚岚和秦舜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
北境战事刚定,还有什么紧急军情?
“进来。”
楚岚收敛了脸上的忧色与柔和,恢复了帝王的威仪,沉声道。
御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沈安快步走入,将军报躬身呈上:
“陛下,东南六百里加急!禹州临海郡再遭大批倭寇袭击!此次倭寇规模远超以往,足有数艘舰船,数千之众!他们攻破了两处沿海卫所,焚毁村庄十余座,劫掠商船数艘,百姓死伤逾百!沿海告急!”
听见这话,楚岚接过军报,迅速展开阅览。
越看,脸色越是冰寒。
捏着军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倭寇!
又是倭寇!
而且规模更大,更加猖獗!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
先前对秦夜东征的那一丝犹豫和担忧云散烟消!
“传朕旨意!”
“准摄政王所奏!即刻调集所有主力战船,以及八万水师新军,携足量粮草军械,北上至原新罗望海堡待命!”
“另,将此东南急报,原文转呈摄政王!”
当夜,月黑风高。
望海堡唯一的小型码头上,几条破旧的海船解缆起航。
勃勃朗带着百余名最忠心的亲卫,仓皇登船,驶入了茫茫的大海,向着东方,那个未知的岛国逃去。
几日后,乾军的旗帜终于插上了望海堡残破的城头。
至此,新罗全境宣告彻底收复,纳入了大乾的版图。
秦夜身披大氅,站在一处礁石上,寒风迎面。
城内,秦风正与林青、雷震等将领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善后事宜。
清点俘虏,接管城防,安抚残余的本地居民,统计缴获物资。
经过近一年战火的洗礼,秦风眉宇间的青涩已褪去大半,行事越发沉稳干练。
秦瑶和几名亲卫安静地守在秦夜身侧。
她同样望着大海,但目光更多是在海岸线、码头等处扫视。
观察了片刻,秦瑶微微蹙眉,上前一步,来到秦夜身边,低声道:“兄长,这港口处,是不是太空旷了些?依小妹看,勃勃朗恐怕是乘船逃了。”
秦夜闻言,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问道:“嗯,那依你之见,这勃勃朗,可能逃往何处?”
秦瑶略一沉吟,随即抬起手臂,指向那波涛汹涌的东方海面:“若不出意外,应该是逃到了那里、倭国!”
顿了顿,详细解释道自己的判断依据:“北面、西面皆是我大乾疆土,他无处可去,南面是更广阔的未知海域,风险更大,唯有东面的倭国,距离相对较近。
秦夜听完,缓缓转过身,看向秦瑶,赞许道:“观察入微,分析条理清晰。瑶儿,这大半年,你成长了不少,看来此番随军,确是不虚此行。”
得到兄长的认可,秦瑶并未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回了一句:“多谢兄长夸赞。”
近一年的历练,她不再是那个只知蛮勇的丫头了,变得成熟了不少。
就在这时,秦风处理完手头事务,快步走了过来,脸色严肃的向秦夜禀报:“父亲,刚刚审讯了几名乌桓俘虏,根他们所言,勃勃朗及其百余亲卫,已于数日前夜间,乘坐港口仅存的几条海船,向东方海域逃亡,其目的地据说是倭国!”
“嗯。”
秦夜确认情况后,眼眸骤然眯起,寒光一闪而逝,“很好,大乾之仇敌勃勃朗,逃遁倭国。倭国若敢收留,便是与我大乾为敌!”
“即便不收留,那我大乾去找人,也是名正言顺!”
“无论如何,王师跨海东征,师出有名!”
……
半月后,大乾京城,御书房。
冬雪消融,春暖花开。
御书房内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楚岚端坐在御座之上,手中捧着那份来自北境的最新战报。
前面大部分内容让她唇角上扬,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北伐大捷!
新罗全境收复!
短短一年时间,夫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了如此宏大的战略目标。
不仅拓土千里,更将新罗故地彻底消化。
引导移民,稳固统治。
这份功绩,足以彪炳史册!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到战报最后,看到秦夜请求调集水师主力战船,准备直接跨海东征倭国,追剿勃勃朗时。
那刚刚漾开的笑意缓缓收敛,眉头不自觉的微微蹙起。
她放下战报,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抬起手捏了捏眉心。
明媚的春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明黄色的龙袍上。
却驱不散她心底深处、那一抹化不开的忧愁。
御书房内静悄悄的,如今楚岚处理日常政务时,已很少让太监宫女在旁伺候,只留女儿秦舜华相伴。
此刻,秦舜华正安静地站在龙案一侧,纤纤玉手轻执墨锭,缓缓地、均匀地研着墨。
动作优雅娴静,一如她的性子。
“舜华……”
楚岚忽然开口,“你爹和你哥哥,还有你小姑姑,他们要去倭国了。”
秦舜华研墨的手微微一顿,抬起清澈的眼眸看向母亲,轻轻“嗯”了一声。
楚岚轻轻叹了口气,再度开口,像是自语,又像是在向女儿倾诉内心的挣扎:“我,有些不想让他们去,北伐刚刚结束,将士们需要休整,国库虽然充盈,但跨海远征,耗费何其巨大……而且海上风浪难测,倭国情况不明。”
此刻,她不再是那个威加海内、乾纲独断的女帝。
更像是一个担忧丈夫、牵挂儿女的普通妻子和母亲。
秦舜华放下墨锭,犹豫了一下,见四周确实无人,才轻声开口,试图宽慰楚岚:“娘亲,爹爹用兵,向来谋定而后动。您看,此次北伐,不到一年便功成,不仅攻城略地,更难得的是安抚了民心,引导流民实边,使新罗之地渐趋安稳。爹爹既然决定东征倭国,想必已有周全计划,绝不会贸然行事。或许用不了多久,便能像平定新罗一样,攻克倭国,永绝后患。”
楚岚转过头,看向女儿,带着点小女儿家的娇嗔语气:“话是这么说不假,你爹的本事,娘自然知道,只不过……”
话音未落!
“咚咚咚!”
御书房外传来了克制的敲门声,打断了楚岚未尽的担忧。
紧接着,大内总管沈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有紧急军情禀报!”
这沈安,乃是前任总管沈全的义子。
沈全年老荣养后,他便接了这大内总管的职位。
行事稳重,心思缜密,深得楚岚信任。
楚岚和秦舜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
北境战事刚定,还有什么紧急军情?
“进来。”
楚岚收敛了脸上的忧色与柔和,恢复了帝王的威仪,沉声道。
御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沈安快步走入,将军报躬身呈上:
“陛下,东南六百里加急!禹州临海郡再遭大批倭寇袭击!此次倭寇规模远超以往,足有数艘舰船,数千之众!他们攻破了两处沿海卫所,焚毁村庄十余座,劫掠商船数艘,百姓死伤逾百!沿海告急!”
听见这话,楚岚接过军报,迅速展开阅览。
越看,脸色越是冰寒。
捏着军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倭寇!
又是倭寇!
而且规模更大,更加猖獗!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
先前对秦夜东征的那一丝犹豫和担忧云散烟消!
“传朕旨意!”
“准摄政王所奏!即刻调集所有主力战船,以及八万水师新军,携足量粮草军械,北上至原新罗望海堡待命!”
“另,将此东南急报,原文转呈摄政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