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夜与楚岚带着从山庄密室搜出的铁证,不敢耽搁,立刻策马返回京城,直奔皇宫。

  而赵参将则负责清理战场,押解俘虏,率领得胜的军队返回西山大营。

  回营的路上,士兵们难掩兴奋与震撼,低声议论着。

  “我的老天爷,这也太快了!从咱们进攻到结束,有一刻钟吗?”

  一名跟着正面进攻的士兵咂舌道。

  “北境回来的秦都督,用兵果然名不虚传!这内外夹击,打得那帮龟孙子晕头转向!”

  另一人附和。

  这时,跟着秦夜从后山潜入的那一千精锐中的士兵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你们是没看见!秦尚书带我们走的那条路才叫绝了!”

  “哦?怎么回事?后山不是悬崖吗?”

  众人好奇地围过来。

  “是悬崖没错!可你们猜怎么着?悬崖上居然有桥!”

  那士兵比划着,试图描述那惊人的景象,“不是那种小桥,是从悬崖底下,一直通到山顶的一座巨大的石桥!那规模,那结构,浑然天成!要不是秦尚书带着,我们根本发现不了!”

  “悬崖上有桥?还是通顶的大桥?你莫不是打仗打花眼了吧?”

  有人根本不信。

  “千真万确!”

  旁边几个一同潜入的士兵纷纷开口作证,“我们都看见了!就因为有那座桥,我们才能那么轻松、那么快就爬上山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我的娘诶……这徐国甫修这桥是想干啥?难不成早就想着有一天被围剿,好从后山跑路?”

  “谁知道呢!反正这次是多亏了秦尚书熟悉地形,不然强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兄弟……”

  士兵们的议论声中,充满了对秦夜手段的佩服和对那神秘石桥的好奇。

  这场原本预计会异常惨烈的剿灭战,因为秦夜出人意料的熟悉地形和那仿佛天降神兵般的石桥,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

  ……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楚天恒仔细翻阅着秦夜和楚岚呈上的证据、徐国甫那几封指示死士“行非常之事”的亲笔密信。

  以及那些标注着皇宫布防和官员府邸的草图。

  他的脸色从一开始的平静,逐渐变得阴沉。

  最终凝固成一种复杂难言的神情。

  没有预料中的雷霆震怒,只是久久没有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粗糙的草图,目光幽深,不知在想些什么。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秦夜和楚岚垂手而立,静静等待着。

  良久,楚天恒才缓缓抬起头,将那些证据轻轻推开,声音异常的平静:“此案……就此了结吧。”

  秦夜和楚岚皆是一怔,有些不解地看向楚天恒。

  楚天恒继续道,语气淡漠:“明日,将徐国甫放出天牢,削去所有官职爵位,贬为庶民,遣送回其老家看守祖坟吧,无需审判,无需公示罪证。”

  “父皇?!”

  楚岚忍不住出声。

  这处置未免太轻了!

  这可是谋逆大罪!

  楚天恒抬手,制止了她的话,目光扫过秦夜和楚岚,深邃难测:“至于空缺出来的人手,以及后续事宜,朕自有安排。你们辛苦了,先退下吧。”

  秦夜心中念头急转,却暂时想不明白。

  二人默默退出了气氛压抑的御书房。

  ……

  马车里。

  楚岚犹自有些气闷:“夫君,父皇他……为何如此?徐国甫罪大恶极……”

  秦夜叹了口气,低声道:“岚儿,陛下有陛下的考量,没准……”

  楚岚也想到了什么,和秦夜相视一眼,默契的跳过了这个话题。

  “我们今晚回哪里?”

  楚岚主动转移话题,问道。

  秦夜心中一动,凑近她耳边,低声道:“去你的太子府吧。”

  楚岚脸颊微红,压低声音:“那风儿和华儿怎么办?”

  秦夜笑道:“有娘亲看着呢,你还不放心?正好让她们祖孙多亲近亲近。咱们也过过二人世界。”

  楚岚闻言,脸上的红晕更甚,轻轻“嗯”了一声,答应了。

  秦夜心中一喜。

  这样似乎也不错,孩子在爷爷奶奶家,他和岚儿在太子府,倒像是有了两个“家”。

  偶尔也能享受一下没有“小电灯泡”打扰的二人时光。

  省得有些时候,正你侬我侬,却被孩子闯入打断,那才叫一个无奈。

  ……

  夜色深沉如墨,宫灯在夜风中摇曳,斑驳的光影投在冰冷潮湿的天牢石壁上。

  楚天恒带着沈全和几个亲信的大内侍卫,踏入了关押徐国甫的单独牢房。

  牢门开启的沉闷声响,惊动了里面枯坐的人。

  徐国甫穿着肮脏的囚服,手脚戴着沉重的镣铐,靠坐在墙角。

  花白的头发散乱,深陷的眼睛在听到动静时倏然睁开。

  当他看清来人竟是楚天恒时,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镣铐随动作发出沉重的“哗啦”声响,“罪臣徐国甫,参见陛下。”

  楚天恒没有说话,面无表情地站在牢房中央,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个曾经权倾朝野、如今却狼狈不堪的老臣。

  沉默,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徐国甫心头。

  良久,楚天恒才缓缓抬手,从沈全手中接过那几封密信和草图,看也没看,如同丢弃**般,随手扔在了徐国甫面前的干草堆上。

  纸张散落,上面熟悉的字迹和那些要命的草图,看的徐国甫瞳孔骤缩。

  他身体猛地一颤,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最后的一丝侥幸,如同风中残烛,瞬间熄灭。

  没有惊呼,没有辩解,甚至没有去碰那些证据。

  只是深深地、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完了!

  彻底完了!

  楚天恒看着徐国甫这副模样,眼中没有任何波澜。

  既无愤怒,也无怜悯。

  微微后退了一步,对身旁的沈全使了个眼色。

  沈全会意,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红木托盘,上前一步。

  托盘之上,没有覆盖的红绸,只有两样东西。

  一侧是一只精致的白玉酒壶配着酒杯。

  另一侧,是折叠得整整齐齐、泛着冷光的白色绫缎。

  沈全尖细的声音,在死寂的牢房中响起:“徐公,选一样吧。”

  徐国甫的目光缓缓移向托盘,在那壶酒和白绫之间徘徊。

  呼吸渐渐变得粗重,胸口剧烈起伏。

  最终,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目光定格在了那白玉酒壶上。

  颤巍巍地伸出戴着镣铐的手,抓起了酒壶。

  连酒杯都没用,仰起头,对着壶嘴,将那壶中之物“咕咚咕咚”地尽数灌入喉中!

  饮尽后,徐国甫将酒壶放回原位。

  随即,艰难地挪动身体,缓缓平躺在了地上。

  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和囚衣,静静闭上了眼睛。

  楚天恒就默默地看着。

  看着这个陪伴了他数十年、最终却走向背叛的臣子。

  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负在身后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些。

  约莫一刻钟后,沈全上前,蹲下身,伸出两根手指,探向徐国甫的颈侧。

  片刻后,收回手,回到楚天恒身边,低声禀报道:“陛下,徐国甫已经死了。”

  楚天恒闻言,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漠然,“徐相归乡途中,在落霞谷附近,不幸遭遇了山匪。”

  “是,陛下。”

  沈全躬身应道。

  楚天恒不再多看地上那具逐渐冰冷的尸体一眼,毅然转身,走出了牢房。

  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中回荡,渐行渐远。

  沈全直起身,对着牢房外轻轻招了招手。

  两名早已等候多时、面无表情的大内侍卫快步走入,用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粗布,将徐国甫的尸体迅速包裹起来。

  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悄无声息将其扛离了天牢,融入了外面的沉沉夜色之中。

  ……

  次日,金銮殿。

  百官肃立,只是比起往日,殿内明显空旷了许多。

  许多熟悉的面孔已然消失。

  楚天恒端坐在龙椅上,环顾百官,最终朝着沈全抬了抬手。

  沈全恭敬点头回应,上前一步,朗声道:“前丞相徐国甫,年事已高,不堪政务劳顿,朕体恤老臣,特准其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然,天有不测风云,徐国甫于昨夜归乡途中,行至京郊落霞谷一带时,不幸遭遇悍匪劫掠,已然罹难!”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的脑袋都低了几分。

  谁都知道这是借口。

  但谁都不好说些什么。

  沈全的声音继续回荡:“幸得西山大营将士,已将盘踞落霞谷之悍匪尽数剿灭,为徐公报仇雪恨!陛下闻此噩耗,甚为痛心!望诸位臣工,以此为鉴,尽忠职守,护卫朝廷……”

  后续官样文章,已经没多少人仔细去听了。

  最终徐家的罪过,全都推到了徐子麟的身上,徐家被抄家,家眷流放……

  站在文官队列前方的秦夜,和御阶之侧的楚岚,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眼神中,没有惊讶,只有一种了然于心的平静。

  他们早已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徐国甫的时代,随着这轻描淡写的一句“遭遇山匪”,彻底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