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月的京城上空,青天白日,大雁南飞。一群白额雁排**字形,飞过庄严雄伟的紫禁城,越过国子监边的成贤街。
成贤街南面的楚腰阁,红墙绿瓦,莺莺燕燕围坐在一起,似乎并没有受到昨晚命案的影响。
人群中,有女子满心欢喜地把玩着手中的折扇,那折扇的落款赫然写着“以鼎”两个大字。
瞧着她这副娇滴滴的情态,一旁打着叶子牌的姑娘们不由奚落起来:“我说这世间成双成对的鸳鸯多的是,可痴情种可落不到富贵人家里。有些人还是死了这条心,扇子值几个铜钱?!要趁着年轻,从他们身上掏出银子来,那才叫本事!”
娇笑声轰作一团,而与楚腰阁两两相望的魁星楼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魁星楼古朴端庄,飞檐翘角,直插云霄;客栈取名魁星楼,取自高中魁首,步步连升摘星辰之意;正合对面国子监的监生们的心意。
客栈的店小二马纨,一身男装打扮,干练整洁。马纨拎着竹篮,吹着口哨,快步地跑下魁星楼,踏着旱冰鞋,跟随着大雁的方向,向国子监奔去。
旱冰鞋有木制的轱辘,踩在地上,发出忽高忽低似鸟鸣般的声响,与天空中大雁的鸣声交相呼应。
只见马纨身着月白色的小袄,束着一条白绫长穗绦,头顶的帽子,盖着盘起的黑发。虽不华丽,但也不是寻常小二的打扮:肤色白皙,唇红眉黛,槐树间的阳光,衬在她的脸上,泛着肉粉色的天然肌理,宛如四季海棠,青春活泼。
此时,一只“领头雁”飞进了国子监,立在国子监彝伦堂的屋顶,尾随的大雁分列左右,注视着前方。正值国子监监生冬月考试,在国子监彝伦堂考场,有的监生偷看小抄,有的冥思作答。
监生李鼎,无心答题,交了半张白卷后,从堂内走出。
李鼎的袖口缀满金线,像是一缕缕金光,在阳光下闪耀着。原是想要前往楚腰阁的李鼎,在看到堂外人声鼎沸的广场,心念一动,改了主意。
“祭酒。”
国子监监丞有些为难地把李鼎的卷子送进敬一亭,马守中从案牍中抬起头,“何人答得这么快?”
他诧异地接过监丞手中的卷子,直到看到半面白卷,眼底的惊喜才落为凝重,“这李鼎!”
马守中恨铁不成钢地骂了两句,把他卷子扔到一旁。
马纨正好在这时踩着旱冰鞋走了进来,她扫了一眼白卷,“李鼎”二字犹如龙蛇飞动,但所答之语却驴唇不对马嘴,一通屁话。
马纨把手里的竹篮放在了马守中的案边,端出还冒着热气的饭菜,“您趁热吃。”
她向马守中做了个用手扒饭的调皮动作,火急火燎地转身离开。
国子监增设的监生武考,在彝伦堂广场上举行。
她得赶去瞧瞧这场热闹!
马纨心念着监生比武,脚步飞快,但在瞅见彝伦堂里作弊的监生时,停住了脚步。
马纨弯腰拾起墙脚下的小石子,用力掷向那作弊的监生,石子砸在那人桌上的墨砚中,溅得那人一脸的墨汁。
马纨捂着嘴咯咯地笑,弯腰屈膝,踩着旱冰鞋快步逃离现场。
此时,彝伦堂广场上人满为患,监生武考正激烈地进行着。
国子监司业手持西北战场堪舆图,高声唱道:“想当年,皇上十四岁亲政,削平三藩之乱,**,驱逐沙俄侵略者,西征漠北,屡战屡胜,威震四方。”
在他宣唱声中,场中监生鏖战正酣!
对学业不甚积极的李鼎,此刻正一手持大刀,一手握藤牌,大显神威。在众人的低呼声中,李鼎干净利落地,将一名瘦弱的监生击倒在地。
司业眼前一亮,摇下旌旗高喊:“李鼎胜——”
他就是李鼎?
马纨站在人群后,支着脑袋把李鼎瞧着。
看起来倒是人模狗样,学业怎能差得一塌糊涂!马纨瘪了瘪嘴,给他打上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标签。
与此同时,另一位酒糟鼻的监生,手持一把长剑,左右开攻,轻松取胜。
司业提高嗓音,判道:“郑淮胜——”
按照规矩,这场比试只会决出一名优胜者,为此,南北方的监生各自都憋着一股血气,在场上拼尽全力角逐胜负。
马守中用膳后,也悄悄来到武考现场,他站在人群之外,听到监生们的议论纷纷。
“听说留学生院劝退了一东洋人。”
“也不知哪里得罪了祭酒,竟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
交头接耳的声音传进马守中的耳朵里,他阖眼不语,心中却如同堵了颗石子般难受。
为了维护国子监的声誉,富察赫德以雷霆之举封锁了水谷源意外身亡的消息。随着那场倾盆大雨的冲刷,水谷源的一切过往都被彻底抹去,消散于天地之间。
马守中眉头紧锁,心不在焉地看着台上的比试。
比试对决已经到了尾声,李鼎最终拔得头筹。
南方监生李鼎横扫国子监,这让北方监生们颜面扫地,想要扳回一城,他们只能将求救目光投向本次武考官富察赫德的身上。近几年京城内外摔跤成风,富察赫德曾因膂力过人,力斗疯牛一举成名,是满人中出了名的勇士。
“大人!何不搓搓这南方小儿的锐气!”
“初生牛犊不怕虎,别真让这小子以为我们北方勇士没人了!”
“请大人出战!”
“请大人出战!”
……
在北方监生的山呼呐喊中,富察赫德被推上了武考擂台。
此战,富察赫德代表的可是北方高手最后的颜面,他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
走上擂台,富察赫德手中长枪舞动,犹如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直逼李鼎而去。初出茅庐的李鼎不是富察赫德对手,只能暂避锋芒;可富察赫德既然上场,要的就不是胜利,而是差距!
只见他抖动长枪,一道寒芒直射而出,那威势刹那激荡,李鼎躲避不及,手中大刀被富察打飞,嵌进远处的古槐树干!而李鼎也因这股冲力被甩向了彝伦堂的东南方向——
东南方向正是石刻的日晷,若砸在了晷针之上,李鼎的小命难保。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的一位长腿男子,马踏连环,脚蹬石晷,冲上云霄,双臂顺势托住李鼎,两人稳稳地立在了石晷之上。
此人辫垂脑后,身穿石青色的马蹄袖箭衣,修长的双腿双脚之下,穿着一双黑色的深统靴,面若银盘,鼻梁高挺,目光炯炯。
人群外的马纨心中一怔:此人好像在哪儿见过?!
长腿男子和李鼎两人徐徐飘落在广场之上。
马守中见李鼎平安无事稍松了一口气,但看到长腿男子时,面上又流露出些许异样。他对场中的司业点了点头,“点到即止。”
司业会意,挥动手中旌旗,武考来到最后一项。
在彝伦堂的古槐树上有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司业解释道:“各位请看,槐树上有一面幡旗,现在由两组监生,组成敌我双方,看哪一方能先夺得上方的幡旗,每组成员限两人,拿旗安然落地者为胜。”
在一片静默声中,酒糟鼻监生走上前拍胸自荐:“不知哪位兄台愿意同我郑淮一道,拿下这幡旗?”
马纨环顾四周,多人跃跃欲试。这时,武考官富察赫德,走到酒糟鼻的身边。
“富察赫德愿助郑监生勇夺幡旗。”
李鼎对郑淮这手下败将不以为意,但对输给富察赫德耿耿于怀,他走出列,朗声喊道:“各位,谁愿意跟我李鼎上去夺这破旗?”
监生们见李鼎已输给富察赫德两次,都不愿意和他组队,还有甚者竟是在一旁摇头唱衰,“南方蛮子,哪配夺旗。”
“我瞧这比试胜负已定,没什么悬念可言。”
众人议论纷纷,其中自然有想助李鼎一臂之力的南方监生,但又因富察赫德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望而却步。
李鼎见此,风轻云淡地摆手,“有谁愿意和我组队夺旗的,我愿出白银——一百两。”
李鼎继续加价:“二百两——,三百两——”
这时,长腿男子欲要上前,却被身后的店小二马纨挡了一下,马纨拎着旱冰鞋越过他,应声走上前。
她压低了嗓音,朝李鼎高喊,“我来试试!”
围观的监生一看是魁星楼的店小二,都乐得哈哈大笑。
那酒糟鼻名唤郑淮,见此轻蔑地挥手:“去去去,监生在考试,你一个送饭的外人,跑来凑什么热闹!”
马纨没有理睬郑淮,看着李鼎:“我助这位爷夺旗,看中的是这三百两银子。”
“何况……”马纨走向富察赫德,一笑:“这位爷也不是监生,他也是外人;他能参加,我为什么不能?”
郑淮手持长剑,气势逼人:“赫德爷是武考官,刚才赫德爷的武功,诸位有目共睹;你娇柔得像个女人,考场如战场,刀枪不长眼,我们不欺负女人,大家说,是不是?”
郑淮说完,众人附和,郑淮哈哈大笑,笑得一旁的李鼎脸上也挂不住。
李鼎走到马纨身边,手肘推了推她的肩膀,低声问道:“真行吗?”
马纨瞪了眼不争气的李鼎,转向围观者:“各位兄台,今天如果我输了,晚上请各位到魁星楼喝酒,酒钱算我的,成不成?”
围观者幸灾乐祸,高喊着,起哄着,都想看看店小二如何出丑。
队伍确定后,给了双方商议的时间。
夺旗不单单是武力较量,还有谋略智慧,从起点到槐树,一共三里距离,双方需要确认:如何在这三里内,巧设陷阱,限制对方的行动,帮助己方在夺旗中占得优势。
郑淮和富察赫德深谙前期筹划的重要,坐在西南角如火如荼地讨论起来,而反观李鼎……竟优哉游哉地晃荡着藤椅,消磨起了时间。马纨想到他允诺的三百两银子,忿忿朝李鼎的腿肚上踢了一脚。
“你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李鼎痛地弹坐起来,他抱着腿,一脸不满地瞪着马纨,“等着开赛啊!”
“我看你是等着丢人!”
马纨拿出国子监的舆图展在李鼎的眼前,“你看好!这是起点,这是我们夺幡旗的终点。”马纨点了点舆图的几个位置,准备跟李鼎解释地形,却不料被李鼎急切夺过。
李鼎眼神发亮地盯着舆图,“小二可以啊!连国子监的舆图都有!”李鼎兴奋地研究起来。
马纨见他专注,轻轻一笑思忖道:这小子还有救!
她松了一口气,想找个阴凉地,等待李鼎的计策。哪料下一秒,李鼎就已神采飞扬地高喊起来:“我知道了!”
马纨错愕不已:这么快?
难道他真的谋略过人?就在马纨对他刮目相看的时候,李鼎兴奋地指着舆图南边的矮墙,“我以后从这里翻墙,去楚腰阁只需半刻钟不到!”
真是高看了他!
交白纸白卷的人能有什么雄才大略!
马纨恨得牙痒痒,“别人看你纵马踏花威风八面,我断定你遇着真刀**倒像乌龟缩脖!”
“你这小二!”
眼看李鼎要找自己算账,识时务为俊杰的马纨立即讨好一笑,转移话题,“司业留出时间给我们设置机关……爷应该知道陷阱的重要吧?”
李鼎挑了挑眉,将舆图扔回给马纨,自傲一笑,“爷自然清楚。”
马纨眼神期待,等着李鼎的后文,哪想这小子竟摆了摆手,“但说了你也不懂,一会儿看着爷怎么赢吧!”
马纨看着李鼎半天,气极反笑地往石墩一躺。
得。
输了也成,反正不会白来一趟。
日上竿头,烈日灼烤着广场,发出滋滋的声响,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更加逼仄紧张。
司业聚精会神地盯着不远处的日晷,就等着时辰一到,敲响面前的擂鼓,喝令这一方才俊,向高立于广场顶端的幡旗发动攻势!
四五十人的广场此刻鸦雀无声,屏息以待号令。
马纨站在起点,擦了擦冒汗的掌心,在心里默数:三、二、一——
“咚咚咚!”
肃穆的鼓点有力落下,一声接一声紧密而至!
这一刻!他们仿佛随着鼓声回到了硝烟战场,司业挥斥的鼓槌,彻底沸腾了众人心中的无畏热血,这场南北的夺旗之争,一触即发,究竟谁能一骑绝尘,夺下幡旗,众人拭目以待。
冬月的京城上空,青天白日,大雁南飞。一群白额雁排**字形,飞过庄严雄伟的紫禁城,越过国子监边的成贤街。
成贤街南面的楚腰阁,红墙绿瓦,莺莺燕燕围坐在一起,似乎并没有受到昨晚命案的影响。
人群中,有女子满心欢喜地把玩着手中的折扇,那折扇的落款赫然写着“以鼎”两个大字。
瞧着她这副娇滴滴的情态,一旁打着叶子牌的姑娘们不由奚落起来:“我说这世间成双成对的鸳鸯多的是,可痴情种可落不到富贵人家里。有些人还是死了这条心,扇子值几个铜钱?!要趁着年轻,从他们身上掏出银子来,那才叫本事!”
娇笑声轰作一团,而与楚腰阁两两相望的魁星楼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魁星楼古朴端庄,飞檐翘角,直插云霄;客栈取名魁星楼,取自高中魁首,步步连升摘星辰之意;正合对面国子监的监生们的心意。
客栈的店小二马纨,一身男装打扮,干练整洁。马纨拎着竹篮,吹着口哨,快步地跑下魁星楼,踏着旱冰鞋,跟随着大雁的方向,向国子监奔去。
旱冰鞋有木制的轱辘,踩在地上,发出忽高忽低似鸟鸣般的声响,与天空中大雁的鸣声交相呼应。
只见马纨身着月白色的小袄,束着一条白绫长穗绦,头顶的帽子,盖着盘起的黑发。虽不华丽,但也不是寻常小二的打扮:肤色白皙,唇红眉黛,槐树间的阳光,衬在她的脸上,泛着肉粉色的天然肌理,宛如四季海棠,青春活泼。
此时,一只“领头雁”飞进了国子监,立在国子监彝伦堂的屋顶,尾随的大雁分列左右,注视着前方。正值国子监监生冬月考试,在国子监彝伦堂考场,有的监生偷看小抄,有的冥思作答。
监生李鼎,无心答题,交了半张白卷后,从堂内走出。
李鼎的袖口缀满金线,像是一缕缕金光,在阳光下闪耀着。原是想要前往楚腰阁的李鼎,在看到堂外人声鼎沸的广场,心念一动,改了主意。
“祭酒。”
国子监监丞有些为难地把李鼎的卷子送进敬一亭,马守中从案牍中抬起头,“何人答得这么快?”
他诧异地接过监丞手中的卷子,直到看到半面白卷,眼底的惊喜才落为凝重,“这李鼎!”
马守中恨铁不成钢地骂了两句,把他卷子扔到一旁。
马纨正好在这时踩着旱冰鞋走了进来,她扫了一眼白卷,“李鼎”二字犹如龙蛇飞动,但所答之语却驴唇不对马嘴,一通屁话。
马纨把手里的竹篮放在了马守中的案边,端出还冒着热气的饭菜,“您趁热吃。”
她向马守中做了个用手扒饭的调皮动作,火急火燎地转身离开。
国子监增设的监生武考,在彝伦堂广场上举行。
她得赶去瞧瞧这场热闹!
马纨心念着监生比武,脚步飞快,但在瞅见彝伦堂里作弊的监生时,停住了脚步。
马纨弯腰拾起墙脚下的小石子,用力掷向那作弊的监生,石子砸在那人桌上的墨砚中,溅得那人一脸的墨汁。
马纨捂着嘴咯咯地笑,弯腰屈膝,踩着旱冰鞋快步逃离现场。
此时,彝伦堂广场上人满为患,监生武考正激烈地进行着。
国子监司业手持西北战场堪舆图,高声唱道:“想当年,皇上十四岁亲政,削平三藩之乱,**,驱逐沙俄侵略者,西征漠北,屡战屡胜,威震四方。”
在他宣唱声中,场中监生鏖战正酣!
对学业不甚积极的李鼎,此刻正一手持大刀,一手握藤牌,大显神威。在众人的低呼声中,李鼎干净利落地,将一名瘦弱的监生击倒在地。
司业眼前一亮,摇下旌旗高喊:“李鼎胜——”
他就是李鼎?
马纨站在人群后,支着脑袋把李鼎瞧着。
看起来倒是人模狗样,学业怎能差得一塌糊涂!马纨瘪了瘪嘴,给他打上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标签。
与此同时,另一位酒糟鼻的监生,手持一把长剑,左右开攻,轻松取胜。
司业提高嗓音,判道:“郑淮胜——”
按照规矩,这场比试只会决出一名优胜者,为此,南北方的监生各自都憋着一股血气,在场上拼尽全力角逐胜负。
马守中用膳后,也悄悄来到武考现场,他站在人群之外,听到监生们的议论纷纷。
“听说留学生院劝退了一东洋人。”
“也不知哪里得罪了祭酒,竟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
交头接耳的声音传进马守中的耳朵里,他阖眼不语,心中却如同堵了颗石子般难受。
为了维护国子监的声誉,富察赫德以雷霆之举封锁了水谷源意外身亡的消息。随着那场倾盆大雨的冲刷,水谷源的一切过往都被彻底抹去,消散于天地之间。
马守中眉头紧锁,心不在焉地看着台上的比试。
比试对决已经到了尾声,李鼎最终拔得头筹。
南方监生李鼎横扫国子监,这让北方监生们颜面扫地,想要扳回一城,他们只能将求救目光投向本次武考官富察赫德的身上。近几年京城内外摔跤成风,富察赫德曾因膂力过人,力斗疯牛一举成名,是满人中出了名的勇士。
“大人!何不搓搓这南方小儿的锐气!”
“初生牛犊不怕虎,别真让这小子以为我们北方勇士没人了!”
“请大人出战!”
“请大人出战!”
……
在北方监生的山呼呐喊中,富察赫德被推上了武考擂台。
此战,富察赫德代表的可是北方高手最后的颜面,他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
走上擂台,富察赫德手中长枪舞动,犹如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直逼李鼎而去。初出茅庐的李鼎不是富察赫德对手,只能暂避锋芒;可富察赫德既然上场,要的就不是胜利,而是差距!
只见他抖动长枪,一道寒芒直射而出,那威势刹那激荡,李鼎躲避不及,手中大刀被富察打飞,嵌进远处的古槐树干!而李鼎也因这股冲力被甩向了彝伦堂的东南方向——
东南方向正是石刻的日晷,若砸在了晷针之上,李鼎的小命难保。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的一位长腿男子,马踏连环,脚蹬石晷,冲上云霄,双臂顺势托住李鼎,两人稳稳地立在了石晷之上。
此人辫垂脑后,身穿石青色的马蹄袖箭衣,修长的双腿双脚之下,穿着一双黑色的深统靴,面若银盘,鼻梁高挺,目光炯炯。
人群外的马纨心中一怔:此人好像在哪儿见过?!
长腿男子和李鼎两人徐徐飘落在广场之上。
马守中见李鼎平安无事稍松了一口气,但看到长腿男子时,面上又流露出些许异样。他对场中的司业点了点头,“点到即止。”
司业会意,挥动手中旌旗,武考来到最后一项。
在彝伦堂的古槐树上有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司业解释道:“各位请看,槐树上有一面幡旗,现在由两组监生,组成敌我双方,看哪一方能先夺得上方的幡旗,每组成员限两人,拿旗安然落地者为胜。”
在一片静默声中,酒糟鼻监生走上前拍胸自荐:“不知哪位兄台愿意同我郑淮一道,拿下这幡旗?”
马纨环顾四周,多人跃跃欲试。这时,武考官富察赫德,走到酒糟鼻的身边。
“富察赫德愿助郑监生勇夺幡旗。”
李鼎对郑淮这手下败将不以为意,但对输给富察赫德耿耿于怀,他走出列,朗声喊道:“各位,谁愿意跟我李鼎上去夺这破旗?”
监生们见李鼎已输给富察赫德两次,都不愿意和他组队,还有甚者竟是在一旁摇头唱衰,“南方蛮子,哪配夺旗。”
“我瞧这比试胜负已定,没什么悬念可言。”
众人议论纷纷,其中自然有想助李鼎一臂之力的南方监生,但又因富察赫德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望而却步。
李鼎见此,风轻云淡地摆手,“有谁愿意和我组队夺旗的,我愿出白银——一百两。”
李鼎继续加价:“二百两——,三百两——”
这时,长腿男子欲要上前,却被身后的店小二马纨挡了一下,马纨拎着旱冰鞋越过他,应声走上前。
她压低了嗓音,朝李鼎高喊,“我来试试!”
围观的监生一看是魁星楼的店小二,都乐得哈哈大笑。
那酒糟鼻名唤郑淮,见此轻蔑地挥手:“去去去,监生在考试,你一个送饭的外人,跑来凑什么热闹!”
马纨没有理睬郑淮,看着李鼎:“我助这位爷夺旗,看中的是这三百两银子。”
“何况……”马纨走向富察赫德,一笑:“这位爷也不是监生,他也是外人;他能参加,我为什么不能?”
郑淮手持长剑,气势逼人:“赫德爷是武考官,刚才赫德爷的武功,诸位有目共睹;你娇柔得像个女人,考场如战场,刀枪不长眼,我们不欺负女人,大家说,是不是?”
郑淮说完,众人附和,郑淮哈哈大笑,笑得一旁的李鼎脸上也挂不住。
李鼎走到马纨身边,手肘推了推她的肩膀,低声问道:“真行吗?”
马纨瞪了眼不争气的李鼎,转向围观者:“各位兄台,今天如果我输了,晚上请各位到魁星楼喝酒,酒钱算我的,成不成?”
围观者幸灾乐祸,高喊着,起哄着,都想看看店小二如何出丑。
队伍确定后,给了双方商议的时间。
夺旗不单单是武力较量,还有谋略智慧,从起点到槐树,一共三里距离,双方需要确认:如何在这三里内,巧设陷阱,限制对方的行动,帮助己方在夺旗中占得优势。
郑淮和富察赫德深谙前期筹划的重要,坐在西南角如火如荼地讨论起来,而反观李鼎……竟优哉游哉地晃荡着藤椅,消磨起了时间。马纨想到他允诺的三百两银子,忿忿朝李鼎的腿肚上踢了一脚。
“你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李鼎痛地弹坐起来,他抱着腿,一脸不满地瞪着马纨,“等着开赛啊!”
“我看你是等着丢人!”
马纨拿出国子监的舆图展在李鼎的眼前,“你看好!这是起点,这是我们夺幡旗的终点。”马纨点了点舆图的几个位置,准备跟李鼎解释地形,却不料被李鼎急切夺过。
李鼎眼神发亮地盯着舆图,“小二可以啊!连国子监的舆图都有!”李鼎兴奋地研究起来。
马纨见他专注,轻轻一笑思忖道:这小子还有救!
她松了一口气,想找个阴凉地,等待李鼎的计策。哪料下一秒,李鼎就已神采飞扬地高喊起来:“我知道了!”
马纨错愕不已:这么快?
难道他真的谋略过人?就在马纨对他刮目相看的时候,李鼎兴奋地指着舆图南边的矮墙,“我以后从这里翻墙,去楚腰阁只需半刻钟不到!”
真是高看了他!
交白纸白卷的人能有什么雄才大略!
马纨恨得牙痒痒,“别人看你纵马踏花威风八面,我断定你遇着真刀**倒像乌龟缩脖!”
“你这小二!”
眼看李鼎要找自己算账,识时务为俊杰的马纨立即讨好一笑,转移话题,“司业留出时间给我们设置机关……爷应该知道陷阱的重要吧?”
李鼎挑了挑眉,将舆图扔回给马纨,自傲一笑,“爷自然清楚。”
马纨眼神期待,等着李鼎的后文,哪想这小子竟摆了摆手,“但说了你也不懂,一会儿看着爷怎么赢吧!”
马纨看着李鼎半天,气极反笑地往石墩一躺。
得。
输了也成,反正不会白来一趟。
日上竿头,烈日灼烤着广场,发出滋滋的声响,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更加逼仄紧张。
司业聚精会神地盯着不远处的日晷,就等着时辰一到,敲响面前的擂鼓,喝令这一方才俊,向高立于广场顶端的幡旗发动攻势!
四五十人的广场此刻鸦雀无声,屏息以待号令。
马纨站在起点,擦了擦冒汗的掌心,在心里默数:三、二、一——
“咚咚咚!”
肃穆的鼓点有力落下,一声接一声紧密而至!
这一刻!他们仿佛随着鼓声回到了硝烟战场,司业挥斥的鼓槌,彻底沸腾了众人心中的无畏热血,这场南北的夺旗之争,一触即发,究竟谁能一骑绝尘,夺下幡旗,众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