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陵寝工程现场,巨大的采石场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徐恪成功地将整个工部官僚体系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内卷机器”。

  所有官员,无论品级高低,都像一群被无形鞭子抽打的陀螺,陷入了对《功过格》上那冰冷负分的极致恐惧,和对“戴罪立功”的畸形渴望之中。

  他们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利益集团,而是一群等待着新游戏规则的、原子化的个体。

  此刻,徐恪召集了所有榜上有名的官员,将他们带到了采石场的正中央。

  “诸位大人,请看。”

  徐恪的声音平淡,却像一道冰冷的溪流,瞬间淌过每个人燥热不安的心。

  他手中那根细长的竹杆,指向了采石场中心一块宛如小山般的花岗岩主基石。

  那块巨石通体呈青灰色,质地坚硬,尺寸与重量都达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量级。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一头亘古的巨兽,散发着一股足以碾碎一切凡人意志的恐怖气场。

  “此石,乃皇陵地宫之‘龙脊石’。”徐恪的声音在空旷的采石场上回荡,“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重逾万斤。按祖宗规矩,此石需一体成型,不得有半分拼接,以保龙脉稳固。”

  他转向一名早已汗流浃背的工部郎中:“赵郎中,把你部呈上的运输方案,给本官和诸位同僚,演示一下。”

  那赵郎中脸色煞白,只能硬着头皮,指挥着早已准备好的数百名民夫,开始了他那套写在纸上、看似万无一失的传统方案。

  “喝――嘿!”

  数百名精壮的民夫嘶吼着,肌肉虬结,青筋暴起。

  他们试图用最粗壮的滚木,撬动那块巨兽分毫。

  然而,随着一声令人牙酸的“咔嚓”巨响,碗口粗的硬木滚木,在那恐怖的重量面前,竟如同牙签般应声碎裂!

  巨石仅仅是微微晃动了一下,便将两名躲闪不及的民夫压成了肉泥,鲜血瞬间染红了青灰色的岩石。

  场面惨烈,惊呼四起。

  “够了。”徐恪的声音冰冷,制止了这场无谓的送死。

  他缓缓走到那块沾着血迹的巨石前,从袖中取出一份盖有玉玺的明黄卷轴,高高举起。

  “陛下有旨,也是给本官和诸位的死命令――一个月内,必须将‘龙脊石’安然无恙地运抵山顶陵区。若有延误,所有督办官员,一体问罪!”

  他缓缓卷起圣旨,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一张张毫无血色的脸,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

  “本官若死,你们一个也活不了。而你们在《功过格》上的负分,就是催命符。”

  外部的皇命,在这一刻,被他轻描淡写地转化为了系统内部的生存压力。

  一个共同的、足以让所有人万劫不复的危机,就此形成。

  采石场旁临时搭建的工棚内,气氛比西伯利亚的寒风还要冷冽。

  数十名官员垂头丧气,噤若寒蝉。

  预想中的雷霆咆哮并未到来,徐恪没有责骂任何人的无能。

  他只是让人在工棚中央立起一块白板,亲自拿起炭笔,在上面写下了今天的“考题”。

  “题目:如何在一个月内,以最低成本、最少伤亡,将龙脊石运抵陵区?”

  他放下笔,转身,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甚至带着几分鼓励的笑容。

  “从现在起,本官开始‘悬赏’。”

  “在场诸位,不论品级,三日之内,都可以向本官提交解决方案。”他抛出了那个足以让所有人疯狂的赌注,“方案一旦被采纳,提案者,无论之前罪过多大,《功过格》上的‘过’值,直接清零,并额外增加一百‘功’值,直接登顶榜首,确保今年高枕无忧!”

  “至于其余诸位,”他话锋一转,“都将根据新方案的执行情况,获得相应的‘功’或‘过’。”

  这番话,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所有人的神经上!

  这不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这是一场可以“一步登天”的智力竞赛!

  一个绝佳的方案,等于一条命,等于无上的荣耀!

  官员们看彼此的眼神,在这一瞬间,彻底变了。

  他们不再是提防的对手,而是潜在的“创意窃贼”和“踏脚石”。

  内卷的烈火,被浇上了一桶滚烫的猛油。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整个陵寝工地的官员营帐,灯火通明,如同鬼蜮。

  一场围绕着“活下去”的头脑风暴,以一种近乎癫狂的方式展开了。

  赵郎中等几位高官,思路僵化,聚在一起商议的方案无非是“加人、加牛、加滚木”,甚至有人提出请高僧做法,祭祀山神,用这种荒唐的建议来糊弄事。

  几个平日里最擅投机钻营的主事,则像没头苍蝇一样,互相刺探,试图窃取别人的想法,结果闹出了几场鸡飞狗跳的笑话,被赵恪派人狠狠地抽了几鞭子。

  就在这一片混乱与愚蠢之中,一个平日里最不起眼、被所有人排挤的角落里,却闪烁着微弱的智慧之光。

  八品格物官,张晋。

  此人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在“青砖案”中因不合群而罪责最轻。

  他没有去拉帮结派,也没有去怨天尤人,只是把自己关在帐篷里,不眠不休。

  他面前没有酒肉,只有一堆图纸、一把算尺和一盏摇曳的油灯。

  他根据自己白天偷偷实地勘测的数据,画了无数草图,嘴里念念有词,反复计算着坡度、摩擦力和水源的距离。

  三日后,方案评审会。

  工棚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所以,下官以为,可征调三千民夫,五百头耕牛,用滚木辅以绞盘,或可一试……”赵郎中硬着头皮,呈上了他那份毫无新意的方案。

  “三千民夫,五百头牛?”徐恪甚至没看那份方案一眼,只是冷笑道,“本官查过,整个京畿,能立刻调用的耕牛不足三百头。赵郎中,你是想让本官去跟老天爷借牛吗?”

  赵郎中瞬间面如死灰。

  接下来的几个方案,一个比一个愚蠢,一个比一个异想天开。

  当最后一名官员的祭祀方案被徐恪直接扔进火盆后,整个工棚陷入了绝望的死寂。

  就在此时,那个角落里的身影,缓缓站了起来。

  “下……下官张晋,有……有一策。”

  张晋战战兢兢地呈上了一卷厚厚的图纸。

  在众人鄙夷和不屑的目光中,他将图纸缓缓展开。

  预想中的文字没有出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结构精妙、标注着各种数据的工程详图。

  “下官之策,名为――‘引水为路,结冰为舟’。”

  张晋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死寂的工棚中轰然炸响!

  “启禀侯爷,如今正值隆冬,天寒地冻。下官勘测过,自采石场至山顶陵区,地势高低落差三十丈,且有一条山泉可供取用。”

  “下官之计,乃是先修一条宽阔平缓的坡道,再从高处引山泉之水,于坡道之上,反复浇筑,形成一条坚固光滑的冰道!”

  “而后,打造一个巨大的木橇,将龙脊石固定其上。利用冰面极低的摩擦力,只需少量人力和畜力,便可将其轻松拖拽至山顶!”

  他的方案中,甚至包含了精确的水源流量计算、坡度设计、人力配置和每日的工程进度预估!

  整个工棚,鸦雀无声。

  所有官员,包括那些自诩学富五车的侍郎、郎中,此刻都像一群第一次见到神迹的土著,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份闪烁着天才光芒的图纸,大脑一片空白。

  徐恪缓缓走下台阶,拿起那份图纸,仔细地看了许久,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走到白板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张晋名字后面那小小的负分抹去,然后用朱砂笔,重重地写上了一个刺眼的“+100”。

  随即,他转身,说出了那句足以颠覆整个官场伦理的话。

  “从即刻起,‘龙脊石’运输工程,由八品格物官张晋,全权总负责!”

  他环视着那一张张由震惊变为惊骇的脸,一字一顿地宣布了最终的权力重塑。

  “工部侍郎李大人、郎中赵大人……你们所有人,都归于张晋麾下听令!他的话,就是我的话!谁敢阳奉阴违,《功过格》上,记‘大过’一次!”

  这一刻,徐恪不仅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更用自己制定的规则,彻底颠覆了官场的秩序。

  他让一个有才华的“罪人”一步登天,狠狠地踩在了他昔日所有上司的头上。

  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也更彻底地证明了——在这个斗兽场里,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为场主创造价值。

  丞相府,书房。

  “啪!”

  丞相王德庸手中的毛笔,被他硬生生捏成了两段。

  他听着心腹关于“冰道计划”和那场颠覆性任命的回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终于明白了徐恪的真正可怕之处。

  徐恪不是在查案,也不是在搞工程,他是在“夺魂”。

  他在瓦解文官集团赖以生存的根基——“秩序”与“体面”。

  “此子……非酷吏,乃国贼也!”王德庸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他不是要杀人,他是要诛心,要毁掉我大周立国百年的规矩!”

  他意识到,必须用一种同样不讲规矩的方式,来对付这个“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