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稳了!”
“抓住缆绳!”
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厉声高喝,他双腿如同铁铸,死死地钉在甲板之上,可他身后那些同样是武功好手的明教精锐,却已是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他们虽有内力护体,却从未经历过这等阵仗,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随着那剧烈的颠簸,翻江倒海。
那些刚刚被招募来的寻常水手,更是面色惨白,不少人已是扶着船舷,吐得昏天黑地。
整个甲板,一片混乱。
就在这片令人绝望的摇晃之中,一道青衫身影,从船舱之中,缓步走出。
他没有运起半分内力,可他的脚步,却如同生了根一般,稳稳地,踩在那剧烈摇晃的甲板之上,渊渟岳峙,纹丝不动。
他看着那些脸色惨白的水手,看着那些东倒西歪的教众,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一片古井无波。
宋青书缓缓地,走到了甲板的正中央。
“慌什么。”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柄无形的定海神针,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混乱与惊惶,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他没有训斥,更没有施展神功去强行稳定船身。
他只是双脚微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整个人如同一棵扎根于大地深处的苍劲古松,在那剧烈的摇晃之中,竟透着一股奇异的、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的和谐。
“海有浪,船有势。你们越是与它硬抗,便越是身不由己。”
他说着,在那剧烈颠簸的甲板之上,缓缓地,打出了一套拳。
那套拳,看似缓慢,实则圆转如意,连绵不绝。
他的身体,随着船身的每一次起伏而起伏,随着海浪的每一次拍击而摇摆。
那股足以将人掀翻的狂暴巨力,在冲到他身前的瞬间,便被他那圆转的拳势,尽数化解、引导,最终消散于无形。
他不是在抵抗风浪,他是在……与风浪共舞。
“太极之道,在于借力打力。”宋青书的声音,与那呼啸的海风融为一体,“船身欲起,你便随之而沉。船身欲沉,你便随之而起。将这股颠簸之力,化为己用。如此,人船合一,方能如履平地。”
一番话,一套拳。
将在场所有明教教众,心中那套早已根深蒂固的武学常理,彻底颠覆!
他们原以为,武功便是开碑裂石,飞檐走壁。
却不想,竟还能用在这种地方,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这天地的伟力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庄铮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立刻模仿着宋青书的姿势,双腿微屈,将全身的重心,沉了下去。
其余教众见状,亦是有样学样。
起初,他们还掌握不到诀窍,依旧被晃得东倒西歪。
但随着宋青书那套太极拳越打越慢,将其中的精髓要义,一点一点地剖析、展示,众人渐渐地,找到了那种奇妙的感觉。
他们不再硬抗,而是学着去感受,去顺应。
渐渐地,甲板之上,那片东倒西歪的人群,竟奇迹般地,一个接一个稳住了身形。
虽然依旧有些狼狈,却已不再像之前那般,毫无反抗之力。
了望台之上,赵敏凭栏而立,她看着那个在风浪中闲庭信步、将一套养生拳法化为定海神针的青衫身影,那双璀璨如星的眸子里,所有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复杂的、几不可闻的叹息。
她知道,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又被拉开了一分。
傍晚时分,风浪渐息。
夕阳的余晖,将整片海面都染成了一片瑰丽的橘红色。
劫后余生的众人,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宋青书没有休息,他亲自巡视着船上的每一处角落,检查着缆绳的磨损,询问着淡水的储备,那份细致与耐心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敬佩。
当他走到船尾那处堆放杂物的角落时,他的脚步,微微一顿。
只见一道纤细的身影,正蜷缩在角落里,背对着众人。
她那身素净的青色布裙,早已被白日里的浪花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那略显单薄的、柔弱的曲线。
凛冽的海风吹过,让她那瘦削的肩膀,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是周芷若。
宋青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他没有上前,只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船舱。
片刻之后,他再次走了出来,手中多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小布包,以及一截坚韧的牛筋绳。
他缓步上前,在那道身影的身后,停下了脚步。
周芷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她那紧绷的身体,猛然一僵。
她没有回头,只是将头,埋得更低了。
宋青书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布包与绳结,轻轻地,放在了她身旁的甲板之上。
他的声音,很轻,也很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海上的湿气重,寻常衣物,一夜便能拧出水来。这油布,可以防潮。”
“夜里风大,用这牛筋绳,将包袱与自己绑在一起。船若有事,人,至少不会被甩出去。”
他说完,没有再多停留一刻,毅然转身,缓步离去。
周芷若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她缓缓地,转过头,看着那个渐渐远去的、孤单而又挺拔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身旁那份其貌不扬、却充满了实用智慧的布包,只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撕裂了。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那柄短剑。
可那冰冷的触感,却第一次,没能给她带来半分平静。
三日之后,黄昏。
船队已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近十日。
海面平静如镜,夕阳的余晖,在水天相接之处,拉出了一道长长的、瑰丽的金色光带。
就在这片宁静得仿佛能持续到永恒的壮丽景色之中,了望台之上,那名负责警戒的鹰卫营弟子,瞳孔,骤然收缩到了极致!
他猛地举起手中的千里镜,朝着那海天尽头的方向,死死地望了过去!
随即,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充满了无尽惊骇与不敢置信的嘶吼!
那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瞬间撕裂了这片宁静的黄昏!
“教主!”
“正前方!三里之外!”
“有一艘……有一艘挂着火焰圣徽的波斯大船,正在……逆风而来!”
“站稳了!”
“抓住缆绳!”
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厉声高喝,他双腿如同铁铸,死死地钉在甲板之上,可他身后那些同样是武功好手的明教精锐,却已是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他们虽有内力护体,却从未经历过这等阵仗,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随着那剧烈的颠簸,翻江倒海。
那些刚刚被招募来的寻常水手,更是面色惨白,不少人已是扶着船舷,吐得昏天黑地。
整个甲板,一片混乱。
就在这片令人绝望的摇晃之中,一道青衫身影,从船舱之中,缓步走出。
他没有运起半分内力,可他的脚步,却如同生了根一般,稳稳地,踩在那剧烈摇晃的甲板之上,渊渟岳峙,纹丝不动。
他看着那些脸色惨白的水手,看着那些东倒西歪的教众,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一片古井无波。
宋青书缓缓地,走到了甲板的正中央。
“慌什么。”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柄无形的定海神针,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混乱与惊惶,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他没有训斥,更没有施展神功去强行稳定船身。
他只是双脚微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整个人如同一棵扎根于大地深处的苍劲古松,在那剧烈的摇晃之中,竟透着一股奇异的、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的和谐。
“海有浪,船有势。你们越是与它硬抗,便越是身不由己。”
他说着,在那剧烈颠簸的甲板之上,缓缓地,打出了一套拳。
那套拳,看似缓慢,实则圆转如意,连绵不绝。
他的身体,随着船身的每一次起伏而起伏,随着海浪的每一次拍击而摇摆。
那股足以将人掀翻的狂暴巨力,在冲到他身前的瞬间,便被他那圆转的拳势,尽数化解、引导,最终消散于无形。
他不是在抵抗风浪,他是在……与风浪共舞。
“太极之道,在于借力打力。”宋青书的声音,与那呼啸的海风融为一体,“船身欲起,你便随之而沉。船身欲沉,你便随之而起。将这股颠簸之力,化为己用。如此,人船合一,方能如履平地。”
一番话,一套拳。
将在场所有明教教众,心中那套早已根深蒂固的武学常理,彻底颠覆!
他们原以为,武功便是开碑裂石,飞檐走壁。
却不想,竟还能用在这种地方,竟能化腐朽为神奇,将这天地的伟力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庄铮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立刻模仿着宋青书的姿势,双腿微屈,将全身的重心,沉了下去。
其余教众见状,亦是有样学样。
起初,他们还掌握不到诀窍,依旧被晃得东倒西歪。
但随着宋青书那套太极拳越打越慢,将其中的精髓要义,一点一点地剖析、展示,众人渐渐地,找到了那种奇妙的感觉。
他们不再硬抗,而是学着去感受,去顺应。
渐渐地,甲板之上,那片东倒西歪的人群,竟奇迹般地,一个接一个稳住了身形。
虽然依旧有些狼狈,却已不再像之前那般,毫无反抗之力。
了望台之上,赵敏凭栏而立,她看着那个在风浪中闲庭信步、将一套养生拳法化为定海神针的青衫身影,那双璀璨如星的眸子里,所有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复杂的、几不可闻的叹息。
她知道,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又被拉开了一分。
傍晚时分,风浪渐息。
夕阳的余晖,将整片海面都染成了一片瑰丽的橘红色。
劫后余生的众人,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宋青书没有休息,他亲自巡视着船上的每一处角落,检查着缆绳的磨损,询问着淡水的储备,那份细致与耐心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敬佩。
当他走到船尾那处堆放杂物的角落时,他的脚步,微微一顿。
只见一道纤细的身影,正蜷缩在角落里,背对着众人。
她那身素净的青色布裙,早已被白日里的浪花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那略显单薄的、柔弱的曲线。
凛冽的海风吹过,让她那瘦削的肩膀,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是周芷若。
宋青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他没有上前,只是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船舱。
片刻之后,他再次走了出来,手中多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小布包,以及一截坚韧的牛筋绳。
他缓步上前,在那道身影的身后,停下了脚步。
周芷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她那紧绷的身体,猛然一僵。
她没有回头,只是将头,埋得更低了。
宋青书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布包与绳结,轻轻地,放在了她身旁的甲板之上。
他的声音,很轻,也很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海上的湿气重,寻常衣物,一夜便能拧出水来。这油布,可以防潮。”
“夜里风大,用这牛筋绳,将包袱与自己绑在一起。船若有事,人,至少不会被甩出去。”
他说完,没有再多停留一刻,毅然转身,缓步离去。
周芷若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她缓缓地,转过头,看着那个渐渐远去的、孤单而又挺拔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身旁那份其貌不扬、却充满了实用智慧的布包,只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撕裂了。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藏在袖中的那柄短剑。
可那冰冷的触感,却第一次,没能给她带来半分平静。
三日之后,黄昏。
船队已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近十日。
海面平静如镜,夕阳的余晖,在水天相接之处,拉出了一道长长的、瑰丽的金色光带。
就在这片宁静得仿佛能持续到永恒的壮丽景色之中,了望台之上,那名负责警戒的鹰卫营弟子,瞳孔,骤然收缩到了极致!
他猛地举起手中的千里镜,朝着那海天尽头的方向,死死地望了过去!
随即,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充满了无尽惊骇与不敢置信的嘶吼!
那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瞬间撕裂了这片宁静的黄昏!
“教主!”
“正前方!三里之外!”
“有一艘……有一艘挂着火焰圣徽的波斯大船,正在……逆风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