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时,元大都。

  笼罩了整座雄城的夜雾,比寻常的雾气更加浓重,也更加冰冷。

  它无声地吞噬了月光与星辉,将这座天下权柄的中心,化作了一座由无尽黑暗与幢幢鬼影构成的巨大囚笼。

  万安寺,琉璃宝塔。

  那座高耸入云的宝塔,如同囚笼中央一根狰狞的、刺破天穹的骨刺。

  塔顶那盏巨大的宫灯,散发着惨白而又冰冷的光,将下方那座戒备森严的寺庙,照得亮如白昼,也照出了无数道往来巡逻的、身披铁甲的身影。

  三道黑色的影子,如三片没有重量的落叶,悄无声息地,自寺庙西南角那株百年古槐的阴影中,飘落而下。

  为首一人,正是光明左使杨逍。

  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对着身后的彭和尚与说不得和尚,打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三人瞬间会意,身形一晃,便如同三道融入了黑暗的鬼魅,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闪电般掠去。

  杨逍的目标,是那口位于后院菜地旁的水井。

  他脚下步法玄奥,每一步都恰好踩在巡逻甲士视线的死角与脚步声的间隙之中。

  他的身形,仿佛与这片夜色彻底融为了一体。

  两名负责看守水井的蒙古武士,正靠在井栏边,百无聊赖地低声交谈着。

  “**,这鬼天气,冻死个人。真不明白上面那些大人物怎么想的,守着一口破井,能有什么用?”

  “少废话!郡主有令,寺内一草一木,都不得有失,打起精神来!”

  他们的话音未落,只觉得脖颈处微微一凉,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轻轻抚过。

  两人身体一僵,想也不想便要张口示警。

  可已经晚了。

  杨逍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二人身后。

  他并指如剑,在那两人喉头的哑穴之上,轻轻一点。

  没有半分杀气,更没有半分多余的动作。

  两名训练有素的武士,竟是在连一个音节都未能发出的情况下,便双眼一翻,软软地瘫倒在地,彻底失去了知觉。

  杨逍看都未看那两人一眼,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油纸包,将其中的白色粉末悄无声息地,尽数倒入了一旁的水桶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身形再次一晃,已然消失在了原地,仿佛从未出现过。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寺庙的另一头,那座高耸的钟楼之下。

  彭和尚与说不得和尚,已然如同两只壁虎,悄无声息地贴在了钟楼那冰冷的墙壁之上。

  他们避开了楼下那队来回巡逻的甲士,如两道青烟,直上楼顶。

  楼顶,两名负责了望的弓箭手,正警惕地扫视着寺庙的每一个角落。

  “彭和尚,你左我右。”说不得和尚用传音入密之法,声音细若蚊蝇。

  “好。”

  两人没有再多一句废话。

  就在那两名弓箭手转身交错的一刹那,说不得和尚那看似臃肿的身体,猛然从阴影中暴起!

  他手中那只巨大的乾坤布袋,在空中划过一道无声的弧线,如同一张从天而降的巨网,在那名弓箭手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便已当头罩下!

  那弓箭手只觉得眼前一黑,刚要张口,便被那布袋连人带弓,死死地捆成了一个粽子,连一丝声音都未能发出。

  而另一边,彭和尚的身法更是快如鬼魅。

  他五指成爪,在那名弓箭手转身的瞬间,便已如影随形地贴上了他的后背,一记精准的手刀,不轻不重地,正好切在了对方的后颈之上。

  那弓箭手哼都未哼一声,便软软地倒了下去。

  第一路,水井与钟楼,已然悄无声息地,落入了明教的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万安寺,外院。

  一队由十名禁军组成的巡逻小队,正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既定的路线,缓缓走来。

  为首的百夫长,脸上带着几分因熬夜而产生的疲惫与不耐。

  就在他们即将走到一处偏僻的柴房时,柴房的阴影之中,缓步走出了几道身影。

  为首一人,正是锐金旗掌旗使庄铮。

  他此刻已换上了一身寻常伙夫的装扮,脸上还故意抹上了几道锅底灰,看起来毫不起眼。

  “站住!什么人!”那百夫长立刻警惕地按住了腰间的刀柄。

  庄铮却是不慌不忙,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块刻着“汝阳王府”字样的腰牌,对着那百夫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位军爷,我们是厨房新来的伙夫,奉管事之命,前来给各位巡夜的兄弟,送些热汤点心。”

  他说着,身后的几名五行旗教众,便将手中那几个热气腾腾的食盒,打开了来。

  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弥漫开来。

  那百夫长接过腰牌,仔细查验了一番,又看了看食盒中那香气扑鼻的酱肉和馒头,喉头不自觉地耸动了一下。

  “口令。”他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长河落日。”庄铮对答如流。

  “下一句。”

  “孤城闭门。”

  口令无误,腰牌也是真的。

  那百夫长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终于打消。

  他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行了行了,东西放下,你们可以滚了。”

  “是,是。”庄铮点头哈腰,他对着身后几人使了个眼色。

  就在那几名五行旗教众放下食盒,与那队禁军擦肩而过的瞬间。

  异变陡生!

  庄铮眼中寒芒一闪,他那只刚刚还捧着食盒的手,猛然探出!

  五指如钩,快如闪电,在那百夫长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便已死死地扼住了他的咽喉!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那几名“伙夫”,也同时暴起!

  他们或是出拳,或是劈掌,或是用早已藏在袖中的短刃,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了身旁那些早已被美食与疲惫消磨了意志的禁军!

  “噗嗤!”

  “咔嚓!”

  一连串细微的骨骼碎裂声与血肉被洞穿的闷响,在寂静的夜色中,一闪而逝。

  不过短短三五个呼吸的功夫,这队由十名精锐禁军组成的巡逻小队,竟是在连一声惨叫都未能发出的情况下,便被尽数格杀!

  庄铮等人手脚麻利地将尸体拖入柴房,又在最短的时间内,换上了他们的衣甲与兵刃。

  片刻之后,一队“崭新”的巡逻小队,从柴房中走出,继续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既定的路线,缓缓走去。

  第二路,外院防线,也被撕开了一道致命的口子。

  万安寺,北侧偏门。

  这里是整个寺庙防守最为薄弱,也最不起眼的角落。

  三道黑色的身影,如同三尊没有生命的雕塑,静静地,融入了那片被高墙投下的、深不见底的阴影之中。

  宋青书、张无忌、小昭。

  他们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张无忌的掌心,早已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看着寺内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森严戒备,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

  唯有宋青书,依旧神情平静,古井无波。

  “教主,”小昭的声音,压得比蚊蚋还要细微,“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是三更天。那时,内外院的禁军会进行一次轮换,巡逻的路线,会出现一个长达十个呼吸的空当。那,便是我们潜入的唯一机会。”

  宋青书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

  “咚――咚——咚——”

  三声沉闷而又悠长的更鼓之声,从远处的大都城楼之上传来,穿透了浓重的夜雾,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之中。

  三更天,到了。

  小昭的眼中,精光一闪。

  “就是现在!”

  然而,就在宋青书与张无忌即将动身的刹那。

  一阵沉重而又极富韵律的脚步声,毫无征兆地,从偏门之内那条通往内院的小径之上,由远及近。

  一名身材魁梧、面容黝黑、眼神阴冷得如同毒蛇一般的番僧,竟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沉重的金刚降魔杵,不紧不慢地,朝着他们即将潜入的偏门,缓步走来。

  正是那曾为金刚门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投身汝阳王府的西域高手。

  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