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山的风,卷着砂石,如同一把无形的锉刀,打磨着每一个试图攀上这座圣山的身影。

  一个满身尘土、衣衫破碎的人影,正踉踉跄跄地出现在通往光明顶的山道之上。

  他的脚步虚浮,嘴唇干裂,那张本该平凡的脸上,写满了足以将钢铁融化的焦灼与疲惫。

  “站住!什么人!”

  两名守在山门关隘处的明教弟子,猛地横过手中钢刀,眼中充满了经历血战之后的警惕。

  那人影没有停步,他只是抬起头,露出一双亮得惊人的眸子,那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磨过。

  “武当,张无忌。求见,宋教主!”

  光明顶,议事大厅。

  曾经的断壁残垣早已被清理干净,崭新的梁柱支撑起这座浴火重生的殿堂。

  宋青书静坐于主座之上,手中捧着一卷来自“风字台”的密报,神情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殿下,杨逍、韦一笑、五散人等人分列两侧,正在禀报教中各项事务的进展。

  整个大厅,井然有序,再无半分昔日的混乱与猜忌。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一名锐金旗的教众快步而入,单膝跪地,声若洪钟:“启禀教主!武当张无忌,于山门外求见!”

  此言一出,杨逍等人皆是面露异色。

  他们都记得那个在光明顶之战最后关头出现的神秘青年,也记得教主与他之间的那个崖顶之约。

  他此刻去而复返,且如此狼狈,必有大事发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在了主座之上。

  宋青书的脸上,没有半分波澜。

  他只是缓缓放下手中的密报,声音平静。

  “带他进来。”

  片刻之后,张无忌踉跄着,被带入了大殿。

  当他看到那个静坐于主座之上、气度渊渟岳峙的青衫身影时,那双早已被疲惫与焦灼填满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抓住救命稻草般的希冀。

  他没有半分犹豫,上前三步,对着宋青书,郑重无比地,抱拳一拜,躬身及地。

  “宋师兄!”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懊悔与急切,“我……我等,中计了!”

  宋青书没有立刻追问。

  他只是对着一旁侍立的小昭,淡然吩咐:“去,为张兄弟,端一碗热汤来。”

  小昭立刻会意,快步而去。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便被送到了张无忌的面前。

  那温热的香气,让他那早已绷紧到极致的心神,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松。

  宋青书看着他,声音温和:“先喝汤,润润嗓子。天大的事,也不急于这一时。”

  张无忌看着他那双平静得仿佛早已洞悉一切的眸子,心中那股狂风暴雨般的焦躁,竟奇迹般地,被抚平了许多。

  他不再多言,端起汤碗,一饮而尽。

  一股暖流,顺着他的喉咙,滑入腹中,瞬间驱散了连日奔波带来的部分寒意与疲惫。

  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多谢宋师兄。”

  随即,他不再有任何隐瞒,将六大派如何在武关驿站遭遇埋伏,如何中了那歹毒的“十香软筋散”,以及最后,赵敏如何囚禁众人,并传话让他前来求援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尽数道出。

  当他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大殿,已是鸦雀无声。

  杨逍、韦一笑等人,皆是脸色铁青,眼中怒火喷薄!

  “好一个汝阳王府!好一个绍敏郡主!”白眉鹰王殷天正伤势未愈,此刻听到这噩耗,更是气得须发戟张,猛地一拍桌案,“欺我中原武林无人吗!”

  “教主!”锐金旗掌旗使庄铮猛地起身,对着宋青书抱拳请战,“六大派虽与我教有隙,但终归是我汉家儿郎!如今遭此大难,我明教断无坐视不理之理!属下请命,愿亲率锐金旗,星夜驰援大都,与那元廷鹰犬,决一死战!”

  “请教主下令!”

  “我等愿誓死追随!”

  殿内群情激奋,战意如火!

  然而,宋青书的脸上,却依旧没有半分意外。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所有人的声音,都渐渐平息下来,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喧嚣。

  “诸位之心,我已知晓。但,军国大事,非同儿戏。”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或愤怒、或焦急的脸庞,声音沉稳,不带半分感情。

  “其一,敌情未明。我等只知六大派被囚于大都万安寺,但寺内有多少高手?有多少兵马?城防如何布置?一概不知。贸然前往,无异于以卵击石。”

  “其二,师出无名。我明教与六大派,刚刚经历一场血战,虽因奸人挑拨,但血仇犹在。此刻若大张旗鼓前去相救,天下人会如何看我明教?是会赞我等高义,还是会笑我等摇尾乞怜,上赶着去贴那六大派的冷**?”

  两个问题,如两盆冰水,将所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人,浇得一干二净。

  杨逍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凝重与后怕。

  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少年教主的心思之缜密,格局之宏大,早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那……依教主之见,该当如何?”杨逍上前一步,恭声问道。

  宋青书缓缓站起身,他走到那副巨大的、囊括了整个元朝疆域的堪舆图前,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那座位于天下中心的、被朱笔圈出的雄城。

  “传我教主令。”

  “命‘风字台’所有探子,即刻启程,分赴大都。不惜一切代价,三日之内,我要知道万安寺内一草一木的所有情报。”

  “命‘林字台’,散布消息。就说我明教与六大派已在光明顶议和,不日将共举义旗,合力抗元。”

  “命‘火字台’,联络各地义军,于大都外围,制造混乱,袭扰元军粮道,为我等争取时间。”

  “命‘山字台’,原地待命。”

  一道道指令,从他口中清晰地发出,如同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转动。

  张无忌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看着那个在地图前挥斥方遒、将天下风云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青衫身影,那双明亮的眸子里,第一次没有了宅心仁厚的悲悯,只有一种近乎于仰望的震撼。

  他知道,自己与他之间的差距,早已不是武功,而是这足以吞吐天地的……格局。

  三日,转瞬即逝。

  议事大厅之内,气氛凝重如铁。

  一份份来自大都的绝密情报,如同雪片般,被送到了宋青书的案头。

  “启禀教主!已探明,万安寺高塔之内,共囚禁六大派核心高手一百二十七人,皆身中‘十香软筋散’之毒。”

  “启禀教主!寺内,由汝阳王府高手阿大、阿二、阿三,并玄冥二老亲自坐镇!寺外,更有大都禁军五百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水泄不通!”

  “启禀教主!据可靠消息,赵敏郡主已放出话来,七日之后,便要在那高塔之上,将六大派高手,一一斩首示众!”

  消息一个比一个紧急,一个比一个凶险。

  殿内所有明教高层,皆是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们教主最后的决断。

  宋青书静静地听完所有汇报,脸上依旧没有半分波澜。

  他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堪舆图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身影,移动。

  他没有再说话。

  他只是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小的、用锦缎制成的布袋。

  他解开袋口,将里面那满满一袋,或黑,或白,或黄的豆子,缓缓地,倒在了自己的掌心。

  随即,在数千道目光的注视之下,他伸出手指,拈起了一枚黑色的豆子。

  啪嗒。

  那枚黑色的豆子,被他重重地,按在了地图之上,那个代表着天下权柄、也代表着无尽凶险的漩涡中心。

  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