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时光,弹指飞逝。

  江淮之地的连天烽火,早已被岁月与鲜血,冲刷成了一段段刻在人心中的传说。

  王保保那号称无敌的二十万铁骑,最终在那片由人民战争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撞得头破血流,折戟沉沙。

  大元的气数,已然走到了尽头。

  而宋青书这个名字,也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江湖传说,而是成了悬在汝阳王府头顶,一柄随时可能斩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日,武当山,紫霄宫。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宋青书一袭再普通不过的青色道袍,缓步走在那条熟悉的、由青石铺就的山道之上。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如一个最寻常的归家游子,静静地看着这片养育了他的山水。

  松涛依旧,云海翻涌,一切仿佛都未曾改变。

  然而,当他走过那片巨大的演武场时,却分明感觉到,那一道道投来的目光,已然不同。

  那些正在晨练的武当三代、四代弟子,在看清他面容的瞬间,无不神情一肃,动作都变得拘谨了许多。

  那眼神中,没有了昔日的亲近与随意,只剩下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传奇的敬畏。

  宋青书没有与任何人搭话,只是对着他们微微颔首,随即,径直朝着那片寻常弟子绝不可踏足的后山,缓步走去。

  他知道,自己此行,只为见一人。

  后山,那间简陋的茅屋之前,张三丰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道袍,正背对着他,不紧不慢地,打着一套拳。

  那套拳,看似缓慢,实则圆转如意,连绵不绝。

  一招一式,都仿佛与这山间的清风,天上的流云,融为了一体,竟是看不出半分烟火气。

  正是那套早已被宋青书推演至化境的……太极拳。

  宋青书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立于十丈之外,如一个最虔诚的学生,观摩着这位武道神话的每一次吐纳,每一次起手。

  白日里,他整军经武,将那卷《武穆遗书》的兵法韬略,演化成了一套套足以克敌制胜的战术。

  夜深后,他便沉入那时间流速高达百倍的武学空间,将此生所学,尽数熔于一炉。

  太极,九阳,九阴,乾坤,圣火……

  三年时光,外界千日,于他而言,却已是近百年的苦修。

  如今的他,一身武功,早已臻至返璞归真、圆融无缺的化境。

  不知过了多久,那套看似永无止境的拳架,终于缓缓收势。

  张三丰缓缓转过身,那双本该浑浊的眸子里,此刻却清澈得仿佛能倒映出整片天空。

  他看着那个静立于晨雾之中的青衫身影,那张布满了岁月痕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如同看见自家麒麟儿归来的慈祥笑意。

  “回来了。”

  “弟子,回来了。”

  宋青书缓步上前,在那位百岁人瑞的身前三尺之处,停下了脚步。

  他没有半分犹豫,对着这位亦师亦祖的武道神话,郑重无比地,双膝跪地,叩首及地。

  “弟子宋青书,拜见师祖。”

  张三丰没有去扶他,只是静静地受了这一拜。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起来吧。”

  “让老道看看,你这三年,长进了多少。”

  他说着,竟是缓缓抬起右手,在那宋青书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摆出了一个太极推手的起手式。

  宋青书的心,猛然一颤。

  他知道,这已不是单纯的考校。

  这是这位屹立于此方世界武道之巅的百岁神话,对他发出的……论道之请!

  他不敢有半分怠慢,缓缓起身,同样伸出双手,在那张三丰那看似枯槁、实则蕴**无尽生机的手掌之上,轻轻搭了上去。

  没有半分言语,更没有半分试探。

  两只手掌甫一接触,一股圆转如意、却又浩瀚如海的磅礴内力,便从张三丰的掌心,无声无息地,探了过来。

  那股内力,不带半分杀意,却仿佛蕴**整个天地的重量。

  宋青书不敢硬抗,脚踩太极,身形如一片没有重量的落叶,顺着那股力道,向后微微一引。

  然而,就在他引动那股力道的瞬间,张三丰的内力,却陡然一变!

  那股本该厚重如山的力道,竟在瞬间化作了一片深不见底的、旋转不休的巨大漩涡!

  一股无可抗拒的恐怖引力,轰然传来!

  宋青书只觉得自己的身形像是被一张无形而又坚韧的巨网,彻底缠住!

  无论他如何变招,如何化解,都无法摆脱那股如影随形、借力打力的诡异擒拿!

  他竟是要被这位百岁人瑞,用最纯粹的太极手法,当场制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宋青书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精光一闪!

  他不再试图去化解,更不再试图去牵引!

  他体内的九阳与九阴真气,在那太极拳意的调和之下,瞬间融为一体!

  一股刚柔并济、水火交融的全新内力,轰然爆发!

  他没有反击,只是将这股内力,凝聚于一点,在那张三丰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轻轻一“震”!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如同古钟被敲响的低沉嗡鸣,陡然响起!

  张三丰那张始终古井无波的脸上,眉梢,第一次,微微一挑!

  他只觉得一股奇妙至极的、充满了生生不息韵味的震荡之力,竟无视了他所有的防御,直接透入了他的经脉!

  那股力量,不带半分杀伤,却仿佛蕴**阴阳初判、混沌新开的无上至理,竟让他那早已圆融无缺的太极内力,都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共鸣!

  两道身影,同时向后退出三步,平分秋色。

  整个后山,再次陷入了一片死神般的寂静。

  许久,张三丰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看着眼前这个将一身所学尽数熔于一炉、早已走上了一条全新道路的少年,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所有的情绪,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充满了无尽欣慰的赞叹。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青书,你如今的武道……”

  他顿了顿,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一句足以让整个江湖都为之疯狂的评语。

  “已不在,老道之下。”

  宋青书的身体,猛然一震。

  他没有半分骄傲,更没有半分得意。

  他只是对着眼前这位毫无保留、以身传道的百岁神话,再次,郑重无比地,深深一揖,躬身及地。

  “师祖,海涵。”

  就在他躬身的刹那!

  他识海之中,那枚古老而又神秘的青色玉盘,毫无征兆地,光华大作!

  嗡!

  一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璀璨、都要浩瀚的九色神光,轰然爆发!

  那上面,最后的一丝裂痕,在这股因得到此方世界最强者认可而涌入的、精纯至极的本源能量的滋养之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

  整个玉盘,变得前所未有的圆满,前所未有的璀璨!

  其上光华流转,玄奥的符文若隐若现,仿佛一尊沉睡了万古的神祇,终于彻底苏醒!

  【道源玄鉴玉盘……修复完毕……】

  【武学空间……彻底洞开!】

  宋青书只觉得自己的整个识海,都在这一刻,化作了一片亮如白昼的无垠星空!

  他知道,自己,已然站在了这个世界的武道之巅。

  然而,就在他心神激荡,正欲仔细体悟这全新境界的瞬间。

  一阵急促的、带着几分焦灼的脚步声,从那后山的小径之上,由远及近!

  一名负责传递最高等级密报的鹰卫营亲信,如同一道离弦的箭,冲至近前!

  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个用玄铁打造的、刻着三道血痕的密报筒,声音嘶哑,却又充满了十万火急的紧迫!

  “启禀教主!”

  “陕南急报!”

  “丐帮陈友谅余孽,于三日前,纠集了数千流民,在汉中一带,公然打出了‘反元复宋’的旗号!”

  “他们……他们正在市井之间,大肆散播谣言,声称我教与元廷勾结,意图……裂土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