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瑾一一看是晋菜,凤眸微皱,对赵国栋道:“国栋!你是不是不懂点菜的?这铁道大厦八大菜系各个拿得出手,唯独晋菜,最不上台面。你其他偏偏不点,非要点这不上台面的晋菜?什么意思?赶快换掉吧。”
晋菜不在八大菜系里。《亮剑》里,楚云飞自己说:“我是山西人,但我不护短,晋菜上不得台面。”
因为晋菜既没有特别的特色,也缺乏昂贵的食材,导致泯然众人,故而上不得台面。大场面、上规格的招待,很少用晋菜。
听到何瑾一评论晋菜,凌书苗眉头微不可查,皱了皱。
赵国栋却笑道:“何姐,你先听我说。”
“晋菜确实不如粤菜那么食材名贵、不如川菜那么鲜香麻辣,也不如鲁菜山珍海味,但晋菜绝非没有优点,相反,正因为晋菜使用的食材,都是最普通、最常见食材,反而食不厌细、脍不厌精,更注重食材的选用和烹调的精细度,更追求口感的丰富和层次感,也更考验师傅的做菜水平。”
“比如,这道山西什锦火锅是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它集色、香、味于一体,同时也是晋菜的代表之一享有盛誉。这款火锅采用多种食材制作,包括各类肉类、海鲜、蔬菜、豆制品、菌菇和蛋类制品等。属于冬季食用佳肴,回味无穷。”
“还有闻名遐迩的山西刀削面,面片薄而宽,削制时动作娴熟,线条流畅,因此得名刀削面。另外,还有酥炸鳜鱼、孜然羊肉、太原酱肘子、葱油拌面等等,每一道菜都展现了晋菜的独特风味和精湛技艺。”
听他滔滔不绝,介绍晋菜的好,何谨一哭笑不得。这人平时很机灵,为什么今天招待凌书苗却一下拉胯了?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
高端场合,不上晋菜,这是京城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他在这里犯什么犟驴?
何谨一正要呵斥赵国栋,却听到一旁凌书苗笑道:“国栋有心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山西大同人,最爱吃什锦火锅这道菜?”
何瑾一当时就愣住了。
她眨眨美眸,怎么也没想到,凌书苗竟然是山西大同人?
她之前问过凌书苗,她一直含糊其辞,没说过自己是哪的,只说从小跟着铁路工作的爸妈,一直到处辗转,转学,也难说是哪的。
原来,赵国栋竟然料敌在先,知道凌书苗的籍贯和口味?
自己才是做错的那一方?
何瑾一娇靥一下红了,咬着下唇,狠狠瞪了赵国栋一眼。小子,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出这么大丑?
赵国栋被何瑾一绝世凤眸瞪了一眼,却只觉得骨头都酥了。这何夫人太内媚了,又傲娇又御姐,就是不知道在办大事的时候,被她这么瞪一眼会是什么麻酥酥感觉?
凌书苗感慨道:“从这件小事上,我就知道,国栋绝不是个一般人。你对我了解,比我对你了解深入太多了。我从来没跟人提及过,我是山西大同人。可你点的菜,无一例外,都是我最爱吃的菜。这绝对不可能是偶然。”
赵国栋笑了笑。
他为何知道凌书苗是大同籍贯?
从后世案情通报知道的。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这就是赵国栋身为重生者的优势——对凌书苗这种曾经轰动全国、叱刹风云,在此时却隐身幕后、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没有被梁伟纳入视野的高铁一姐,他研究的比谁都透彻,也有定点针对优势。
凌书苗盯着赵国栋:“看来,小兄弟你是有备而来啊。到底要姐姐帮什么忙,可以直言不讳了。”
何瑾一美眸又瞪了赵国栋一眼。
这**,真是···深藏不露。
明明做了那么多功课,却就是不透气,告诉自己一声,也是没谁了。
只是一次点菜,就引起了凌书苗的重视,甚至直言不讳让他说出什么事,在何瑾一与她这么久交往中,还是第一次。
赵国栋却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同什锦火锅:“凌姐,不急的,今天天气冷,先用了这一碗火锅,咱们暖暖身子再说其他。”
赵国栋整好以暇,自信满满。
只要凌书苗如约而来,出现在他面前,走入这个包房,赵国栋就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她拿下。
当然,不是那个拿下,而是项目拿下。
凌书苗目测体重150斤以上,赵国栋虽然好色,但也没有那么好牙口,对老大姐动心思,而且听说刘部长对凌书苗大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赵国栋也不想给自己没事找事。
相反,凌书苗身边的何谨一夫人,却女人味十足,与何佳慧站在一起,如同一对并蒂姐妹花。
可惜考虑到其高贵无比的身份,赵国栋:咳咳,我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找死啊找死。
凌书苗倒也豪爽,之前赵国栋对晋菜的恭维,深得她心,说出了她一个山西人都说不出来的维度,让她禁不住对赵国栋好感大生。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哪怕凌书苗老于世故,久经商场,也难以抑制作为山西人对晋菜的本能热爱,爱屋及乌,对赵国栋也有好感。
当然,若赵国栋不知天高地厚,只凭这点功课,就想打动她,让渡巨大利益,那纯属想多了。
凌书苗呵呵一笑,接过吃了满满一碗。
大汗淋漓,叫了一声:“爽!”
“最美不过家乡美,最浓不过故乡情,最甜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
赵国栋笑眯眯道:“凌姐,也是性情中人。”
凌书苗点点头,不动声色道:“我听说,你跟汉南省委副书记梁伟一起进京,准备跑部钱进,游说铁道部发改委,想要京广线改道,走你汉南省?”
赵国栋心中一惊。
这女人,果然不简单。
虽然自己只是个小卡拉米,但人家对自己了解,一点不小。
这也是双方斗智斗勇的一部分——凌书苗已经展开反击,别以为只有你做了功课,大姐也知道你的底牌。
赵国栋大大方方,笑了笑道:“是啊。我和梁书记今天进京,试图争取京广高铁。但在发改委、铁道部连续碰壁啊。发改委一个副主任接待我们,但明言汉南不会赢,铁道部那边,刘部长很忙,去海里开会,压根没时间见我们····”
凌书苗也没想到,赵国栋如此直白,将自己争夺高铁出师未捷、接连失利,都坦然相告,倒是有些意外。
换成其他人,遇到这种对自己不利之事,不都该藏着掖着,唯恐别人知道?
赵国栋倒是不按常理出牌。
“胜败乃兵家常事。”
凌书苗感慨道:“你们为了家乡父老乡亲,四处奔波,哪怕碰壁,也是问心无愧。”
赵国栋慨然道:“还是凌姐是我的知心大姐,了解我的心。我敬你一杯。”
他站起来,向凌书苗敬了一杯酒。
凌书苗倒也来者不拒——灌她酒的人多了,但她酒量惊人,千杯不醉,铁道部这些能喝酒的,都不是她的对手。眼下这小伙子要打酒精主意,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久经考验高铁一姐?
赵国栋却浅尝辄止,表达恭敬后并未再敬,反而将话题扯到了一个凌书苗意想不到的话题上——高铁配件市场。
赵国栋正色道:“刘部长雄心勃勃,国家倾力支持,高铁眼看要跨越式大发展,依我看,高铁的配件市场,将成为一个数万亿级的大市场、大蛋糕。不知道凌姐有没有兴趣,愿意介入其中?”
“哦?”
凌书苗心中傲然,似笑非笑:“你对高铁还有研究?”
赵国栋笑了笑。
作为一个熟知后世历史发展的键盘侠,作为一个深度参与高铁建设的地方官员,他对高铁见解,可不是一知半解。
“高铁,将成为中国快速崛起的一张国家名片!”
赵国栋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亮明了观点:“而刘部长作为铁道部掌舵人,也一如日本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那样,必将成为中国高铁之父!名垂青史!”
凌书苗目光卓然亮起,微胖的脸庞,也情不自禁泛出道道异彩:“你这么确定?不要说大话。吹吹捧捧的。肉麻死了。我也不是铁道部当官的。”
赵国栋摇头:“凌姐,你确实不知道。我也是个官员,处级干部,也管着十几万人吃喝拉撒,但我对其他官员没有什么感觉。在中央部委里,我最佩服的,莫过于刘部长!”
凌书苗默然。
但赵国栋修炼功法,能听到她心脏跳动声,骤然加快了三分。
凌书苗与刘部长关系,果然不一般。
哪怕市侩的女商人,但人的感情一旦付出,对自己所珍爱之物也会呵护备至,父母只想听别人夸奖自家孩子,情妇也只想听旁人夸奖自家情夫。
刘部长如今在中央部委里,口碑可谓毁誉参半,两极分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后者居多。
他出身贫寒,甚至可以说起点极低,连正式工都不是,只是一个合同工、养路工起家,却能一路逆天,走上执掌铁道部的高位,这一路坎坷艰辛,还有世家的打压与利用,可想而知,他多么渴望能够获得上层认可?
凌书苗为何要与**何夫人结为闺蜜?
还不是想办法替刘部长在人事方面铺路?
凌书苗自己,可能没有太多弱点,但赵国栋只要抓住一条,当着何夫人猛吹刘部长,就抓住她的命根弱点,足以让凌书苗无法抵抗。
果然,凌书苗观察着赵国栋夸刘部长,何夫人露出微妙表情,心中窃喜,却摇着头笑道:“你看你,说好不谈工作的,却非要扯上刘部长干嘛?你这么会夸人,给他这么高评价,可惜刘部长不在这里,也听不见,不是白说了?”
赵国栋摇摇头:“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中国高铁,要修建起来,可谓困难重重。技术上、资金上,固然困难很多,但更困难的,是国家体制掣肘与阻碍。只要体制内一个人想要干事,就有十个百个人跳出来,拼命阻拦,不让他做成事。如果没有刘部长这样作风强硬、领导强力的火车头带动,中国高铁至少还要延后五年,乃至十年才能建成!”
何夫人黛眉微蹙,嗔怪道:“瞧你说的,那么绝对,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至于吧?”
晋菜不在八大菜系里。《亮剑》里,楚云飞自己说:“我是山西人,但我不护短,晋菜上不得台面。”
因为晋菜既没有特别的特色,也缺乏昂贵的食材,导致泯然众人,故而上不得台面。大场面、上规格的招待,很少用晋菜。
听到何瑾一评论晋菜,凌书苗眉头微不可查,皱了皱。
赵国栋却笑道:“何姐,你先听我说。”
“晋菜确实不如粤菜那么食材名贵、不如川菜那么鲜香麻辣,也不如鲁菜山珍海味,但晋菜绝非没有优点,相反,正因为晋菜使用的食材,都是最普通、最常见食材,反而食不厌细、脍不厌精,更注重食材的选用和烹调的精细度,更追求口感的丰富和层次感,也更考验师傅的做菜水平。”
“比如,这道山西什锦火锅是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它集色、香、味于一体,同时也是晋菜的代表之一享有盛誉。这款火锅采用多种食材制作,包括各类肉类、海鲜、蔬菜、豆制品、菌菇和蛋类制品等。属于冬季食用佳肴,回味无穷。”
“还有闻名遐迩的山西刀削面,面片薄而宽,削制时动作娴熟,线条流畅,因此得名刀削面。另外,还有酥炸鳜鱼、孜然羊肉、太原酱肘子、葱油拌面等等,每一道菜都展现了晋菜的独特风味和精湛技艺。”
听他滔滔不绝,介绍晋菜的好,何谨一哭笑不得。这人平时很机灵,为什么今天招待凌书苗却一下拉胯了?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
高端场合,不上晋菜,这是京城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他在这里犯什么犟驴?
何谨一正要呵斥赵国栋,却听到一旁凌书苗笑道:“国栋有心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山西大同人,最爱吃什锦火锅这道菜?”
何瑾一当时就愣住了。
她眨眨美眸,怎么也没想到,凌书苗竟然是山西大同人?
她之前问过凌书苗,她一直含糊其辞,没说过自己是哪的,只说从小跟着铁路工作的爸妈,一直到处辗转,转学,也难说是哪的。
原来,赵国栋竟然料敌在先,知道凌书苗的籍贯和口味?
自己才是做错的那一方?
何瑾一娇靥一下红了,咬着下唇,狠狠瞪了赵国栋一眼。小子,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出这么大丑?
赵国栋被何瑾一绝世凤眸瞪了一眼,却只觉得骨头都酥了。这何夫人太内媚了,又傲娇又御姐,就是不知道在办大事的时候,被她这么瞪一眼会是什么麻酥酥感觉?
凌书苗感慨道:“从这件小事上,我就知道,国栋绝不是个一般人。你对我了解,比我对你了解深入太多了。我从来没跟人提及过,我是山西大同人。可你点的菜,无一例外,都是我最爱吃的菜。这绝对不可能是偶然。”
赵国栋笑了笑。
他为何知道凌书苗是大同籍贯?
从后世案情通报知道的。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这就是赵国栋身为重生者的优势——对凌书苗这种曾经轰动全国、叱刹风云,在此时却隐身幕后、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没有被梁伟纳入视野的高铁一姐,他研究的比谁都透彻,也有定点针对优势。
凌书苗盯着赵国栋:“看来,小兄弟你是有备而来啊。到底要姐姐帮什么忙,可以直言不讳了。”
何瑾一美眸又瞪了赵国栋一眼。
这**,真是···深藏不露。
明明做了那么多功课,却就是不透气,告诉自己一声,也是没谁了。
只是一次点菜,就引起了凌书苗的重视,甚至直言不讳让他说出什么事,在何瑾一与她这么久交往中,还是第一次。
赵国栋却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同什锦火锅:“凌姐,不急的,今天天气冷,先用了这一碗火锅,咱们暖暖身子再说其他。”
赵国栋整好以暇,自信满满。
只要凌书苗如约而来,出现在他面前,走入这个包房,赵国栋就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她拿下。
当然,不是那个拿下,而是项目拿下。
凌书苗目测体重150斤以上,赵国栋虽然好色,但也没有那么好牙口,对老大姐动心思,而且听说刘部长对凌书苗大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赵国栋也不想给自己没事找事。
相反,凌书苗身边的何谨一夫人,却女人味十足,与何佳慧站在一起,如同一对并蒂姐妹花。
可惜考虑到其高贵无比的身份,赵国栋:咳咳,我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找死啊找死。
凌书苗倒也豪爽,之前赵国栋对晋菜的恭维,深得她心,说出了她一个山西人都说不出来的维度,让她禁不住对赵国栋好感大生。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哪怕凌书苗老于世故,久经商场,也难以抑制作为山西人对晋菜的本能热爱,爱屋及乌,对赵国栋也有好感。
当然,若赵国栋不知天高地厚,只凭这点功课,就想打动她,让渡巨大利益,那纯属想多了。
凌书苗呵呵一笑,接过吃了满满一碗。
大汗淋漓,叫了一声:“爽!”
“最美不过家乡美,最浓不过故乡情,最甜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
赵国栋笑眯眯道:“凌姐,也是性情中人。”
凌书苗点点头,不动声色道:“我听说,你跟汉南省委副书记梁伟一起进京,准备跑部钱进,游说铁道部发改委,想要京广线改道,走你汉南省?”
赵国栋心中一惊。
这女人,果然不简单。
虽然自己只是个小卡拉米,但人家对自己了解,一点不小。
这也是双方斗智斗勇的一部分——凌书苗已经展开反击,别以为只有你做了功课,大姐也知道你的底牌。
赵国栋大大方方,笑了笑道:“是啊。我和梁书记今天进京,试图争取京广高铁。但在发改委、铁道部连续碰壁啊。发改委一个副主任接待我们,但明言汉南不会赢,铁道部那边,刘部长很忙,去海里开会,压根没时间见我们····”
凌书苗也没想到,赵国栋如此直白,将自己争夺高铁出师未捷、接连失利,都坦然相告,倒是有些意外。
换成其他人,遇到这种对自己不利之事,不都该藏着掖着,唯恐别人知道?
赵国栋倒是不按常理出牌。
“胜败乃兵家常事。”
凌书苗感慨道:“你们为了家乡父老乡亲,四处奔波,哪怕碰壁,也是问心无愧。”
赵国栋慨然道:“还是凌姐是我的知心大姐,了解我的心。我敬你一杯。”
他站起来,向凌书苗敬了一杯酒。
凌书苗倒也来者不拒——灌她酒的人多了,但她酒量惊人,千杯不醉,铁道部这些能喝酒的,都不是她的对手。眼下这小伙子要打酒精主意,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久经考验高铁一姐?
赵国栋却浅尝辄止,表达恭敬后并未再敬,反而将话题扯到了一个凌书苗意想不到的话题上——高铁配件市场。
赵国栋正色道:“刘部长雄心勃勃,国家倾力支持,高铁眼看要跨越式大发展,依我看,高铁的配件市场,将成为一个数万亿级的大市场、大蛋糕。不知道凌姐有没有兴趣,愿意介入其中?”
“哦?”
凌书苗心中傲然,似笑非笑:“你对高铁还有研究?”
赵国栋笑了笑。
作为一个熟知后世历史发展的键盘侠,作为一个深度参与高铁建设的地方官员,他对高铁见解,可不是一知半解。
“高铁,将成为中国快速崛起的一张国家名片!”
赵国栋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亮明了观点:“而刘部长作为铁道部掌舵人,也一如日本新干线之父十河信二那样,必将成为中国高铁之父!名垂青史!”
凌书苗目光卓然亮起,微胖的脸庞,也情不自禁泛出道道异彩:“你这么确定?不要说大话。吹吹捧捧的。肉麻死了。我也不是铁道部当官的。”
赵国栋摇头:“凌姐,你确实不知道。我也是个官员,处级干部,也管着十几万人吃喝拉撒,但我对其他官员没有什么感觉。在中央部委里,我最佩服的,莫过于刘部长!”
凌书苗默然。
但赵国栋修炼功法,能听到她心脏跳动声,骤然加快了三分。
凌书苗与刘部长关系,果然不一般。
哪怕市侩的女商人,但人的感情一旦付出,对自己所珍爱之物也会呵护备至,父母只想听别人夸奖自家孩子,情妇也只想听旁人夸奖自家情夫。
刘部长如今在中央部委里,口碑可谓毁誉参半,两极分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后者居多。
他出身贫寒,甚至可以说起点极低,连正式工都不是,只是一个合同工、养路工起家,却能一路逆天,走上执掌铁道部的高位,这一路坎坷艰辛,还有世家的打压与利用,可想而知,他多么渴望能够获得上层认可?
凌书苗为何要与**何夫人结为闺蜜?
还不是想办法替刘部长在人事方面铺路?
凌书苗自己,可能没有太多弱点,但赵国栋只要抓住一条,当着何夫人猛吹刘部长,就抓住她的命根弱点,足以让凌书苗无法抵抗。
果然,凌书苗观察着赵国栋夸刘部长,何夫人露出微妙表情,心中窃喜,却摇着头笑道:“你看你,说好不谈工作的,却非要扯上刘部长干嘛?你这么会夸人,给他这么高评价,可惜刘部长不在这里,也听不见,不是白说了?”
赵国栋摇摇头:“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中国高铁,要修建起来,可谓困难重重。技术上、资金上,固然困难很多,但更困难的,是国家体制掣肘与阻碍。只要体制内一个人想要干事,就有十个百个人跳出来,拼命阻拦,不让他做成事。如果没有刘部长这样作风强硬、领导强力的火车头带动,中国高铁至少还要延后五年,乃至十年才能建成!”
何夫人黛眉微蹙,嗔怪道:“瞧你说的,那么绝对,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至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