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二章 一起扳倒孟家
“哼!”
莫吉没有搭理他,而是冷冷地别过脸。
经过这次事情后,在他眼里所有的大周人都成了阴险狡诈的代名词。
此时此刻,他无比想念曾经一直劝说自己的达哈哈,后悔没有听这个儿子的话,一意孤行地非要来安南县,沦为阶下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人砍脑袋!
见对方这么爱答不理,孟廷元也有些恼了,缓过来后,坐直身子端着架子,说道:“你现在还端着有什么用?都成了阶下囚了,最后等着你的只有死路一条!”
果不其然,他这话一说出口,莫吉马上急眼,飞身暴起,抡起胳膊就要往孟廷元那边伸。
“你!你个狗东西!不是因为你,老子能这么惨?”
见对方情绪激动,孟廷元便知对方已经中计,于是继续套话,“是你自己非要来安南县,和我有什么关系?”
“和你没关系?”莫吉冷笑出声,“若非孟家花大价钱买你的命,老子怎么可能来!”
“什么?孟家?”孟廷元心头一紧,即便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亲耳听到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太能接受。“我不相信,你少在这里挑拨我和孟家的关系!”
“哼!信不信随你!倘若不是孟家出卖,老子才懒得一路追杀你。”
莫吉也有些烦了,当着孟廷元的面,索性就将之前和孟家干过的那些事儿全部说了。
什么串通走私,私卖情报坑害霍绥,还有这次旱灾两方从中谋取的私利,一桩桩一件件听得孟廷元目瞪口呆。
“我来之前,他们从来没和我说过这些,只让我好好赈灾,立下功劳风光回京。”孟廷元愣愣地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仿佛才算是彻底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赈灾大计从一开始就实现不了,一直以来,他都是弃子。
这让孟廷元的心十分沉重,与此同时也对孟家升起了无限的怒气。
“哼,你不知道得多了!”莫吉哼吼吼地说道,此时也已经是心如死灰。
“你既然是来杀我的,又怎么会成为阶下囚?”孟廷元接着问道。
“我……还不是那群狗东西不讲信誉!”
说起自己被抓,莫吉就好像打开了什么开关的口子,骂骂咧咧、挑三拣四地把该说的都说了。当然,他自己贪心想要吞下凉州的事自然而然地被隐去,只说孟家背信弃义,一边让自己杀孟廷元,另一边又把自己给卖了。
“这是孟家能干出来的事。”孟廷元愣了愣,木讷讷地说道。
在他看来,家主孟廷深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想到这样的法子也不为过。
用莫吉的手杀了自己,然后又借着霍绥和安平县令的手杀了莫吉,这件事也就彻底成死无对证。
孟廷元越想心就越冷,想自己辛辛苦苦为孟家卖命,没想到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行!咱们不能这样放过孟家!”
孟廷元突然急切地蹦起来,朝着莫吉道,“我们要反抗,绝对不能让孟家好过!”
“都已经是阶下囚了,还能怎么办?”莫吉嘲讽道。
想到自己很快脑袋就要保不住,他早就已经方寸大乱,此刻还能和孟廷元斗嘴,也不过是不想掉价罢了。
“我……我有办法!”
孟廷元犹豫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小声地和莫吉说出了最后的底牌。
原来,孟廷元的生母在青楼的时候有过不少恩客,有几个曾经在凉州做过官,并且对于他娘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甚至他还有可能是这几个人的儿子,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和孟家没什么交集,甚至有仇。
“哈哈,没想到,孟家的老头也给别人养儿子!”莫吉哈哈大笑,看孟廷元的表情也多有鄙视。
被这么一笑,孟廷元瞬间面红耳赤,没好气地说道,“别的你别管,只要他们能留我的命,我一定能扳倒孟家!你被孟家坑得这么惨,真就甘心?”
莫吉当然不甘心,他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郑重地答应下来。
牢房门外,两个侍卫在旁边悄悄听着,将两人的谋划全都听入耳中,心中对**的佩服又加重了好几分。
……
安南县衙门前。
安南县令、衙署官员、县内乡绅等人的尸体被整齐地摆放在大堂门口。
**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站在县衙门前,无比悲痛地说道:“蛮人突然袭击,县太爷命丧蛮人之手,本官身为安平县令知道了这件事也很悲痛……”
“哈,公子在演戏方面还真有天赋。”赵虎在旁边小声嘀咕。
霍绥则是表面一脸严肃,实际上也对**佩服到不行。
什么蛮人所杀?蛮人能杀一两个官,还能把整个安南县的官僚集团全都杀了?
这些人之所以能死得这么整齐,当然是他们干的,干完再栽赃给蛮人,这活儿他们熟!
下面的百姓看着县衙门前的一具具尸体,他们起先是不敢相信,在大着胆子走近去看确认身份后,不少人的比动都变得十分复杂。
县令被蛮人给杀了?
真的是太好了!真该死啊!
尽管他们恨蛮人闯入城中,杀了他们的亲人,抢走了他们的土地,但百姓也同样的恨县令。
这些年来,若不是县令的一再纵容和不作为,安南县又怎会如此凋敝?他们的日子又怎么会过得那么苦?
于是,在很多人彻底确认县令和他的走狗全部死了之后,心头竟突然变得畅快。
真好啊,都死了!
就该让县里的这些狗官全都自食恶果!
“人死不能复生,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安南县的事本官和霍将军已经上报给朝廷事出从权,在朝廷还没有派遣新县令到任之前,本官只好暂代县令……日后安南县的百姓和安平县的一样,赋税徭役暂免,每天只要干活,就有饭吃,有米面可领。”见围观人群都差不多接受县令已死的结果,**继续说道。
**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哗然,百姓们在下面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位安平来的新县令。
第九十二章 一起扳倒孟家
“哼!”
莫吉没有搭理他,而是冷冷地别过脸。
经过这次事情后,在他眼里所有的大周人都成了阴险狡诈的代名词。
此时此刻,他无比想念曾经一直劝说自己的达哈哈,后悔没有听这个儿子的话,一意孤行地非要来安南县,沦为阶下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人砍脑袋!
见对方这么爱答不理,孟廷元也有些恼了,缓过来后,坐直身子端着架子,说道:“你现在还端着有什么用?都成了阶下囚了,最后等着你的只有死路一条!”
果不其然,他这话一说出口,莫吉马上急眼,飞身暴起,抡起胳膊就要往孟廷元那边伸。
“你!你个狗东西!不是因为你,老子能这么惨?”
见对方情绪激动,孟廷元便知对方已经中计,于是继续套话,“是你自己非要来安南县,和我有什么关系?”
“和你没关系?”莫吉冷笑出声,“若非孟家花大价钱买你的命,老子怎么可能来!”
“什么?孟家?”孟廷元心头一紧,即便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亲耳听到的时候,心里还是不太能接受。“我不相信,你少在这里挑拨我和孟家的关系!”
“哼!信不信随你!倘若不是孟家出卖,老子才懒得一路追杀你。”
莫吉也有些烦了,当着孟廷元的面,索性就将之前和孟家干过的那些事儿全部说了。
什么串通走私,私卖情报坑害霍绥,还有这次旱灾两方从中谋取的私利,一桩桩一件件听得孟廷元目瞪口呆。
“我来之前,他们从来没和我说过这些,只让我好好赈灾,立下功劳风光回京。”孟廷元愣愣地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仿佛才算是彻底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赈灾大计从一开始就实现不了,一直以来,他都是弃子。
这让孟廷元的心十分沉重,与此同时也对孟家升起了无限的怒气。
“哼,你不知道得多了!”莫吉哼吼吼地说道,此时也已经是心如死灰。
“你既然是来杀我的,又怎么会成为阶下囚?”孟廷元接着问道。
“我……还不是那群狗东西不讲信誉!”
说起自己被抓,莫吉就好像打开了什么开关的口子,骂骂咧咧、挑三拣四地把该说的都说了。当然,他自己贪心想要吞下凉州的事自然而然地被隐去,只说孟家背信弃义,一边让自己杀孟廷元,另一边又把自己给卖了。
“这是孟家能干出来的事。”孟廷元愣了愣,木讷讷地说道。
在他看来,家主孟廷深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想到这样的法子也不为过。
用莫吉的手杀了自己,然后又借着霍绥和安平县令的手杀了莫吉,这件事也就彻底成死无对证。
孟廷元越想心就越冷,想自己辛辛苦苦为孟家卖命,没想到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不行!咱们不能这样放过孟家!”
孟廷元突然急切地蹦起来,朝着莫吉道,“我们要反抗,绝对不能让孟家好过!”
“都已经是阶下囚了,还能怎么办?”莫吉嘲讽道。
想到自己很快脑袋就要保不住,他早就已经方寸大乱,此刻还能和孟廷元斗嘴,也不过是不想掉价罢了。
“我……我有办法!”
孟廷元犹豫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小声地和莫吉说出了最后的底牌。
原来,孟廷元的生母在青楼的时候有过不少恩客,有几个曾经在凉州做过官,并且对于他娘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甚至他还有可能是这几个人的儿子,最关键的是,这些人都和孟家没什么交集,甚至有仇。
“哈哈,没想到,孟家的老头也给别人养儿子!”莫吉哈哈大笑,看孟廷元的表情也多有鄙视。
被这么一笑,孟廷元瞬间面红耳赤,没好气地说道,“别的你别管,只要他们能留我的命,我一定能扳倒孟家!你被孟家坑得这么惨,真就甘心?”
莫吉当然不甘心,他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郑重地答应下来。
牢房门外,两个侍卫在旁边悄悄听着,将两人的谋划全都听入耳中,心中对**的佩服又加重了好几分。
……
安南县衙门前。
安南县令、衙署官员、县内乡绅等人的尸体被整齐地摆放在大堂门口。
**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站在县衙门前,无比悲痛地说道:“蛮人突然袭击,县太爷命丧蛮人之手,本官身为安平县令知道了这件事也很悲痛……”
“哈,公子在演戏方面还真有天赋。”赵虎在旁边小声嘀咕。
霍绥则是表面一脸严肃,实际上也对**佩服到不行。
什么蛮人所杀?蛮人能杀一两个官,还能把整个安南县的官僚集团全都杀了?
这些人之所以能死得这么整齐,当然是他们干的,干完再栽赃给蛮人,这活儿他们熟!
下面的百姓看着县衙门前的一具具尸体,他们起先是不敢相信,在大着胆子走近去看确认身份后,不少人的比动都变得十分复杂。
县令被蛮人给杀了?
真的是太好了!真该死啊!
尽管他们恨蛮人闯入城中,杀了他们的亲人,抢走了他们的土地,但百姓也同样的恨县令。
这些年来,若不是县令的一再纵容和不作为,安南县又怎会如此凋敝?他们的日子又怎么会过得那么苦?
于是,在很多人彻底确认县令和他的走狗全部死了之后,心头竟突然变得畅快。
真好啊,都死了!
就该让县里的这些狗官全都自食恶果!
“人死不能复生,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安南县的事本官和霍将军已经上报给朝廷事出从权,在朝廷还没有派遣新县令到任之前,本官只好暂代县令……日后安南县的百姓和安平县的一样,赋税徭役暂免,每天只要干活,就有饭吃,有米面可领。”见围观人群都差不多接受县令已死的结果,**继续说道。
**话音落下,现场一片哗然,百姓们在下面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位安平来的新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