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343章 六边形战士 虚惊一场

小说: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更新时间:2025-09-14 02:57:38 源网站:2k小说网
  “没有,大家都遵纪守法,没有再进山狩猎了!”

  三哥王多智当即便笑着说道:

  “托你的福,不止是我们大红沟村,就是附近几个村子,大家手里头也都不少钱,家家户户都买了电视机、冰箱和摩托车等”

  “每次我去镇上赶集的时候,想要买点什么,他们都不肯让我花钱,非要把东西塞给我”

  “大家对你的尊敬,不止是嘴上说说,依我看,明天或者后天,估计附近几个村子就会来人给你东西了.”

  去年十一月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发之前,大红沟村这边就已经得知了消息。

  因为王多鱼已经让郑宝印、王建超他们给他们各自的父母打电话,要遵纪守法,不能再狩猎。

  随着每天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报导了这件事之后,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少猎户还专门跑来大红沟村,询问王守诚或者王多智两人:他们家老九有没有说什么?

  他三哥王多智自然是转述了他的话,让大家不要再进山狩猎东北虎等保护动物,如果是非保护动物的话,倒是没关系。

  “九叔,我媳妇娘家那边早就不进山打猎了,大家都会遵纪守法,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此时,王建达也跟着说道。

  “最近几年,大家的生活都好过了很多,可能做不到每天吃肉,但每隔一天吃一顿肉,完全没问题”

  “九叔你之前跟村里提的关于畜牧养殖计划,又安排了那么多技术专家.”

  王建达是王建超的二哥,是王多鱼三哥家的孩子。

  他没有出去外面工作,而是留在了大红沟村,承包了两座山,养了上万只鸡鸭,还有上千头猪。

  虽然一年到头,也就只是赚个几十万元,但他也心满意足了。

  这点钱,连王建超的零头中的零头都不如,但知足常乐。

  并且在老家这边,王建达也不辛苦,吃喝都是他自己种的。

  有现代化种植机械,还有专家驻扎在这边,他自然是不担心。

  现在他家不仅有摩托车,还有货车、拖拉机、收割机等,光是这些设备,最少需要上千万元人民币。

  而这样的情况,在青山乡不算普遍,但大部分家里,肯定是有摩托车电视机电冰箱这类家电的。

  既然不缺吃喝,那么大家自然不会为了馋那点吃的,或者兽皮,然后进山捕猎,最后被人送进监狱,那多不值当呀。

  “那就好!”

  王多鱼闻言,点头道:

  “家里会不会经常停电?”

  这是一个大问题,事关基础建设。

  尽管这个跟王多鱼关系不大,可他毕竟是哈工大教授,别说大红沟村了,就算是整个黑龙江境内的大部分输电设备,现如今都已经换上了哈工大研发的产品。

  如果说是因为输电、发电等设备原因导致的停电,那就不对劲,需要改进技术。

  但如果是人为因素,那就另说了。

  “偶尔吧。”王建达的眼神有些闪躲,显然是出了点事儿。

  见状,王多鱼也没有深入追问。

  反正就是闲聊,他可不会什么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揽。

  今儿个是刚回来,他给自己休息时间,跟老家众人闲聊几句。

  但如果要说什么事儿都管的话,呵呵,那他也不用休息了。

  事必躬亲的结果就是自找麻烦。

  转眼第二天,王多鱼带着孩子们出去外面的大湖,准备钓鱼。

  装备他都带回来了。

  十分齐全。

  王君安他们这些孩子非常乐意凑热闹,便是王亦菲这孩子也十分积极,咿呀咿呀地跟着。

  “那么冷的天,怎么钓鱼?”

  刘晓俪不理解,望着光秃秃的湖面,冷风嗖嗖,汽车就在岸边不远处停放着。

  说实话,干啥要这么折腾自己呢?

  “等下搭起帐篷了,你就知道有多暖和了”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舅舅,我来帮你打冰洞.”

  郑宝印在旁边拿着机器,开始工作。

  旁边有一个大号的移动电源设备,连接着机器。

  按下开关之后,发动机启动,冰面上的尖锐设备,很快就穿破厚厚的冰层,不到一会儿的时间,就已经打通了。

  破冰、挖个碗口左右的洞。

  搞定之后,把碎冰全部清理干净,顺便把雪全都清理平整。

  然后铺设帐篷,再把厚地毯什么的铺设好,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一个冬季室内钓鱼平台就已经弄好了。

  外面狂风呼啸,但帐篷内十分安静,而且气温还在升高。

  因为有电热毯,还有火炉呢,根本不怕冷。

  “你看看,这样钓鱼,冷么?”王多鱼看向刘晓俪,得意地炫耀道。

  然后收获了一记白眼,王君安、王君康、王亦菲他们这些小家伙们则是在帐篷内打滚,可不要太高兴了。

  “这些设备都够你买好几千斤的鱼了吧?”

  “但就算是几万斤,甚至是几百万斤的鱼,也买不了钓鱼的快乐呀。”

  王多鱼回应了一句,刘晓俪彻底无语。

  冬季钓鱼的快乐,谁懂啊?

  很快,郑宝印、王建超等其他人的帐篷也都纷纷搭建好,然后跟王多鱼这边连接了起来。

  得嘞,这下子,帐篷内更加宽敞,也更热闹了。

  对于王君安他们这些孩子而言,快乐就不仅仅是双倍了,那是很多倍的快乐呢。

  “九叔,要不要来一场比赛呀?看看谁钓的鱼更多?”

  “好啊,按条数还是按重量?”

  几个无聊的人,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开始了钓鱼比赛。

  还没到三点,王多鱼这边就钓上来一条大鱼。

  很大,应该是超过了二十斤的重量,他这个碗口粗的洞口,根本不可能把鱼给弄出来。

  所以这事儿很简单,需要扩大洞口。

  不过在扩大洞口之前,王多鱼利用鱼护,把这条大鱼给放到鱼护里面了。

  捆绑好鱼护的出口,他就只用一根绳,把鱼护沉湖底了。

  接着才开始扩大洞口。

  “舅舅你这是作弊吧?我们村口这个大湖,应该没有二十斤以上的大鱼吧?”

  郑宝印他们过来一看,顿时傻眼。

  确实是二十多斤的大鱼,反正碗口粗细的洞口,根本是弄不出来的。

  现在被王多鱼弄到鱼护里面去了,这差不多可以宣告他打赌赢了。

  作弊呀!

  “你们是不是输不起呀?”王多鱼顿时大笑:

  “咱们村的这个大湖,当初可是挖得很深的呀,而且还从抚远那边运过来不少大鱼呢”

  “要不是那些大马哈鱼不适合在湖里养殖,嘿,当初我都会让他们帮忙弄点这样的鱼呢.”

  大马哈鱼是洄游性鱼类,幼鱼一般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淡水河中孵化,然后会顺流进入海洋生长。

  这种鱼可以在湖里养殖,但养殖难度系数非常大,技术要求很高。

  所以王多鱼这才没有要这种鱼。

  不过黑龙江流域有不少其他鱼类品种,能养殖的,他都会直接养殖。

  另外就是大红沟村的这个湖很大,且这不是一个完全不流动的湖。

  王多鱼让人从松花江上游引流一部分水,进入这个湖泊,然后又让这部分水流出,直接灌溉下游的一些田地。

  除此之外,附近山里的溪流,也都是注入这个大湖。

  总之,这个湖泊有很多处水源,并不缺水。

  也因此,这个湖泊里的鱼类品种,到底有多少,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至于说二十斤以上的大鱼,湖里面肯定有,并且应该是有不少的。

  只不过凑巧被王多鱼给钓上来罢了。

  “不是输不起,只是这样一条大鱼,也太”王建超苦笑着解释道。

  他在国外没少跟那些华尔街富豪们出海钓鱼,所以他的钓鱼技巧,并不差。

  没想到他九叔还是那么厉害。

  简直就跟六边形战士一样,毫无缺点。

  很快,洞口被弄开了,等下应该是能够把这条大鱼给弄出来了。

  但是王多鱼现在不急着把这条鱼给捞出来。

  甚至他都不打算把这条鱼给捞出来了,等下结束之后,如果这条鱼的活力还很足,他就会选择放掉。

  这个大湖还是很需要这样的大鱼的。

  伴随着太阳渐渐在南方落下,今天的钓鱼比赛也迎来尾声。

  毫无疑问,仅仅只是王多鱼捞出来,放在水箱里的鱼,不管是重量还是条数,都超过了郑宝印他们。

  今天的钓鱼冠军,没跑了。

  湖里那个鱼护里的那条二十多斤大鱼,王多鱼直接放了,没有捞上来。

  因为没受伤,活力也很足,所以没必要捞上来。

  最重要的是,王多鱼他们吃不完。

  要不然倒是可以捞上来。

  转过天,王多鱼在书房里,跟郑宝印他们几人聊天。

  “宝印,建超,今年下半年,我计划在冰城这边成立一家MP3工厂,你们觉得谁适合成为负责人?”

  郑宝印他们一听,顿时满脸吃惊。

  旺旺集团这是要跟哈工大抢市场份额么?

  难道是因为王多鱼对哈工大不放心?

  从旺旺集团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专注服装、奢侈品等产品,后来才慢慢进入金融领域,然后在八五年这才成立了华新科技,进入电脑市场。

  现如今是八九年,王多鱼居然想着要进入MP3市场。

  而MP3是八七年五月份才在全球上市,是卓越科技当之无愧的利润增长点。

  结果现在王多鱼竟然要进入这个市场,可行么?

  “你们怎么哑巴了?”

  “九叔,你是不是跟哈工大要分家了?”

  “想什么呢?我自有我的打算,你们执行就可以了,别扯东扯西,其他事儿不需要你们操心.”

  旺旺集团内部,有合适的人选么?

  有,而且还有不少呢。

  郑宝印他们分别推荐了一人,王多鱼听完之后,脑子里闪过这些人的资料,思考片刻之后,便道:

  “那好,春节过后,就让他们来总部报道,到时候让他们先接触一部分,等到下半年成立公司之后,我再来挑选,看看谁更适合。”

  现在的旺旺集团,也算是人才济济。

  所以在选人这方面,自然是相对慎重一些。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后续具体要怎么弄,那就是后续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时间,每天不是钓鱼,就是偶尔去附近逛逛,亦或者是在家里待着。

  附近村子的村民也确实带了不少山货送过来给王多鱼。

  然而王多鱼并没有要这些礼物,不仅仅是因为他本来就不缺吃的,更是因为他们送的东西,还挺贵重的。

  时间飞逝,二月一号这一天,王君宏居然乘坐直升机,回到了大红沟村。

  当那架直升机降落在村口大平地时,巨大的轰鸣声,早已经吸引了不少村民们的围观。

  即便现在是大冷天,而且还很大风,但也挡不住大家对直升机的好奇。

  心说这是谁来了呀?居然是用直升机送过来,排场可真大。

  王多鱼都已经到家了,没道理还有比他排场更大的人吧?

  结果王君宏这个小家伙从飞机下来时,眼尖的王玉芬这才看清楚了是谁。

  毕竟王君宏长得很快,但面相还是能够看出来的,且王玉芬也算比较经常去她九叔家里,自然能够一眼认出来。

  得知是王君宏回来了,村子里一下子就沸腾了。

  “他才多大呀?就已经乘坐直升机了?”

  很多村民眼里满是羡慕,但是嫉妒不起来。

  有人出生就是在罗马,但有人出生则是当牛马。

  不到两天时间,附近村子,甚至可以说整个青山乡,都知道了王君宏乘坐直升机回村。

  且他居然已经在学习如何驾驶飞机了。

  “你们知道么?他才八岁,虚岁是九岁,但他现在都已经差不多跟我家老大一样高了.”

  “我看过了,王教授的儿子王君宏,应该是有一米五几,甚至是一米六几了”

  “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就知道乱猜,还不如去王教授家问问呢。”

  村民们因为王君宏的事情,议论纷纷的时候,王多鱼已经在准备过春节了。

  今年除夕是五号,所以马上就是春节了。

  “干杯!”

  二月五日晚上六点,外面都已经天黑了,年夜饭刚开始,大家一起举杯庆贺。

  今天是八八年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大年初一。

  众人欢呼着举杯喝了一口,还没放下酒杯,便已经张罗着筷子,开吃。

  温暖如春的‘祖屋’内,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王守诚和王多智两位老人最是高兴。

  人越老,越喜欢热闹。

  特别是这样的热闹,对老人们来说,更加高兴。

  尽管他们父母早逝,没能够看到现如今团聚的场面,但老王家香火旺盛,定然能够传承久远。

  “想当初,我们过年都不回家,大年三十我还在上海街头卖日历簿呢”

  郑宝印笑得特别开心,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一句话,顿时打开了话题,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都是回忆过去。

  半个多小时之后,突然有人问了一句:

  “对了,十叔今年也不回来吗?”

  十叔?

  老十?

  也就是王多鱼的弟弟王多石,他当然不回来。

  祖屋内,安静了不少。

  但是很快,就有人应了一句,然后转移了话题。

  显然大家都不太想在这样高兴的时间,聊关于老十的话题。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地聊着天,此时头顶的电灯泡,突然没了亮度。

  屋内瞬间就暗淡了下来,除了桌上的几盘菜底下的移动小火炉还亮着,其他亮光根本没有。

  “快点蜡烛.杀千刀的,怎么又停电了?”

  祖屋内,一片混乱。

  很快就又亮了起来,因为已经点亮了蜡烛。

  而王多鱼则是指挥着自家老大王君宏,让他去家里取来移动电源,给家里通上电。

  几个少年便自告奋勇地跟着王君宏离开了。

  停电这件事,居然会发生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

  确实很不可思议!

  通电之后,王多鱼他们就继续吃饭。

  这会儿也已经差不多吃饱了,所以再过十来分钟,王多鱼就放下碗筷,去打电话了。

  手机信号已经没有了,那么就只能够拿座机来打电话了。

  停电嘛,肯定是大范围的事情。

  但是在大年三十停电,王多鱼心里多少有些意外。

  然而奇怪的是,座机也打不出去,王多鱼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当机立断,马上跟袁祖亮他们说了这件事。

  袁祖亮一听,顿时急了,这事儿可不算小,必须要调查清楚。

  否则心里不安呀。

  他们保卫科手上是有一台移动卫星电话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是可以联系到外界。

  大红沟村完全停电,并且电话线也无法联系外界,那么事情的真相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谁都没有想到会在大年三十这个时间点,出现这样的意外。

  嗯?

  当电话联系到外界之后,袁祖亮却有些疑惑。

  颜道文那边很快调查清楚,最近根本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他们还是紧急派人过来支援,以免王多鱼出事。

  京城这边,因为大红沟村停电这件事,方礼和、吕彦规等人很快都知道了。

  大家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马上调查清楚,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在这个时候搞事?”

  不到半个小时,大红沟村外面就来了好几辆大卡车。

  范荣庆带队来到这里,跟袁祖亮他们对接之后,很快就派遣了侦察兵到附近进行侦察。

  同时无人机也升空,在附近巡逻。

  还好这一次王多鱼回来,携带了不少移动电源,要不然的话,这一次停电之后,还真不好弄呢。

  “没人!”

  散出去的侦察兵,很快就反馈了结果,附近根本没有任何人。

  这会儿是大年三十,加上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下过一场雪,所以要是有人的话,可以轻易从雪地里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人为清扫过的雪地,跟下雪后的场景,完全是两码事。

  特别是范荣庆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常年待在这附近,对这些环境,自然是非常熟悉。

  “你们是说没人?”

  王多鱼收到汇报之后,也是皱眉不已。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此时,刘晓俪她们都在祖屋那边,只有王多鱼在门口的汽车内,跟袁祖亮他们坐在一起。

  今天这件事透着诡异,但出于安全考虑肯定需要调查清楚。

  “范营长,麻烦你们派人去一趟青山乡供电所那边调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思索过后,王多鱼认为还是先恢复供电更为重要一些。

  反正这会儿也没人过来,就算有人,现在有范荣庆他们在,加上袁祖亮等人也都严阵以待,所以安全方面应该不是大问题。

  “好的,王教授,我这就去安排。”

  范荣庆闻言,立马去打电话了。

  当年的范荣庆是代理连长,后来成为正式连长。

  从七八年至今,十年时间过去了,范荣庆如今也成为了营长。

  时间飞逝啊!

  一个半小时之后,大红沟村恢复供电了,但具体为什么停电,却是直到现在也还不知道。

  此时春晚都已经开始有些时间了,大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通电之后,就是打开电视机看春晚。

  王多鱼回了自己的书房,袁祖亮他们则是在外面守着。

  就在王多鱼回到书房的时候,青山乡供电所内,此时大门来了不少人。

  乡镇的领导来了,在供电所上班的一位二代,今天是他值班,只不过他这会儿依然在‘找出停电原因,维修机器’当中。

  接待领导的只有几句寒暄。

  由于他这个人胆子相当肥,仗着这会儿就他一个‘技术员’,欺负领导们都不懂技术。

  所以肆无忌惮地假装维修。

  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们再次催促,二代却依然不急不躁地回头表示还没找到原因呢,还没维修好呢。

  望着一堆被拆散的电线,大家都头皮发麻,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突然来了一群领导,是县城来的领导。

  同时范荣庆派过来的士兵也已经到供电所门口了。

  “什么情况?你们供电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恢复供电?”

  好几位气场强大的领导出现后,严肃地询问,顿时让供电所内的众人都大气不敢喘一下。

  青山乡的领导,大大小小来了七八人,此时都已经被震惊到了。

  一场小小停电事故而已,双河县的领导不仅仅多次打电话,而且还来到现场。

  这事儿,可真是闹大了呀。

  那位二代还在装模作样地维修,殊不知此时双河县来的领导当中,有两人就是电力专家。

  他们查看了一番之后,顿时发现了端倪。

  通电开关居然是被拉下来了,这不是闹着玩的嘛。

  当即他们再三确认电线没有问题之后,立马把开关拉上去。

  嗯,通电了。

  所以这是什么情况?

  “今天是谁值班的?是你这位小同志对吧?你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领导们怒不可遏,但还是强忍怒气,询问清楚。

  二代此时已经懵圈了,居然有人识破了他的小伎俩?

  他唯唯诺诺地解释了两句话,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马上给他停职,调查清楚具体原因。”领导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啊?

  所以立马开口冲青山乡的领导说道:

  “这件事必须要严肃处理,追究到底,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在这件事上面做文章.”

  “冰城和京城那边的领导都在盯着这件事,你们青山乡这一次做的好事儿,哼!!”

  二代顿时面如土色,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眼里再也没有了神采。

  直到临近十点半的时候,王多鱼这才接到一个电话。

  京城那边的方礼和打过来的。

  “多鱼,新年好,今天你们大红沟村停电这件事,虚惊一场.”

  听完方礼和的话之后,王多鱼顿时无语住了。

  情况是这样的,青山乡供电所来了一个二代,平日里非常傲气,没少得罪人。

  这个二代确实不把人放在眼里。

  由于是供电所,即便是大年三十,也需要有人留下来值班。

  按照抽签制,二代不幸运地抽中了。

  他自然是不愿意留下来值班呀,他想要回家过节。

  于是他想要跟人换,甚至出钱让对方帮忙更换。

  结果不出意外,自然都是被拒绝了。

  怀恨在心的二代,在大家都团团圆圆地吃年夜饭的时候,他突然就拉断了闸门,打着检修的旗号,喊来了人。

  整个供电所闹得很大。

  原本这只是小事儿,但是不仅仅冰城那边有领导打来电话询问,就算是京城也打电话过来了。

  双河县的一把手、二把手,还有青山乡的一把手二把手等,全都来到了供电所。

  不急也不行呀,谁让这个二代拉断闸门的地方,居然是大红沟村这一片地区呢。

  在整个双河县,最不能够招惹的地方,那就是大红沟村。

  可不仅仅只是因为王多鱼的故乡是大红沟村,更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养殖户。

  如果因为停电,导致那些养殖户里的动物出现大面积冻伤死亡,那可就出大事儿了。

  来了那么多领导,很快就调查清楚,原来是二代的原因,这才导致停电。

  王多鱼得知整件事的经过之后,确实非常无语。

  这种人,真是太过分了。

  “现在这人已经被严肃处理了,多鱼你不用担心,还好这一次是虚惊一场,要不然,我们今晚睡觉都会睡不安稳”

  听到方礼和的话,王多鱼附和两句,接着挂断了电话。

  尽管是虚惊一场,但王多鱼还是被影响到了。

  好在也已经快到睡觉时间了,他跟刘晓俪和孩子们说了一声,然后就准备睡觉了。

  但翻来覆去一个多小时,依然没办法入睡。

  边儿上的刘晓俪,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你不是说睡觉了么?怎么还没睡着呀?”

  “嗯,我这就睡觉。”

  王多鱼应了一句,然后摈弃掉大脑中的一切想法,开始入睡。

  他很少失眠,如果有失眠,那么应该是白天不够劳累导致的。

  转过天,大年初一。

  孩子们最高兴的环节,领红包。

  老王家亲戚特别多,加上大家现在又有钱,所以派发红包的时候,是每年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

  比如郑宝印、王建超他们两人,应该是大红沟村内,除王多鱼之外,最有钱的人了。

  也因此,每次他们两人拿出来的红包,起步都是一千元。

  今年更多,直接包了两千。

  前年四月份的时候,第四套人民币已经发行了,最大面值并不是十块钱,而是一百元了。

  也因此,大家在包红包的时候,也不会那么鼓鼓囊囊了。

  “哇,表哥你包这么大的红包呀?一万块钱?”

  当王君宏拆开红包的时候,顿时惊呼了起来,瞬间引起了其他孩子们的强烈关注。

  一万块钱?

  不是两千么?

  总共是一百张百元大钞,可不就是一万元嘛。

  其他人都是二十张百元大钞,所以区别就出来了。

  “宝印,你这样区别对待可不是好事儿啊,孩子们会讨论的,赶紧重新包。”

  王多鱼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瞪了郑宝印一眼。

  原本他是想要让郑宝印把王君宏他们几个孩子的红包里的钱,拿走八千,留下两千就可以了。

  结果没想到郑宝印居然又拿出了其他红包,给其他亲戚家的孩子每人都派了红包。

  按照每人一万的红包来计算,就是老王家的亲戚孩子,有五十人,那也不过是五十万而已。

  “爸爸,红包不用交给妈妈保管了吧?我长大了,我可以自己保管!”

  拿到红包之后的王君宏,兴冲冲地来到他父亲面前,眼睛雪亮地说道。

  才八岁就要自己掌控红包?

  这么多钱,他能够掌控得了这些财富吗?

  “不行,你还太小,不能自己管钱!”刘晓俪当即开口,阻止道。

  小家伙闻言,顿时扁着嘴,眼巴巴地看着他父亲,然后来到他母亲身边撒娇,想要自己掌管钱财。

  自古以来,财政大权都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望着眼前明明才八岁,但却已经非常有自主想法的孩子,王多鱼突然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把刘晓俪喊到房间里商量这件事。

  钱财要管,但也不能够忽视孩子的想法。

  且孩子慢慢长大,也需要让他接触钱财,更要好好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以及对美食诱惑、防止被欺骗等能力。

  所以他跟刘晓俪在书房内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确定了大致的方针策略。

  出来之后,王多鱼跟刘晓俪坐在一起,喊来了王君宏、王君安、王君康和王亦菲他们四个孩子。

  嗯,王亦菲虽然也才一岁半,还太小,不懂事。

  老三王君康再有一个多月就到三周岁,虽然也不是很懂事儿,可却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因此今天这个家庭会议,更多是针对王君宏和王君安这两孩子。

  “来,你们先清点一下你们自己的红包,看看到底有多少钱。”

  刘晓俪发话,先按照这个步骤来,这也是锻炼孩子的能力。

  虽然今天还只是大年初一,但老家这边的亲戚,大部分红包已经差不多都领到手了。

  至于说其他人的红包,比如说哈工大那边,还有旺旺集团等一部分高管的红包,那就要等了。

  老三数数的能力还算不错,但是过了一千之后,他就是这么说的:

  “800、900、1000、2000、3000”

  明明数着的每一张钞票都是百元大钞,结果他从1000开始,直接就是增加一千。

  好家伙,把王多鱼和刘晓俪他们两口子都给看傻眼了。

  还是老大开口,指出了小家伙的错误,要不然,今天这事儿可就搞笑了。

  王亦菲的红包是刘晓俪帮忙数的,不过她还太小,跟老大老二一样,四岁之后再自己掌管钱财。

  过了好一会儿,四个孩子的红包都已经数完了。

  每个孩子的红包都一样,总数都是三万两千二百五十元伍角二分。

  伍角二分是咋来的呢?

  这是王多鱼他大哥三哥他们给的,都是之前的老钱。

  尽管现在已经发行了第四版人民币,但第三版人民币依然有不少人在使用。

  比如说大黑十这样的纸币,王多鱼自个儿家里就收藏了不少。

  三万多块钱的红包,这绝对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额。

  别说十年前的万元户,就算是现如今,很多家庭举家之力也未必能够拿出来三万块钱。

  “是这样的,我跟你们妈妈商量过了,你们想要管钱,也不是不行。”

  桌子上摆了四沓钱,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听到他们父亲的话,老大、老二跟老三顿时眼前一亮。

  “但是为了防止你们乱花钱,所以你们需要学会理财.”

  “同时为了防止你们的钱财一下子不见了,那么这些钱就用我和你们妈**名义,存在银行里”

  “你们每月可以定期取一笔钱出来花,每次花出去的钱,需要记录下来,年底的时候,我和你们妈妈会查账,如果到时候账目不对上,那么就会取消你们管钱.”

  老大一听,立马提出疑问:

  “我们自己存银行,不可以么?”

  “你是未成年人,你可以去银行咨询一下,他们会给你开通银行卡或存折么?”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再说了,我们替你把钱存银行里面,还需要给你们做账单,记录清楚你什么时候取钱,又取了多少钱,这工作还是免费的呢,而且银行支付给你们的利息,我们也没要”

  有利息?

  王君宏他们顿时更高兴了,针对这个利息,立马询问了起来。

  一九八九年,存款利率是非常高的,五年期存款利率高达百分之十四点九四。

  换句话说,一万块钱存五年,每年利息就是一千四百九十四元,五年就是七千四百七十元。

  这个利息可谓是相当高呀。

  几个孩子一听,顿时两眼放光。

  这三万块钱全部存银行里面,五年之后,岂不是有两万两千四百多一十元的利息?

  仅仅只是五年时间而已,简直不要太赚钱呀。

  “你们想清楚了么?三万都要存五年定期?”

  王多鱼顿时笑呵呵地问道。

  这个年头的存款利率高,是因为GDP增长率非常高,比如八四年的时候,GDP增长率为百分之十六。

  八七年的GDP就更高了,达到了百分之十八点五。

  但同时,一九八八年七月份,物价上升幅度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九点三。

  通货膨胀如此夸张,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抢购风潮。

  不少人直接一下子就购买两百公斤食盐,很多人都跑去银行把钱给取出来了,不少银行还发生了挤兑现象。

  确实挺离谱的。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方礼和跟王多鱼说过,全国居民存款,仅仅只有五千亿元。

  存款那么少,也不是好事儿。

  这时代很多人都是从饿肚子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甚至很多人都还没吃过饱饭呢。

  在物价上涨如此迅猛的时间点,手里有钱的人,当然担心还会再涨价,所以才会一次性购买那么多食盐、火柴盒等日常用品。

  这就是为什么存款利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爸爸,还有没有利率更高的呀?”

  老二却是开口问道,不过王多鱼摇摇头:

  “八年期的存款利率是百分之十七点六四不过我不会让你们存那么长时间,因为你们还太小,不太懂理财”

  “现在外面的物价,一天一个样,存五年还行,不会贬值太多,利息也勉强还算足够.”

  “但如果是存款八年,时间太长,对你们来说非常不划算.”

  “老大老二你们最近也在逛商场,是不是发现现在的大白兔奶糖跟之前贵了不少?”

  孩子们连连点头,便是王君康也知道这件事。

  不管是三岁多的孩子,亦或者是已经八岁大的王君宏,他们都喜欢吃大白兔奶糖。

  实际上,王多鱼和刘晓俪他们两个大人也喜欢吃甜食。

  但他们是大人,能够克制住,而不像小孩子一样,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存款五年就可以了,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说。”

  “你们现在都还小,手上的钱太多,并不是好事.”

  王多鱼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孩子们还能说什么呢?

  “当然,你们也不要以为你们平时就没有收入了,有的,就看你们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收入了”

  此话一出,王君宏他们顿时都眼睛雪亮了起来。

  纷纷开口追问,到底是什么?

  刘晓俪这个时候接过话茬,道:

  “具体是什么,后续你们会知道的,现在你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钱存好,然后.”

  购买一本用来记录个人每天消费的日记本。

  看着小家伙兴奋不已的样子,王多鱼跟刘晓俪两人对视一眼:拿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