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可当真是朕的肱骨之臣,是大燕的救星啊!”

  说到此处,赵临天看向杨晨的眼神都微微有些湿润起来,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甚至连大燕救星这句话都说了出来。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如同小迷妹一般看着杨晨,搞得杨晨有些不知所措。

  **,这狗皇帝什么眼神?看得我有些发毛了,老子性取向可是很正常的。

  知道自己英俊潇洒,但也不会接受男人啊。

  杨晨连忙道。

  “皇上,此举虽然能够让大燕焕然一新,但税法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一部分群体利益受损,造成反抗。”

  “所以,在锦衣卫建立起来之前,或者说,在皇上可以把控天下之前,先不要推行此法,甚至不要将此法泄露出去。”

  “尤其是那些世家,如此一来,是在动他们的利益,他们绝不会答应!”

  赵临天和刘文元露出凝重之色。

  一个王朝之中,最大的隐患并非朝堂之中的这些贵族,而是世家。

  这些世家一两个不足为惧,一旦这些世家联合起来的话,那可是十分可怕。

  甚至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覆灭。

  这些世家平日里相互打压又相互合作,一旦他们整体利益受损,势必会联手。

  当年高祖皇上还曾向这些世家借钱借粮。

  天下钱粮实则大部分都掌控在这些世家手中,税法改革者可是触碰到世家的核心利益。

  世家在乎的是利益,他们家族能否扩大,能否延续下去,根本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更加不在乎谁做皇上。

  若是无法掌控的话,这些世家极有可能将自己的钱粮资助给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比如镇南王,只要镇南王坐上皇位后,能给他们世家带来更大的利益。

  这些世家不仅掌控钱粮,几代相传,他们也培养了不少心腹,同样也收拢了不少文人墨客。

  “其实,臣这里还有两条举措,一旦推行,将会迎来受损者的疯狂反扑,不知皇上是愿意听,还是不愿意听?”

  杨晨决定,将几条税收改革的方法全部说出来。

  这样,也算是给皇上画个大饼,日后自己若是犯事,也会疯狂保住自己,因为这些税法是自己提出来,该如何推行只有自己知道。

  刘文元和皇上只依靠猜测,难免有些纰漏,再加上自己在皇上的心中,已经成为崇高偶像的那一阶层,自然不会愿意杨晨出事。

  还有举措?

  杨晨话音刚落,刘文元和赵临天便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

  这两个大燕手握重权,甚至一位天家之人,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震惊和期待之色,开口道。

  “杨大人快说,是何举措?”

  刘文元也激动地朝着杨晨靠近了过去,似乎想要听得更加自信一些。

  赵临天看了一眼身边的贴身宫女。

  宫女朝着门外走去,去看看有没有偷听者,为皇上守住最后一道关。

  看着身穿黑白色长衣宫女,扭动的身姿,杨晨顿时眼前一亮。

  “皇上,此举乃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两条举措!”

  杨晨语气严肃淡然道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火耗归公。

  “皇上,因为之前人头税的弊病,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土地资源大部分流转到了乡绅大地主手中。”

  “这些人将土地挂靠在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或者官员身上,便可以达到免税的目的,从而不纳税。”

  “如若长此已久,土地不断积累在这些可以免税的读书人和官员手中,那普通百姓便再无一亩良田,国家想要征收税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今我大燕,所有的国库银子反而都是从穷苦百姓手中压榨而来,那些世家大族非但不纳税,反而会用尽手段吸走国家的银子。”

  “所以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便是要做到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纳税纳粮。”

  “再摊丁入亩!”

  “因为没有了免税的额度,那么一县一省有多少亩地,就要收上多少粮食了,如若收不上来,那便处罚当地官员。”

  “地方官员在征收税钱的时候,更会以损耗为理由,多征收二成以上的银子称之为火耗损失,有些地方甚至高达四成的火耗。”

  “朝廷应该下旨,禁止收纳火耗银子。”

  “这般,便可以为天下百姓省下一大笔银子和开销,只有百姓的生活压力小了,才会国富民强。”

  “才会考虑多生孩子,只要人口上去了。”

  “那草原部落和流寇清剿便不在话下,我大燕的版图也会出现良性扩张。”

  “但没了火耗归公的银子,官员的开销确实有些大,加上没了给那些地主挂靠田地免税的特权,难免会闹出一些事情。”

  “所以皇上应当提高官员的俸禄。”

  “官员和百姓一样,只有能活下去,才能够给皇上效力,给大燕效力。”

  “而且想要成为一名官员,要比成为一名普通百姓艰辛困难,所以官员也应当要比百姓生活得更好。”

  “这些,希望皇上能够体谅!”

  “并且,皇上应当让天下手工艺人允许离开户籍地,流转全国,这样可以加快大燕的国力发展。”

  杨晨款款道来。

  本来杨晨还打算说放开航路的事情,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现在国内还未安稳下来,不是时候。

  等到国内全部安稳下来后,再去考虑这些会更好一些。

  杨晨话音落下良久。

  养心殿内一片寂静。

  老成稳重的刘文元和赵临天,则是不断在脑海中演化着杨晨所说的税收改革制度。

  逐渐的。

  赵临天眼神中流露出一抹精光,原本便激动的心情,此刻更加澎湃起来。

  火耗归公,莫要说四成了,就算是两成,那也能够多出几百万两银子,日后国富民强后,能够多出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杨大人,此举恐怕推行不下去啊。”

  刘文元则是眉头紧锁,脸上有些无奈道。

  “先不说朝廷上的党政,老牌贵族声势浩荡,还有老王爷在一旁虎视眈眈。”

  “就是天下的士族和读书人,也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