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卫东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试图挑刺,指着那罐打开的蔬菜罐头,“这颜色看起来是挺鲜亮,但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放什么不该放的东西来保鲜啊?”

  这话极其恶毒,暗示顾氏食品厂违规使用添加剂。

  沈妙音丝毫不惧,从容地拿出一份份检测报告,“高厂长,这是市质检所和**检测中心刚刚出具的正式检测报告,所有指标,包括防腐剂,添加剂残留量,全部符合国家军用标准,甚至远低于标准限值!”

  “我们的产品,靠的是高温高压灭菌和真空密封技术来保鲜,而不是靠那些歪门邪道!”

  她目光清澈,语气坚定,将报告复印件分发给每一位代表。

  铁证如山,高卫东顿时哑口无言,脸色青白交错,在众人质疑的目光中狼狈不堪。

  品鉴会大获成功。流言不攻自破。部队后勤部当场表示,将优先采购顾氏食品厂的产品。

  就在顾家人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新的噩耗传来,一直暗中接受调查提供林哲瀚线索的孙有福,在看守所内“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消息传到顾耀赫这里,他猛地站起身,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

  “灭口!这是赤裸裸的灭口!”

  他眼中怒火燃烧,“‘灰隼’,一定是他或者他背后的人干的!孙有福肯定掌握了更关键的线索,他们怕了!”

  孙有福一死,林哲瀚在国内的线索几乎彻底断了。

  这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比他想象的更狡猾,更狠毒!

  “那归巢计划’……”沈妙音担忧地问。

  顾耀赫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孙有福死了,但‘蝮蛇’还要归巢,他们断了补给线,又被我们盯死,肯定会狗急跳墙,用更极端的方式执行原计划。”

  “我们必须更加警惕!”

  他看向窗外,夕阳下的顾家小院安宁祥和,孩子们的笑声隐约传来。

  但这份安宁之下,危机从未远离。

  林哲瀚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再次引爆。

  而食品厂里,高卫东虽然暂时失利,但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绝不会善罢甘休。

  军需订单的生产和交付,依然充满变数。

  内外的敌人都在暗处窥伺,顾耀赫知道,他和他的家人,还将面临更大的风浪。

  但他目光坚定,无所畏惧,为了守护这个家,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他将战斗到底。

  顾家小院的柿子树上,果实日渐饱满,预示着收获,也预示着严冬将至前的最后考验。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两年过去。

  顾家小院添丁进口,愈发兴旺。

  顾敏芝和张国强的儿子张小满已能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

  食品厂在沈妙音和顾敏瑜的带领下,业务蒸蒸日上,不仅军需订单稳定,还开发了几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民用产品,成了县里的利税大户。

  然而,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这天,县工业局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顾氏食品厂作为先进典型,由厂长沈妙音带队参加。

  会议上,工业局新来的副局长郑国涛发表了讲话,郑国涛约莫四十岁年纪,戴着金丝眼镜,穿着笔挺的西装,言谈举止带着一股沿海开放城市来的“洋气”和锐气。

  他大力宣讲改革开放的最新精神,强调“效率优先”,“市场竞争”,“引进外资和技术”的重要性。

  “同志们!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抱着‘铁饭碗’睡大觉!要有危机意识,要敢于走出去,引进来!”

  “特别是我们的传统企业,要勇于改制,拥抱市场,甚至可以考虑与有实力的外资企业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郑国涛的讲话极具鼓动性,但也让台下一些老牌国企的负责人感到不安。

  散会后,郑国涛特意叫住了沈妙音。

  “沈厂长,久仰大名!你们顾氏食品厂是咱们县的标杆啊!”

  郑国涛热情地伸出手,笑容满面,“特别是你们在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上的做法,我很欣赏。”

  “郑局长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沈妙音礼貌地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沈厂长不必谦虚。”

  郑国涛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不知道你们厂对引进外资有没有兴趣?我这次从特区回来,也带来了一些资源。正好,有一家香港的‘宏图集团’,实力非常雄厚,对内地食品市场很感兴趣。”

  “尤其看好你们这种有技术底蕴的老厂。他们不仅有资金,还有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经验,如果能合作,对你们厂的发展将是巨大的助力啊!”

  沈妙音心中微微一动。

  引进外资,更新设备,学习先进管理,这确实是快速提升厂子实力的好机会。

  但她天生谨慎,尤其是经历过“海通贸易”史密斯的事件后,对这类合作更是心存警惕。

  “感谢郑局长的好意和支持,不过合作是大事,我们需要回去仔细研究一下,开厂务会讨论后才能决定。”沈妙音得体地回应。

  “当然,当然!慎重是应该的。”

  郑国涛笑着点头,“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宏图集团代表的**,你们可以先接触了解一下,沈厂长,机会难得,要抓住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错过的急切。

  回到厂里,沈妙音立刻召集了厂领导班子开会,包括孙厂长,顾敏瑜,生产科长,财务科长等,传达了会议精神,并重点讨论了郑国涛提出的与港资合作的可能性。

  会议立刻出现了分歧。

  以生产科长等老成持重派认为,“外资是老虎,摸不得!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万一被他们控制了厂子,咱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不就毁了?还是稳扎稳打靠自己做放心!”

  而年轻一代如顾敏瑜等人则显得更为开放,“科长,我觉得可以接触看看,现在技术更新太快,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追上国际水平。”

  “如果对方真有诚意,带来资金和技术,为什么不能合作,我们可以设定底线,确保控股权和品牌在我们手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