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清晨,宁浦公社门口。
李花朝这边走,一边走,一边伸手到挎包里面拿笔记本。
林知晚几人站在板报旁边,看到她过来了,李三平急忙招手,“李花同志,到这边来一下!”
李花不知道什么事情,她走上前来,问了句,“怎么了?”
李三平很高兴地说,“我们今天临时组织开会,就是要讨论一下白釉陶社团的成立。”
“你作为宣传委员,讲一下你的想法吧!”
李花听村子里的人说了七七八八。
似乎是林知晚想出来的歪主意,要带着全村的人去做仿品卖钱。
她低头翻了两页本子,冷冰冰地说,“大队长,我只是一个宣传委员而已,如果这是公社里集体的决定,那你告诉我需要怎么配合就可以了。”
陈家俊有些挂脸,“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是宣传干事,这件事不和你商量,和谁商量?”
“社团的招新,还要你来组织画黑板报呢。”
李花原本看到陈家俊和林知晚在一起,心里就不舒服。
况且在今天之前,她这个宣传干事一直都做的挺舒服,只需要偶尔到镇总办去开开会,就能每个月都拿到固定的钱和票。
她没好气地说,“陈干事,我觉得这件事和你没什么关系吧?你管好你的后勤和食堂就可以了,别什么麻烦都往身上领,惹一身的骚。”
“你胡说什么呢你!”陈家俊指着李花喊道。
“诶诶诶,都越扯越远了,”李三平站在中间,把两个人推开。
“都是一个公社的干部,不要因为这点事情就急赤白脸的。”
李三平好说歹说,才让两人跟着众人一起到了会议室里面。
对于林知晚的计划,李三平非常欣赏,但是这其中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开会讨论。
李三平翻开面前的会议笔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白釉陶社团的成立,是我们村儿整体搬迁以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儿。”
“在明年开春之前,我们有一个很难熬的冬天。如果白釉陶可以带我们杀出重围,那这个冬天将成为我们宁浦公社的丰收年。”
“大家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三平强调了句,“我再说一遍,这是整个公社的大事。我不希望任何人在这个过程中夹带个人情绪。”
连大队长都这么说了,李花原本铁青的表情也稍微平复了一些。
陈家俊率先说到,“我认为知晚的提议非常好。她琢磨出来的制作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跟着她肯定能赚钱。”
畜牧干事老周,靠在椅子上很稳重的样子,眼神里透着担忧。
“这件事呢,子杰也和我提了一嘴。虽然说这个工艺品,在镇上,甚至说是市区里面,都比较有市场,但是镇上给的这个销售点是一个集市里固定的地方,毕竟是个假货,能卖出去多少呢?”
“万一回不了本,那冬天到了,我们不还是没有粮食也没有钱吗?”
周老头喝了口水,“所以啊,我还是觉得,我们不仅不应该去自己奔着搞什么创新,反而应该怎么样呢?”
“应该像以前一样,表现出我们穷苦、落后的一面,拿到镇里的抚慰粮,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这样才比较稳妥。”
陈水桃听不下去了,“周叔。以前我们村在大灵山里面,那是水土流失没办法,种不了粮食。”
“现在咱们有了自己的地,全村一半儿以上的人都住上了砖瓦房。这条件,还让书记和大队长到镇总办去卖惨哭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周老头呵呵一笑,小眼睛瞥了陈水桃一眼,“小妹子,我看你还是有点嫩啊。”
“你这个年龄,说是挨过饿,但那都是毛毛雨。我是见过的呀。”
“如果现在要是春夏秋,你看我拦不拦?我举双手赞成!谁都知道这泥巴去做东西,那就是零成本高回报,更何况大队长已经临时资质都申请下来了。”
“但是这平地上的冬天,没有粮食,是能冻死人的,你知道不?”
旁边坐着的水利干事老张也皱着眉头,“我比较赞同老周的看法。我们村儿虽然已经开荒了,也按照图示挖好了水渠,现在大家喝着井里的水,日子是过得比较滋润。”
“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河水会结冰,一直到来年才能化。而村子里就那么一口井。”
“李花家已经搬出了那个院子,那口井我们去看过,夏天好的时候,水特别清澈,天越冷,感觉水都不高了。”
“咱们如果到时候连饭也没个准话,只怕大家要闹情绪啊,毕竟当时挖水渠还有开荒的时候,人人都出力了。”
明朗扶了下眼镜,“我觉得知晚的想法还是可行的,我们不应该被未知的困难吓倒。”
“而且现在村子已经搬过来快两个月了,我们需要一些基础。镇上能给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
老周立刻反驳道,“明教授,您和太太都是城里人,到时候肚子饿了,随便去镇子上找个朋友家就能有吃有喝。”
“我们不一样啊。家家户户那可是家徒四壁,裤兜比脸都干净。现在这年头赚钱有多难你们不是不知道,我反正不会同意大家都去做这个事情。”
一时间,两方各执一词。
年龄比较大的老周和老张,都觉得这件事太冒险。
而年轻的明朗和陈家姐弟,反倒觉得可以放手一搏。
这让李三平有些为难,他看向林知晚,“知晚,说一下你的想法吧。”
林知晚点了下头,她看向众人,“我想各位有些误解我的意思。白釉陶社团,之所以叫社团,自然是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
“我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我发现这个办法可以赚钱,并且已经搭好了门路,愿意跟着我一起干的,那就加入进来,我们一起赚钱。我这里不是搞慈善,也不是搞动员。就算没有一个新的人员加入,我们已有的几个人一样做的成。”
老周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大拇指死死地抠着搪瓷杯的把手。
林知晚很冷静地说,“至于各位口中的另一条路子,什么装可怜,求补助,我也劝各位趁早别抱这个想法。现在的时代需要的是努力奋斗的人,好吃懒做和主意不正的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各位还是大家民主选出来的干部,说话做事得合乎自己的身份。”
老周和老张都不说话了。
李三平趁机对李花说,“板报内容就是白釉陶社团。这几天你跟着知晚同志到镇子上去看看我们的零售点,他找些灵感,三天之内,把这个板报做出来。”
李花挺不服的,但是李三平已经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反驳。
“是,保证完成任务。”
翌日清晨,宁浦公社门口。
李花朝这边走,一边走,一边伸手到挎包里面拿笔记本。
林知晚几人站在板报旁边,看到她过来了,李三平急忙招手,“李花同志,到这边来一下!”
李花不知道什么事情,她走上前来,问了句,“怎么了?”
李三平很高兴地说,“我们今天临时组织开会,就是要讨论一下白釉陶社团的成立。”
“你作为宣传委员,讲一下你的想法吧!”
李花听村子里的人说了七七八八。
似乎是林知晚想出来的歪主意,要带着全村的人去做仿品卖钱。
她低头翻了两页本子,冷冰冰地说,“大队长,我只是一个宣传委员而已,如果这是公社里集体的决定,那你告诉我需要怎么配合就可以了。”
陈家俊有些挂脸,“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是宣传干事,这件事不和你商量,和谁商量?”
“社团的招新,还要你来组织画黑板报呢。”
李花原本看到陈家俊和林知晚在一起,心里就不舒服。
况且在今天之前,她这个宣传干事一直都做的挺舒服,只需要偶尔到镇总办去开开会,就能每个月都拿到固定的钱和票。
她没好气地说,“陈干事,我觉得这件事和你没什么关系吧?你管好你的后勤和食堂就可以了,别什么麻烦都往身上领,惹一身的骚。”
“你胡说什么呢你!”陈家俊指着李花喊道。
“诶诶诶,都越扯越远了,”李三平站在中间,把两个人推开。
“都是一个公社的干部,不要因为这点事情就急赤白脸的。”
李三平好说歹说,才让两人跟着众人一起到了会议室里面。
对于林知晚的计划,李三平非常欣赏,但是这其中也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开会讨论。
李三平翻开面前的会议笔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白釉陶社团的成立,是我们村儿整体搬迁以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儿。”
“在明年开春之前,我们有一个很难熬的冬天。如果白釉陶可以带我们杀出重围,那这个冬天将成为我们宁浦公社的丰收年。”
“大家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三平强调了句,“我再说一遍,这是整个公社的大事。我不希望任何人在这个过程中夹带个人情绪。”
连大队长都这么说了,李花原本铁青的表情也稍微平复了一些。
陈家俊率先说到,“我认为知晚的提议非常好。她琢磨出来的制作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跟着她肯定能赚钱。”
畜牧干事老周,靠在椅子上很稳重的样子,眼神里透着担忧。
“这件事呢,子杰也和我提了一嘴。虽然说这个工艺品,在镇上,甚至说是市区里面,都比较有市场,但是镇上给的这个销售点是一个集市里固定的地方,毕竟是个假货,能卖出去多少呢?”
“万一回不了本,那冬天到了,我们不还是没有粮食也没有钱吗?”
周老头喝了口水,“所以啊,我还是觉得,我们不仅不应该去自己奔着搞什么创新,反而应该怎么样呢?”
“应该像以前一样,表现出我们穷苦、落后的一面,拿到镇里的抚慰粮,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这样才比较稳妥。”
陈水桃听不下去了,“周叔。以前我们村在大灵山里面,那是水土流失没办法,种不了粮食。”
“现在咱们有了自己的地,全村一半儿以上的人都住上了砖瓦房。这条件,还让书记和大队长到镇总办去卖惨哭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周老头呵呵一笑,小眼睛瞥了陈水桃一眼,“小妹子,我看你还是有点嫩啊。”
“你这个年龄,说是挨过饿,但那都是毛毛雨。我是见过的呀。”
“如果现在要是春夏秋,你看我拦不拦?我举双手赞成!谁都知道这泥巴去做东西,那就是零成本高回报,更何况大队长已经临时资质都申请下来了。”
“但是这平地上的冬天,没有粮食,是能冻死人的,你知道不?”
旁边坐着的水利干事老张也皱着眉头,“我比较赞同老周的看法。我们村儿虽然已经开荒了,也按照图示挖好了水渠,现在大家喝着井里的水,日子是过得比较滋润。”
“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河水会结冰,一直到来年才能化。而村子里就那么一口井。”
“李花家已经搬出了那个院子,那口井我们去看过,夏天好的时候,水特别清澈,天越冷,感觉水都不高了。”
“咱们如果到时候连饭也没个准话,只怕大家要闹情绪啊,毕竟当时挖水渠还有开荒的时候,人人都出力了。”
明朗扶了下眼镜,“我觉得知晚的想法还是可行的,我们不应该被未知的困难吓倒。”
“而且现在村子已经搬过来快两个月了,我们需要一些基础。镇上能给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
老周立刻反驳道,“明教授,您和太太都是城里人,到时候肚子饿了,随便去镇子上找个朋友家就能有吃有喝。”
“我们不一样啊。家家户户那可是家徒四壁,裤兜比脸都干净。现在这年头赚钱有多难你们不是不知道,我反正不会同意大家都去做这个事情。”
一时间,两方各执一词。
年龄比较大的老周和老张,都觉得这件事太冒险。
而年轻的明朗和陈家姐弟,反倒觉得可以放手一搏。
这让李三平有些为难,他看向林知晚,“知晚,说一下你的想法吧。”
林知晚点了下头,她看向众人,“我想各位有些误解我的意思。白釉陶社团,之所以叫社团,自然是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
“我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我发现这个办法可以赚钱,并且已经搭好了门路,愿意跟着我一起干的,那就加入进来,我们一起赚钱。我这里不是搞慈善,也不是搞动员。就算没有一个新的人员加入,我们已有的几个人一样做的成。”
老周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大拇指死死地抠着搪瓷杯的把手。
林知晚很冷静地说,“至于各位口中的另一条路子,什么装可怜,求补助,我也劝各位趁早别抱这个想法。现在的时代需要的是努力奋斗的人,好吃懒做和主意不正的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各位还是大家民主选出来的干部,说话做事得合乎自己的身份。”
老周和老张都不说话了。
李三平趁机对李花说,“板报内容就是白釉陶社团。这几天你跟着知晚同志到镇子上去看看我们的零售点,他找些灵感,三天之内,把这个板报做出来。”
李花挺不服的,但是李三平已经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反驳。
“是,保证完成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