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胖嫂成模范了 第139章 没有原材料很憋屈

小说:穿书七零:胖嫂成模范了 作者:清麦 更新时间:2025-09-24 14:21:40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没有原材料很憋屈

  “这个杨彩凤……”

  夏部长和纺织厂的胡厂长通了电话后摇头失笑:“周明华娶了一个什么媳妇!”

  胆子大,主意多,还能把一批瑕疵布料以这种方式处理掉。

  看样子也赚得不少。

  服装厂里,杨彩凤正在给大家伙儿发工资。

  “按理,是到月底才发工资。”

  杨彩凤看着一个个翘首以待的嫂子们笑道:“只是这钱放在我这儿也烫手,前段时间赶工做衣服卖衣服都辛苦了,今天就提前将工资好,再放假休息几天。”

  “杨厂长真大气。”

  她说要按规矩办事儿,但是破坏规矩的人却是她。

  不到一个月就发工资,这种破坏法大家都喜欢。

  “你们每天做了多少衣服心里都有数的吧,拿过来核对一下,没问题就签字,发钱了。”

  杨彩凤觉得自己属于张兰子嫁妈——包 吹包打。

  从头揽到了尾,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实在是太累了!

  之所以放假,是厂里现在没有新的订单,最主要的还是缺原材料。

  计划经济时代,想要搞点原材料真的太难了。

  上次去纺织厂已经向胡厂长递交了申请,还排着队呢。

  就是有钱都买不到货,这事儿让人很憋屈。

  这个草台班子也不敢再大张旗鼓的招什么会计出纳库管之类的人,能兼的她和魏小芳都兼了。

  她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叶秀丽那种一人就是一个食品厂的无奈。

  杨彩凤做的工资表,让魏小芳和工人核对,然后签字,到她手上领工资。

  “八十九块,我拿了八十九块钱。”

  郑嫂子激动得眼泪长流:“我做梦都没想到我有一天能挣工资。“

  “我拿了六十九元,比我家老李的津贴还高呢。”李嫂子也是激动得很:“要有这个收入,我每天加班熬通宵都可以。”

  杨彩凤……所以大家都是不怕苦的,只要钱给得够,比生产队的驴都转得快。

  一个个的签字,领工资。

  魏小芳也领到了工资:两百块钱!

  “师傅,我是不是太多了?”

  好家伙,比那些家属都多了一倍多呢。

  “你这丫头,真是太实诚了。”

  真没听说过嫌钱多的!

  “你想想你做的些什么工作?”

  不是简单的裁剪,而是设计;不是简单的看照,而是管理。为了防止厂里的设备和原材料被盗,她还和魏大婶一起搬到了这里住,每天大清早的魏大婶就将地面打扫干净,又用干抹布将缝纫机灰尘擦掉……

  杨彩凤也给了魏大婶三十元钱,魏大婶都不好意思,觉得她没做什么事儿。

  “做管理,做设计,这些都是凭本事赚的。”杨彩凤道:“你还年轻,还要学很多。”

  “好的,师傅,我一定好好学。”

  “师傅,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先休息几天再说。”

  杨彩凤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没布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被服厂发工资了。

  工资收入多少原本是保密的事儿,但是,这些家属就是话多啊。

  自己的工资不说,但可以说别人的,李嫂子说罗嫂子拿了多少,罗嫂子说钟嫂子拿了多少……最后,全家属院的人都知道她们发了高工资了。

  羡慕嫉妒恨的都有!

  当然,更多的是问还招不招人。

  悄悄的拉拢要好的嫂子,服装厂招人的话一定要告诉自己。

  休假的家属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跑到杨彩凤的菜园子里去帮忙锄草。

  “你们这样让我怎么好意思呢?”

  这是不是要给她们再开一份工资呢?

  “没事儿,杨厂长,你忙,我们闲着也是闲着,锄锄草松松土,这些小事儿我们都能做。”

  太热情了,让杨彩凤感觉自己是在剥削。

  不过这些嫂子说得对,她确实太忙了。

  食品加工厂那边,杨彩凤之前教杨小月做的豆豉菌菇肉酱被叶秀丽又推销出去了,招待所那边每桌都送一小碟当开胃菜,导致好些客人要买。

  招待所胡经理也很精明,立即就向食品加工厂预定了摆在前台出售。

  只是豆豉菌菇肉酱原材料比较难搞,一是豆豉,食品厂做难度很大,杨彩凤建议下乡收购。

  “我们试过了,下乡收购也不行,因为每家每户的手艺不同,有咸有淡……”

  叶秀丽拿着很头疼。

  自己做豆豉吧,周期太长了。

  “其实,可以定点收购。”杨彩凤道:“尝了哪家的口味合适就先交定金,让她们多做,然后我们再去收购回来。”

  “彩凤,你真是太聪明了。你这个脑子真好使。”

  杨彩凤……做吃食上,我真的很行的。

  “菌子呢,够用了吗?”

  “还需要很多呢,我又接了商场的订单了。”叶秀丽道:“彩凤,我给你说,我有点想在商场里单干,租柜台干。”

  “租柜台?”

  “嗯,我看过了,商场里有一个角落是空着的,我也问过了,说可以对单位出租。”叶秀丽道:“我们食品厂现在有六种食品了,我们直接开一个柜台,专门卖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你说……”

  这是好主意!

  批发零售同步进行,比如说买上五斤就优惠一些之类的。

  但是,销售员让谁去干?

  “于小莲不错。”叶秀丽道:“在门市部卖那些卤菜什么的,天天都能卖完,口才好,又爱干净卫生,我觉得她去商场站柜台完全可行。”

  “那门市部这边呢?”

  “再招一人个进来卖。”

  杨彩凤感觉:厂子办起来了急缺人才啊。

  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还是在家属院里招吧,招有文化的年轻漂亮优秀的。”杨彩凤道:“食品厂要招两个,服装厂也招两个销售员。”

  有文化,年轻还要漂亮,口才还要好。

  叶秀丽听到这话的时候笑了。

  “嫂子,咋了,不行吗?”

  “说真,你这要求太高了。你知道这是啥地方吗?”

  **啊,家属院啊。

  “有正式工作的家属都不愿意随军,随军的家属十有八九都是乡下来的,你提的这几个要求,能占上一个都不错了。”

  谁家年轻漂亮有文化的姑娘要嫁一个当兵的糙汉?

  不是说这是一个嫁军人是时尚吗?怎么不愿意嫁了?

  “哎,并不是人人都能当家属的,得吃得苦,还要耐得住寂寞,要付出。”叶秀丽道:“部队上很多大龄青年成亲是老大难呢。”

  这个倒也正常,毕竟,这是一个荷尔蒙爆棚的地方,家属随军又需要具备级别和年限,所以她想在家属里找年轻优秀的家属当销售员,真正是不了解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