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当年,她替皇兄挡下致命一刀。

  她因此腹部受了重伤,失去了生育能力。

  那时,她与夫君就只有凛儿一个孩子。

  镇国公府家大业大,夫君又是镇国公府的嫡长子,夫君膝下就只有凛儿一个儿子,实在是太少了。

  她做不到劝夫君纳妾那么贤惠,但她也不好意思继续占据正妻的位置。

  于是她提出了和离。

  谁知夫君一口拒绝。

  他说,他虽是镇国公府嫡长子,但他还有不少嫡亲的弟弟,他从小对他们都颇为照顾,如今,是时候轮到他们报答他了。开枝散叶的重任,就交给他们了。

  她大受感动,与夫君更加恩爱。

  对女子来说,不能生育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

  哪怕她是为救帝王落下的病,也多的是人刻薄嘲讽。

  怕她被人说三道四,母后瞒下了这件事。

  只是,却瞒不过谢皇后。

  因为给她看病之人,正是谢御医,谢家人。

  更何况,谢皇后还是她的闺中密友。

  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彼时,谢皇后刚刚怀上第四个孩子。

  皇宫是个吃人的地方。

  哪怕她贵为皇后,也没能护住前面三个儿子。

  明眼人都知道,是苏贵妃在作妖。

  谁是最大受益人,谁的嫌疑就最大。

  而苏贵妃的儿子,正是四皇子。

  上面三位嫡皇子一死,他继位的希望就很大。

  可苏贵妃是帝王的心尖宠。

  哪怕帝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感情,也抵不过苏贵妃这朵天降小白花。

  有帝王的偏宠,苏贵妃连续残害谢皇后三子,谢皇后却动不了苏贵妃半分。

  不能怪谢皇后无能。

  要怪只能怪,在皇权至上的深宫之中,没有律法可言,亦没有道理可讲。

  一个不受宠的皇后,一个用复仇支撑着生命的皇后,她步履维艰,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她咽下苦涩,默默隐忍。

  她当然心痛,当然愤恨,可她不能冲动。

  她必须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报仇雪恨。

  太后和长公主虽然位高权重,也都相信她,也都想帮她,可苏贵妃的身后,是帝王,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动皇权者,死!

  哪怕太后和长公主是他的亲娘和亲妹妹!

  涉及到皇权,是没有亲情可言的。

  古往今来,皇宫之中,父子兄弟相残的,多不胜数。

  太后和长公主本就身份敏感,就更加不能轻易介入。

  但她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嫡皇子被谋害。

  联想到长公主无法生育了,膝下又只有一子,谢皇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安排。

  她请求长公主,假装怀孕。

  而她,则在生下儿子后,假装着了苏贵妃的道,害儿子溺死湖中。

  实则,那只是从民间买来的一个死婴。

  被河水浸泡后,面目全非,根本就看不出来已经掉了包。

  真正的帝后嫡子,早就被偷偷送进了长公主府。

  过了一段时日,长公主产子,诞下晞儿。

  移花接木之计,就此完成。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

  只是后来,长公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纳兰凛,竟会战死沙场。

  为了昭华国的江山社稷,她绝了后。

  她是长公主,这是她的命,她认。

  可驸马和凛儿何其无辜!

  他们是被她连累的啊!

  她愧对驸马,愧对凛儿。

  白日里她还能强作坚强,言笑晏晏,到了夜里,泪水总是控制不住地往外淌。

  驸马越是对她好,她越觉得愧疚。

  好在,她还有晞儿。

  知道晞儿并非她亲生的人并不多。

  连她的公婆镇国公夫妇都不知情。

  有晞儿在,起码能够帮他们夫妇顶住外界压力。

  这大概就是因果循环的善果吧?

  当初答应谢皇后时,她并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如今,倒是成全了她。

  只是,晞儿再好,毕竟不是镇国公府的血脉。

  她心中难免会有愧疚。

  想要和离,又舍不得驸马。

  虽然驸马一直都劝她,说镇国公府不缺子嗣,叫她不必有心理负担。

  可她怎么会没有心理负担呢?

  为了她,才华横溢的驸马,堂堂状元郎,仕途无望。

  为了她,貌若潘安的驸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

  替驸马纳妾她做不到,她能做的,是将正妻之位腾出来,然后她远走他乡,眼不见为净。

  等过些年,她淡忘了前程往事,能接受这个现实了,再回京与亲友团聚。

  “不要多想。”

  太后握住她冰凉的手道:

  “这不是你的错,你不要自责。”

  “为国为民,你问心无愧,你对得起列祖列宗。”

  “没有你的付出和牺牲,昭华国早就乱了,母后代昭华国的百姓,谢谢你。”

  “感谢你,让他们安居乐业,平安喜乐。”

  “驸马也是敬佩你的,你好好与他过日子,千万不要胡思乱想,莫要辜负了驸马对你的一片深情。”

  说着说着,太后的眼眶也湿润了。

  长公主连忙道: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儿臣会与驸马好好过日子的。”

  “那就好。”

  太后欣慰地点点头:

  “菀儿,过去的事就不要多想了,多想想以后,凡事都要往前看,不管怎么说,你们还有晞儿,等他有了孩儿,你就可以抱孙子孙女了。”

  “是啊母后。”

  想到晞儿,长公主展颜一笑:

  “我就盼着他赶紧给公主府添丁呢。”

  母女俩会心一笑。

  拜师宴结束后,在太后和长公主的再三邀请下,百里砚搬进了公主府,纳兰晞开启了正儿八经的学习生涯。

  尽管有了名师教导,可外界对他,还是颇为质疑。

  “名师再厉害,也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吧?”

  “是啊,纳兰世子脑子出了问题,应该找的是神医吧?找名师会不会太浪费了啊?”

  “宫里的御医,个个医术精湛,连他们都治不好,只怕民间神医也没那本事。”

  “就是说啊,民间神医要是医术超过宫里的御医,早就进宫做御医去了,何必苦哈哈到处奔波?”

  “话也不能这么说,有些神医脾气古怪,受不得管束,喜欢自由自在......”

  “我倒是听说过一个,叫裴厚朴,听说他一手银针使得出神入化,所开药方皆药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