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起源,上古时代,佛教还没传入华夏,夏商两朝距今四五千年,那时候也没有佛教和道教,但有一种职业——主持祭祀占卜的巫师。
如果是神鬼是佛教创造出来的,那么五千年前的夏商两朝祭祀的是什么?
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鬼”字的出现,《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换种说法就是,人死后变成鬼的说法,从三皇五帝时期便有。
再说祭祀巫师,这是一个从上古时代就有的职业,可通神鬼,可看旦夕祸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巫师这个职业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直周朝时期,巫师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专门占卜的巫师,一个是给人看病的巫医。
至东周的战国时期,周王室衰,无力控制天下诸侯,华夏大地战火纷飞,诸侯征伐不断,纷纷称王,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人再相信占卜,巫师这个职业也渐渐消失了。
而巫医却流传下来了,巫医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虚病以神鬼帮之,实病以药退之。
一直到唐宋时期“巫”“医”慢慢分离成独立的分支,“医”成了专门的医生,发展至今。而“巫”就专职请神上仙,治疗一些癔病。
后来“巫”也分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会用“祝由术”的巫师,主要治疗心理疾病,古代自隋朝开始“祝由术”就纳入官方医学范畴,可以说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的由来,发展到现在就是医院的“心理科”。
另一个分支是专门请仙看事的巫师,比如少数民族的和老毛子的萨满、东北的出马仙。
纵观世界,哪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巫师,比如黑子哥原始部落的巫师,老美的通灵师,全是弹丸小国的欧洲女巫等等,所以,有些超自然事情的存在,是人类达成的共识。
提到出马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狐黄白柳灰、胡黄常蟒、四梁八柱等等。
其实不然,我认知的出马仙中没有“仙”,有的只是成了精的动物,比如狐狸、黄鼠狼,把他们称之为仙,是一种尊称,并不是传统意义中的仙。
至于其他动物成精的,我是没见过。
老话说得好,鸡六狗八猫十年,意思是养鸡不能超过六年,养狗不超过八年,而养猫更是不能超过十年,据说这些动物长期生活在人身边,会学会人的一举一动,进而做出一些模仿人的事。
而深山老林中的狐狸、黄鼠狼,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山高林密,很少受人类的打扰,自然活的年头长,所以狐狸成精是常有的事。
上古时代帮助大禹治水的涂山女就是一只狐狸幻化的,再往后的妲己等,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证据。
再说四梁八柱,这个词本来是传统的建筑用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扯到出马仙上了,什么扫、看、护......整的挺有意思。
我就问一句,刚建国的时候,人都吃不饱饭,拿来的多余东西供这个那个的,还四梁八柱得配齐?有那个条件吗?那时候就没有大神?
不过在十年浩劫之后,出马仙这一行里确实没了大神,包括萨满也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很多人都把供养的“仙”给送走了,从此断了仙缘,电视上曾报道过,鄂伦春族的老萨满当年把“仙”送走了,现在想请回来却没了缘分,不信自己可以在网上搜搜。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觉得老萨满装神弄鬼挺有意思的,像看笑话一样看萨满再次请神,当然,这样也没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信仰也好,没信仰也罢,都是对的,而我却看出了老萨满想找回仙缘的急切,也许,那就是他的信仰。
要问我现在信仰什么,我信仰国家,信仰D的领导。
奶奶咽气那天,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甜腻味,像是夏日**的瓜果,混着老木头和尘土的气息。她枯瘦如柴的手死死攥着我,指甲泛着不健康的青灰色。一家子人围在床前,低低的啜泣声在闷热的空气里浮沉,窗外的知了却没心没肺地叫得撕心裂肺。
其他人都被她屏退了,独独留下我。她的眼睛浑浊得像是蒙了厚厚一层翳,却精准地“钉”着我。
“囡囡……”她的气音又轻又飘,带着一种冰冷的黏腻感,钻进我的耳朵,“这个……拿着。”
她另一只手颤巍巍地从皱巴巴的被子底下摸出一把梳子,硬塞进我手里。那梳子触手冰得惊人,是一种沉甸甸、透骨的凉,激得我差点脱手。梳身是深褐色的槐木,被摩挲得油亮,梳齿却异常尖利,上面似乎还纠缠着几根细软的银白髮丝,像是奶奶自己的。
“记住……”她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我肉里,眼神变得异常锐利,甚至带着一种疯狂的恳求,“每晚……睡前……梳头……整整一百下……一下……也不能多……一下……也不能少……”
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胸腔里像是塞了个破风箱:“能……能保你平安……百邪……不侵……听话……一定……要听话……”
那冰凉的槐木梳子紧贴着我汗湿的手心,那股子阴寒顺着血管一路爬升,让我后颈的寒毛都立了起来。我还想再问什么,奶奶眼睛里那点骇人的光采却骤然熄灭了,攥着我的手猛地一松,重重砸在旧褥子上。
房间里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哭声。
一
奶奶下葬后的头三天,我夜夜被噩梦魇住。
不是梦见她穿着那身厚重的寿衣无声无息地站在我床前,就是梦见那把她视若珍宝的旧木梳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自己一下、一下地梳着空气。
白天的我也变得有些神经质。公司午休时,我总觉得身后有视线黏着,可猛地回头,办公室里只剩几个趴桌小憩的同事,安静得只剩下空调的嗡鸣。合租的室友养的那只胖橘猫,平日最是温顺,一见我却突然龇牙咧嘴,浑身的毛炸起,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惊恐地窜逃开,打翻了好几次放在走廊的**桶。
一次下班回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一片漆黑。我摸着墙小心往上走,却莫名其妙在转角踩空,眼看就要一头栽下去,跟在我后面的邻居王姨却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猛地推了一把,惊叫着踉跄向前,恰好挡了我一下。我只是扭伤了脚踝,王姨却摔得不轻,手掌擦破了一大块皮。她被人扶起来时,一脸惊魂未定,嘟囔着说感觉背后有人狠狠搡了她一掌,力气大得吓人。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和无处不在的窥伺感,让我心里的恐惧像藤蔓一样疯长。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奶奶去世悲伤过度,出现了幻觉。
第四天,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旁敲侧击地问起奶奶那把梳子。
母亲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你奶奶啊,一辈子就惦记着那把破梳子,说是她姥姥传下来的,金贵得不得了,谁也不让碰。说是能辟邪……哼,真要是能辟邪,她老人家怎么就没……”
母亲顿住了,没再说下去。但我听出了她话音里的那丝不以为然和隐藏的悲伤。
“囡囡,你别想太多。人老了,临走前有点奇怪的念头也正常。那梳子你要是觉得膈应,就找个地方收起来,或者……扔了也行。”母亲叮嘱道。
扔了?我捏着电话线,手心出汗。奶奶临终前那疯狂又执拗的眼神反复在我眼前闪现。她说能保平安时的语气,那种近乎诅咒般的郑重,让我不敢轻视。
晚上,我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搜索了“槐木梳子”、“梳头辟邪”之类的词条。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一些民间传说和灵异论坛的帖子,真假莫辨。有一条匿名的回复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槐木招阴,但亦可镇阴,全看怎么用。以特定之法梳头,确可形成暂时屏障,阻遏外邪。然切记,物极必反,屏障若破,反噬更烈。且梳头计数极关键,多一下少一下,后果难料。”
我的心猛地一沉。招阴?镇阴?屏障?反噬?
那条回复下面还有人追问“特定之法”是什么,楼主却再没有出现过。
我看着屏幕上那行字,又看了看静静躺在床头柜上的那把油亮的槐木梳,只觉得那深褐色的木纹里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冷冷地窥视着我。
再水一天,内容来源于朋友圈,不用看
说仙缘之前,得说说仙根,仙根一本都是祖辈传的,或者师徒传承,祖上或者师傅供了谁的排位,后代接着供奉,一般不会断仙缘。
而这里供奉的并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愿意与人结缘的狐狸、黄鼠狼等,祖辈供奉,祖辈仙根。
有道是真神不入凡体,凡附人身者必维妖邪,就像人有好人和坏人一样,妖邪又有好坏之分,别管妖邪受人供养是处于什么目的,增加道行也好,提高修行也罢,反正能帮助人类就是好的,只看结果。
再说仙缘,其实有仙根就有仙缘,但也有没有仙根的人突然有了仙缘,举例说明,村里的老娘们或者老光棍子,一辈子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突然有一天变得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又是还能唱出几段仙家盘口。
这种就是狐仙、黄仙主动下来抓人,这种人被称之为“弟马”,疯疯癫癫这段时间是仙家在磨练人,有的会磨一辈子,有的磨个两三年,得等到缘分到了,弟马立上堂口,供上仙家排位,疯疯癫癫的状态才能结束。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见过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立了堂口后能奋笔疾书,一手蝇头小楷写的惟妙惟肖,连科学都无法解释。
以前叫仙家上身,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两个磁场互相影响,狐狸或者黄鼠狼的磁场和人的磁场碰撞磨合,以达到双方都舒服的状态。
说说请神请仙,萨满请神用文王鼓,敲击特定的鼓点便会有神兵下凡,而出马仙用的是焚香,在香堂上供焚香,家里供的山精地灵便会下凡。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磁场,磁场的变化,原来叫仙鬼,现在叫磁场,举个关于磁场的例子,在凶猛的恶犬见到屠夫也得夹尾巴,具体是什么愿意我也说不好,我反正就是相信科学。
我个人是相信科学的,但有时候也是矛盾的,比如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老美科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他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被世人称之为“DNA之父”。
按理说詹姆斯·杜威·沃森在DNA界可以称得上权威了,他测算黑子哥的DNA,证明黑子哥和白鼻子之间的智力是有差异的,结果被各路人马抨击,还被被冷泉港实验室剥夺了冷泉港荣誉头衔。
反正就是说他测算的不对,不科学。
我相信科学,但脑子不够用,整不明白这些事的真真假假。
要论聪明,哪个人种取得了华夏人种的成就,近代不行就毁在了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封禁科学,有能力不能上位,想要当官得看血统和身份,再有能力也只能当个七品县令下面的一个小县丞,因为没有一个好爹,上面也没有当官的亲戚。
还有就是清朝的读书人着实可恨,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并不是为了当好一个官员,造福一方百姓,而是为了进入朝廷,旱涝保收,只要朝廷在,一个月的供奉银两就不能少,帮老百姓办事,还能吃拿卡要,何乐而不为?
所以呀,经书都是好的,就是下面的和尚给念歪了,就算是唐三藏,天天给他看《**》,他也难以得道,要那慧根有啥用?
这也是我不爱看清朝电视剧的原因,看不了后世给清朝洗白,那电视剧演的,明明是历史剧,非要给人一种玄幻剧的感觉。
再说起源,上古时代,佛教还没传入华夏,夏商两朝距今四五千年,那时候也没有佛教和道教,但有一种职业——主持祭祀占卜的巫师。
如果是神鬼是佛教创造出来的,那么五千年前的夏商两朝祭祀的是什么?
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鬼”字的出现,《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换种说法就是,人死后变成鬼的说法,从三皇五帝时期便有。
再说祭祀巫师,这是一个从上古时代就有的职业,可通神鬼,可看旦夕祸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巫师这个职业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直周朝时期,巫师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专门占卜的巫师,一个是给人看病的巫医。
至东周的战国时期,周王室衰,无力控制天下诸侯,华夏大地战火纷飞,诸侯征伐不断,纷纷称王,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没有人再相信占卜,巫师这个职业也渐渐消失了。
而巫医却流传下来了,巫医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虚病以神鬼帮之,实病以药退之。
一直到唐宋时期“巫”“医”慢慢分离成独立的分支,“医”成了专门的医生,发展至今。而“巫”就专职请神上仙,治疗一些癔病。
后来“巫”也分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会用“祝由术”的巫师,主要治疗心理疾病,古代自隋朝开始“祝由术”就纳入官方医学范畴,可以说是心病还须心药医的由来,发展到现在就是医院的“心理科”。
另一个分支是专门请仙看事的巫师,比如少数民族的和老毛子的萨满、东北的出马仙。
纵观世界,哪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巫师,比如黑子哥原始部落的巫师,老美的通灵师,全是弹丸小国的欧洲女巫等等,所以,有些超自然事情的存在,是人类达成的共识。
提到出马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狐黄白柳灰、胡黄常蟒、四梁八柱等等。
其实不然,我认知的出马仙中没有“仙”,有的只是成了精的动物,比如狐狸、黄鼠狼,把他们称之为仙,是一种尊称,并不是传统意义中的仙。
至于其他动物成精的,我是没见过。
老话说得好,鸡六狗八猫十年,意思是养鸡不能超过六年,养狗不超过八年,而养猫更是不能超过十年,据说这些动物长期生活在人身边,会学会人的一举一动,进而做出一些模仿人的事。
而深山老林中的狐狸、黄鼠狼,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山高林密,很少受人类的打扰,自然活的年头长,所以狐狸成精是常有的事。
上古时代帮助大禹治水的涂山女就是一只狐狸幻化的,再往后的妲己等,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证据。
再说四梁八柱,这个词本来是传统的建筑用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扯到出马仙上了,什么扫、看、护......整的挺有意思。
我就问一句,刚建国的时候,人都吃不饱饭,拿来的多余东西供这个那个的,还四梁八柱得配齐?有那个条件吗?那时候就没有大神?
不过在十年浩劫之后,出马仙这一行里确实没了大神,包括萨满也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很多人都把供养的“仙”给送走了,从此断了仙缘,电视上曾报道过,鄂伦春族的老萨满当年把“仙”送走了,现在想请回来却没了缘分,不信自己可以在网上搜搜。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觉得老萨满装神弄鬼挺有意思的,像看笑话一样看萨满再次请神,当然,这样也没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信仰也好,没信仰也罢,都是对的,而我却看出了老萨满想找回仙缘的急切,也许,那就是他的信仰。
要问我现在信仰什么,我信仰国家,信仰D的领导。
奶奶咽气那天,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甜腻味,像是夏日**的瓜果,混着老木头和尘土的气息。她枯瘦如柴的手死死攥着我,指甲泛着不健康的青灰色。一家子人围在床前,低低的啜泣声在闷热的空气里浮沉,窗外的知了却没心没肺地叫得撕心裂肺。
其他人都被她屏退了,独独留下我。她的眼睛浑浊得像是蒙了厚厚一层翳,却精准地“钉”着我。
“囡囡……”她的气音又轻又飘,带着一种冰冷的黏腻感,钻进我的耳朵,“这个……拿着。”
她另一只手颤巍巍地从皱巴巴的被子底下摸出一把梳子,硬塞进我手里。那梳子触手冰得惊人,是一种沉甸甸、透骨的凉,激得我差点脱手。梳身是深褐色的槐木,被摩挲得油亮,梳齿却异常尖利,上面似乎还纠缠着几根细软的银白髮丝,像是奶奶自己的。
“记住……”她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我肉里,眼神变得异常锐利,甚至带着一种疯狂的恳求,“每晚……睡前……梳头……整整一百下……一下……也不能多……一下……也不能少……”
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胸腔里像是塞了个破风箱:“能……能保你平安……百邪……不侵……听话……一定……要听话……”
那冰凉的槐木梳子紧贴着我汗湿的手心,那股子阴寒顺着血管一路爬升,让我后颈的寒毛都立了起来。我还想再问什么,奶奶眼睛里那点骇人的光采却骤然熄灭了,攥着我的手猛地一松,重重砸在旧褥子上。
房间里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哭声。
一
奶奶下葬后的头三天,我夜夜被噩梦魇住。
不是梦见她穿着那身厚重的寿衣无声无息地站在我床前,就是梦见那把她视若珍宝的旧木梳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自己一下、一下地梳着空气。
白天的我也变得有些神经质。公司午休时,我总觉得身后有视线黏着,可猛地回头,办公室里只剩几个趴桌小憩的同事,安静得只剩下空调的嗡鸣。合租的室友养的那只胖橘猫,平日最是温顺,一见我却突然龇牙咧嘴,浑身的毛炸起,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惊恐地窜逃开,打翻了好几次放在走廊的**桶。
一次下班回家,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一片漆黑。我摸着墙小心往上走,却莫名其妙在转角踩空,眼看就要一头栽下去,跟在我后面的邻居王姨却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猛地推了一把,惊叫着踉跄向前,恰好挡了我一下。我只是扭伤了脚踝,王姨却摔得不轻,手掌擦破了一大块皮。她被人扶起来时,一脸惊魂未定,嘟囔着说感觉背后有人狠狠搡了她一掌,力气大得吓人。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和无处不在的窥伺感,让我心里的恐惧像藤蔓一样疯长。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奶奶去世悲伤过度,出现了幻觉。
第四天,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旁敲侧击地问起奶奶那把梳子。
母亲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你奶奶啊,一辈子就惦记着那把破梳子,说是她姥姥传下来的,金贵得不得了,谁也不让碰。说是能辟邪……哼,真要是能辟邪,她老人家怎么就没……”
母亲顿住了,没再说下去。但我听出了她话音里的那丝不以为然和隐藏的悲伤。
“囡囡,你别想太多。人老了,临走前有点奇怪的念头也正常。那梳子你要是觉得膈应,就找个地方收起来,或者……扔了也行。”母亲叮嘱道。
扔了?我捏着电话线,手心出汗。奶奶临终前那疯狂又执拗的眼神反复在我眼前闪现。她说能保平安时的语气,那种近乎诅咒般的郑重,让我不敢轻视。
晚上,我鬼使神差地打开电脑,搜索了“槐木梳子”、“梳头辟邪”之类的词条。跳出来的结果大多是一些民间传说和灵异论坛的帖子,真假莫辨。有一条匿名的回复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槐木招阴,但亦可镇阴,全看怎么用。以特定之法梳头,确可形成暂时屏障,阻遏外邪。然切记,物极必反,屏障若破,反噬更烈。且梳头计数极关键,多一下少一下,后果难料。”
我的心猛地一沉。招阴?镇阴?屏障?反噬?
那条回复下面还有人追问“特定之法”是什么,楼主却再没有出现过。
我看着屏幕上那行字,又看了看静静躺在床头柜上的那把油亮的槐木梳,只觉得那深褐色的木纹里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冷冷地窥视着我。
再水一天,内容来源于朋友圈,不用看
说仙缘之前,得说说仙根,仙根一本都是祖辈传的,或者师徒传承,祖上或者师傅供了谁的排位,后代接着供奉,一般不会断仙缘。
而这里供奉的并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愿意与人结缘的狐狸、黄鼠狼等,祖辈供奉,祖辈仙根。
有道是真神不入凡体,凡附人身者必维妖邪,就像人有好人和坏人一样,妖邪又有好坏之分,别管妖邪受人供养是处于什么目的,增加道行也好,提高修行也罢,反正能帮助人类就是好的,只看结果。
再说仙缘,其实有仙根就有仙缘,但也有没有仙根的人突然有了仙缘,举例说明,村里的老娘们或者老光棍子,一辈子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突然有一天变得疯疯癫癫的,胡言乱语,又是还能唱出几段仙家盘口。
这种就是狐仙、黄仙主动下来抓人,这种人被称之为“弟马”,疯疯癫癫这段时间是仙家在磨练人,有的会磨一辈子,有的磨个两三年,得等到缘分到了,弟马立上堂口,供上仙家排位,疯疯癫癫的状态才能结束。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见过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立了堂口后能奋笔疾书,一手蝇头小楷写的惟妙惟肖,连科学都无法解释。
以前叫仙家上身,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两个磁场互相影响,狐狸或者黄鼠狼的磁场和人的磁场碰撞磨合,以达到双方都舒服的状态。
说说请神请仙,萨满请神用文王鼓,敲击特定的鼓点便会有神兵下凡,而出马仙用的是焚香,在香堂上供焚香,家里供的山精地灵便会下凡。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磁场,磁场的变化,原来叫仙鬼,现在叫磁场,举个关于磁场的例子,在凶猛的恶犬见到屠夫也得夹尾巴,具体是什么愿意我也说不好,我反正就是相信科学。
我个人是相信科学的,但有时候也是矛盾的,比如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老美科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他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被世人称之为“DNA之父”。
按理说詹姆斯·杜威·沃森在DNA界可以称得上权威了,他测算黑子哥的DNA,证明黑子哥和白鼻子之间的智力是有差异的,结果被各路人马抨击,还被被冷泉港实验室剥夺了冷泉港荣誉头衔。
反正就是说他测算的不对,不科学。
我相信科学,但脑子不够用,整不明白这些事的真真假假。
要论聪明,哪个人种取得了华夏人种的成就,近代不行就毁在了大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封禁科学,有能力不能上位,想要当官得看血统和身份,再有能力也只能当个七品县令下面的一个小县丞,因为没有一个好爹,上面也没有当官的亲戚。
还有就是清朝的读书人着实可恨,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并不是为了当好一个官员,造福一方百姓,而是为了进入朝廷,旱涝保收,只要朝廷在,一个月的供奉银两就不能少,帮老百姓办事,还能吃拿卡要,何乐而不为?
所以呀,经书都是好的,就是下面的和尚给念歪了,就算是唐三藏,天天给他看《**》,他也难以得道,要那慧根有啥用?
这也是我不爱看清朝电视剧的原因,看不了后世给清朝洗白,那电视剧演的,明明是历史剧,非要给人一种玄幻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