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中了她的身体?”他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痛楚。
“我说了,我不知道。”柳芸的语气开始不耐烦,“我只记得醒来时,已经在这具身体里了。”
“既然我知道了你的秘密,你是不是要......”
“你是她哥哥,你有知情权。”柳芸打断他的话,“不过,我建议你别做多余的事。这对谁都没好处。”
柳临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按理说,知道这种秘密的人,不是该被灭口吗?
“我刚才为什么救你,你想知道吗?”柳芸忽然问道。山崖上的风更大了,吹得她的衣袂猎猎作响。
“为什么?”
“本能。”她轻描淡写地说,“就像你遇到危险时,这具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你。”
柳临竟然毫不犹豫地点头。他明白,就像他看到这张脸时,依然会本能地想要保护。血脉相连的羁绊,或许真的深入骨髓。
山下,韩宇带着孩子们迎了上来。他们担心柳芸和柳临在山上待得太久,特意送来了热腾腾的斋饭。
“阿娘!”三郎和四娘欢快的声音打破了山上的沉寂。两个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左一右扑向柳芸。
韩宇递上打包好的斋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吃饱吧?来,慢慢吃。”
三郎和四娘眼巴巴地盯着饭盒,像两只小馋猫。香喷喷的米饭上放着几片腌菜,虽然简单,却格外**。
“娘,就吃一小口。”三郎举着小手指保证,圆圆的小脸上满是期待。
柳芸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你们吃,娘不饿。”
马车缓缓前行,柳芸靠在车厢里,看着沿途盛开的迎春花。黄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在寒风中依然绽放得灿烂。三郎和四娘趴在她膝头,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见到的新鲜事。
她轻轻**着孩子们的头发,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到了澜州地界,一行人在丘陵下扎营。夜幕降临,篝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韩宇拿着锅,笑嘻嘻地凑到柳临跟前。
“大掌柜,听说您和我家娘子是老乡?”他压低声音,“她这几日胃口不太好,您知道她爱吃什么吗?”
“阿芸食欲不佳?”柳临立刻紧张起来,“你怎么现在才说!”
他快步走向柳芸的帐篷,却在掀开帘子时迟疑了。帐篷里,柳芸正在给三郎和四娘讲故事,火光映照下,她的侧脸柔和得不可思议。
看着这一幕,柳临忽然明白,不管现在的她是谁,至少她给了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韩宇在一旁看着柳临的表情变化,在心里暗暗点头。这兄妹俩,怕是已经和解了。他轻手轻脚地退开,让这对失而复得的兄妹有独处的时间。
柳芸正在营地里整理行装,手中的布包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她将几味草药仔细分类,装进不同的小布袋,动作轻柔而专注。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咳。这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听说你这两天没什么胃口?”柳临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他站在那里,目光落在妹妹略显消瘦的背影上,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柳芸动作一顿,下意识看向不远处的韩宇。那个多事的家伙正心虚地挠着头,假装对天上飘过的云朵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我胃口很好,什么都能吃。”柳芸没好气地瞪了韩宇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你先去忙,不用管我。”
柳临却像是没听见她的话,从怀里掏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把红通通的大枣,个个饱满圆润,散发着甜香。
“这是我特意从安城带来的,给你炖汤喝。”他小心翼翼地挑选着枣子,“只是可惜现在没有鸡鸭鱼肉,单炖枣汤怕是太寡淡。”
营地里一片忙碌,三叔正带着人搭建帐篷,几个随从在清理地面上的杂草。柳芸看了看忙碌的众人,无奈道:“快去帮忙布置营地吧,这平原上什么遮挡都没有,安全最重要。”
柳临突然一把拽住正要溜走的韩宇:“走,跟我去河边抓鱼。”
韩宇被拉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他嘴上喊着“哎哟”,心里却暗自窃喜。这种和大舅哥独处的机会可不多见,说不定能趁机拉近关系。
官道旁的大河静静流淌,河面宽到惊人,足足二三十米。岸边水草丰茂,青翠欲滴,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
柳临手持长剑,在河边仔细探寻。他一边寻找合适的钓鱼地点,一边对韩宇说道:“明天我们放慢些脚程,傍晚正好能到大驿亭歇息。”
“好嘞!”韩宇连忙应声。见柳临要踩上一块湿滑的石头,赶紧伸手扶住:“大舅哥小心!”
“大舅哥?”柳临挑眉,目光犀利地看向韩宇,“阿芸跟你说了?”
韩宇心虚地点点头,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我都知道了。”
柳临叹了口气。这个妹夫,虽然长了张欠揍的脸,但这讨好人的本事倒是一流。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男人,心中思绪万千。
“你多大了?”
“比大舅哥大一岁。”韩宇恭敬地抱拳,姿态放得很低。
河水哗哗流淌,柳临沉默片刻,又问:“孩子们都在读书?”
“是啊,多亏了娘子和长公主,都进了沈家书院。”韩宇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起孩子时眼中满是温柔。
柳临皱眉:“以后呢?没钱继续读了?”
“这事儿不用我烦,”韩宇笑道,“我们家娘子说了算。她能力强,家里的事都由她做主,我就负责读书、照顾孩子,伺候好娘子是正经。”
柳临手中长剑猛地一挥,剑锋带起一片水花:“你说什么?!”
韩宇却不慌不忙,反问道:“大舅哥可知道灵翼书箱?”
“知道,去年在京城见过,一只要五两银子。”柳临语气冷淡,显然对话题的突然转变有些不悦。
“那闺秀匣呢?”
“也听说过,华公主都在用。我那梁城的知己还托我买一只。”
韩宇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一百两一只,还得提前一两个月订货。既然是自家人,自然不分你我,我让娘子给大舅哥留两只就是。”
柳临一惊:“这些和阿芸有什么关系?”
“都是我家娘子的产业。”韩宇故作谦虚地低头一笑,但眼角眉梢都写满了骄傲。
柳临先是欣喜,继而又黯然。这确实像是阿芸能做出来的事。他想起小时候,阿芸就总能想出各种新奇的主意,让人眼前一亮。
“我说了,我不知道。”柳芸的语气开始不耐烦,“我只记得醒来时,已经在这具身体里了。”
“既然我知道了你的秘密,你是不是要......”
“你是她哥哥,你有知情权。”柳芸打断他的话,“不过,我建议你别做多余的事。这对谁都没好处。”
柳临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按理说,知道这种秘密的人,不是该被灭口吗?
“我刚才为什么救你,你想知道吗?”柳芸忽然问道。山崖上的风更大了,吹得她的衣袂猎猎作响。
“为什么?”
“本能。”她轻描淡写地说,“就像你遇到危险时,这具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你。”
柳临竟然毫不犹豫地点头。他明白,就像他看到这张脸时,依然会本能地想要保护。血脉相连的羁绊,或许真的深入骨髓。
山下,韩宇带着孩子们迎了上来。他们担心柳芸和柳临在山上待得太久,特意送来了热腾腾的斋饭。
“阿娘!”三郎和四娘欢快的声音打破了山上的沉寂。两个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左一右扑向柳芸。
韩宇递上打包好的斋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吃饱吧?来,慢慢吃。”
三郎和四娘眼巴巴地盯着饭盒,像两只小馋猫。香喷喷的米饭上放着几片腌菜,虽然简单,却格外**。
“娘,就吃一小口。”三郎举着小手指保证,圆圆的小脸上满是期待。
柳芸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你们吃,娘不饿。”
马车缓缓前行,柳芸靠在车厢里,看着沿途盛开的迎春花。黄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在寒风中依然绽放得灿烂。三郎和四娘趴在她膝头,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见到的新鲜事。
她轻轻**着孩子们的头发,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到了澜州地界,一行人在丘陵下扎营。夜幕降临,篝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韩宇拿着锅,笑嘻嘻地凑到柳临跟前。
“大掌柜,听说您和我家娘子是老乡?”他压低声音,“她这几日胃口不太好,您知道她爱吃什么吗?”
“阿芸食欲不佳?”柳临立刻紧张起来,“你怎么现在才说!”
他快步走向柳芸的帐篷,却在掀开帘子时迟疑了。帐篷里,柳芸正在给三郎和四娘讲故事,火光映照下,她的侧脸柔和得不可思议。
看着这一幕,柳临忽然明白,不管现在的她是谁,至少她给了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韩宇在一旁看着柳临的表情变化,在心里暗暗点头。这兄妹俩,怕是已经和解了。他轻手轻脚地退开,让这对失而复得的兄妹有独处的时间。
柳芸正在营地里整理行装,手中的布包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她将几味草药仔细分类,装进不同的小布袋,动作轻柔而专注。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咳。这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听说你这两天没什么胃口?”柳临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他站在那里,目光落在妹妹略显消瘦的背影上,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柳芸动作一顿,下意识看向不远处的韩宇。那个多事的家伙正心虚地挠着头,假装对天上飘过的云朵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我胃口很好,什么都能吃。”柳芸没好气地瞪了韩宇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你先去忙,不用管我。”
柳临却像是没听见她的话,从怀里掏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把红通通的大枣,个个饱满圆润,散发着甜香。
“这是我特意从安城带来的,给你炖汤喝。”他小心翼翼地挑选着枣子,“只是可惜现在没有鸡鸭鱼肉,单炖枣汤怕是太寡淡。”
营地里一片忙碌,三叔正带着人搭建帐篷,几个随从在清理地面上的杂草。柳芸看了看忙碌的众人,无奈道:“快去帮忙布置营地吧,这平原上什么遮挡都没有,安全最重要。”
柳临突然一把拽住正要溜走的韩宇:“走,跟我去河边抓鱼。”
韩宇被拉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他嘴上喊着“哎哟”,心里却暗自窃喜。这种和大舅哥独处的机会可不多见,说不定能趁机拉近关系。
官道旁的大河静静流淌,河面宽到惊人,足足二三十米。岸边水草丰茂,青翠欲滴,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
柳临手持长剑,在河边仔细探寻。他一边寻找合适的钓鱼地点,一边对韩宇说道:“明天我们放慢些脚程,傍晚正好能到大驿亭歇息。”
“好嘞!”韩宇连忙应声。见柳临要踩上一块湿滑的石头,赶紧伸手扶住:“大舅哥小心!”
“大舅哥?”柳临挑眉,目光犀利地看向韩宇,“阿芸跟你说了?”
韩宇心虚地点点头,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我都知道了。”
柳临叹了口气。这个妹夫,虽然长了张欠揍的脸,但这讨好人的本事倒是一流。他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看起来憨厚老实的男人,心中思绪万千。
“你多大了?”
“比大舅哥大一岁。”韩宇恭敬地抱拳,姿态放得很低。
河水哗哗流淌,柳临沉默片刻,又问:“孩子们都在读书?”
“是啊,多亏了娘子和长公主,都进了沈家书院。”韩宇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说起孩子时眼中满是温柔。
柳临皱眉:“以后呢?没钱继续读了?”
“这事儿不用我烦,”韩宇笑道,“我们家娘子说了算。她能力强,家里的事都由她做主,我就负责读书、照顾孩子,伺候好娘子是正经。”
柳临手中长剑猛地一挥,剑锋带起一片水花:“你说什么?!”
韩宇却不慌不忙,反问道:“大舅哥可知道灵翼书箱?”
“知道,去年在京城见过,一只要五两银子。”柳临语气冷淡,显然对话题的突然转变有些不悦。
“那闺秀匣呢?”
“也听说过,华公主都在用。我那梁城的知己还托我买一只。”
韩宇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一百两一只,还得提前一两个月订货。既然是自家人,自然不分你我,我让娘子给大舅哥留两只就是。”
柳临一惊:“这些和阿芸有什么关系?”
“都是我家娘子的产业。”韩宇故作谦虚地低头一笑,但眼角眉梢都写满了骄傲。
柳临先是欣喜,继而又黯然。这确实像是阿芸能做出来的事。他想起小时候,阿芸就总能想出各种新奇的主意,让人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