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了多少银子?要是到头来,还得倒贴钱卖邸刊,那像什么话!”
“我尤澜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怎么能让你们为国为民,却还要自掏腰包呢?”
尤澜越说越激动,声音也高亢起来:
“咱们不仅要卖邸刊,还要让那些想在邸刊上刊登消息的人,交‘版面费’!”
“什么?!”
臧阑和臧沁雯惊得目瞪口呆,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卖邸刊已经够离谱了,竟然还要收“版面费”?
这……谁会这么傻,花钱在邸刊上登东西?
二人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完全无法理解尤澜的思路。
尤澜见状,也不再卖关子,他走到臧阑面前,俯下身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老大子,试想一下,你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这时,你看到一份邸刊,上面不仅有天下大事,还有名家大儒的文章,你买不买?”
不等臧阑回答,尤澜又继续说道:
“再或者,你是一位商人,急需了解市场行情,洞悉政策风向。这份邸刊能帮你把握商机,规避风险,你买不买?”
臧阑被尤澜问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地点头:“买,自然要买……”
“这就对了!”尤澜一拍大腿,提高了声音,“读书人买了邸刊,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商人买了邸刊,可以把握商机,赚取利润。这邸刊,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他转过身,又看向臧沁雯,语气变得柔和起来:
“娘子,再设想一下,你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想要了解京城的时尚潮流,结交闺中密友。这份邸刊上,有最新的时装款式,有最热门的话题,还有各种闺阁雅事,你买不买?”
臧沁雯听得入了迷,忍不住点了点头:“买,当然要买……”
“你看,连娘子都心动了!”尤澜笑着说道,“这邸刊,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娱乐需求,甚至是虚荣心!”
他踱了几步,又补充道:
“再说了,就算不买,看看别人都在谈论什么,也总好过与社会脱节,对吧?”
尤澜又看向臧阑,语气诚恳:
“老大子,这邸刊一旦火起来,定然是洛阳纸贵,一份难求啊。到时候,大家一窝蜂的去抢,您还担心邸刊卖不掉?”
尤澜最后总结道:“二位,如今可明白这邸刊的市场了?”
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言语。臧阑捻了捻胡须,目光在尤澜和臧沁雯之间来回逡巡,眼神中满是赞赏。
臧沁雯则微微扬起下巴,嘴角噙着一抹骄傲的笑,只觉得与有荣焉:
“果然是我家男人!”
臧阑轻咳一声,带着几分得意:
“幸亏我动作够快,没让旁人捷足先登,近水楼台先得月!”
两人心中都忍不住感慨:
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尤澜这般七窍玲珑心肝、鬼斧神工手段,才能想出如此多的奇谋妙计,将一件件看似山穷水尽的事情,运作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邸报,一直是朝廷的心病。
多少人前赴后继、呕心沥血试图改变,却都折戟沉沙、无功而返。
可到了尤澜手中,只是大笔一挥、稍作调整,便如妙手回春、化腐朽为神奇,硬生生将一个老阿难的赔钱货,变成了人人争抢的摇钱树!
这份能力,简直匪夷所思,不服不行!
臧阑心中如同百爪挠心,再也按捺不住,他搓了搓手,凑近尤澜,急切地问道:
“小澜子,这邸刊,你打算如何定价?又准备让谁来刊印售卖?”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正朝着自己滚滚而来,上面还写着四个大字“日进斗金”。
必须跟“玉玉盐”一样,为书院谋福利!
这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学子,正等着这笔钱来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呢!
尤澜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了臧阑的心思,一切尽在掌握中:
“老大子,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忘不了你那群穷酸弟子。”
他顿了顿,成竹在胸地继续说道:
“这邸刊,自然是由朝廷出面售卖。不过嘛,你可以来当这个邸刊的‘主编’,全权负责发行事宜,挣到的钱,书院拿大头!”
“主编?”
臧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新鲜词,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他眨了眨眼,虽然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但从尤澜的话语中,也大致猜到了几分,不由得喜上眉梢。
臧阑轻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带着几分自嘲,假意推脱道:
“哎,你这家伙说话真有意思。老夫像是那种钻进钱眼里、见利忘义的人吗?”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我做的这些事情,还不是为了书院那帮穷小子,为了天下读书人!”
“你小子啊,当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书院几百号人,每天张嘴就要吃饭,衣食住行哪样不要花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愁得老夫头发都白了……”
话虽如此,但臧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邸刊的生意,绝对是一本万利!
对自家这老丈人,尤澜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由衷敬佩。
臧阑创办书院,招收的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但凡有一线生机的,也不会到他这来。
他不收学费也就罢了,竟然还倒贴钱!
给这些学生安排些杂活,挣的钱还不够付工钱的,就是想让他们专心求学,将来好出人头地。
这份胸襟,这份气魄,当真称得上“有教无类,不问出身”!
在遇到尤澜之前,书院的日常开销,几乎全靠臧阑这张老脸,四处化缘、求爷爷告奶奶,这才勉强维持下来,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尤澜拍了拍臧阑的肩膀,郑重其事道:
“老大子,这些年,你为了书院,确实是操碎了心,也搭进去不少钱,我都看在眼里。”
“这样吧,这邸刊卖多少钱,你来定,我绝无二话。”
他直接将定价权交给了臧阑,也算是对这位老丈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谁让他是长辈呢。
臧阑闻言一愣,没想到尤澜竟然如此信任自己,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决定。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依老夫之见,一份邸刊,卖个十文钱,总是要的吧?”
他掰着手指头,细细盘算着:
“如今印刷术普及,一本两百来页的书,也就一百文上下,大家也都能买得起。”
“这邸刊嘛,内容更重要,要不要考虑降价促销,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也好教化万民。
投了多少银子?要是到头来,还得倒贴钱卖邸刊,那像什么话!”
“我尤澜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怎么能让你们为国为民,却还要自掏腰包呢?”
尤澜越说越激动,声音也高亢起来:
“咱们不仅要卖邸刊,还要让那些想在邸刊上刊登消息的人,交‘版面费’!”
“什么?!”
臧阑和臧沁雯惊得目瞪口呆,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这……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卖邸刊已经够离谱了,竟然还要收“版面费”?
这……谁会这么傻,花钱在邸刊上登东西?
二人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完全无法理解尤澜的思路。
尤澜见状,也不再卖关子,他走到臧阑面前,俯下身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老大子,试想一下,你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这时,你看到一份邸刊,上面不仅有天下大事,还有名家大儒的文章,你买不买?”
不等臧阑回答,尤澜又继续说道:
“再或者,你是一位商人,急需了解市场行情,洞悉政策风向。这份邸刊能帮你把握商机,规避风险,你买不买?”
臧阑被尤澜问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地点头:“买,自然要买……”
“这就对了!”尤澜一拍大腿,提高了声音,“读书人买了邸刊,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商人买了邸刊,可以把握商机,赚取利润。这邸刊,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他转过身,又看向臧沁雯,语气变得柔和起来:
“娘子,再设想一下,你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想要了解京城的时尚潮流,结交闺中密友。这份邸刊上,有最新的时装款式,有最热门的话题,还有各种闺阁雅事,你买不买?”
臧沁雯听得入了迷,忍不住点了点头:“买,当然要买……”
“你看,连娘子都心动了!”尤澜笑着说道,“这邸刊,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还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娱乐需求,甚至是虚荣心!”
他踱了几步,又补充道:
“再说了,就算不买,看看别人都在谈论什么,也总好过与社会脱节,对吧?”
尤澜又看向臧阑,语气诚恳:
“老大子,这邸刊一旦火起来,定然是洛阳纸贵,一份难求啊。到时候,大家一窝蜂的去抢,您还担心邸刊卖不掉?”
尤澜最后总结道:“二位,如今可明白这邸刊的市场了?”
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言语。臧阑捻了捻胡须,目光在尤澜和臧沁雯之间来回逡巡,眼神中满是赞赏。
臧沁雯则微微扬起下巴,嘴角噙着一抹骄傲的笑,只觉得与有荣焉:
“果然是我家男人!”
臧阑轻咳一声,带着几分得意:
“幸亏我动作够快,没让旁人捷足先登,近水楼台先得月!”
两人心中都忍不住感慨:
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尤澜这般七窍玲珑心肝、鬼斧神工手段,才能想出如此多的奇谋妙计,将一件件看似山穷水尽的事情,运作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邸报,一直是朝廷的心病。
多少人前赴后继、呕心沥血试图改变,却都折戟沉沙、无功而返。
可到了尤澜手中,只是大笔一挥、稍作调整,便如妙手回春、化腐朽为神奇,硬生生将一个老阿难的赔钱货,变成了人人争抢的摇钱树!
这份能力,简直匪夷所思,不服不行!
臧阑心中如同百爪挠心,再也按捺不住,他搓了搓手,凑近尤澜,急切地问道:
“小澜子,这邸刊,你打算如何定价?又准备让谁来刊印售卖?”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正朝着自己滚滚而来,上面还写着四个大字“日进斗金”。
必须跟“玉玉盐”一样,为书院谋福利!
这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学子,正等着这笔钱来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呢!
尤澜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了臧阑的心思,一切尽在掌握中:
“老大子,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忘不了你那群穷酸弟子。”
他顿了顿,成竹在胸地继续说道:
“这邸刊,自然是由朝廷出面售卖。不过嘛,你可以来当这个邸刊的‘主编’,全权负责发行事宜,挣到的钱,书院拿大头!”
“主编?”
臧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新鲜词,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他眨了眨眼,虽然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但从尤澜的话语中,也大致猜到了几分,不由得喜上眉梢。
臧阑轻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带着几分自嘲,假意推脱道:
“哎,你这家伙说话真有意思。老夫像是那种钻进钱眼里、见利忘义的人吗?”
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我做的这些事情,还不是为了书院那帮穷小子,为了天下读书人!”
“你小子啊,当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书院几百号人,每天张嘴就要吃饭,衣食住行哪样不要花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愁得老夫头发都白了……”
话虽如此,但臧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邸刊的生意,绝对是一本万利!
对自家这老丈人,尤澜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由衷敬佩。
臧阑创办书院,招收的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但凡有一线生机的,也不会到他这来。
他不收学费也就罢了,竟然还倒贴钱!
给这些学生安排些杂活,挣的钱还不够付工钱的,就是想让他们专心求学,将来好出人头地。
这份胸襟,这份气魄,当真称得上“有教无类,不问出身”!
在遇到尤澜之前,书院的日常开销,几乎全靠臧阑这张老脸,四处化缘、求爷爷告奶奶,这才勉强维持下来,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尤澜拍了拍臧阑的肩膀,郑重其事道:
“老大子,这些年,你为了书院,确实是操碎了心,也搭进去不少钱,我都看在眼里。”
“这样吧,这邸刊卖多少钱,你来定,我绝无二话。”
他直接将定价权交给了臧阑,也算是对这位老丈人的一种肯定和尊重,谁让他是长辈呢。
臧阑闻言一愣,没想到尤澜竟然如此信任自己,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决定。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依老夫之见,一份邸刊,卖个十文钱,总是要的吧?”
他掰着手指头,细细盘算着:
“如今印刷术普及,一本两百来页的书,也就一百文上下,大家也都能买得起。”
“这邸刊嘛,内容更重要,要不要考虑降价促销,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也好教化万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