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 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说: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 作者:直男是我 更新时间:2025-09-11 03:25:58 源网站:2k小说网
  ();

  “牛和牛,那能一样吗?”

  周青霜正夹着一片羊肉,闻言筷子一顿,肉片“啪嗒”掉回锅里,溅起几点油星。她愣愣地抬起头:“啊?”

  鲜于清羽也顾不上涮菜了,搁下筷子,急切地看向臧沁雯:

  “姐姐,这牛……还有什么门道?就算品种不同,可总能拉犁耕地吧?要是不能,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她出身高贵,平日里锦衣玉食,哪里懂得这些农事?此刻只觉得一头雾水。

  臧沁雯余光扫了她一眼,无奈地摇摇头,解释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首先,草原上的牛和大衍的牛,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

  她姿态优雅地,夹起一片牛肉,在蘸料里轻轻一滚,送入口中,细细咀嚼。

  “草原上的牛,常年奔跑,肉质紧实,更适合烤制或炖汤。挤出来的奶也格外香浓。”

  “至于云南那边的水牛,北境的黄牛,肉质就差得远了,只能拉磨。入口嘛……”她微微蹙眉,似乎有些难以下咽的样子。

  “况且把草原牛运到大衍,它们能否适应大衍的气候,还是个问题。水土不服,可就麻烦了。更别说拉犁了。”

  “再有,要让牛听话耕地,需要驯化数代才行。否则,它们可不认你这个主人,更别说拉犁了。”

  冀玄羽眉头微蹙,她能听出臧沁雯话里淡淡的炫耀。

  她作为大衍的统治者,富有四海,也未能遍尝天下美食。

  这臧沁雯倒是如数家珍,看来她在尤澜那里,倒是颇受宠爱。

  想到这,冀玄羽心中莫名有些不快。

  鲜于清羽则虚心求教:“原来如此,是清羽想得太简单了。人尚且有水土不服之说,何况是牛呢。”

  “姐姐见识广博,清羽佩服。”

  臧沁雯眼神微微一动,闪过一丝得意,旋即谦虚道:

  “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平日里闲聊时,听他提过一嘴。妹妹若有兴趣,尽可来问姐姐,姐姐若是不知,再问他便是!”

  她这话看似谦虚,实则绵里藏针。一来一回间,两人在尤澜心中的地位,似乎已见分晓。

  周青霜也听明白了,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原来这牛和战马一样,不能随便抓来就用!得培育训练才行啊!”

  尤澜瞥了她一眼,慢悠悠地说道:

  “这是自然。你当耕地是过家家?”

  “牛天生可不会耕地,得从小教起,一点点培养。”

  他放下筷子,用手比划着:

  “起初,让小牛拉些轻的东西,比如木桩、石块,锻炼体力,适应拉拽的感觉。”

  “等它长大些,就得给它上鼻环。这是个关键,能让牛听话,还能防止它乱吃。”

  “还得教会它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碰。地里的庄稼,那是万万动不得的!”

  “若有牛不听话,偷吃庄稼,就当众处决,以儆效尤!”

  “次数多了,牛就明白,地里的庄稼不能碰,宁可饿死也不能动。”

  “驯牛是个细致活儿,要有耐心,还得讲方法。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成的。”

  尤澜说完,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扫过眼前的几位美人。

  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古代帝王、富家公子在美人面前卖弄才学的乐趣。

  被一群女子用崇拜、仰慕的眼神注视,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冀玄羽等人听得入了迷,眉头紧锁,又陷入了沉思。

  耕牛短缺,确实是个难题!

  不可能学习马政,再设个牛政,专心养殖耕牛吧?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还没等她们想出个所以然,周青霜又提议:

  “牛不行,马呢?草原上马匹众多,除了战马,拉货的驽马也很多。把这些马拉来耕地,不就行了?”

  “马总比牛好驯服,力气也大,耕地应该没问题!”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

  鲜于清羽笑着摇头:

  “青霜妹妹,你太天真了。你可知养一匹马要多少草料?够一家人吃多久?”

  “把马拉去耕地,太浪费了。农户也负担不起。种的粮食,还不够喂**。”

  “再者,云南多水田,马在水里寸步难行,怎么耕地?”

  臧沁雯和冀玄羽也点头赞同。

  “是啊,青霜。马匹金贵着呢。”臧沁雯补充道。

  “你可知,为了保证战马供应,朝廷每年要投入多少银钱在马场上?”

  “中原不比草原,土地金贵,养马不易啊。”

  “朝廷的骑兵,常常是几个人轮换着骑一匹马,宝贝得很。”冀玄羽也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仅剩并州、幽州这些区域,靠近草原,情况稍好些。”

  “寻常百姓,哪养得起马?白送也养不起啊。”

  “唉——”周青霜叹了口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办?”

  冀玄羽也愁眉不展。

  周青霜这话,说出了她的心声。

  她眉头紧锁,感觉自己都快愁老了,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这个尤澜,出的什么难题!

  冀玄羽心中暗恼,却不敢表露。

  臧沁雯也在思考。

  以她对尤澜的了解,这问题的答案肯定不寻常,不能用常规思路。

  得跳出固有思维,另辟蹊径。

  那么,从何入手呢?

  她眼神闪烁,脑海中快速闪过各种可能。

  这时,鲜于清羽开口了:

  “尤澜,我有个想法,你看可不可行?”

  她想起尤澜曾跟她讲过的,关于粮食产量与社会结构、朝代更迭的关系。

  “你曾说,粮食产量的提升会影响社会结构,历朝历代的覆灭,往往与农业技术的变革有关。”

  冀玄羽听得云里雾里,这和耕牛有什么关系?

  “没错。”尤澜点头,他确实说过这些。

  得到尤澜的肯定,鲜于清羽信心大增,继续说:

  “那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想?”

  “百姓服徭役,是朝廷的额外负担,现在用摊丁入亩解决了。”

  “官员贪腐,是百姓纳税的损耗,你提出的‘火耗归公’也能解决。”

  “耕牛和种子,归根结底,关乎农耕的难题。”

  “耕牛是为了省力,种子是为了防灾。”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

  鲜于清羽看向尤澜,目光闪亮。

  “能否通过改进农业技术,让耕作更省力,提高效率呢?”

  “比如,发明一种新农具,一个人能顶几头牛,或者一天能多耕几亩地。”

  “这样,耕牛短缺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话音刚落,两道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尤澜。

  那目光中,带着不甘与幽怨,仿佛要将尤澜刺穿!

  尤澜感到一阵寒意,浑身不自在。

  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味。

  奇怪,这火锅也没放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