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才与范爷通话聊过。
今天见到了,俩人正好都没在戏上,便交谈起之前那事。
“你说的那事情。”
“就是搞美妆那事我仔细想过了。”
“真的能成吗?”这位有些迟疑。
毕竟不太懂。
“别的我不知道,可就算我用自己打品牌,也是国产品牌。”
“你也知道,现在国产化妆品不景气,大家都用进口的。”
“国产只能做低端,而我的形象……”
张远听明白了,原来她的纠结在这里。
以范爷现在的形象,去给百雀羚,万紫千红代言,的确不合适。
虽然百雀羚后来也开始走时尚路线。
就是所谓的“国潮”风起来后,国产品牌都接着“爱国”这个情绪,开始噶韭菜。
现在范氷氷好不容易通过多年努力,把自己的面孔和“高端”挂钩了。
她怕自己搞个牌子,能不能赚钱还两说,却把多年塑造的形象给拉下来。
反而影响她的商业价值。
“好办。”张远打了个响指。
“那就做成‘进口品牌’。”
“什么意思?”
“去澳洲,或者新西兰这种地方,开个公司和户头,建立一个品牌。”
“只要有间办公室就成。”
“用这个壳子,给国内工厂发定单代工,这样洗一遍,就是洋品牌了。”
其实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不少浙商,温商,闽商做这种事。
后来更多。
选澳洲,新西兰,是这俩地此时在华夏人心中,与“天然”二字能挂钩。
且比北美和欧洲更方便搞事,政策相对松一些。
“哦……”范小胖心说还是他鸡贼。
“可若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首先,初创时,没人在意。”
“人怕出名猪怕壮,只有等品牌做大了,才会有人去考究这事。”
“那时候咱们再买一家当地的小品牌和他们的工厂就行。”
“贴牌,出口转内销。”
“熬过这一阵,做的更大了。”
“再以支持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名义,在国内某些支持产业项目的地区建立更大的厂子。”
“然后把海外的场子给减产或者停掉。”
“大义凛然,还能节约成本。”
“并且当你能走到这一步时,就不止做化妆品了。”
“澳洲新西兰还有很多保健品品牌,直接买下来,继续出口转内销,还能更赚。”
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共性是,成本极低,利润巨高,全靠广告。
是最适合“明星带货”的产业类型。
这套路也是很多买办的标准模版,很多国内品牌都不能深究。
范爷听完,瞪大了眼睛。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野心就算够大了。
没想到面前这位比自己还大得多。
有些女人会因为玫瑰感动,有些会因为金银首饰激动。
而范爷则是一位只会因为事业躁动的女人。
早年间的大花,个个都是“工作狂”。
杨密以拼命而享有盛名。
但也只是在85花这一代中算拼命。
若是再往前五年,十年那一批,也一般。
范爷这一代的女星事业心可强了!
“能赚大钱?”
“理想状态下,品牌如果能上市,几十亿到几百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张远给她画了个饼。
别人说话,她未必信。
毕竟男人为了哄女人**,什么话说不出来。
但她和张远已经跳过这个初级阶段了,所以大致信了。
而张远考虑的则是先发优势。
先发致人,便更容易成为行业巨头。
而化妆品,保健品本身也是众艺人会争夺的“大代言”。
还可以用股份作为诱惑,影响当红艺人。
这些都能反过来加强他对娱乐圈的掌控力。
“你这张嘴是真能说。”范小胖兴致盎然。
“不光能说,还能干呢。”张远点头道。
“呵呵,我倒要看看你说的这些能实现多少。”说罢用手指挑了下他的下巴。
“好了,我要去试装,回头见。”
张远摆摆手。
盘靓条顺,臀大胸也不小。
她这样的,看着的确媚,有性张力。
但却不像李氵心一样,能演比较正气的人物。
没有人是万能的,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张远溜达了一圈,没一会儿又接受了一段幕后纪录片的采访。
他今天的活不重,没啥戏份,都是杂事。
“呦,我烨哥来了……不对,现在应该喊**。”
张远采访到一半,见到身着长衫的刘叶老师梳着大背头,点了唇下痣,正大摇大摆的往这儿走。
把他拉到身旁,与自己站在一块。
片中素未谋面的共和国黄金搭档此刻已经聚齐。
要说像,张远仔细观察,其实不太像。
身高太高了,体型有点过于健壮。
而且这会儿已经结婚,没了那种青年人的“纯”。
是纯真,不是纯洁。
刘叶的纯洁早被胡军夺走了……
刘叶在形象上,肯定不及古月老师。
甚至不如后来经常扮演年轻教员的侯京建。
不过演技还是值得信赖的。
在《建党伟业》中,毛周二人都处于青年时期。
周在带领学生运动,教员则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来到北大当图书管理员。
无论哪个时代,有文化,有思想的新青年,才能引领未来。
某些土老板所持的读书无用论根本是谬谈。
根据老舍先生的作品所写,民国时街面上的巡警,就是臭脚巡,一个月6块大洋。
当兵的兵痞,一个月7块,但有时会欠薪。
而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8块大洋,准时准点发薪,有屋子遮风挡雨,还有大量图书免费观看。
有文化,到底还是比没文化的强一些。
按照伟人对斯诺的回忆中亲口所说。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
那些文人大师,谁会搭理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
可见,即使再伟大的人,也有“莫欺少年穷”的时候。
而且一提起民国,总有些人的论调是“民国出大师”,显得新华夏水平不行。
实则,那些所谓的民国大师,大多是“文科”的。
像梁思成,林徽因那样懂工科的都不多。
而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的是理科,工科,物理,化学,水利,电子,空动,能源……
而理工科可是实打实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且文科嘛……
就像后来那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台词一样。
“华夏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胡适之是是某些人心中的“民国大师”。
“你认为刘叶能演好伟人吗?”剧组副导对他发问。
“不能。”他则直白的回话。
副导都被吓了一跳,不应该互相捧吗?
刘叶睁大眼睛,一脸尴尬。
“因为他不能吃辣,所以演不好。”张远一脸肯定的答道。
伟人爱吃辣椒可是吃了名的。
不光自己爱吃,还总爱劝别人吃。
“我提前练过了。”烨哥松了口气,原是与我玩笑。
“要不晚上我请你吃湘菜,咱们试试重辣?”张远邀请道。
“别,别别……”刘叶练练摆手。
好家伙,还湘菜重辣,我明天**都能喷火。
他是真不成。
相反,他那法兰西老婆反倒能吃辣。
“你们二位,如何定义将要扮演的角色。”
“我觉得**是一位坚定的,像光一样照耀华夏的人。”刘叶一本正经的答道。
而张远则与之前一样,没正形的回道。
“我觉得总理是一个颇具浪漫气息的人。”
张远觉得,刘叶答的没错,可太过“端着”。
人们总爱“神话”某些伟大的人物。
但其实,神话也是一种变相的“丑化”。
因为这些人之所以伟大,其前提就是与你我一样,都是人。
因为是人,才伟大。
因为同样是人,你我只见眼前小利,一日安稳,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为人类开辟前路,所以才伟大。
把他们脱离人类的范畴,升格成半神或者神,就是在剥夺他们伟大的前提。
“我看过资料,也看到了周公给邓奶奶写信,或者可以称为情书。”
有大几十封呢,不乏一些撒娇肉麻的内容。
“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这是周公的亲笔。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这也是他的亲笔。
这话,比任何西式,东方言情中那些用脱离群众,晦涩难懂的辞藻所堆砌的语句,都更令人动容。
所以张远认为周公是浪漫的,优雅的,有情调的人。
而且这世上最浪漫的事,并非华丽的婚礼,轰动的爱情,长久的陪伴。
这些都是“狭隘”的浪漫。
真正的浪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是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熄的勇往直前。
理想主义者,都是浪漫的。
后世的网络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如果给丞相吃不完的泡面,能恢复汉室吗?”
之后则逐渐成为“如果给丞相吃不完的猪脚饭……”
“如果给丞相用不完的AK……”
“如果给丞相无限原子弹……”
1800年过去了,蜀中的麦子熟了1800遍,可大家还是希望丞相能赢。
这就是华夏人的民族浪漫。
甚至老版《三国演义》在岛国播出时,播到星落五丈原那一集,东京电视台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鬼子观众都接受不了这件事。
岛国版的《三国》到五丈原这章就直接切了,因为属于英雄的故事已经落幕,之后不过是小人和奸贼之间的较量。
丞相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克复中原”这个几乎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奉献此生。
他不知道这事有多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依旧去做了,直至油尽灯枯。
就像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一样,前路茫然,但他们依旧去做了。
与之相比,任何男女之间所谓轰轰烈烈的浪漫故事,都像《潜伏》中余则成对晚秋的批判那样,不过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刘叶听完他的话,反复琢磨着“浪漫”二字。
因为剧本中有教员和杨开慧烈士相知相恋的桥段。
“兄弟,高啊,角度有点意思。”刘叶拉着他聊天。
顺便感谢了之前婚礼安保的事。
“不客气,你帮我多打广告就成。”张远也借此直说。
“想来也是,那些革命者,颇具浪漫主义气息啊。”
“有信念才会浪漫,咱们也就能看到些皮毛。”张远依旧觉得自己是片面的。
毕竟自己和角色本身差距太大。
我如萤火,他如烈阳。
我只能窥探到人家的一面或一角。
“能出演这样的角色,很有意义。”
“尤其是代入人物后,能净化心灵。”
进入角色后,开始以角色的身份去思考,便会发现自己往日有些轻浮了。
“不过也不能太深入。”刘叶提醒道。
“走的过深,就开始自我否定,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也对……”张远表示认同。
“烨哥,你是怎么发现走的过深容易自我否定的?”
“那你别管!”刘叶转过头去。
张远心说,我还得回去复习一遍《蓝宇》。
之后没有太多工作,他便去换下戏服。
刚出门,来到化妆间外的走廊上,便见到了一位身着清宫太后华贵服饰的女人款款而来。
不是范氷氷,还能是谁。
张远细细看过,哎呀……
女人打扮成这样,第一美,是《醉拳3》中的李嘉欣。
而此时的范爷与其不相上下!
美艳动人,尤其涂红了双唇,再配上华贵的装饰。
张远看了眼自己,已经换回了便装。
那就没有角色包袱了。
现在他有点想“反清”。
“很适合你。”张远上前夸道。
“你能对我说句好话,可不容易。”范氷氷见他上下扫视自己,相当得意。
“到底是花了大钱的,服化道真不错。”
“这衣服的裁剪,制作,果然一流。”张远凑近了仔细看。
“你那么喜欢,要不我脱下来给你看?”
“脱下来,看的就不是衣服了。”
俩人对视。
范小胖之前因为听到张远给她画饼而生出的火热,再次升起。
张远一见对方呼吸变化,心里有数。
刘叶说的没错,演完,脱下衣服就得脱离角色。
我现在脱离了这么光辉的形象,不得搞点三俗的事来“平衡”一下。
“嗯?”范氷氷一甩眼神,瞥向道具间。
“嗯!”张远也看了眼。
“请。”
“请!”
这剧组,光道具间就好几处。
此处是服装道具房。
一百多平米,存放着好几千件各式服装。
那种立式的可推动大衣架都放满了。
衣服又多,就跟一排排的屏风似得。
范小胖假模假式的说着。
“这衣服真沉,才一会儿肩膀就酸了。”
“得脱了。”
边说边往深处走。
来到最里边,有好几排大衣架挡着。
张远感叹。
老韩也不行啊!
这道具间连监控都没有。
万一来个祖传走飞檐的,不得搬空啦?
幸好,我善。
贵重的都搬我家去吧,这样就不会丢了。
老韩也没想到,还有人能偷到北影厂来……
哗啦!
范小胖一把拽过他。
俩人这就要进行交流
“你胆挺肥,不就怕有人?”张远搂过她的腰。
“别废话,有人才刺激呢!”范爷“凶猛”的回了句。
到底是成**人。
李氵心那样年轻的,说话含蓄。
范爷就不同了,直叙胸臆。
到了许情那岁数的就更厉害,都能反过来调戏我。
两人这就抱在一起。
“我还是褪下戏服吧,真有点重。”范爷闭眼说道。
“不行,要的就是太后!”
就在俩人干柴烈火,一触即发之时。
忽有一道听着耳熟的弱弱女声,从不远处的大衣架后传来。
“实在不好意思。”
“虽然打搅……但这儿真的有人。”
今天见到了,俩人正好都没在戏上,便交谈起之前那事。
“你说的那事情。”
“就是搞美妆那事我仔细想过了。”
“真的能成吗?”这位有些迟疑。
毕竟不太懂。
“别的我不知道,可就算我用自己打品牌,也是国产品牌。”
“你也知道,现在国产化妆品不景气,大家都用进口的。”
“国产只能做低端,而我的形象……”
张远听明白了,原来她的纠结在这里。
以范爷现在的形象,去给百雀羚,万紫千红代言,的确不合适。
虽然百雀羚后来也开始走时尚路线。
就是所谓的“国潮”风起来后,国产品牌都接着“爱国”这个情绪,开始噶韭菜。
现在范氷氷好不容易通过多年努力,把自己的面孔和“高端”挂钩了。
她怕自己搞个牌子,能不能赚钱还两说,却把多年塑造的形象给拉下来。
反而影响她的商业价值。
“好办。”张远打了个响指。
“那就做成‘进口品牌’。”
“什么意思?”
“去澳洲,或者新西兰这种地方,开个公司和户头,建立一个品牌。”
“只要有间办公室就成。”
“用这个壳子,给国内工厂发定单代工,这样洗一遍,就是洋品牌了。”
其实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不少浙商,温商,闽商做这种事。
后来更多。
选澳洲,新西兰,是这俩地此时在华夏人心中,与“天然”二字能挂钩。
且比北美和欧洲更方便搞事,政策相对松一些。
“哦……”范小胖心说还是他鸡贼。
“可若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首先,初创时,没人在意。”
“人怕出名猪怕壮,只有等品牌做大了,才会有人去考究这事。”
“那时候咱们再买一家当地的小品牌和他们的工厂就行。”
“贴牌,出口转内销。”
“熬过这一阵,做的更大了。”
“再以支持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名义,在国内某些支持产业项目的地区建立更大的厂子。”
“然后把海外的场子给减产或者停掉。”
“大义凛然,还能节约成本。”
“并且当你能走到这一步时,就不止做化妆品了。”
“澳洲新西兰还有很多保健品品牌,直接买下来,继续出口转内销,还能更赚。”
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共性是,成本极低,利润巨高,全靠广告。
是最适合“明星带货”的产业类型。
这套路也是很多买办的标准模版,很多国内品牌都不能深究。
范爷听完,瞪大了眼睛。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野心就算够大了。
没想到面前这位比自己还大得多。
有些女人会因为玫瑰感动,有些会因为金银首饰激动。
而范爷则是一位只会因为事业躁动的女人。
早年间的大花,个个都是“工作狂”。
杨密以拼命而享有盛名。
但也只是在85花这一代中算拼命。
若是再往前五年,十年那一批,也一般。
范爷这一代的女星事业心可强了!
“能赚大钱?”
“理想状态下,品牌如果能上市,几十亿到几百亿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张远给她画了个饼。
别人说话,她未必信。
毕竟男人为了哄女人**,什么话说不出来。
但她和张远已经跳过这个初级阶段了,所以大致信了。
而张远考虑的则是先发优势。
先发致人,便更容易成为行业巨头。
而化妆品,保健品本身也是众艺人会争夺的“大代言”。
还可以用股份作为诱惑,影响当红艺人。
这些都能反过来加强他对娱乐圈的掌控力。
“你这张嘴是真能说。”范小胖兴致盎然。
“不光能说,还能干呢。”张远点头道。
“呵呵,我倒要看看你说的这些能实现多少。”说罢用手指挑了下他的下巴。
“好了,我要去试装,回头见。”
张远摆摆手。
盘靓条顺,臀大胸也不小。
她这样的,看着的确媚,有性张力。
但却不像李氵心一样,能演比较正气的人物。
没有人是万能的,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张远溜达了一圈,没一会儿又接受了一段幕后纪录片的采访。
他今天的活不重,没啥戏份,都是杂事。
“呦,我烨哥来了……不对,现在应该喊**。”
张远采访到一半,见到身着长衫的刘叶老师梳着大背头,点了唇下痣,正大摇大摆的往这儿走。
把他拉到身旁,与自己站在一块。
片中素未谋面的共和国黄金搭档此刻已经聚齐。
要说像,张远仔细观察,其实不太像。
身高太高了,体型有点过于健壮。
而且这会儿已经结婚,没了那种青年人的“纯”。
是纯真,不是纯洁。
刘叶的纯洁早被胡军夺走了……
刘叶在形象上,肯定不及古月老师。
甚至不如后来经常扮演年轻教员的侯京建。
不过演技还是值得信赖的。
在《建党伟业》中,毛周二人都处于青年时期。
周在带领学生运动,教员则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来到北大当图书管理员。
无论哪个时代,有文化,有思想的新青年,才能引领未来。
某些土老板所持的读书无用论根本是谬谈。
根据老舍先生的作品所写,民国时街面上的巡警,就是臭脚巡,一个月6块大洋。
当兵的兵痞,一个月7块,但有时会欠薪。
而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8块大洋,准时准点发薪,有屋子遮风挡雨,还有大量图书免费观看。
有文化,到底还是比没文化的强一些。
按照伟人对斯诺的回忆中亲口所说。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
那些文人大师,谁会搭理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
可见,即使再伟大的人,也有“莫欺少年穷”的时候。
而且一提起民国,总有些人的论调是“民国出大师”,显得新华夏水平不行。
实则,那些所谓的民国大师,大多是“文科”的。
像梁思成,林徽因那样懂工科的都不多。
而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的是理科,工科,物理,化学,水利,电子,空动,能源……
而理工科可是实打实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且文科嘛……
就像后来那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台词一样。
“华夏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胡适之是是某些人心中的“民国大师”。
“你认为刘叶能演好伟人吗?”剧组副导对他发问。
“不能。”他则直白的回话。
副导都被吓了一跳,不应该互相捧吗?
刘叶睁大眼睛,一脸尴尬。
“因为他不能吃辣,所以演不好。”张远一脸肯定的答道。
伟人爱吃辣椒可是吃了名的。
不光自己爱吃,还总爱劝别人吃。
“我提前练过了。”烨哥松了口气,原是与我玩笑。
“要不晚上我请你吃湘菜,咱们试试重辣?”张远邀请道。
“别,别别……”刘叶练练摆手。
好家伙,还湘菜重辣,我明天**都能喷火。
他是真不成。
相反,他那法兰西老婆反倒能吃辣。
“你们二位,如何定义将要扮演的角色。”
“我觉得**是一位坚定的,像光一样照耀华夏的人。”刘叶一本正经的答道。
而张远则与之前一样,没正形的回道。
“我觉得总理是一个颇具浪漫气息的人。”
张远觉得,刘叶答的没错,可太过“端着”。
人们总爱“神话”某些伟大的人物。
但其实,神话也是一种变相的“丑化”。
因为这些人之所以伟大,其前提就是与你我一样,都是人。
因为是人,才伟大。
因为同样是人,你我只见眼前小利,一日安稳,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为人类开辟前路,所以才伟大。
把他们脱离人类的范畴,升格成半神或者神,就是在剥夺他们伟大的前提。
“我看过资料,也看到了周公给邓奶奶写信,或者可以称为情书。”
有大几十封呢,不乏一些撒娇肉麻的内容。
“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这是周公的亲笔。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这也是他的亲笔。
这话,比任何西式,东方言情中那些用脱离群众,晦涩难懂的辞藻所堆砌的语句,都更令人动容。
所以张远认为周公是浪漫的,优雅的,有情调的人。
而且这世上最浪漫的事,并非华丽的婚礼,轰动的爱情,长久的陪伴。
这些都是“狭隘”的浪漫。
真正的浪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是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熄的勇往直前。
理想主义者,都是浪漫的。
后世的网络上有一个热门话题。
“如果给丞相吃不完的泡面,能恢复汉室吗?”
之后则逐渐成为“如果给丞相吃不完的猪脚饭……”
“如果给丞相用不完的AK……”
“如果给丞相无限原子弹……”
1800年过去了,蜀中的麦子熟了1800遍,可大家还是希望丞相能赢。
这就是华夏人的民族浪漫。
甚至老版《三国演义》在岛国播出时,播到星落五丈原那一集,东京电视台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鬼子观众都接受不了这件事。
岛国版的《三国》到五丈原这章就直接切了,因为属于英雄的故事已经落幕,之后不过是小人和奸贼之间的较量。
丞相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克复中原”这个几乎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奉献此生。
他不知道这事有多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依旧去做了,直至油尽灯枯。
就像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一样,前路茫然,但他们依旧去做了。
与之相比,任何男女之间所谓轰轰烈烈的浪漫故事,都像《潜伏》中余则成对晚秋的批判那样,不过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刘叶听完他的话,反复琢磨着“浪漫”二字。
因为剧本中有教员和杨开慧烈士相知相恋的桥段。
“兄弟,高啊,角度有点意思。”刘叶拉着他聊天。
顺便感谢了之前婚礼安保的事。
“不客气,你帮我多打广告就成。”张远也借此直说。
“想来也是,那些革命者,颇具浪漫主义气息啊。”
“有信念才会浪漫,咱们也就能看到些皮毛。”张远依旧觉得自己是片面的。
毕竟自己和角色本身差距太大。
我如萤火,他如烈阳。
我只能窥探到人家的一面或一角。
“能出演这样的角色,很有意义。”
“尤其是代入人物后,能净化心灵。”
进入角色后,开始以角色的身份去思考,便会发现自己往日有些轻浮了。
“不过也不能太深入。”刘叶提醒道。
“走的过深,就开始自我否定,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也对……”张远表示认同。
“烨哥,你是怎么发现走的过深容易自我否定的?”
“那你别管!”刘叶转过头去。
张远心说,我还得回去复习一遍《蓝宇》。
之后没有太多工作,他便去换下戏服。
刚出门,来到化妆间外的走廊上,便见到了一位身着清宫太后华贵服饰的女人款款而来。
不是范氷氷,还能是谁。
张远细细看过,哎呀……
女人打扮成这样,第一美,是《醉拳3》中的李嘉欣。
而此时的范爷与其不相上下!
美艳动人,尤其涂红了双唇,再配上华贵的装饰。
张远看了眼自己,已经换回了便装。
那就没有角色包袱了。
现在他有点想“反清”。
“很适合你。”张远上前夸道。
“你能对我说句好话,可不容易。”范氷氷见他上下扫视自己,相当得意。
“到底是花了大钱的,服化道真不错。”
“这衣服的裁剪,制作,果然一流。”张远凑近了仔细看。
“你那么喜欢,要不我脱下来给你看?”
“脱下来,看的就不是衣服了。”
俩人对视。
范小胖之前因为听到张远给她画饼而生出的火热,再次升起。
张远一见对方呼吸变化,心里有数。
刘叶说的没错,演完,脱下衣服就得脱离角色。
我现在脱离了这么光辉的形象,不得搞点三俗的事来“平衡”一下。
“嗯?”范氷氷一甩眼神,瞥向道具间。
“嗯!”张远也看了眼。
“请。”
“请!”
这剧组,光道具间就好几处。
此处是服装道具房。
一百多平米,存放着好几千件各式服装。
那种立式的可推动大衣架都放满了。
衣服又多,就跟一排排的屏风似得。
范小胖假模假式的说着。
“这衣服真沉,才一会儿肩膀就酸了。”
“得脱了。”
边说边往深处走。
来到最里边,有好几排大衣架挡着。
张远感叹。
老韩也不行啊!
这道具间连监控都没有。
万一来个祖传走飞檐的,不得搬空啦?
幸好,我善。
贵重的都搬我家去吧,这样就不会丢了。
老韩也没想到,还有人能偷到北影厂来……
哗啦!
范小胖一把拽过他。
俩人这就要进行交流
“你胆挺肥,不就怕有人?”张远搂过她的腰。
“别废话,有人才刺激呢!”范爷“凶猛”的回了句。
到底是成**人。
李氵心那样年轻的,说话含蓄。
范爷就不同了,直叙胸臆。
到了许情那岁数的就更厉害,都能反过来调戏我。
两人这就抱在一起。
“我还是褪下戏服吧,真有点重。”范爷闭眼说道。
“不行,要的就是太后!”
就在俩人干柴烈火,一触即发之时。
忽有一道听着耳熟的弱弱女声,从不远处的大衣架后传来。
“实在不好意思。”
“虽然打搅……但这儿真的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