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125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

小说:盛唐华章 作者:青铜剑客 更新时间:2025-10-21 00:50:00 源网站:2k小说网
  ();

  达木城距白毕泽将近四百里,金城公主的骑术只能说是一般,用了两天方才抵达目的地,而这时东则布等人已经在逻些城发动**,杀害了尺带丹朱。

  看到有一队吐蕃人到来,巡逻的唐军很是诧异,急忙禀报统兵的中郎将马璘:“禀将军,东边来了一队百余人的吐蕃队伍。”

  马璘闻报当即亲自带人前去拦截:“呔……你们这帮吐蕃人所为何来?是来送死的,还是来投降的?”

  金城公主催马出列,施礼道:“有劳这位将军禀报大唐天子,就说吐蕃赞普尺带丹朱之妻金城公主李奴奴求见,有要事相商。”

  金城公主作为与吐蕃和亲的使者,在大唐可谓无人不知,马璘见她穿着大唐公主服,头戴凤冠,端的是雍容华贵,当下自是不敢怠慢。

  “原来是公主殿下亲至,请恕末将眼拙。”

  马璘急忙下马参拜,“请公主稍等片刻,末将这就去向陛下通报。”

  金城公主面带微笑的颔首:“有劳将军。”

  李瑛正在议事厅与李白、令狐承、崔宁、韦芝等随行的官员商议攻占了逻些城之后如何治理高原,一步步的驯化吐蕃遗民,忽然在门外值守的宦官来报,中郎将马璘求见。

  李瑛只当是正常的汇报,也没当一回事,吩咐让马璘进来的同时继续与众臣商讨政事。

  马璘入内施礼完毕,拱手道:“启奏陛下,金城公主在城外求见,请陛下示下。”

  “谁?”

  李瑛先是一愕,随即反应过来,“你说的是嫁给尺带丹朱的金城公主?”

  “正是。”马璘应道。

  李瑛皱眉问道:“她可曾说所为何来?”

  马璘道:“未曾,只是说有要事求见陛下。”

  李白开口道:“臣猜测要么是来求和,要么是来投降的。”

  包括李瑛在内的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二十万唐军逼近逻些城一百里,吐蕃人除了求和便只剩下投降一条路。

  “公主代表我们大唐与吐蕃联姻,为边陲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朕必须以礼相待。”

  李瑛思忖了片刻,吩咐李白与令狐承代表自己到达木城外迎接。

  李白还未领命,李瑛又改变了主意,让礼部侍郎令狐承与兵部侍郎崔宁一起出迎,让李白在议事厅等候。

  李白对此表示抗议:“莫非陛下担心微臣对公主失礼?”

  李瑛自然不会承认,笑道:“你是御史大夫,当朝重臣,朕觉得规格过高,还是让两位侍郎出迎更为妥当。”

  李白不复多疑,当下安心陪同皇帝等候金城公主入城。

  达木城只是个小县城,不消片刻功夫,令狐承就与崔宁带着数百人来到城外迎接金城公主。

  “大唐礼部侍郎令狐承、兵部侍郎崔宁奉了大唐皇帝旨意,前来迎接公主殿下进城。”

  两位侍郎一起下马,毕恭毕敬的施礼。

  面对大唐天子的礼遇,金城公主很是高兴,看来大唐并没有因为更换了皇帝慢待自己。

  掐指算算,金城公主于景龙四年李显在位的时候嫁入吐蕃,至今已经过了三十二年,而大唐也经历了李旦、李隆基、李瑛三位皇帝的交替,能够仍旧对她这位公主以礼相待,让她很是感动。

  在两位侍郎的迎接下,金城公主进入了达木城,在一座府邸内见到了大唐皇帝李瑛。

  “妾身金城公主拜见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城公主虽然是长辈,但按照大唐的礼仪,初次面圣也要行跪拜礼,因此她口称万岁,准备跪地叩首。

  “公主快快免礼!”

  李瑛急忙上前一步,将这位名义上的姑奶奶,血缘上的姑姑扶住,让她不必跪拜。

  “公主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牺牲,这跪拜之礼就免了!”

  金城公主感激不已,躬身谢恩:“多谢陛**恤!”

  随后,李瑛吩咐礼部备宴,热诚的对金城公主道:“不管姑祖母此行为何而来,咱们先用膳再议事。”

  金城公主也不急着阐明来意,微笑道:“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一个时辰之后,丰盛的酒宴备好,除了金城公主之外,随行的尚东赞等数位吐蕃使者也受邀入席。

  李瑛首先开口说了一些欢迎的客套话,最后举杯敬酒:“大军出征在外,宴席简陋,还望姑祖母勿怪!”

  金城公主举杯回敬:“承蒙大唐皇帝厚爱,妾身感激不尽,这杯酒,妾身敬陛下。”

  在一番客套话之后,金城公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将此行的目的如实相告。

  “妾身无能,虽然入蕃三十年有余,然未能阻止两国刀兵相向,有负中宗皇帝所托,愧对大唐列祖列宗。

  今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德盖四方,亲统大军来伐吐蕃,犹如神兵天降,终使吐蕃赞普尺带丹朱幡然悔悟。

  故此,赞普特遣妾身前来觐见大唐皇帝,表达归顺之意,愿称臣纳贡,岁岁修好。

  惟乞陛下宽宏大量,赦免尺带丹朱不敬之罪,令其世世代代永为大唐镇守边疆。”

  听完金城公主这番话,李瑛总算确定了金城公主是代表吐蕃来投降的,而不是来求和的。

  求和是在相对平等的情况下,劣势方向优势方请求罢兵休战,两国恢复睦邻和好的关系,而不会提出称臣纳贡的条件,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李瑛也不客气,随即询问尺带丹朱投降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这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金城公主随即把尺带丹朱的条件托出。

  吐蕃愿意向大唐称臣纳贡,但恳请保留吐蕃国号,吐蕃愿意接受大唐向吐蕃派遣官员治理地方,但请给吐蕃王室保留参政的权力。

  “呵呵……”

  听完尺带丹朱的条件,李瑛捻着胡须沉吟。

  战局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唐皇帝御驾亲征,四十万唐军合围逻些城,吐蕃已经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李瑛自然不会同意保留“吐蕃”国号这个条件。

  吐蕃不像西域那些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国,可以设置安西都护府实行羁縻统治,吐蕃是个拥有将近五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地处高原,如果发生动乱很容易封锁险要,清除境内的唐军,从而实现复辟。

  要想彻底掌控高原,必须把吐蕃贵族迁到中原地区定居,彻底消灭吐蕃王室对高原的影响力,派遣汉人官员管理地方,才能逐步让高原上的居民接受汉人文化。

  所以,尺带丹朱妄想保留吐蕃国号,以大唐的藩属国存在,这个条件根本不能让李瑛接受。

  “姑祖母啊!”

  李瑛思忖了片刻,缓缓开口,“你也是李家的血脉,是我们大唐的公主,朕在这里就与你坦诚相待。

  尽管朕很想卖姑祖母一个面子,但朕作为大唐皇帝,就要为大唐社稷考虑,为大唐的将来考虑,为大唐的万民考虑。

  如果赞普诚心归顺大唐,朕定然以亲王爵位相授,让他选择全国任一地方作为封地,并且世代承袭,子孙罔替。

  但赞普所说的保留吐蕃国号,共同治理高原,这两项请求,恕朕不能答应。

  如果姑祖母站在朕的立场考虑,你就会理解朕,如果换了赞普坐在朕的位置,相信也会做出相同的抉择!”